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生涯探索有什么用

金句

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当代青年建功立业的舞台空前广阔、梦想成真的前景空前光明,希望大家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还记得《功夫熊猫1》这部电影的开头吗?阿宝面临着两个选择:或卖面条,或成为神龙大侠。这个至关重要的选择改变了他的 命运 。还记得《少年的你》吗?在电影的开头,就是一个生死的选择,以及后来,在校园霸凌面前,有人选择屈服,有人选择反抗,这些重要的选择也造就了不同的人生。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重要的选择呢?你有没有想过,在过去某个时间节点上,如果你做出了另外的选择(通常也称为反事实结果),你的人生会有怎样的不同?你有没有想过,在未来又有怎样的重要的选择在等待着你,你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比如说对职业的选择。这一章,我们将会告诉你,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大概会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它会涉及哪些重要的方面,了解这些对我们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爱默生说:只有浅薄的人相信运气和机遇,强者只相信因果。

2.1 关于职业生涯的隐喻

1.西方对生涯的理解

西方人对生涯的理解包含有未知、冒险、奋进、向上的含义。生涯这个词在英文中是career,来自罗马文via carraria和拉丁文carrus,两者指的都是古代的战车。在希腊,career有疯狂竞赛的意思,常用作动词,如驾驭赛马(to career a horse),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赛马是一个什么样子,充满刺激、激情,而过程中什么都有可能发生,你得注意自己的平衡、速度、方向,你得遵守规则,要抵御来自四面八方的干扰,同时还要保持一个良好的身心状态,以免自己在路上就死掉,或被别人干掉。

2.东方对生涯的理解

而在中国人的观念中,生涯更多的与“生计”和“志业”联系在一起。如唐代的刘长卿在诗中写:“杜门成白首,湖上寄生涯”,元朝马致远说:“正式番家无产业,弓矢是生涯”,在他们眼中,生涯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花,酸甜苦辣咸香涩,锅碗瓢盆衣裤袜。而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北宋大儒张载有言: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在这些知识分子和士大夫心中 ,生涯又不止那点人间烟火,还有鸿鹄之志与弘道之心。

2.2 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

在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看来,人一生的发展要历经八个阶段,每个阶段有相应的核心任务,当任务得到了及时的解决,就会获得较为健康的身心状况。核心任务没有得到关注或被拖延,就会出现发展的不连贯的状态,影响人的一生。

1.婴儿期(0 ~ 1.5 岁):信任对不信任

婴儿从出生开始就时刻形成着对世界的认知,在大人眼里,婴儿不懂事,但其实他们每一天都比昨天更懂事。在这一阶段,婴儿如果能够得到温暖、爱的抚摩以及足够的关怀,就会形成信任他人的倾向。反之,婴儿如果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没有得到关注,就会形成不信任他人的倾向,未来可能会加深不安全感、猜疑,以及在与他人建立关系时出现困难。

2.儿童期(1.5 ~ 3 岁):自主对羞愧和怀疑

这一时期,孩子学会了大量的技能,开始自己探索世界了,他们会爬上爬下,摸这摸那,走东走西,跑来跑去。当然他们也在笨拙地给大人们制造各种麻烦,甚至担心。如果父母在这个阶段过于保护孩子,任何东西和事情都不让孩子去尝试和接触,就会使孩子怀疑自己的能力,如果父母对孩子造成的各种麻烦和笨拙表现出指责和不耐烦,孩子就会对自己的行为产生羞愧。如果父母通过积极鼓励的方式让孩子尝试新本领,就能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

3.学龄初期(3 ~ 6 岁):主动对内疚

这一时期的孩子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动作,他们开始投入各种游戏,在玩乐中表现出主动精神,比如在地上、墙上画画,拆除东西,模仿与创造,想象与提问。这些都在增加他们对世界的控制感,这种感觉实在是太好了,看,爸爸妈妈,这是我干的,是我让这世界面貌焕然一新。如果这种行为得到父母的鼓励,就可以强化孩子的主动性,而如果父母总是批评孩子,不让他们游戏,不允许他们提问,就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做的都是让父母不开心的事,因而产生内疚感。

