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道德文化创新

徐复观先生在《中国艺术精神》一书《自序》中认为:“道德、艺术、科学,是人类文化中的三大支柱……中国文化,在三大支柱中,实有道德、艺术两大擎天支柱。” 也有学者将道德文化放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分类中进行讨论,认为“道德文化是精神文化中积淀最深、影响最广的部分,直接体现出一个城市的文化水准和人们的精神气质”

深圳作为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第一块试验田,她今天所取得的成就是早期深圳人开拓创新、不断进取,敢为天下先“闯”出来的,因此,深圳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1990年,“开拓、创新、团结、奉献”八个字的“深圳精神”初步成型。1995年6月26日,深圳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公布了《深圳市民行为道德规范》,规范由前言、基本准则、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六个部分组成,共29条2568字。该道德规范的发布和推广,迅速成为深圳市民行为道德规范的指南。2002年3月至8月,深圳市开展了“深圳精神如何与时俱进”大讨论活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03年,深圳市委常委集中全市人民的意见,将深圳精神重新概括为四句、十六个字,即“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在中共深圳市委三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黄丽满对新的深圳精神进行评价:“这十六个字较为完整准确地反映了新形势下深圳人的精神文化追求,表达了应在全社会倡导的价值取向,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共同的心愿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深圳学者韩望喜在《宽容·友善·诚信·和谐——深圳移民社会的道德文化理念》一文中提出四种道德理念,包括宽容、友善、诚信、和谐。文中认为:宽容,是深圳道德文化建构的灵魂;友善,是深圳道德文化建构的核心;诚信,是深圳道德文化建构的重点;而和谐,是深圳道德文化建构的目标。 2010年,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三十周年,深圳市民和专家投票评选出“深圳十大观念”,“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和“来了就是深圳人”这两条精神理念,较好地体现了深圳这座移民城市宽容友善的性格和独特气质;诚信是深圳作为经济特区、改革开放排头兵必不可少的一项伦理原则,政府、企业和个人都要强化自身的诚信标准,为城市的健康和谐发展添砖助力;深圳作为一座移民城市,和谐主要表现在人自身、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和谐三个方面,这样整个城市才能高效运转。 0qOhe1RGWNFUZD5eIWyGHq1ZMZBrUPDA1tc0MwShz0Y7Fm5i3oHgaGSZwe9uGIF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