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百三十六章 诡蝶

王后极为信重西域番僧赞陀,早年带发修行,法名“师摩”。同时跟王室关系紧密的,还有鹤庆元化寺的主持,汉僧寿海,他也是尹鹤拓的师父。

南诏佛子皆兵,这两个位高权重的僧侣,都曾追随王驾,在征伐中立下汗马功劳。尹鹤拓立被为王世子送往长安,王后便疏远了寿海,将赞陀尊为南诏国师。

一个多月前,国师突然横死。

民间众口疯传,法力高深的赞陀觊觎大公主美色,化蝶淫乱后宫,终亡于天谴。

和尚化蝶?我听得一脑门子汗。中原传说里,只有爱而不得的痴男怨女,才会双双化蝶殉情。

阁诚节狂妄称帝,西南其余五诏皆震惊不已。恰在此时,大公主精心抚育的古莲种子终于开花,遂请求王后准许她亲手将此祥瑞献给“大礼皇帝”。

王世子至今生死未卜,若能让臣民看见大公主对阁诚节的认可,无疑是锦上添花,更能安定民心。

王后欣然应允,为两朵古莲赐名“凰翎”和“佛光”。还赞扬大公主的美貌举世无双,令罕见的佛花也羞惭半闭。

当晚便有妖人化作斑斓毒蝶,闯入寝帐欲行不轨。大公主险些受辱,悲泣不止,哭求让寿海师父入宫做法除妖。

王后不忍驳,怒曰:若妖再来,命宫人于其背绣蝶为记。

那妖人未曾得手,次日果然又化蝶纠缠,公主的侍女捕捉不及,匆促绣之。

寿海却发现,国师赞陀的僧袍上,赫然显出针脚凌乱的蝶纹,二话不说挥刀猛斩。

赞陀的脖子坚如铁石,砍了七次都毫发无伤,不得不用长茅锯之。身首分离后,一缕魂魄从腔子里化作黑鹏飞去,再无踪影。【典故出自《南诏野史》】

活生生的大秃驴,一会儿变蝴蝶一会儿化黑鹏,连阿力果都直呼荒唐,我当然不信。

搜刮肚里仅存的墨水,我俩一致认为国师之死,是场隐晦而血腥的政治谋杀。

番僧赞陀跟王后的关系,向来引人诟病,成为南诏人尽皆知的王室丑闻。剥去那些玄之又玄的枝节,国师秽乱后宫估计是板上钉钉。此事被大公主利用,在僧袍留下印记,寿海趁机将政敌斩首。

自古奸情出人命。僧侣集团互相残杀,令王后失去赞陀派的支持,寿海及其门徒重掌宗教势力——番僧式微,汉传佛法居于正统。

南诏兰若八百,迦蓝三千,飘摇烟雨中。

国师亡,阁诚节如断一臂。这位“大礼皇帝”的政权,并不如表面看上去那样稳固。

在猎户废弃的草棚里躲了小半个月,我有种模糊的感觉,尹鹤拓就藏身太和城内,很快将要露面。

山野万籁俱寂,白昼的燠热能把人焖熟,入了夜雾气冰凉浸骨,很不好受。遮天蔽日的枝叶挡住星月,只能望见一小片幽蓝。

柴禾半干半湿,火堆烧不旺,烟却很大。我拿片大叶子边扇风边思量:“你说他会躲在哪儿呢……佛寺?”

