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章
人与动物是如何感受的

什么是感受

我们每天都在体验着种种感受,我们的语言中也有“感受”这样一个词,因此,即使不加细致描述,大家也能知道什么是感受。不过,作为心理学的研究者,不能满足于仅仅是大致上知道,还需要对它进行更清晰的界定。

那么,什么是感受呢?

感受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现象,或者说是一种主观的体验。

我们固然可以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表情来推断他的感受。如果他满脸是汗、龇牙咧嘴,那么我们可以推断他正在感受疼痛。然而,这只是一种推断,而不是感受本身。只有在人体验到并内省观察时,才能观察到感受本身。感受是一种体验,因此只有在体验时才能被称为感受。

感受的基础是有所感,也就是先有感觉才能有感受。例如,我们先看到一条虫子,然后才会产生麻酥酥的感受。如果没有看到虫子的这种感觉,就不会有麻酥酥的那种难受的感受。

感觉和感受有什么区别呢?

感觉是有感而觉,也就是说,当某个刺激触及了感官的时候,人才能够觉察到这个刺激物。例如,光的刺激触及视觉细胞,然后我们看到了有着不同颜色的光,这是感觉;化学物质刺激到了舌头上的味觉细胞,然后我们尝到了味道,这也是感觉;血液浓度的变化刺激到了体内的感受器,于是我们感觉口干舌燥,这种内部感觉也是感觉。感觉是感官接触某个对象所接收到的刺激信息。视听味触嗅带来的都是感觉信息,我们靠这些信息可以推测外部或内部发生了什么,获得一种“是什么”的认识。看到光,可能是因为天亮了;口干舌燥,可能是因为渴了。

感受则是因“感”而产生让我们愉悦或不愉悦的“受”。外部或内部的某个刺激——不论是有形的事物还是无形的观念,让我们在感到了之后还会对它进行评估,看它对我们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如果把它视为有益的,我们就会认为它是好的,就会有愉悦的“受”;相反,如果把它视为有害的,我们就会认为它是坏的,就会有不愉悦的“受”。这种评估可以在不同的水平进行,有些是我们无意识的,有些是我们有意识的。

除了上述两种感受外,还有一些感受相对来说比较中性,似乎说不上多么愉悦,也说不上多么不愉悦。如果将这种感受单分一类,那么可以将感受分为这样的三类:愉悦、不悦、没有愉悦也没有不悦(对应佛法中讲的“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

可能有人会说,那是不是还有“既愉悦又不愉悦”的感受呢?或者说,是否还有“有时愉悦、有时不愉悦”的感受呢?当然有。比如,一个非常饥饿的人好不容易讨到了一碗馊饭,他会同时感受到胃里饥饿感被缓解的愉悦感,以及口腔里酸腐味道的不悦感。此时,他会有既愉悦又不愉悦的感受。再来说有时愉悦、有时不愉悦的感受,这种情况也有很多。比如,我饿的时候看见母亲给我端来一大盆排骨,我会产生愉悦的感受;相反,我酒足饭饱后看见母亲给我端来一大盆排骨,我就会产生不愉悦的感受。

虽然以上两种情形在生活中时有发生,但是“既愉悦又不愉悦”在逻辑关系上并不能单分出来一类。因为“既愉悦又不悦”并不像愉悦和不愉悦那样,是一种单纯的存在形态——那只是在接受一个刺激的时候,愉悦和不愉悦同时被体验到了,或是愉悦和不愉悦被先后体验到了而已。

“愉悦”这个词其实也容易带来误解,因为组成这个词的两个字“愉”和“悦”都表示某种特定情绪。而这里我们用“愉悦”和“不愉悦”两个词来表达的并不是某种具体情绪感受,而是所有感受都有的一种品质要素。只不过,我们目前尚未找到一个更合适的词来替代,所以只能这样用着。有人可能会说,可以考虑用“正向”“积极”这些词来替代“愉悦”,用“负向”“消极”这些词来替代“不愉悦”。我认为这些词都是外语词的翻译,原词的意义都有点不适合,所以我还是决定勉强用“愉悦”“不愉悦”这两个词。

此外,情绪也是一种感受,但并不是所有的感受都可以被称为情绪。比如,安全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感受,但它并不是一种情绪。

