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4章
改变策略2 彻底告别“拖延症”

掌握“清晨三件事”的方法,学会培养习惯,知道该改变什么,也知道该怎么改变,你建立自律系统就有了基础。接下来,就是改变策略了。不同的困境对应着不同的改变策略。好在我们遇到的几乎所有关于改变的困境,除了“低品质勤奋”外,无非就剩两个:“不想做”和“不能做”。

不想做,通俗点说,就是“拖延症”。考研的复习很重要,但我就是瘫坐在沙发上,玩着一边骂一边又舍不得放手的游戏。我很喜欢那个女孩,但连和她在微信上聊天的勇气都没有,更别说约会、表白了。这些困境,都属于典型的不想做的困境:你理性上渴望改变,但人性的懒、怕等弱点就是拖着你不能往前。

我用“不想做”的说法代替了“拖延症”这个被用滥的词,理由很简单,拖延的原因太多了,恐惧、懒惰、完美主义……很多原因还混杂在一起。如果从这些原因入手,这个问题恐怕永远不会得到解决:“哦,原来我是因为……而拖延”,明白了之后,又可以心安理得地拖下去。因为你已经给自己确诊了“拖延症”,把种种原因当作病因,不解决所有原因,似乎就治不了“拖延症”。而归纳成“不想做”后,原因就只有一个——“不想”。只要针对“不想做”找到化解情绪的方法,这个困境便能解决。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困境是“不能做”:完成文案的截止日期越来越近,你却只能干着急,明明有些零碎的想法,却整不出个方案,更别提执行。你想每天腾出一小时去玩,但工作和学习任务压得你喘不过气,心有余而力不足。这类事情属于“不能做”:心里的渴望已经大过了“拖下去”的情绪,但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或没有条件实施。时间似乎开了二倍速前进,我们却只能等待坏结果降临。

这一章,我们先讲前一种策略,解决“不想做”的问题,与一拖再拖诀别。

蛋糕切分法:一口一口吃掉整个蛋糕

蛋糕切分法是GTD 创始人戴维·艾伦大力推崇的方法,对打败拖延症很有用。所谓蛋糕切分法,就是把大任务想象成一个大蛋糕,一下子看到这么大一个蛋糕,谁都觉得吃不下,也不愿意吃,拖延就是这样产生的。但这时如果切一小块出来交给你,你就有可能动口。

就好比求婚时,你会说“嫁给我吧”,还是“我们先领证,再办婚礼,然后生个孩子,学着给孩子换尿布,接着把孩子送去各种培训班,然后忍受孩子青春期的叛逆。哦,对了,还要存钱买房子,给孩子准备钱,化妆品什么的少买点儿,还有……”

相信听完这番话,她一定会感动得痛哭流涕:我怎么会看上你这个……

这两种说法中,前者相当于给女朋友切出一小块蛋糕,后者相当于把整个蛋糕给女朋友。做了前者,实现后者几乎是必然结果。但是,你觉得是前者听起来更舒服些,还是后者?我们懂得把这个技巧用在说话中,却从没用在改变上。比如,这周你需要完成一份客户调查报告,这是件大工程。你知道它很重要,但就是一拖再拖,该怎么办呢?

你只需要想:那我就先翻开客户名单吧。忘掉那份难搞的报告,只专注于做这一件小事。任务大,给我们的心理压力也大,所以才难以完成。而先随便找个相关的小事去做,就能有效地帮助我们开始行动。

看完名单,接着你就有可能对所排选出来的几个比较重要的人做进一步调研,完成之后,又接着做他们的“用户画像”,再接着……小行动一个接一个,累积成“大行动”,最后把问题解决。而这也是蛋糕切分法的另一个优点:具有连续性。吃掉一块蛋糕后,你会知道下一块儿该怎么切,下一口该怎么吃。在一项耗时长、体量大的任务中,它所包含的每个小任务都互相关联。不需要做计划,只需要一点一点切蛋糕,大任务就能逐步解决,这也是应对“不想做”的最好方法。