阿力果咳嗽不停,脸色十分晦暗憔悴,垂着嘴角不言语。

带伤奔波数月,再加水土不服,很容易生病。摸摸他的额,果然发烫。再硬扛下去不行,无论如何得先治病。我让迦叶好生守着,打算去山脚的小溪边挖草药,顺便取点水。

光线暗淡,茂密的植株很难分辨,几乎以脸贴地,挨个扒开叶片细看,不觉越找越远。

草丛深处传来窸窣动静,像小动物受惊乱窜。没等反应过来,十几把雪亮的长刀齐刷刷往脖子上架。

我闭上眼绝望地想,这下糟了。南诏内政乱成这鬼样子,谁知栽进哪方势力麾下。

士兵搜过身,压根不听解释,用白蛮语吱哇乱叫一通,硬说我是假扮成猎户的奸细,捆起来押走。

苍天明鉴,我不是来刺探什么军情,真就是来找草药。奈何事不凑巧,一个头领死了,被毒死的。因为吃了我揣怀里的两张饼,挖的野菌子做馅儿,都没来得及尝尝味道。

看来那种半青半红不认识的蘑菇,有毒。还好没拿去给阿力果吃。

十来号人而已,很好解决。但我突然冒出个念头,不如跟先他们走,或许能打听到尹鹤拓的下落,再见机行事。

蒙着眼走了摸约半炷香,被带到一间用芭蕉叶搭成的简陋棚子。四面漏风,弥漫着潮湿的土腥气。夜雨渐滂沱,噼里啪啦敲打叶片。

士兵在门外低声议论:“羽仪长不在,叫谁来审?”

南诏王族的侍卫亲军称“羽仪”,可佩剑护卫王驾左右。我心里一咯噔,莫非真有这么巧,撞在阁诚节手里?三更半夜,他不好好在王宫待着,跑荒山野岭来做什么。

他的同伴犹豫不决,“要不还是回禀公主吧。这奸细身上藏有毒药,可不是小事。”

南诏只有一个大公主,我暗自窃喜,没想到能见着尹鹤拓的姐姐。

又给提溜起来,推推搡搡往外走。

前头引路的士兵轻轻哼起歌谣,“月素照万里,六诏烽烟起。孔雀玉洱卧,银苍沐佛光……”

我勉强听懂几句,是在说白孔雀沐佛光,降生在苍山洱海间,有绝色的容颜,勇敢纯洁,能保佑一方子民平安。

“这是赞颂公主的歌谣?”

士兵骄傲地解释:“咱们大公主是神仙来的,你见了就知道。”

古树不知生长了多少年,足有十人合围之粗。树干中空,洞口藤蔓缠绕,树冠仍苍翠如盖。我被押进古树洞内,环顾四周,仿佛置身深井。

火把光照由远及近,一个穿绫锦裙襦,腰缠红藤的女子走了进来,狭长幽暗的树窟顿生光彩。

押解的士兵全跪下行礼,口颂祝福之语。

女子抬眼看住我,斜飞细目,一股倔强的英气。满头灿白银饰丁零作响,迫人的清贵气韵,宛如雪山神女身披明月而降。

面前这位,便是他们口中的神仙大公主了,果然没有言过其实。

“我不是猎户。”我抢先说,“也不是奸细。”

她微眯起眼,更审慎地打量我。

士兵粗声大喝:“见了大公主还不跪拜?”

尹春迟抬手止住他,拔出腰间弯刀,平静地开口:“你不像汉家儿郎。”

说的也是汉话,声音动听。

“我的部族很小,早已被大晏屠灭。侥幸活命,流落长安没为宫奴,曾做过王世子殿下的侍读。”

“你是……?”大公主将信将疑。

“婼羌人,苏毗真达罗。”

真达罗在梵语里意为白虎,不算骗她。

士兵们依令退去。

“苏毗是婼羌王姓,口说无凭。”大公主收回弯刀,眸如幽箭,仍不敢轻信。

我想了想,实在也拿不出可靠的凭据,只好念首诗给她听:“沪北行人绝,云南信未还。庭前花不扫,门外柳谁攀。坐久消银烛,愁多减玉颜。悬心秋月夜,万里照关山。”

汉诗是尹鹤拓所作,夹在家书里寄回南诏。那阵子他无心功课,常挨铜尺打手心,都由我代为提笔。

大公主脸色和缓些,扬声吩咐外面的士兵,“先给他松绑。”

“不必麻烦。”

我站起身,稍使劲便挣断绳索。

她眼中闪过惊讶,不自觉后退半步,足踝上银玲轻颤。

仿佛感应到她的不安,洞口剑光一闪,黑色的人影挡在她身前,快得看不清动作。

我听见尹春迟称他为大羽仪,又指着我道:“他自称婼羌王族后裔,是鹤弟在长安皇宫的旧识。”

那男子不露真容,身着南诏武士的袍甲,整个头脸都用黑布包裹,我几乎以为裴白猿又死而复生。

再仔细看,他个子比裴白猿更高,身形清瘦矫健。有种莫名熟悉的感觉,似乎曾在哪里见过。

故弄玄虚的家伙,凭什么证明我是不是婼羌人?可他紧盯着我半晌,黑眸幽幽,胸中发出一声悠长叹息,“她是。”嗓音嘶哑,像刚咽下满口滚烫的铁砂。

“你到底是谁?”我又惊又疑。

男子缓缓放下剑,沉身半跪在地:“婼羌阴戎部索灵察,拜见真达罗王子。”