感受的七个层次

感受是分层次的:有些感受更加原始,是低等动物就有的感受;有些感受则只有人类才有,动物是不可能有的。

感受的不同层次是进化过程带来的结果。原始的动物,其感受的形式也更原始。而随着进化,感受也在进化。

我在本书中将感受分为以下七个层次。

第一层:原始感受

我们将进化程度很低的动物(比如,腔肠类动物、昆虫类、软体动物等)就有的感受称为原始感受,这是最原始、最底层的感受。

这些低等动物认识世界的能力是低下的,它们的认知和行动都极为简单、直接。它们主要是用无条件反射或条件反射来回应外在的刺激。它们对外界的辨别力很弱,因此它们能感受到的外界是较为混沌的。它们只能很粗略地对外界产生一种不怎么分化的感觉,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一种总体的感受。

比如,当天敌接近它们时,周围环境中的一些改变会带来一些天敌到来的线索。虽然这些低等动物无法清楚地辨别出发生了哪些具体的变化,但它们还是能够感到一些不好的改变,如果用人类的语言来描述这种感受,就是一种“不祥的预感”。

还有一种情况——天敌没有到来,但当低等动物从事某个活动时,环境中发生了一些异常的事情。此时,它们就会产生一种异样感,如果用人类的语言来描述这种感受,就是一种“不对劲感”。和不祥的预感一样,不对劲感也是一种原始的感受。

除了上述这些对外部环境的基本感受外,低等动物还有一些对自己内部状态的基本感受。比如:身体随着波浪舒张、收缩的感觉,类似人类所描述的身体上的舒展感和收缩感,以及节律感;吞食小东西的时候,伴随的是轻微的充实感;当被刺激或是有力度更大的收缩时,伴随的是强烈而迅猛的收缩感,类似痉挛感或僵硬感。

对外界环境的基本感受、对自身内部反应的基本感受、对自己的行为倾向的基本感受……所有这些原始的感受,其实都可以算得上是情绪的前身。不过,这些基本感受肯定不能被称为“情绪”,最多只能被称为“趋避反应过程” 或“反应过程”中的基本感受。

尽管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最终进化出了更高级的认知能力和更高层次的感受,但是这些最原始的感受依然存在于人类身上。因此,人类仍能感受得到不祥的预感、不对劲感、舒展感、收缩感、充实感和痉挛感等这些原始动物的感受。

在本书中,为了简单明了,我会用“××感”的方式来命名这些原始感受。

第二层:基本情绪

比腔肠类动物、昆虫、软体动物等无脊椎动物更高级的动物,如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等冷血动物,其认知和行为的反应模式更加复杂。它们的辨别力提高了,不再是简单地对刺激做出反应,而是对外界的对其生存有意义的一组刺激的整体做出的反应,进而产生一组内部和外部的行为。它们会“认出”外界的是“什么东西”了,因此它们的反应是针对“那个东西”的整体做出的反应。

为了有助于外部行动,动物机体内部会发生一些变化,包括激素的水平变化、肌肉紧张度变化等,使动物进入适合某种外部行动的状态。它们的内部有了初步的自我监控,有了对各种特定情景下的整体的内部反应的感受。我们可以勉强地称这些内部状态的感受为情绪,但这些还只是知觉水平的情绪,是更加简单的、基本的情绪。

以爬行动物蛇为例,由于生存的难度更大,因此它需要进化出更强的行动力。而对内部活动的觉知度的提高则可以产生初步的预期外界的能力,以便激发一整套行为。这种内部的一系列准备活动就是情绪萌芽。

蛇依然有舒展感、收缩感和运动的节律感等这些原始感受,但是蛇会发现这些原始感受能让它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因此带来了基本的愉悦感。这种基本的愉悦感是对情景的整体评估而产生的,所以不是基本的反应过程的感受,而是一种情绪萌芽。这种情绪萌芽,就是所谓的“知觉水平的情绪”。 在日常语言中,也可以把它称为“基本情绪”。

当蛇知觉到有天敌来了,它的身体就会为此做准备——释放肾上腺素,让身体进入适合攻击的状态。之后,它对自己的监控能力让它感受到自己内部已经做好了攻击准备——这种感受就是基本情绪中的怒。蛇的这种怒与高等哺乳动物的怒相比,虽然更为初级、更为简单,但是已经算得上基本情绪了。

