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猜,这不是你看过的第一本讲自律的书了吧?
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看过自律方面的书,却还要继续看呢?你学习自律,无非就是想管好自己,用好自己的时间,而不断地学习自律,本身就是对时间的一种消耗,你没理由一直学下去啊。为了用好时间而挥霍时间,不就南辕北辙了吗?
让我再猜一次。你之所以打开这本书,愿意花时间在它上面,是因为你有个单纯的憧憬:这是我想要的,真正管用的自律书。
自律,是一门特殊的学问。每个人都需要它,却从来没有一所大学、一门课程是系统阐述它的。与缺乏情商教育、逆商教育和财商教育一样,我们的自律教育也是匮乏的。更糟的是,正因为它没有一个权威的标准,导致关于这方面的研究鱼龙混杂,各种稀奇古怪的自律法层出不穷。这些方法大都乍一听很有道理,但没用多久就放弃了——这还算好的,更有甚者,直接打着“自律”的幌子给你“灌鸡汤”。
这或许也是你看本书的原因。你想学到一套真正能帮助自己的自律法,而非什么“坚持”“原则”“要事第一”这类正确的废话。如果一个人靠坚持就能自律,靠原则就能把事情做好,靠把事情区分出轻重缓急就有动力去行动的话,这本书,甚至关于人性的所有心理学研究,就都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如果你能做到,那你真的没必要看这本书。这本书是写给凡人的,“凡”在人性:不论我们是谁,都有懒、拖延、鼠目寸光、七情六欲等平凡而多彩的人性。
绝大部分自律法,都是在教你控制甚至战胜人性。就拿“懒”来说吧,懒是人性,自律就是让意志力去对抗它。但这样与人性硬碰硬的战斗,却很少有人胜出。你再怎么告诉自己“自律的价值”,也还是看到薯片就想吃,想起运动就会累,在今天的快乐和明年的幸福中,无数次地憧憬后者而选择前者。最后,你放弃了,你认为是你的意志力不行,却从没有怀疑过是方法不好。
因为工作,我接触了自律,而越接触就越匪夷所思:自律的方法那么多,为什么经得起人性考验的那么少?后来,我终于在各种自律书的作者简介里找到了答案:16岁考上清华少年班、20岁出任上市公司总裁、30岁实现财务自由、一年学会麻省理工学院50多项专业……这些,都是自律类畅销书作者的标配。我只是个凡人,你却把奇才的方法拿给我用,我用得好才怪!
那么,对于我们这些“凡人”,什么才是好方法呢?反过来就行了——顺应人性。凡人的好方法,就是先顺应人性,再提高效能。不顺应人性,再好的方法也难以坚持下去。自律这件事,你不该效仿奇才,只考虑“怎样坚持自律”,而是要问自己一个必须要答对的问题:“怎样顺应人性地自律?”
很简单。我相信,看完第一章,你就会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