索灵察?我印象中并不认识。他显然听见我们刚才的对话了,否则不会挑这节骨眼跳出来。

“半年前,在长安永阳坊。”他一字一字,说得极为清楚,“赫连桓遇害,属下将他的遗物交还。”

所以他一眼认出我是女扮男装的澹台明庭,但并未拆穿。撒谎如此镇定,且反应神速,此人不可小觑。

“你的脸……为什么用布包着?”

索灵察沉吟片刻,将头埋得更低,“伤疤丑陋,藏起来免得吓人。亡命天涯之辈,也无须容貌记认。”

他离开长安后,或许遭到仇家追杀,不得已毁去面容和嗓音。不知何种机缘,又不远万里来到南诏,率残部投奔大公主。

先生当年一心挑起大晏和诸蛮的争斗,索灵察若还有复国之念,也不过是跟南诏互相利用,不得不防。

我对他仍有戒心,尹春迟却松口气,“一场误会,还望贵客见谅。”

正说话间,忽然有兵士慌乱地冲树窟内大喊:“不、不好了!禀大公主……照原的手下追来啦!”

尹春迟蹙眉,跟索灵察面面相觑。

我茫然望着他俩,“照原又是什么人?”

“蒙巂诏的老瞎子,阴魂不散!”尹春迟蹙眉拔刀,苍白秀丽的面庞顿时戾气如芒。

“大公主不可亲身犯险。”索灵察拦住她,扭头对我吩咐:“先带大公主去后山暂避,属下足以应付。”

说完便捡起长剑,像豹子一样窜了出去。

或许不能算作发号施令,但那种毋庸置疑的熟稔态度,多么似曾相识,我禁不住一阵恍惚。

山里大雨滂沱,火把全浇熄,伸手不见五指。

索灵察带走大多数士兵,留下一支小队护卫公主。泥浆太湿滑,行路异常艰难,我不得不在前面开路,挥刀砍断碍事的藤蔓。

尹春迟生得娇小,却很灵敏矫捷。两人互相拉扯,很快钻入林莽深处。溪流暴涨,但愿能拖延追兵。

摸黑在密林里乱闯很危险,万一迷失方向,可能再也走不出去。抬头不见星辰,难辨方位,我俩决定等索灵察汇合再做打算。

大青石下避雨,挨得很近。幽冷的甜香,一阵浓似一阵,直往鼻子里钻,淋透了雨反而更馥郁。李盈袖死后,我再也没调弄过这些,仍能闻出不是香料的气味。

这位公主身有异香,难怪被族人视作天神。

我没忘记自己如今是男儿郎,言行要守之以礼,于是尽量让开空隙,以免冒渎。

公主抱臂瑟缩着,眉头浮着愁云,手里始终紧握刀柄。

薄冰般的倔强和脆弱,让我想起故人音容,不自觉脱口道:“别担心,我会保护你。”

她抬眸看我,璨白的贝齿一闪,忽而笑了,“惹上我呀,该发愁的是他们。”

云南六诏都在洱海四周,最强大的南诏居洱海之南,原本叫“蒙舍诏”,跟洱海以西的蒙巂诏同根同源。

南诏在玄宗皇帝扶持下迅速崛起,蒙巂诏却逐渐衰微。他们的诏主照原,数年前已经双目失明,膝下几个儿子都亡于战场。唯一的王孙原罗,才刚满九岁,难堪大任。

蒙巂诏汲汲自危,急于向南诏寻求庇护,多少还有点趁火打劫的心思。国师赞陀暴亡,阁诚节也因此失去僧侣力量的支持,腹背受敌。两边一拍即合,竟逼令大公主嫁给年仅九岁的蒙巂诏王孙。

尹春迟当然不从,跟阁诚节拔刀相向大闹一场,连夜出逃。

王宫陷入混乱,王后惊怒不已,向蒙巂诏报信求助。于是照原派大批人马追赶,非把她抓回去不可。 TNOlxWLNNeR83NCWLiJW4/j8/M8fTEiimLzNMitMJ4DrcP5ymXNDXdjl7XAs11J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