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课题三
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1 社会经济与学前教育

经济与教育的关系是社会诸因素中尤为重要的因素,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经济。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教育的发展愈加离不开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亦离不开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学前教育是家庭与社会机构向入学前这一阶段儿童实施的教育,学前教育实施又为经济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和促进作用。

1)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

学前教育机构的出现是机器化大生产、工业革命和城市化的产物。工业革命之前,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学前儿童主要在家庭中接受教育。在18世纪末及19世纪初,由于蒸汽机及其他机器的广泛应用,西方工业革命兴起,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大大增加了社会物质财富。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学前机构教育的产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1816年,欧文在英国新拉纳克创办了英国第一所幼儿学校。当时的英国开始了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不仅极大地解放了英国的生产力,同时还引起了生产关系和社会阶级结构的大变动。

生产关系是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即在占有生产资料、生产参与、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中人与人的关系。私有制的生产关系下分配不均,交换不等价,消费差别很大。生产关系决定教育的性质与发展,教育也就具有了社会关系的属性。人类社会经历了不同生产关系的发展阶段,也构成不同的社会形态及与社会形态相对应的教育。例如,奴隶社会的教育、封建社会的教育、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等,它们都有着本质的不同。生产方式的变革导致学前教育目标、内容、形式和手段的变革。

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学前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生产力水平决定学前教育的形态。生产力水平决定学前教育的发展在于,生产力决定了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生产力水平决定了社会对学前教育的经费投入;生产力水平还决定学前教育内容与手段的变革,并决定学前教育的目标变迁。

以电子信息工程、生物工程、核动力工程、化学工程为标志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现代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日趋全面。而这在教育上的直接反映就是教育的起点相应提前,社会受教育的程度相应提高,教育趋于终身化。而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学前教育普遍受到社会的重视,许多国家的正式学前教育机构和非正式儿童活动场所都呈现着广泛、多种形式的发展。

3)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学前教育发展的结构与布局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学前教育首先向广大工农劳动者开展,并向着大众化、平衡化、非特殊化方向发展,学前教育机构内部人际关系是民主、平等的。

学前教育发展的结构是指学前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比例。由于历史以及现实原因,我国学前教育的结构和布局主要体现在城乡、学前教育普及年限和东西部的差异上。

从学前教育的城乡差距来看,城乡幼儿园师幼比形成鲜明对比。整体上我国幼儿园的师幼比基本在1∶24~1∶26,其中城市幼儿园稳定在1∶15~1∶17,而农村幼儿园的师幼比在1∶31~1∶71。

我国学前教育质量与水平东西部差异明显,极不平衡。如部分东部城市3~6岁的适龄儿童入园率接近100%,而部分西部城市的这一数据还不到10%,同时,东部学前教育机构的师幼比在1∶20以上,西部则是在1∶40左右。

4)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学前教育的任务、内容、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由于科技革命所引起的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改变了陈旧的观念,人们开始重视生产力发展对教育所产生的直接影响。因为在手工工具时代,生产技能简单,人们以人力、畜力、风力、水力为动力,劳动经验的信息也十分简单,因而传授劳动经验可随劳动过程进行,不需要专门的培养,只有对少数人需要进行专门地培养以获得某些统治技能;进入大机器时代以后,人类经历了从蒸汽机到电气化的科技飞跃,劳动技能需经专门的培训,劳动本身开始大规模社会化,并分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等不同的劳动角色。这就需要教育一面培养脑力劳动者,一面培养操作工人。因而大规模的各级各类培训学校随着需要而产生。而自从人类进入自动化时代以来,自动化机器的操作使体脑分离缩小,劳动过程中脑力劳动的复杂程度增大,向教育提出了培养高级技术人才以及以知识和智力为基础的掌握劳动技能的生产工人这一更高质的要求。同时还要求教育依据生产结构的变化在专业设置、人才层次、劳动力结构上保持量的适应性,如工农业劳动者的比例、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人员的比例、劳动者技术水平的层次结构等都应不断调整以适应生产力的量的变化,也就是按生产力量的变化来调整教育发展的规模。这种调整适应性是通过人才预测的方法(运用科学的调整统计)而进行的。

5)学前教育为社会经济服务

首先,学前教育为再生产劳动力打下基础。

学前教育为再生产劳动力打下基础,主要体现在学前教育为劳动者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使未来的劳动者能够更好、更熟练地掌握整个生产系统,他们根据社会的需要或者自己的爱好从事不同的工作,能够最大程度地释放个人潜能,为社会发展创造出最大价值。

再次,学前教育为再生产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

文化也是生产力。科学技术用于未来生产之前,只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把这种潜在的生产力转变为能够掌握并运用于生产的直接生产力,必须依靠教育。由于学前教育在教育系统中的奠基作用,可以说学前教育是把潜在生产力转变为直接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手段。

最后,学前教育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

近年来,西方的教育研究追踪表明:补偿性的学前教育在消除社会贫困、拥有高质量的家庭生活和生产社会经济效益方面的作用十分突出。从长远来看,学前教育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2 政治与学前教育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一定的经济为基础的,又极大地影响经济的发展。政治体系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理念、意识。这包括政治观念、政治态度、政治信念、政治标准,如对待四项基本原则的态度等。另一部分是权力机构。这里包括政治权力、政治制度、政权机关、政党等。

