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序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青年人对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日益关注,学习和研究的兴趣不断增强,已形成了一股学习和研究的热潮。这其中产生了一个广受认同的普遍性观点,即马克思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为什么这个观点能够被普遍认同呢?笔者想,主要是因为这个观点概括和总结得非常到位,真切反映出目前人们对马克思的认知情况。细致分析这个观点,“最熟悉”当然无须多言,更要重视的是最后落脚于“陌生人”。虽然“最熟悉”,但终究还是“陌生人”,这确实反映出目前人们对马克思知之不多、知之不全的情况,或者说,反映出目前很多人对马克思的了解是零星、散碎、片面的。

因为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是血肉相连、无法割裂的,所以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研究、理论宣传、学习教育而言,终究还是“陌生人”是一个必须正视并切实解决的问题,一定要让马克思不再令人特别是不再令青年人感到陌生。而且,要真正深刻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较为完整和系统地认识马克思,知晓其人生的传奇,明了其究竟如何伟大,领悟他的非凡与平凡,无疑也是十分必要的。对马克思碎片化、片面化的认知情况必须改变也亟须改变。

那么,该如何改变?当然必须进一步地、更有效地传播马克思主义,要面向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年人进行更有效的传播。而要做到“更有效”,其中的关键是必须传播好马克思主义。那么,又该如何传播好马克思主义呢?习近平总书记对此已明确给出了答案,他在参观艾思奇故居时强调:“我们要传播好马克思主义,不能照本宣科、寻章摘句,要大众化、通俗化。”因此,面向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年人传播好马克思主义,不能仅仅依靠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还要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进行通俗化的介绍阐释。正如列宁所作的经典概括:“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最大程度地以社会大众所熟悉和喜爱的语言、方式传播马克思主义,就是最大程度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最大程度地传播好马克思主义。同时,还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使马克思主义不断在更深层次上与中国、与时代更深更好地结合。这些,就是笔者创作这部著作的初心和缘起,也是笔者应该担当的责任。笔者决心担当起这个责任,以马克思为具体对象,从中国人自己的视角进行观察和思考,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时代化的表达,面向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年人,最大程度地用其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形式进行表述。笔者尽自己最大努力将学术性与通俗性有机结合,使学术亲近大众,精心撰著这部学术大众化著作,期望能够为传播好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非知之艰,行之惟艰。究竟怎样精心撰著这部马克思主义学术大众化的著作呢?最适合、最理想的创作思路应该是什么?这的确是个难题,是个至关重要的难题。孟子言:“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先贤的教诲对今天的我们学习和研究马克思、马克思主义格外适用,尤其具有指导意义,特别是对于笔者的创作而言,有着更加现实的指导意义。就马克思而言,笔者颂其言,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故,当论其世也。孟子的教诲为笔者打开了思路和视角,将“知其人”“论其世”作为这部著作的创作思路,真是再适合不过了。所以,笔者精心撰著的这部著作,是对马克思“知其人”“论其世”的马克思主义学术大众化著作。

笔者既然决心担当起这个责任,精心撰著这部著作,也确定了创作思路,那就一定要倾尽全力创作好。笔者有自己的态度、想法和追求,即:要尽最大努力把真实的马克思较为完整和系统地展现出来,守正创新,不仅希望通过这部著作让读者了解和熟悉马克思,使读者“知其人”;更希望在“论其世”中把这部严谨的学术著作创作得很有新意、特色鲜明,学术化而不枯燥、通俗但不浅薄,使之同时具有较强的思想性与可读性,并可发挥一定的“工具书”作用。这对笔者而言当然很难,是很大的挑战,但笔者无惧于此,因为笔者潜心钻研并全力以赴。为了写好这部著作,笔者确立了创作的基点、框架和原则。

第一,要明确研究和创作的基点,即真实的马克思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对他做出了这样的评价:“马克思是顶天立地的伟人,也是有血有肉的常人。”这个评价精准、深刻,是对马克思传奇人生和伟大人格的客观总结,为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视角。笔者将这个评价作为研究和创作的基点,竭尽所能将既顶天立地又有血有肉的马克思清晰准确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第二,那又该如何具体地将马克思这位顶天立地的伟人、有血有肉的常人真切呈现出来呢?要将马克思的一生完全、完整地呈现出来,穷尽各种史实,无疑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尽管如此,笔者也要尽可能系统地予以呈现,因此必须确定一个科学合理的研究和创作框架。经过深入审慎的思考,笔者决定紧密围绕马克思的爱情、友情、亲情、学习和斗争这五个方面展开研究和创作,因为这五个方面既是马克思人生构成的基本面,也是最能展示他顶天立地和有血有肉的典型面、关键面。

第三,必须非常严谨地研究和创作。将真实的马克思呈现出来,不仅是对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和历史应有的尊重,也是笔者研究、创作的基本态度。唯有如此,这部著作才能产生应有的价值和意义,才值得存在。而严谨不仅是确保真实的必需,也是笔者的治学态度,是笔者研究和创作所坚定遵循的原则。笔者当然知道,做到客观、严谨绝非易事,但事在人为。笔者聚焦于各种正式文献尤其是权威文献,广泛探寻、深入挖掘、严格筛选、反复审视、精心论证,绝不信口雌黄,绝不妄下结论,求实求是、史实求是、实事求是、唯实唯是。

第四,必须有自己的分析思考和结论。如果只是单纯介绍马克思的生平和事迹,而没有自己的研究、没有较强的思想性,那么就没有必要创作这部著作了。诸多前辈和同人已经就此做了大量工作,进行了大量介绍,形成了大量宝贵成果。如果笔者只是撰著一部单纯介绍马克思生平和事迹的著作,那就仅仅是在重复创作或老生常谈罢了,笔者无意如此。笔者希望能在诸多前辈和同人奠定的坚实基础上继续前进,发挥出自己的优势,独立地去分析思考、总结概括,做出自己的阐释论述,得出自己的结论,努力做出些许原创性贡献。虽然这对笔者来说难度很大,但唯有如此,方不负“创作”二字,也才可能使这部著作的“含金量”更高,才可以说笔者真正担当起了应该担当的责任。

第五,必须精细入微地进行描述阐释。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马克思的顶天立地与有血有肉,都是由一件一件具体的小事情构成的。伟人植根于常人。尽精微,致广大。只有精细入微地描述阐释一件又一件具体的小事情,并把这些系统地整合起来,才能最大程度地将真实的马克思反映出来,才能使人们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的顶天立地与有血有肉,才能使这部著作更好地发挥作用。所以,笔者当然要尽最大努力广泛搜寻各种资料和素材,发掘每一个闪光的细节,尽全力精细地描述阐释,力争将真实的马克思细腻鲜活地描绘和呈现出来。

知易行难,但路在脚下。积跬步,至千里。虽然创作这样一部马克思主义学术大众化著作对笔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也是一项很大的工程,但笔者并不畏惧,有能力、有信心去战胜这个挑战。望本书能不负自己、不负读者、不负韶华。是为序。

赵晋泰
2022年7月 uY75cIWh3awoXqgZH/9DLUg9DoACFmohvi7gihkYXdgIO7d++k9epSQukfELUrF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