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范仲淹的青少年时期是在哪儿度过的

4月1日《百家言》刊登了《〈岳阳楼记〉是游记吗》一文,认为《岳阳楼记》并不是一篇游记,这意见是对的。但文中又说:“范仲淹是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出生在与洞庭湖相似的太湖畔,从小就看惯了太湖的阴风浊浪,春景皓月。更主要的是范仲淹两岁时死了父亲,其母谢氏由于无法维持生活,不得不带他寄寓安乡(今湖南安乡县)。稍长,读书于安乡醴泉寺。范仲淹对湘中胜状是比较熟悉的。”这一大段从地理位置上说,却不只是“谬以千里”了。

根据南宋人楼钥所编写的《范文正公年谱》,范仲淹在宋太宗端拱二年(989)生于徐州(因其父范墉在徐州任“掌书记”),两岁丧父,其母谢氏携之改嫁淄州长山(今山东邹平)朱氏,他遂被命名为朱说。他在20岁时举学究,以后即读书于长山的醴泉寺达三数年。后因突然闻悉他本是苏州范氏子,始感愤立志,要自己树立门户,遂“径趋南都”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临别还说,待他考试进士及第之后,必即来迎接母亲。在离开长山4年之后,27岁的朱说果然进士及第,而且做了广德军的司理参军。在这同一年内,他把他的母亲迎接到广德军。隔年之后,他到亳州去做节度推官,才又上表陈请归宗,并改名为范仲淹。

据此看来,说范仲淹生在太湖之滨,长在安乡县内,既看惯了太湖景物,也熟悉湖南胜状云云,都是与史实不符的。

范仲淹的人品和他所建立的事功,使他在身后享有越来越高的声名,以致有的人就想把他拉作自己的“乡贤”。到南宋后期,关于他青少年时期的居址和读书地点诸问题,便发生了多种的附会和讹传。例如,在宋理宗宝庆三年(1227),澧州一个官吏在其所作《澧州范文正公读书堂记》中说,范仲淹两岁从其母归朱氏,朱氏后来做澧州安乡知县时,范也“侍母偕来”,并曾读书于当地的兴国观。到绍定二年(1229),丁黼受人之托,在其所作《池州范文正公祠堂记》中,则又说范母所改适的人,乃是家居距池州青阳县15里的长山朱氏,其地不但还有朱氏族人,而且还保存了范仲淹和他母亲的画像。前一说不论可靠与否,关系并不太大,因为,一任知县,最长不过3年。后一说,则全为捕风捉影之谈,在南宋就已有人在文章中指出其错误了。

《〈岳阳楼记〉是游记吗》一文采用了前一说,但又加以改变,说范仲淹从两岁起就随母“寄寓安乡”,并且硬把醴泉寺也给从山东长山迁移到安乡县去,好像范仲淹的青少年时期都是在湖南度过的一般。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将它公之于众,产生的效果也是不好的。

(原载《百家言》,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3月) c6M4a3/3/xQIJ31znX/wmhy6+uaIVjZK142jILe4HKNH+4zmanIht0EJhC772QK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