4.学龄期(6 ~ 12 岁): 勤奋对自卑

这一时期孩子开始从家庭走向学校,在生活的世界中又迎来了新的环境和新的任务,很多改变和成长也在这一时期发生,在学校,孩子开始学习那些在未来社会认为是重要的或不可或缺的技能,在这种环境中顺利与否直接影响着他们对能力的自信。如果孩子在阅读、绘画、唱歌、手工等活动中因为自己的作品而得到赞扬,他们就会形成勤奋的倾向。如果孩子的努力总是得不到关注,他们就会形成自卑的倾向。

5.青少年期(12 ~ 18 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青少年期通常是一个在情绪上和在心智上都不太稳定的时期,青少年期是一个从少年到成年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主体意识开始出现,伴随而来的就是在与外界、家庭、社会的冲突中直面一个问题:我是谁?我要成为谁?由于生活内容的增多、文化知识的学习、人际关系的变化,在这些生活事件中孩子形成了不同的角色,只有认同这些角色,并把这些角色整合形成统一的自我,孩子才能建立自我同一性,如果没能将这些角色很好地整合,无法确定自己是谁,要成为谁,就会陷入角色混乱的痛苦。

6.成年早期(18 ~ 35 岁):亲密对孤独

在这个时期,一个人开始走向社会,个体感到个人力量的渺小,在生活中有了亲近他人的需要,需要朋友,需要交流,需要认同,需要支持,需要情感,需要分享,所以为什么现在“基友”“闺蜜”满天飞,在朋友圈里各种晒,各种点赞,最幸福的事莫过于看到这句话:“对方正在输入中。”在这个沟通距离越来越短的时代,人们越来越需要,并随时准备与他人分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为的就是在任何时候都要营造一个亲密的氛围(想想自拍神器)。在这个时候,如果个体无法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就会陷入深深的孤立感之中。

7.成年中期(35 ~ 65 岁):普遍关注对自我专注

在埃里克森看来,一个成熟的成年人的主要标志在于指导下一代的兴趣,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责任越大,关注的范围就越大。不仅关注自己,更多的是通过关注自己的孩子和他人的孩子来实现。无法做到这一点的人将处在一种专注于自我狭小空间的状态,生活就会缺少很多的乐趣和成长,个体会感到痛苦和无聊,找不到生活的意义。

8.成年后期(65 岁以上):圆满感对绝望感

成年后期就要进入我们所说的老年时光了。夕阳无限美,可惜近黄昏。这时人生的大部分时光已经走完了,无论风光也好,平淡也好,欢乐也好,难过也好,过去已付笑谈中。在对这一路走来的回顾时,有的人会看到自己积极和认真的身影,在每次挑战和机会面前不断提升自己,虽然很艰辛,但也很充实,这样的人就会对自己、对生活产生圆满感,而有的人可能会看到自己一事无成,在过去想做的事很多,动手做的事很少,觉得自己失去了很多机会,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他们就会对自己有一种绝望感,恐惧死亡的到来。

2.3 职业生涯发展的新特征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学生 职业生涯 发展逐渐形成了新的特征:

戈特弗雷德森发现:在儿童的游戏阶段,个人的职业理想与性别相联系;随着个人的成长, 个人择业的期待逐步按照社会声望高低来评价和约束。

(1)人才竞争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导致人才竞争全球化。随着全球化的激烈竞争,社会结构产生了剧烈变化,“好学校通往大公司、好工作”的梯子渐渐消失。

(2)就业形势持续严峻。在目前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上,有三支庞大的就业大军:下岗再就业员工、农村向城市转移的劳动力以及大中专毕业生,而经济增长带来的新增就业岗位明显不足,导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就业形势不会得到明显改观。

(3)灵活就业和创业将成趋势。全职、兼职、短工、合约制、临时工、自由职业等多种就业形式同时存在。

(4)终身学习成为职场之必需。未来许多工作机会将是现在不存在而被创新出来的,因此,人们无法使自己受的教育和培训背景与将来面临的职业和岗位完全吻合。此外,由于技术的进步,人的一生很可能不止一次变换工作,因此,未来职业世界将是一个学习型社会,只有不断充电,才能避免失业。