我的朋友林玲要准备考研。明明还有一大堆资料没看,她却躺在沙发上,一只手往嘴里递薯片,另一只手抱着手机刷个不停。其实,林玲和大多数人一样,觉得复习并没有那么痛苦,尤其是静下心之后,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但她就是没办法选择抱起那一大摞书。

学会蛋糕切分法后,林玲先把这一大堆要复习的资料给忘掉,选择了一节比较陌生的内容,这一小节最多10分钟就能搞定。这时,她惦记着的就不是“复习完所有资料”这么一头饕餮巨兽,而是一只小小的蚊子,轻松就能拍死。复习着复习着,她发现这一节里有几个知识点自己不了解,似乎跟另一小节的什么内容有关,可以待会儿看。完成第一份任务后,她之后该干什么也顺理成章了。

其实,归根结底,“不想做”是由于你的意志力敌不过人性的力量,人性会用情绪来拖住你,哪怕事情重要,你还是会一直拖下去。而蛋糕切分法能让你只看眼前的一个小任务、一块小蛋糕,情绪的力量就小了很多,意志力也有了获胜的可能。

预算控制法:每一点努力都看得见

预算控制法和蛋糕切分法作用相似,但对应的状态不同。蛋糕切分法针对那些对大型任务感到焦虑,没有仔细考虑该怎么做,一拖再拖的情况。而预算控制法则针对那些行动的每一步都已经明确了,却还是继续拖下去的情况。使用蛋糕切分法,怕就怕把每一步都想得太清楚了,而预算控制法刚好相反,怕就怕有哪一步想得不那么清楚。

所谓预算,就是估计;所谓控制,就是把握。预算控制法要求你根据完成这个任务的方案、步骤估算出完成整个任务需要耗费的时间。然后,不管做的是哪一步,都记录好大致时间,时不时拿总需耗时与当前耗时做对比。

这是纪元老师根据丰田的内部学习资料提炼出的方法。刚进入公司,他就收到了一份内部培训资料,上面写着“学习时间预计30小时”。这个提示对他至关重要,他根据总时间,安排出每天大致的学习时间。

我的朋友炘林在距离考试还有三个月的时候,就根据要复习的资料、听的课,算出了大致需要的时间:125小时。他每天学多久就记录多久的时间,很快,他发现自己的进度过慢,于是增加了每天的学习时间。就这样,三个月后,他复习了115小时,和算出来的时间差距不大,考试也顺利过关。

“如果不是用了这个方法,我根本不知道要付出这么多努力才行”,他说。

但这个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没有截止日期,望着10小时20小时甚至上百小时的总需时长,任何人都会感到头大。只有明确截止日期,才能在时间的流逝中给你向上的压力,或者说是动力。截止日期不断接近,你的紧迫感也在不断增强,动力也就更大。你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复习考试、准备演讲、策划文案等。但是,如果没有明确的截止日期,还是“吃蛋糕”吧。

另外,用这个方法的时候,你可以耍一个小小的心机:如果你要做一件事的总需时长是10小时,这时你就可以把总需时长提高到20个小时,再直接记录下10小时的“已完成时间”。这样,虽然需要的总时间并没有改变,但你会感觉离目标近了很多。以前是0/10,现在是10/20,这种比例上的错觉会使人觉得目标很容易实现,尽管实际上什么都没有变。但是,修改的比例最大也不能超过1/2,不然你就会因为目标“过于接近”,反而丧失行动的动力。

但如果目标不是“过于接近”,而是“过于遥远”,感觉不论再怎么努力也达不到,那就可能是你的目标太高,或者起步太晚。比如,离上交文案的日期只有一个星期,而算出的所需时间高达30小时,如果你还有其他工作要忙,实现这个目标难度就太大了。这时候,最好的办法是降低目标。最开始你对文案的质量要求是A-,这时可以改成B+,或者更低。一定要改得有八成把握达成目标。人生的任务那么多,完成总比完美更重要。

惯性:源于行为,终于行动

蛋糕切分法、预算控制法可以提高我们开始行动的概率,但偏向宏观,涉及具体的场景,应对策略也要有所变化。不过,就算场景不同,我们的核心诉求却是一致的:怎么快速行动起来?如果我正在酣畅淋漓地打游戏,你凭什么叫我狠心抛下它,坐在那张令人讨厌的书桌前?

