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1 医疗卫生资源布局理论与实践综述

3.1.1 医疗地理学研究

19世纪中叶,医学地理学首先将医疗卫生与地理区位联系起来。早期的实证研究开始关注空间距离的测度与影响。Bosanac、Parkinson、Hall(1976)很早就提出了30min出行时间的标准。Cromley和McLaffery(2001)指出健康服务设施的效用随距离衰减的规律性,效用随距离衰减的原因是距离增加了出行时间、成本和精力花费,以及人们对医疗服务机会的熟知程度也在衰减。在医疗卫生与地理的结合研究中,GIS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Gobalet和Thom-as(1996)借助GIS技术,分析加利福尼亚州某地中学青少年中性传播疾病和田纳西州早产儿的空间分布。分析结果受到重视并被纳入当地卫生教育计划及卫生服务规划中。Eason和Tim(1998)研究艾奥瓦州老年人口卫生保健机构的空间分布时,建立了空间分析模型,用GIS预测未来卫生保健需求及制定卫生管理项目。Higgs和Gould(2001)研究新诊所和医院布局时,通过GIS求得最佳布局位置。国内的卫生设施空间布局文献较少,大部分的地方医院布局实证研究均采取调查问卷分析法。刘兆文(2006)分析杭州医疗设施布局现状以及城区布局的相应影响因素,并设计调查问卷统计居民医疗服务需求。研究发现,杭州医疗设施总体分布不平衡,中心城区集中,区级医院分布较为平均,城区与郊区医院成环状分布。周小平(2005)研究天门市医疗设施空间分布,给出了与人口密度耦合的示意图,证明了医疗设施分布密度与人口密度的正相关关系。赵丹丹(2008)研究上海医疗资源整合指出,上海是国内医院最密集的城市,共有三级医院33所,其中29所三级甲等医院分布于中心城区,占比87.9%,尤以徐汇、静安两区最多。另外4所三级医院中2所为三级乙等医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宝钢医院、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以服务本区居民为主,与三级甲等医院综合实力有明显差距。王勇等(2009)通过医疗网点配置模型分析重庆市医疗网点分布特点发现,总体上重庆市医疗网点布局过于密集、竞争过度,导致资源浪费现象;且大部分医疗网点分布在“一小时经济圈”和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在渝东、三峡库区则网点稀疏,布局存在严重的地理不公平现象。刘桂奇(2010)认为,广州的医疗设施形成中心型和外围型相结合的选址空间格局,整体上呈现以老城高优势度区域为中心、自中心向外围区域环状递减的等级分布格局。除实证研究外,我国学者也尝试在模型与技术上做出贡献。王小合、高建民、高振乾(2002)采用运筹学方法—线性规划布局数学方法,建立城市医疗服务网络布局模型,探讨医疗卫生资源在空间上的最优分配问题。陶海燕、陈晓翔、黎夏(2007)分析广州市珠海区内居民就医可达性,并应用重力模型分析设施分布的薄弱区域,提出该区域内医疗设施空间布局优化方案。

综合文献发现,目前医疗卫生服务的空间布局研究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未依据公共产品的性质和设施水平进行等级划分,理论上只有社区医院提供基本公共产品性质的未评级医疗服务。第二,医疗卫生资源存在特质性,尤其评级医院和专科医院,并非是就近选择,跨区就医现象将普遍存在。第三,既有研究多是对现状描述或模型和技术探讨,缺少医疗卫生资源供给和需求空间匹配的相关研究。

3.1.2 医疗机构需求影响机制

对医疗机构的需求受到人口统计学因素、地理可达性等多方面影响。本章将医疗机构分为未评级医疗机构和评级医疗机构两类,两者的影响因素各有不同。

1. 未评级医疗机构的需求影响因素

本书从人口统计学、交通可达性和地理竞争三个方面,归纳未评级医疗机构的需求影响因素:

