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项目3
护理学相关理论

※学习目标

1.熟悉一般系统论、需求理论、角色理论、自护理论、人际关系模式在护理中的应用。

2.了解系统论的概念与分类和系统的基本属性。

任务 3.1 系统理论

1937 年,贝塔朗菲首次提出“一般系统论”的概念。

一、系统的概念与分类

1.系统的概念 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

2.系统的分类

(1)按组成系统的要素性质分类:系统可分为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自然系统是指由自然物所组成的、客观存在的系统。人造系统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人为建立起来的系统。

(2)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类:系统可分为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开放系统是指与外界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系统(图 3-1)。封闭系统是指不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系统。封闭系统是相对的、暂时的,绝对的封闭系统是不存在的。

图 3-1 开放系统

(3)按系统运动的状态分类:系统可分为动态系统与静态系统。动态系统指系统状态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如生物系统。静态系统是指系统状态不随时间变化,具有相对稳定性。静态系统是动态系统的一种暂时的极限状态,绝对静止不变的系统是不存在的。

(4)按组成系统的内容分类:系统可分为物质系统和概念系统。物质系统是指以物质实体构成的系统。概念系统是指由非物质实体构成的系统。

二、系统的基本属性

1.整体性 整体性指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系统各要素功能之和。当系统将各要素以一定的方式组织构成一个整体后,就产生了孤立要素所不具备的特定功能。

2.目的性 每个系统的存在都有其特定的目的,不是盲目形成的,是根据系统的目的和功能需要,建立系统及各子系统之间的联系。

3.相关性 相关性指系统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其中任何要素的性质或行为发生都会影响其他要素乃至整体的性质和行为的变化。

4.动态性 动态性指系统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系统要运动和发展必须不断调整内部结构达到最佳功能状态;同时系统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不断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以适应环境,维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5.层次性 任何系统都是有层次的。较简单、低层次的系统称为子系统,较复杂、高层次的系统称超系统。对一个系统来说,它既是由某些要素组成,同时,它自身又是组成更大系统(超系统)的一个要素。

三、系统理论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1.用系统理论的观点看人 护理的对象是人,人是一个由多要素组成的系统,具有系统的特点。人是一个自然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系统。

2.用系统理论的观点看护理

(1)护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护理系统包括临床护理、社区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科研等子系统。它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功能互相影响。要发挥护理系统的最大效益,运用系统的方法,不断优化护理结构,调整各部分关系,使之协调发展,高效运行。

(2)护理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护理系统与社会外界环境有着密切的交换,通过不断的输入输出等功能活动,达到为人类健康服务的目标,并求得自身的稳定和发展。

(3)护理系统是一个具有决策和反馈功能的系统:在护理系统中,护士和病人是构成系统最基本的要素,病人的康复依赖于护士全面收集资料,正确分析资料、科学决策和及时评价反馈。

3.系统理论促进整体护理理念的形成 根据系统理论的观点,护理的服务对象是人,人是一个由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多要素组成的统一整体。

4.系统理论构成护理程序的理论框架 护理程序是临床护理中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包括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五个步骤。护理程序可以看成一个开放系统。输入的信息是护士经过评估后的护理对象的基本健康状况、护士的知识水平与技能、医疗设施条件等,经诊断、计划和实施后输出的信息是经护理后病人的健康状况,然后评价护理效果,以决定护理活动终止或修订后继续执行。

任务 3.2 需求层次理论

人是生物体,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会产生一定的需求。当个体需求得到满足时,身心处于一种平衡状态,有助于个体维持健康。反之,个体则会出现紧张焦虑等失衡状态,从而导致身心疾病的发生。

一、需求的概述

需求是人脑对生理与社会要求的反映,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动力所在,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需求。

二、需求层次理论

19 世纪 50 年代,许多心理学家、哲学家和护理学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人的基本需求,形成了不同理论。其中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求层次论影响力最大,应用最广泛。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求可分为基本需求和特殊需求两类。基本需求指全人类共有的需求。特殊需求是人在不同的社会文化条件下形成的各自不同的需求。人的基本需求有不同层次,按其重要性和发生的先后顺序,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并按“金字塔”形状加以描述(图3-2)。