即便你用蛋糕切分法告诉自己只学习3分钟,也仍旧很难放下手机去行动。因为人做事时以及由此产生的情绪都具有惯性,表现为“停不下来”甚至“上瘾”。相信你也深有体会:气头上的两个人很少“渐渐和解”,只会“越吵越气”,他们因为发生口角而互骂,互骂有惯性,滋生的愤怒也有惯性,受惯性影响,他们只会产生更多的愤怒并发泄出去,而非停下来或变得冷静。除非有旁人劝导,否则还可能上升为动手。

但是,反过来想,惯性也有它的好处,它是“蛋糕切分法”有效的原因之一。你只要开始行动,去吃那一小块蛋糕,很多时候就会吃得停不下来,执行任务的进程就会得到推进。只要开始朝正确的方向行动,惯性就成了动力,推着你继续远征。

想发挥惯性的作用,就必须立刻开始去做你想做的事。但这时也会产生困境,你一定遇见过这样的情况:明明已经不想再玩手机了,但手就像被黏在了手机上一样,怎么也移不开,会继续翻、继续刷。即便你再怎么威逼利诱自己,身体也毫不听使唤。

这时,别想着改变心态了,改变行动吧!因为,即便你有了对付这点的心态,也抑制不了受惯性影响的情绪、行为,而行动只要够小、够快,就能马上中断。这就是“极小动作法”:当你做一件事停不下来,或者想做一件事却迟迟不行动时,先通过做一个极小的动作,立刻打断现在的行为,几秒钟之后再重新选择要做的事。

举个例子,我的朋友吴壹虽然不怎么玩游戏,但一玩就停不下来,跟中了邪一样。他很痛苦,觉得每次玩游戏都要浪费大量时间,但很久不玩又会心痒痒。我告诉他,下回,当你有“别玩了”的想法时——哪怕这种想法再微弱,也要立刻按下手机锁屏键,或者把手机翻面,总之,让自己看不到游戏。坚持至少5秒,再选择要不要继续游戏。

他用了这种方法之后回来告诉我,效果奇好。每当他快速停下后,十有八九都会选择做别的事,“停不下来”的情况再也没出现过。

其实,我们所谓的“停不下来”“上瘾”,大都不是因为手头的事有多么好,只是受惯性影响而已。而快速停下几乎不需要思考,不会受情绪影响,又能立刻让你停下你正在做的事情,换言之,就是巧妙地中断了惯性行为。你只需要在“停不下来”的时候,找到一个极小的动作,用它来打断你当下做的事,接着静默几秒钟,或深呼吸几次,等情绪基本平和时,再做选择。这样,战胜情绪就会容易得多。

以前,我追剧追得入迷时,甚至连上厕所都憋着不去。现在,我一有“不看了”或“等一会儿再看”的想法就马上把头低下去,不看屏幕,维持几秒钟,再有意识地选择做要做的事。选择的结果,当然是停一会儿,至少先上个厕所。大多数时候,上完厕所回来,我会把追剧的ipad关上。

使用这个方法时要注意:适用于每个人、每件事的“极小动作”都不相同,你需要根据情况自己去寻找。但如果找不到,也可以使用一个近乎万能的“极小动作”——闭眼。当你玩游戏停不下来的时候,当你追剧追得昏天黑地的时候,当你刷文章刷得不能自拔的时候,一旦意识到不该再继续了,就马上闭眼,强迫自己闭眼5秒,你的心也会随着眼睛一起静默5秒。睁眼前,想好接下来要做什么。