教育目的决定着教育的很多方向(如为哪个阶级服务等),表现着教育的性质。统治阶级代表本阶级的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制定本社会的教育目的或干预教育目的的制定。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①统治阶级利用其拥有的立法权,颁布一系列教育法律、政策和规章以保证合法地实现教育目的。②统治阶级利用其拥有的组织、人事权力控制教育者的行为导向,使之符合教育目的。③统治阶级通过行政部门控制公职人员的选拔与录用方式。④统治阶级还通过经济杠杆控制教育方向,并对办学权力进行严格控制(民间办学均要申请审批)。例如,美国政府就是通过资助各个学校以便对私立教育进行干预或控制。

1)学前教育为政治服务

①教育制度必须保持与政治制度的一致与相适应,教育制度往往都随政治发展而变革。

②政治对教育制度的改革起定向和支持作用。例如,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就为整个教育领域里的改革规定了大致发展方向,即如何迅速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一套教育体制。而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又为民办、私立教育的发展给予大力支持。

2)政治制度决定着部分学前教育的内容

①政治决定教育经费份额的多少。统治阶级根据其政治发展及统治利益的需要,会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调整教育经费在整个社会总投入中的份额。

②政治决定教育经费的筹措。政府会根据其财政收支情况及政治需要而决定教育经费的筹措办法,或者是完全由政府财政支出,或者由民间集资、私人出资,或者三者兼而有之。

3)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任何一个社会的受教育机会都是由统治阶级来分配的,如阶级社会里的等级制,贫富差距悬殊,贫民阶层就不可能也没有条件接受教育。

政府权力机关及职能部门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与领导,是发展学前教育的决定条件。一个地区或部门的权力机构和领导人对该地区学前教育发展与改进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果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并大力支持发展学前教育,则该地区的学前教育将会有与众不同的发展。

①不同社会制度下接受学前教育的程度不同。

我国1992年统计3~6岁幼儿入园率约为31%,加上入一年学前班的幼儿,入园率可达60%。印度八亿六千万多人口,而入园率却不足1%,农村几乎为零。

②政治决定学前教育的目标。

我国学前教育要为社会主义政治服务。而我们社会主义社会下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増进其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动手的能力,发展智力。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萌发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教育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的一代新人。这一切均体现了教育的政治方向。

3 文化与学前教育

文化是社会的理想道德、科技、教育、艺术、文学、宗教、传统习俗等及其制度的一种复合体,在这里论述文化与教育的关系主要指一般定义的狭义文化。文化与社会共存,文化存在于社会中,没有人类社会也就自然没有人类文化,人与动物也就没有区别了。

教育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要考察教育的发展规律,必须考察文化。文化是非经济因素,如民族的文化传统、人的文化及素质、文化结构要素以及人们的文化心理状态都是构成社会人的行为模式的基因。不了解这些,就无法认识它们对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例如,某个地区经济发展了,但对教育却产生了负效应,即导致了一批学龄儿童弃学经商,其中文化就起了约束和妨碍教育发展的作用。人们认识的短浅与知识的浅薄导致教育发展的受挫。

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一般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文化是经济政治作用于教育的中介,即传导一定的经济政治的要求,反映一定的政治经济的性质与水平。另一方面,文化还可主动地、相对独立地影响教育。例如,传统文化观念、外国文化等都不是现实经济的反映,但却在影响着教育。

我国的文化把崇善作为教育目标,西方文化把爱智作为教育范畴。因为我国传统教育把道德教育居于首位,主要目的是促进人的道德完善,它培养的是贤者与君子,因此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是这种伦理型文化使我国具有重视教育的传统。而西方传统与我国相比,则更强调对自然现象方面各种事物知识的教育。因此我国在教育过程中,比较注重道德自觉和理想的人格培养,以人际关系和谐作为追求的目标。

1)文化影响着学前教育的内容选择

社会文化水平与教育水平具有极高的相关,一般社会都将其人口的受教育水平作为该社会文化水平的指标。但是,社会学衡量社会文化水平有多种指标:如从事体力与脑力劳动者的比例、文化需要的水平与结构(如订阅报刊、购买书籍、欣赏艺术,图书馆、博物馆、影院等文化设施的数量)、文化的空间和时间分配结构(如一天里文化活动时间分配)等。

文化水平对教育的间接影响表现为:文化发达(科技水平提高)→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教育的物质来源→増进人口受教育水平;文化水平对教育的直接影响表现为:教师文化水平→教育水平→学生文化水平→受教育水平→家长文化水平→下一代。而社会与社区文化水平,以及周围的文化氛围、文化设施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受教育水平。

2)学前教育与文化传递

文化传递指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和空间上的流动,文化传递与传播过程补充、发展、丰富着文化,因为它注入了传播者的经验与创造。文化传递在整个社会中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例如,物质性的文化载体(如工具、建筑)、精神载体(如语言、文字、声光、意识形态等)、人的载体(如个人拥有的知识、道德等)要不断转化才能完成文化传播,正如图书馆、科学技术仪器要被人掌握运用并传播一样,失传的文化正是因为客体文化没有转化为主体文化,而主体文化又要客体文化传播,在传播过程中人是推动力。在这个不断转化传播的过程中,广义的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传播的前提、动力和重要途径。

3)文化变迁与教育

文化变迁的定义是文化内容的增量或减量所引起的结构性的变化。文化变迁来自文化内容的变化,并非所有的文化内容的变化都会引起文化变迁,只有当某种文化内容引起文化的结构性、全局性、整体性变化时,才形成文化变迁。文化变迁是永恒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变迁的动因在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自身的规律性(内在动因)。 4c7Rdy0jeHv0PhGfZQBuETd1bI9m+69T63ea785Eeqk9mvcMoB5GwenEnmJljUE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