图 3-2 需求层次理论

1.生理的需求 生理的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如食物、空气、水、适宜的温度、休息、睡眠、排泄、避免疼痛等,是人类最基本、最低层次的需求。

2.安全的需求 安全的需求指安全感、避免危险、生活稳定、有保障。

3.爱与归属的需求 它是指个体对家庭、朋友、伙伴的需求,对得到组织、团体认同的需求,希望得到他人的爱和给予他人爱的需求。

4.自尊的需求 它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尊严和价值的追求,包括自尊、被尊重和尊重他人。

5.自我实现的需求 它是指一个人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与潜力的需求,实现自己在工作、学习及生活上的愿望、理想和抱负,并能从中得到满足。

三、需求理论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1.帮助护士识别病人未被满足的需求 人在健康状态下,能够依靠自己满足各类需求,但在患病时,有些基本需求就无法通过自己的能力来满足。因此,护士要按照人类基本需求的不同层次,评估病人尚未满足的需求层次,发现护理问题,帮助解决。

2.确定护理计划的优先顺序 需求层次理论是按照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程度排列的,护士可以据此识别问题的轻、重、缓、急,以便在制订护理计划时准确排列护理诊断的先后顺序。

3.指导护士满足护理对象需要的方式

(1)直接帮助:对完全无法自行满足基本需求的病人,护士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满足其需求。如昏迷、瘫痪病人和新生儿等,护士应提供全面的帮助。

(2)间接帮助:对只能部分自行满足基本需求的病人,护士应鼓励病人完成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帮助病人发挥最大的潜能,促进早日康复。如协助病人功能锻炼等。

(3)教育支持:对基本能够满足需要,但缺乏健康常识的病人,护士可通过卫生宣教、科普讲座、健康咨询等多种形式,为护理对象提供卫生保健知识,消除影响需要满足的因素,避免健康问题的发生和发展。如对孕、产妇进行保健和育儿指导等。

任务 3.3 角色理论

角色理论是阐释社会关系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理论。角色理论的中心概念是角色,即社会角色,是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或群体,所表现出的符合社会期望的模式化的行为,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位置及相应的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

一、护士角色

1.护理者 护士独特的功能就是在人们不能自行满足其基本需要时,提供各种护理照顾,以满足病人各个方面的需要。

2.计划者 护士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收集护理对象各方面的资料,评估护理对象健康状况,提出护理问题,制订相应的护理计划,并负责护理计划的实施、评价。

3.管理者 护士需对日常工作中的人、财、物、信息、时间、空间有计划地组织管理,发挥护士的管理才能,合理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需要。

4.教育者 护士应针对不同护理对象的特点进行健康教育,传授日常生活的保健知识、疾病预防和康复知识,改善护理对象的健康态度和行为。

5.协调者 护理对象所获得的医疗照顾是整体的,由多部门共同完成的。护士需联系并协调与之有关的人员和机构,使诊断、治疗、救助和有关的卫生保健工作得以互相配合。

6.咨询者 护士应运用沟通技巧和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来解答护理对象的问题,提供有关信息。

7.代言人和维护者 护士有义务反映病人及家属的要求,并与有关人员联系和沟通,尽量满足其需要。

8.研究者和改革者 护士应通过科学研究来验证、扩展护理理论和护理实践,改革护理服务模式,发展护理新技术,从而推动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

二、病人角色
(一)病人角色的特征

(1)可免除一般社会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

(2)对其陷入疾病状态是没有责任的,有权利获得帮助。

(3)病人有主动恢复健康,并尽快承担起社会应尽责任的义务。

(4)病人应主动从医师、护士处寻求帮助。

(二)病人角色的适应

当人从社会角色转变成病人角色时,常常会出现心理和行为上的改变。常见的行为改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角色行为缺如 它是指病人没有进入病人角色,不承认自己是病人,不能很好地配合医疗和护理。这是病人的一种心理防御表现,常发生于由健康角色转向病人角色及疾病突然加重或恶化时。