(5)多技能、创造力成为人才竞争的重要资本。知识型工作者将在劳动力中占主导地位,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未来的工作,要求从业者发挥更多功能,运用更多技能,更富有创造力。

(6)职业化素质越来越受到雇主的重视。在雇主眼里,与人沟通、团队协作、敬业精神、职业道德等软技能、非专业性技能和工作的技能要求同等重要。保持与企业价值观协调一致的员工,将更多地受到雇主的青睐。

(7)工作与生活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日新月异的通信技术以及创意型办公室、SOHO办公形式的出现,将生活与工作的界限模糊化。

(8)中小企业成为就业的主渠道。我国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 95%,吸纳就业人数占城镇就业人口的 80%,工业产值、实现利税分别占全国的 60%、40%左右,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核心力量。

2.4 生涯探索的作用

不同的学者对生涯有着不同的理解,目前被大多数学者接受的生涯概念来自舒伯(1976)的观点:生活里各种事态的连续演进方向;统合了人一生中依序发展的各种职业和生活的角色,由个人对工作的投入而流露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式;它也是人生自青春期以迄退休之后,一连串有酬或无酬职位的综合,除了职业之外,还包括任何和工作有关的角色,如学生、受雇者、领退休金者,甚至也包含了副业、家庭、公民的角色。生涯是以人为中心的,只有在个人寻求它的时候,它才存在。

1976—1979 年,舒伯在英国进行了为期四年的跨文化研究,之后提出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新观念——“生活广度、生活空间”的职业生涯发展观。除了原有的发展阶段理论之外,加入角色理论,并根据职业生涯发展阶段与角色彼此之间交互影响的状况,描绘出一个多重角色职业生涯发展的综合图形。这个生活广度、生活空间的生涯发展图形,舒伯将它命名为“一生职业生涯的彩虹图”。

一生职业生涯的彩虹图

1.横贯一生的彩虹——生活广度

在生涯彩虹图中,横向层面代表的是横跨一生的生活广度。通俗地说,就是你活多长,也许你觉得 80 岁自己还年轻,那你可以在80 前面加个 1。

彩虹的外层代表人生主要的发展阶段和相应的大致年龄:成长期(相当于儿童期),探索期(相当于青春期),建立期(相当于成人前期),维持期(相当于中年期)以及衰退期(相当于老年期)。

当然,这年头,总会有一些老人用逆天的方式来告诉你:我们不服老!比如有着“最炫的东北人”“最酷老大爷”“健身达人”“时尚老人”称号的王德顺 24 岁成为话剧演员,44 岁才开始学英语,79岁走上T台,81 岁还保持健身的习惯,85 岁拿下飞机驾照。

2.纵贯上下的彩虹——生活空间

在生涯彩虹图中,纵向层面代表的是由一组角色所组成的生活空间。舒伯认为人一生中必须扮演九种主要的角色,依次是:子女、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配偶、持家者、父母和退休者。比如开始的时候,我们是小孩,只知道吃和玩,长大后,我们读书,就有了学生的角色,后来我们走上工作岗位,就有了工作者的角色,接着我们还要成家立业,我们就有了持家者和更多的角色。

生涯彩虹图描绘了生涯发展阶段与角色间的相互影响和发展状况,我们也许无法改变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拓宽生命的宽度,以及加深对每一个角色的体验。

实证研究

做网络主播真的赚钱吗?

徐林枫等人(2019) 认为平台经济改变了传统的劳动关系,将劳动建构为对闲暇时间的利用,比如将网约车司机的收入视为顺带行为产生的额外收入,将直播表述为“吃饭睡觉时间也能挣钱”。即使“全职主播”这一称呼表明主播已成为一种正式工作,主播的收入完全来自直播活动,但主播与平台方仍然没有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甚至主播自己也并未将其视为一份有稳定工资保障的正当工作。对主播来说,网络直播的收入更像一份额外的“红利”而非基本的劳动权益。行业的回报率不稳定成为网络主播的共识。媒体将直播行业塑造成一片蓝海,召唤越来越多的“淘金者”,但网络直播并未被参与者视为一种正式职业。

进一步阅读文献:

[1]胡慧.生存之道:网络文学作者的劳动分化与主体实践[J].中国青年研究,2020(12):14-22.

