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在使用拉氧头孢与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联合抗感染治疗 5~7 d后,多例患儿在序贯输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过程中出现皮疹、发热、呼吸困难等情况,患儿皮试阴性,且在连续治疗过程中,为何仍会发生不良反应?
临床用药指导 □患者用药指导 □PIVAS不合理医嘱反馈 □PIVAS实际工作中发现 □PIVAS质量检查
□医嘱审核 □批次分配 □标签打印 □摆药 □传药入仓 □调配□成品核对 临床用药
注射用拉氧头孢钠为半合成氧头孢烯类抗生素,其抗菌活性类似于第三代头孢菌素,不仅抗菌谱广、抗菌力强,而且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几乎无耐药性,对临床各种感染有显著效果,特别是对难治性、多重性感染的治疗效果更佳。一般认为拉氧头孢所致不良反应轻微,很少发生过敏性休克,常见有发疹、瘙痒、恶心、呕吐、腹泻等,偶有转氨酶升高,停药后均可自行消失。在石爱平 [1] 等分析整理的关于拉氧头孢引起的不良反应中,显示有患者用药 2~3 d后,再次给药时出现不良反应并加重等情况。王绚 [2] 等报道的拉氧头孢钠致渗出性多形红斑的临床案例中,患者于给药第 3 日出现红色丘疱疹样反应,经停药和皮肤护理,皮疹逐渐消退,综合判断可能是由拉氧头孢引起的渗出性多形红斑。由此可以判断拉氧头孢存在给药数日后再次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如果出现此等情况,须及时停药,防止病情加重。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1)属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哌拉西林钠为半合成青霉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都有作用,其通过与一种或多种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相结合,抑制细胞壁的合成而起杀菌作用,但不耐酶,容易被青霉素酶灭活;他唑巴坦抗菌作用较弱,但有较强的抑制β-内酰胺酶的作用,是不可逆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两者配伍能使耐药菌恢复敏感性,尤其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所致感染效果显著。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皮疹、恶心、呕吐、过敏反应、局部刺激反应、焦虑、呼吸困难等。关于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引起的不良反应,金伯泉 [3] 等提到,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除诱发速发型变态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外,还可能会导致迟发型过敏反应,迟发型变态反应是由致敏T淋巴细胞介质所致。在王从荣 [4] 等回顾分析总结的 29 例由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引起的药物热中,王从荣等指出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属于复方制剂,药物本身也不是致敏原,引起过敏的原因是生产合成过程中的杂质青霉噻唑等高聚物,青霉噻唑高聚物进入人体内后,与体内组织蛋白形成全抗原引起过敏反应。在此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的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现患者经常会在用药的不同时间出现多种药品不良反应(ADR)症状(表 8-1,表 8-2) [5] 。因此,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在临床使用时应该注意用药安全,监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表 8-1 引发ADR的药品分布
续表
表 8-2 ADR发生的时间分布
此外,郑新 [6] 等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致药物热的临床分析中发现,该药引起的药物热,在用药 7~14 d的发生率最高,药物热的发生与用药时间和累积用药量都有一定的关系(表 8-3)。而药物热的发病机制为体液介导的过敏反应,可能与使用一段时间后药物产生针对性抗体、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刺激吞噬细胞释放内源性致热物质有关 [7] 。因此,也间接说明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与用药时间和累积用药量存在一定的关系。所以,当怀疑为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引起的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药,继续用药反而可能导致病情加重。
表 8-3 患者用药积累天数及单位积量用量分布
拉氧头孢与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在一般情况下,由于抗菌谱的相似性,建议不联合使用。拉氧头孢与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均存在给药数日后再次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因此需要提醒护士及患者注意在输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若发现不良反应,需及时停药;若不良反应较重,则需要进行抢救。
[1]石爱平.拉氧头孢的不良反应[J].黑龙江医药,2010,23(2):269-270.
[2]王绚,季兴,许静.拉氧头孢钠致渗出性多形红斑 1 例[ J].中南药学,2017,15(7):1019-1020.
[3]金伯泉.医学免疫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4]王从容.29 例由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引起药物热的回顾性分析[ 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9,39(22):2334-2337.
[5]杨澍,崔艳丽,高秀清,等.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6,31(1):106-110.
[6]郑新,路玫.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致药物热的临床分析[J].中国药房,2015,26(18):2503-2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