(1)人口统计学方面的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包括:① 人口密度。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人流量大,发病率高,对医院的服务需求更高;另外,受需求规模和服务半径的影响,大型医院更倾向布局在人口密度大的地区。② 年龄。年龄与医疗服务需求正相关,年龄增加相当于健康资本的折旧率提高。相比年轻人,老年人需要更多的医院设施、医疗服务和医护人员。③ 教育。教育能改善人们的健康能力,提高健康偏好,教育水平和死亡率之间反相关。通常低贴现率的人更关注投资教育,获取长期收益。④ 收入和工资率。工资率反映时间的机会成本。收入、工资率对健康的投资机制类似,收入和工资率对健康需求和医疗服务需求均有显著正影响。⑤ 交通工具的拥有量。Gerard(2005)认为,交通工具是医疗服务需求的重要支持因素(enabling factor),它决定了人们的通勤成本,且与公共设施可达性紧密相连。

(2)交通可达性方面的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包括:① 影响可达性的重要因素包括空间距离、收入、文化和能力。②Joseph和Phillips(1984)、Gold(1998)认为,可达性分为经济可达性和地理可达性两个方面。经济可达性反映社会、经济、文化等因子的综合影响及对医疗服务的经济承担能力;地理可达性反映因医院布局产生的患者寻求医疗服务的便捷性。出行成本、空间距离和交通便捷性是主要测度因子。③ Bosanac、Parkin-son、Hall(1976)提出30min 出行时间的控制标准。④ Cromley 和 McLaffery(2001)指出健康服务设施的效用随距离衰减的规律,空间距离是体现医院等公共设施区位配置与服务需求之间合理性的重要标志。

(3)地理竞争方面的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包括: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类型的卫生服务机构相互间存在竞争关系,直接影响到居民消费者的最终选择决策。② 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医疗机构,职能各异,差异性弱化了相互竞争。③ 由于存在竞争,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应避免设置在其他同类医疗机构集聚的地方。

2. 评级医疗机构的需求影响因素

评级医院也受到人口社会统计因素影响。但由于评级医疗机构等级较高,因此存在一些特有的影响因素:

(1)医院等级及知名度方面的影响因素

医院知名度有助于提高居民就诊意愿,吸引就医者主动了解其服务项目和地理位置。较高的医院知名度也意味着医院在医疗环境、医疗水平、医疗设施和医疗人员的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综合实力,为就医者提供了潜在保障。例如,周小平(2005)基于天门市居民医疗需求的调查发现,在市民择医的因素中,首先是设备好、信任度高、医疗水平高,占60.75%;其次才考虑出行距离短,占17.64%;再次是价格便宜和医疗保险因素,分别占11.65%和7.27%。

(2)交通出行成本方面的影响因素

大城市面积大,交通成本较高,且因人口密集,交通拥堵情况严重,交通出行成本和便捷性是影响居民需求的重要因素。例如,赵丹丹(2008)对上海市的医疗居民需求情况进行了3815人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市居民在选择医疗机构时,首先考虑的因素就是距离近,占比为68.89%;其次才是价格低,占比为54.06%;其他的重要因素依次为有信赖的医生(32.15%)、医院等级(28.44%)、医院专科特色(26.35%)、服务好(24.19%)。

(3)医疗保险状况方面的影响因素

医疗保险是重要的社会福利。在全部的医疗费用中,除去消费者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比例,社会保障性质的医疗保险和市场属性的商业医疗保险是就医者费用的重要来源。

未评级医疗机构主要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医疗价格差异很小。但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评级医疗机构的看病难易程度以及医疗服务价格是否昂贵一直是居民关注的问题。居民是否持有医疗保险是影响居民就医需求的重要因素,拥有医疗保险的人群更倾向于选择收费较高的大型评级医院。

3.1.3 医疗机构供给影响机制

医疗机构是提供与人类健康和生存紧密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场所,国家对其布局有严格的规制和政策。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原国家卫生部《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的要求,医疗机构设置应确保居民就近就医,确保居民步行或乘交通工具0.5 h内即可获得基本医疗和转诊服务,因此原国家卫生部还颁发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原则》。此外,不同等级医院的技术水平、治疗能力、服务半径和辐射范围都各有不同。通常,市级综合性医院的医疗服务半径对医院空间布局影响较大,高等级医院的服务半径也要比一般医院大很多。 HuIIv19b9SUaovlavE2n0wjh1g7bPYmh49RObeWCrNMPImsSjcl8WdU/JrO18c2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