托马斯·墨菲 说过:“如果你觉得骂人是很好的主意,你可以留到明天再骂”,但这对我们而言太难了。我们只需要在想骂人时佯装系个鞋带,趁机深呼吸几下,一般情况下就不会骂了,如果还是会骂,那么就当我没说。

第三人称视角:选择的方法

你有没有注意到,刚刚说“用极小动作法停一会儿,再重新做选择”之类的句子时,有一个词始终没变:选择。不是“思考”该做什么,而是“选择”去做什么。

因为,即便用了极小动作法,你也依旧可能会有残留的情绪。如果你之前做的事是打游戏、刷视频这类惯性大且容易做的事,就算停下,惯性依旧在发挥作用,你依旧可能继续玩。所以,我们不能简单思考“接下来该干什么”,而要有意识地选择。这个选择,必须要尽可能客观,减少情绪干扰。

综上,使用“第三人称视角”是你做选择的不二选择。首先,你需要想象自己在玩一个养成类游戏,你是自己操纵的角色。这时,你的大脑里弹出了一个操作界面(或者出现了一个声音):“在选择继续做事情1和改做事情2之间,你的选择是:A.继续做事情1;B.改做事情2。或干脆把自己想象成一个你敬佩的人,帮你在两个选项中决定。它能让你暂时跳出自我,从一个更客观的角度引导自己。没准你就真的选B了。

正如我的朋友若桃,有一次,她打游戏正起劲时,发现还有太多资料没有复习。关掉游戏去学习固然没错,但她就是无法停下。不用我说你也知道,她马上用了“极小动作法”:把手机背面朝上摁在沙发上,深呼吸了两三次,接着开始做选择。她问自己:“在继续玩游戏和学习3分钟之间(她巧妙地把蛋糕切分法也用了进来),我的选择是:A.继续打游戏,不管那么多;B.放下游戏,为了未来的货币量学习3分钟。你猜猜,她会选哪个?

其实,不论她选哪个,在她用一个更客观的角度看待自己时,改变、行动的可能性就已经得到了大幅提高,这绝对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运用这个方法,记得要呈现出选项:A、B、C,营造出一种郑重其事做决策的感觉。但更重要的还是想象你是一个客观的角色。不论是利用养成类游戏还是一个你信任的人,这些主角都不是你,而是一个客观的个体。让那个客观的个体帮你选择,选完后赶快执行。哪怕最后还是跟情绪走也不要紧,因为我们赢的次数将会多得多。不求百战百胜,但求瑕不掩瑜。

“第三人称视角”方法常常跟在“极小动作法”之后,但它可不是“极小动作法”的陪衬。作为对抗情绪的武器,它可以用于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甚至比“极小动作法”的用途还要广泛。“不想做”的根源在于意志力不敌人性与情绪,而“第三人称视角”能够提高我们的意志力,因为它的核心因素是客观,客观代表理性,理性正是意志力的来源之一。

比如,你一觉醒来,按照平时的做法,会先玩会儿手机,再慢吞吞洗漱、吃早饭。但学了“第三人称视角”之后,一起床你就可以问自己:我是A.玩手机,还是B.去洗漱(可以边洗漱边听音乐)。以前,你100%都会选择前者,而现在,借助第三人称视角的“理性精神”,你多选一次后者,就多赚到一次。

“第三人称视角”和之前学的“蛋糕切分法”“预算控制法”“极小动作法”,都是对抗“不想做”的方法。只有在生活中不断运用它们,它们才能释放出惊人的力量。等你练熟后,还可以试着根据情况任意组合它们,做到融会贯通,就像若桃一样。这种做法既不可意会,也不可言传,只能靠不断的练习习得,而这个练习本身就对我们好处多多。 y/a5nL4gNQh+MKZSemPXLGA29lIW5o+8IP2wzClrkCsrBuZWnnFh0dRB1G0Ytku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