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大器初成

1842年4月,从柏林大学毕业的马克思开始为《莱茵报》撰稿;同年10月15日,他成为《莱茵报》主编。走出“象牙塔”的马克思深深扎入社会,投入报社的具体工作中。他每天都能接触到各种政治、社会和经济问题,时刻关注社会舆论舆情,同时还不得不天天与政府斗智斗勇,和其他报刊论战,这使他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关注现实、研究现实,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现实,进而影响现实、改变现实。但在现实面前,他感到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越来越苍白无力,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他对黑格尔哲学的反思和批判,也促进了他向现实学习;而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现实对他的磨砺,也为他后来彻底突破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提供了科学基础和现实准备。这一时期的马克思,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国家的性质和作用方面仍站在唯心主义的立场上,但在面向现实的学习、思考和实践中,他已经必然地向着唯物主义的方向转变和前进了。

1843年3月,尽管马克思离开了《莱茵报》,但他从未停止过学习、停止过思考。不久后,他终于发现,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是从抽象的概念出发,在“绝对精神”中不断地辩证运动,理论和现实事实上是对立的。1843年夏秋之际,他以笔记的形式对黑格尔进行了深入的批判,如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国家制度理论、辩证法等,并指出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颠倒了现实关系。后来,马克思根据这些内容整理完成了著名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发表在1844年2月的《德法年鉴》上,这表明此时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已经萌芽,他离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越来越远,并且开始超越黑格尔了。几十年后,马克思在回应反马克思主义的杜林的攻击时曾这样说道:“我和黑格尔辩证法的关系很简单。黑格尔是我的老师……但是,我敢于以批判的态度对待我的老师,剥去他的辩证法的神秘外壳,从而在本质上改变它,如此等等。” [1]

在马克思认识到黑格尔概念辩证法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时,他对于如何“在本质上改变它”却一时没有办法,陷入了困惑。此时,费尔巴哈的唯物论吸引了他的眼球,“他找到了辩证法的现实根源” [2] 。费尔巴哈在其1841年出版的《基督教的本质》中,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阐释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对宗教进行批判,他认为:不是上帝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上帝这一影像。1842年,他在《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中,继续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进行论述,以此批判黑格尔哲学。“1843年,费尔巴哈又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指出之前的哲学家,尤其是黑格尔,不应该把思想看作像宗教一样来自人之外、像闪电一般进入人的脑海;实际上,是人产生思想,并通过思想创造了上帝和哲学。” [3] 这些对马克思产生了很大的触动,吸引马克思认真地学习和研究费尔巴哈哲学,从而学会了唯物论并从中汲取营养。随后,马克思当然也对费尔巴哈哲学进行了反思,“他发现费尔巴哈的唯物论是机械的,不能动的,只看到了人的自然性,没有看到人的社会实践性” [4] 。于是,1845年春天,马克思写下了著名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简明扼要但十分犀利深刻地对费尔巴哈进行了批判,揭示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局限性和形而上学性,指出了实践在社会生活和人的思维中的重要作用。如马克思在提纲第一条就开门见山地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 [5] 此外,马克思在提纲第十一条,写下了那句广泛传播于全世界的著名论断和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6] 后来,这句话被镌刻在马克思的墓碑上。1888年,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序言中评价道:“它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是非常宝贵的。” [7]

在对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认真学习、吸收、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天才的马克思汲取了二者的精华,并把他们结合了起来。他吸收了黑格尔概念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与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将它们统一了起来,实现了两大有机统一:“一是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让唯物主义贯穿辩证法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让辩证法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形成唯物辩证法;二是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在人类社会实践基础上的有机统一,彻底解决了思维与存在这一哲学基本问题。” [8] 这样,马克思又同时实现了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非凡超越。这一次超越,意义十分重大,通过这次超越,形成了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完全可以用“伟大”来形容。就马克思个人而言,经过这次伟大的超越,他的思想又向前大大地迈出了一步,他已经超越了黑格尔、费尔巴哈以及之前的哲学家。不久之后,在1845年9月至1846年8月,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创作了著名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巨著。在这部巨著中,他们第一次系统深入地阐明和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把唯物史观牢牢地树立了起来。

注释: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5.

[2] 内蒙轩.马克思靠谱.北京:东方出版社,2016:95.

[3] 加布里埃尔.爱与资本:马克思家事.朱艳辉,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8:42.

[4] 内蒙轩.马克思靠谱.北京:东方出版社,2016:95.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

[6] 同①6.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19.

[8] 王伟光.与时偕行的哲学(之一).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04-03(2). QHiaXZ19c0xL/v6wFf7BhiUZ1P3qf5JoN/UqB6aZMgsMVWK6BG0NuvgEpLwnMEI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