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华打底、勇气支撑、智慧引领,马克思通过这“三板斧”成功劈开了爱情世界的大门,进入了他和燕妮共同期待的甜蜜的爱的世界。非常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进入这一他们无限期待的爱的世界,赢得他们爱情的伟大胜利,燕妮这位非凡的“女神”从22岁一直奋战到29岁,义无反顾地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全部投入一条无比艰辛坎坷的爱情之路上。她历尽艰辛并做出了巨大的自我牺牲。面对这份颠覆外界想象的爱情,面对长达7年的异地漫长等待,面对看起来没有希望的未来,面对无比巨大的世俗压力,面对来自家庭和社会的一场场巨大“风暴”,作为一名年轻姑娘,燕妮显然比马克思承受了更多更大的压力、痛苦、折磨和风险。如果没有巨大的牺牲精神、巨大的勇气、忠贞坚毅的品格,哪怕她有任何一点点的犹豫、软弱或退缩,他们都不可能最终走进他们所期待的爱的世界。因此,从1836年订婚到1843年完婚,燕妮是关键。
如果说开始时马克思追求燕妮如同飞蛾扑火般奋不顾身,那么燕妮接受马克思则可谓凤凰涅槃、浴火重生。马克思对此当然十分清楚,他在结婚前不久的1843年3月13日写信给当时的合作者阿尔诺德·卢格,提到:“我可以丝毫不带浪漫主义地对您说,我正在十分热烈地而且十分严肃地恋爱。我订婚已经七年多,我的未婚妻为了我而进行了极其激烈的、几乎损害了她的健康的斗争,一方面是反抗她的虔诚主义的贵族亲属,这些人把‘天上的君主’和‘柏林的君主’同样看成是崇拜的对象,一方面是反抗我自己的家族,那里盘踞着几个牧师和我的其他敌人。因此,多年来我和我的未婚妻经历过许多不必要的严重冲突,这些冲突比许多年龄大两倍而且经常谈论自己的‘生活经验’(我们的‘论中庸’爱用的字眼)的人所经历的还要多。” [1]
马克思的叙述清楚表明了燕妮在他们的艰辛爱情之路上遭遇到的巨大阻力、危险境况和她对此无数次的竭力抗争。而且,巨大阻力不仅仅来自她自己的家族,也来自马克思的家族,可以想象燕妮当时陷入了多么巨大而复杂的纠葛当中。马克思的父亲亨利希则在写给儿子的信中多次强调燕妮做出的巨大牺牲,他告诉马克思,燕妮“按其出众的才干、社会地位的优越,她是作了巨大的牺牲的:把自己的命运和一个比她年轻的人的命运联结起来,从而拿她灿烂的地位和锦绣前程换取一个靠不住的、阴暗的未来” [2] 。“她以最大的牺牲精神爱着你,这是毫无疑问的,她差不多快要用生命来保证这一点了。” [3] “在她这样的年龄上,她正为你作出一般姑娘无疑不会作出的牺牲。” [4] 所以,燕妮在他们正式完婚前,做出了难以估量的巨大牺牲,这最终使他们这对几乎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有情人得以终成眷属。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41-442.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879.
[3] 同②871.
[4] 同②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