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一
对时间秩序的信任

如何做到全人类都信任?遵照“一体两翼”的战略引领,中国人民大学杨东团队提出“法律帮助区块链”的创新思维,旨在建立元宇宙与数字资产的全新关系。东南大学李幼平团队紧接着提出建议,借助“时间规律帮助法律”,进一步帮助杨东团队解决普适性与泛在性问题,以期早日将创新思维大规模推广应用。这里的“普适”指“放之四海而皆准”,“泛在”指“每一个人都平等拥有”。

唯物主义者认为,自然规律比法律更令人信任,更普适,也更泛在。

在交谈中,杨东团队具体表达了“用NFC(non-fungible coken)取代NFT(non-fungible token)”的想法。他们认为,在以数据流动、共享为目标的环境下,应以“以链治链+以法入链”为内容的“法链”协同监管理念作为基本原理遵循,探索科技驱动型的监管模式。对NFT的监管,在对其进行准确定义的基础上,监管层面应引导淡化“代币”和“通证”概念,将“共票”(coken)机制与NFT相结合,即创建NFC的“共票”新概念。共票借助众筹机制实现元宇宙数据权益共享,既对“token”进行批判,又代表元宇宙的正确发展方向。

我们认为,杨东团队已经接纳“一体两翼”的逻辑引领,用“区块链+法律”的双结构思维,成功地解决了人与人相互信任的问题,但仍然很难解决普适与泛在,难以大规模推广。只有改依“大自然时间秩序”这个“天律”,才可能保证普适与泛在同在,从而低成本取得最后的突破。

为什么法律必须依托“时间秩序”这个“天律”?

区块链依托的是对“块高”唯一性的信任。例如,第999区块前一块的块高是998,后一块的块高是1000,按先来后到的唯一性排列,如此做法,几乎没人反对,也就能够做到“不可不信”。然而,这种信任是有漏洞的,中本聪本人也承认存在51%的拜占庭风险。其实,在中国,在北斗时空服务普及原子钟统一授时的情况下,仅需把“时序”改为“时戳”,区块链风险即可规避。这正是中国早在2017年制定四维统一内容标签(UCL)国家标准所做的提前布局。

五年前的2017年,东南大学起草的《统一内容标签格式规范》(GB/T35304-2017)的目的,是寄希望于闵可夫斯基的四维时空(x, y, z, ict)有能力为人类之间的互相信任提供工具 ,帮助已经混乱不堪的互联网解决“一体两翼”的自我治理问题。

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标志着北斗系统进入全球化发展新阶段。即正式开始向全球提供包括回程短信在内的时空服务,迈出“一体两翼、自我治理”坚实的一大步,为区块链技术升级提供了全新的环境。

中国人民大学杨东教授是引领区块链重塑执法基座的前瞻性学者,他提出的“众筹金融”“共票理论”“以链治链”等原创性理论,率先强调了“数字文明”“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杨东教授紧跟元宇宙前沿热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带领科研团队基于此前完成的众多具有社会现实意义的研究,对国内外企业的充分调查,以及对美、英、日、韩等全球多国法律政策的深入分析,最终立足于中国国情,吸收有关数字资产的实践经验与研究成果,完成了这本《元宇宙与数字资产》,为当今数字经济研究领域开辟了新视角,为元宇宙数字经济发展和全球数字治理提出了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

李幼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 w7EokEcjpKK+n2213WzjuZhoAFtZBi31RwxkWsdVUSxo/0In4lgOHR2d4OCikcG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