[2]沈原.劳工社会学三十年[J].社会学评论,2020,8(5):3-17.

[3]王斌.自我与职业的双重生产:基于网络主播的数字化表演劳动实践[J].中国青年研究,2020(5):61-68.

理想与信念

做快乐的“勇士”,让青春在战疫中闪光

麦麦提艾力江·阿卜杜艾尼,男,共青团员,维吾尔族,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2018 级本科生。2020 年初,已经放寒假并买好回家车票的他在新冠疫情暴发后坚定地选择坚守武汉,第一时间加入抗疫志愿服务队,为定点医院等运送物资 81 天,像石榴籽一样与武汉同胞紧紧抱在一起;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之时,他再次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主动报名接种重组新冠疫苗(腺病毒载体),成为全球首批进入Ⅱ期试验阶段新冠疫苗接种志愿者,继续与病毒斗争 28 天,陪伴武汉“痊愈”。疫情期间,他累计志愿服务 681 小时,服务 9000 余人,为抗击疫情做出了突出贡献。麦麦提艾力江同学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用真情奉献书写了奋斗筑梦的青春答卷。

麦麦提艾力江·阿卜杜艾尼的经历告诉我们:新时代需要新青年,新青年要有新使命。不管何时何地,我们都要坚定梦想、坚守初心、扎根成长,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资料来源:中国大学生在线)

学习强国

青年身影闪耀扶贫一线

★全国大赛介绍★
中国高校SAS数据分析大赛

大赛目的

“中国高校SAS数据分析大赛”以“选拔高校数据分析人才”为核心主旨,通过国际化赛事,将领先的技术和理念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每个参赛学生,激发他们驾驭数据的潜能,促进了以SAS为分析工具的数学建模和数据分析的认识、应用和普及,提高学生数据分析应用水平,在数据建模领域与国际接轨。

举办单位

中国高校SAS数据分析大赛是由SAS中国公司发起的专门针对中国高校数据分析相关专业的一次非营利性的公益大赛,由中国科学软件网承办,数学中国网合作推广。

参赛对象

全国高校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组队参赛,每个参赛队伍的队员人数最多不超过 3 人,每个学校可以有多个队代表不同的学院参加比赛,可以跨专业、跨年级组队。赛区分配会具体通知参赛者,无区域限制。

比赛内容

1.大赛比较偏重偏统计方法的应用,且大赛题目偏向非开放式的,每题都有题干。

2.比赛更注重的是数据的分析,涉及的代码不多,而且SAS软件带的帮助资料非常详细,完全够用。

3.大赛涉及的SAS模块包括SASBASE、SASGraph、SASSTAT、SASETS、SASOR。

比赛规则

赛题由SAS公司技术专家直接命题,初赛 1 天、决赛 2 天,由SAS公司或协办单位提供相关软件、硬件环境以供比赛使用,比赛结束当天参赛队伍将相关文档或电子数据交给专家组相关负责人员;参赛队员可就比赛命题进行讨论、分工、配合,但不得以任何方式寻求参赛队以外人员协助完成命题;比赛结果由SAS公司组织专家组进行评审,评审以 100 分制进行打分。初赛阶段,专家组只针对出线队伍进行文字评审;决赛阶段,专家组只针对获奖队进行文字评审。

大赛阶段

大赛分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初赛分队伍以网络答题的形式展开。初赛前100 强进入决赛,决赛分为线上报告提交和现场答辩两个环节。

网上练习

我该怎样了解一份工作?

即问即答

高等教育对未来发展的意义是什么?

上大学有什么意义呢? EvZMn4RZjR90TWr7vfoQLbCKNyN1GnLZvI37OK48wE+KQlfzMpK5vhsPK80IRTu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