2.角色行为冲突 它是指病人在适应病人角色过程中,与患病前的角色发生冲突而引起的行为不协调。这是一种视疾病为挫折的心理表现,常发生于由健康角色转向病人角色时。

3.角色行为强化 它是指对病人角色产生过度依赖,安于病人角色,对自我能力表示怀疑,或病人自觉病情严重程度超过实际情况。常发生于由病人角色转向社会角色时。

4.角色行为消退 它是指病人已适应了病人角色,由于某种原因,又重新承担起本应免除的社会责任,而放弃病人角色。

三、角色理论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1.对于病人 病人在适应病人角色不良时,护士帮助病人充分认识病人角色,帮助病人尽快适应病人角色,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早日恢复健康。

2.对于护士 护士扮演着众多的角色,对她们有不同期望,往往会造成角色冲突,引起护士心理和行为上的不协调,从而影响身心健康。护士要通过角色学习,提高角色扮演能力,并协调与其他角色的关系,取得家人、朋友等理解、支持和帮助。

任务 3.4 奥瑞姆的自护理论

一、内容

奥瑞姆认为护理应重视人对自理活动的需要,并提供帮助。奥瑞姆的理论由自理结构、自理缺陷结构和护理系统结构组成。

1.自理结构 自理是个体为维持自身结构和功能正常、维持正常生长发育过程而进行的自我照顾活动,是人的本能。

2.自理缺陷结构 自理缺陷结构提出个体在什么时候需要护士提供护理帮助。奥瑞姆认为当这种自理需要大于自理能力时就需要护士照顾。

3.护理系统结构 它是指护士应根据病人的自理需要和自理能力的不同而分别采取 3种不同的护理系统。

(1)全补偿护理系统:病人没有能力完成自理,需要护士进行全面帮助,以满足病人所有的基本需要。如全麻未苏醒者、昏迷病人等。

(2)部分补偿系统:病人有一定的自理能力,但还有一部分活动需要护士的帮助。如手术后暂时不能下床的病人。

(3)支持教育系统:病人能完成所有的自理活动,但需要在护士的协助下做出决策、控制行为和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如教会糖尿病病人自己进行胰岛素注射操作技术。

二、奥瑞姆自护理论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1.评估病人的自理能力和自理需要 评估病人的自理能力和自理需要,从而决定病人是否需要护士帮助。

2.选择合适的护理系统 评估病人的自理需要和自理能力的关系,在全补偿系统、部分补偿系统和支持教育系统中选择一个恰当的护理系统,并制订详细的护理计划。

任务 3.5 佩普劳的人际关系模式

一、内容

佩普劳的人际关系模式重点描述护士与病人之间人际关系的形成与终止过程,这种人际关系在整个护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分为以下 4 个时期。

1.认识期 认识期是护士和病人相互认识的时期。此期护士要与病人及其家属共同分析情境,一起认识和明确病人存在的问题,然后对所需要专业服务的方法做出初步计划。

2.确认期 确认期是护士确定适当的专业性帮助的时期。护士通过收集资料和观察病人,确定了为病人提供帮助的方向;病人选择性地做出反应,表达对健康问题的看法。

3.开拓期 此期病人可以得到所有可能的服务,其程度是根据病人的需要和利益而定,病人从护理中获益,感受到所提供的服务能使其情况好转,并对为达到目标应有的行为显示出主动性。

4.解决期 解决期是护士帮助病人从生理上逐渐到心理上自立的过程,病人的需要已经在护士和病人的共同努力下得到满足,他们之间的治疗性关系结束。

二、佩普劳人际关系模式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要求在护患关系建立的整个过程中,贯穿和谐的、互相理解的、互相尊重的氛围,才能更广泛地理解病人的问题和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从而使护患双方得到满足和成长的体验。

(兰洪萍) J/0FtLFfqa013X1DiiP5eYEA2aJZ6yX3ewFG+HEa1JE2RXIxGdBQf4pcmd4zjLc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