同样,当被比自己更危险的天敌攻击时,蛇还会感受到一种基本情绪——恐惧。

从原始感受到基本情绪,这个阶段对应的进化是,不再是在接收到刺激的同时,对一个单一刺激做出简单的、即刻的反应,而是先对感觉信息做整体分析,产生一种整体的知觉,再在这种整体知觉的基础上产生一整套的内部和外部的反应。这一整套的反应是动物先天预存的反应套路模式。由于这套模式在被激发时,内部的激素分泌也会相应地按照预存模式进行,因此由相应激素分泌所带来的感受也是由这套模式激发的。这种被内部预存的模式所激发的感受就是基本情绪。

基本情绪主要包括怒、喜、哀、惧、惊、厌恶。这些基本情绪在人类身上同样存在。

在本书中,我会直接用基本情绪本身的名称来命名这些基本情绪,如“怒”“喜”“哀”“惧”“惊”“厌恶”等。

第三层:情绪

“情绪”一词的英文为emotion,牛津词典对其的定义为“a strong feeling such as love,fear or anger”(“一种诸如爱、恐惧或愤怒的强烈的感受”)。不过,这种对情绪的直观解释未必经得起推敲。

第一,对于不同情绪来说,爱、恐惧和愤怒通常在体验上或是看起来会比平静、欣然、无聊这些感受显得更强烈一些,但平静、欣然、无聊等也是情绪。

第二,当一个人有很强的安全感时,他对这种感受的体验可能比对一点点轻微的愤怒更强烈,为什么前者就不能被称作“情绪”呢?

更何况,那些通常会显得更强烈的情绪(比如,爱、恐惧和愤怒),有时候也并不强烈,甚至可能会不强烈到让人难以觉察。比如,我们看到一朵花时产生的淡淡的爱的感觉、看到窗外的夜色时产生的淡淡的恐惧,以及在路上踩到一块水果皮时产生的淡淡的愤怒。

实际上,不管是否强烈,情绪就是情绪——强烈的情绪就是强度高的情绪,不强烈的情绪就是强度低的情绪。因此,并不能说不强烈的就不是情绪了。上述定义中所使用的“情绪”这个词,是为了把某些种类的感受和其他感受区分开,并不是按照一个精准的定义来区分的,而只是做了一种习惯性的区分。可见,什么能被称为“情绪”、什么不能,可以说是语言习惯的产物,并没有绝对的划分标准。因此,在心理学研究中,不同的研究者基于各自对情绪的理解和观察视角,对情绪的定义也并不相同。我们在学习某个情绪理论时,不能简单地对词汇做出条件反射,而应了解那个理论对“情绪”的定义及其理论视角,这样才能相对准确地把握这个理论的意涵。

本书的划分标准以动物和人的身心进化水平为基础。依据这个标准,现在所说的“情绪”是狭义的,指的是比上面所讲的基本情绪进化得更高一个层次的那些感受。

接下来,我继续说说我的理论框架中的情绪。

在基本情绪这一层级进化出来后,动物再继续进化,到了恒温动物(包括哺乳动物和鸟类),进化出了象征性的想象力。也就是说,一些预存的形象可以被作为符号用来进行推演了。这种想象推演可以预估一个内部或外部情景对自己的利害——即使这种利害结果并没有真的在当下出现。大体上说,如果对满足内驱力有益,就是有利;反之,就是有害。

基于想象中的推演结果,动物会推测到可能即将发生的利害,这样的预估随后会唤醒动物对外界做出相应的行动的准备(动物对外界采取的一套预存模式的行为准备)——这个内部“准备”给动物带来了相应的生理变化。此时,动物对自己内部的生理变化,以及对自己的行动倾向的感受,就是本书所说的“情绪”了。

单从有能力做出“一套预存模式的行为准备”这一点来看,此时的情绪和上一级别的基本情绪并没有发生质变,那么,我们为什么又要说情绪是比基本情绪更高一个水平的预存模式呢?那是因为,在基本情绪那一层级,其行为预存模式是依靠感知觉来激活并采择的;而到了情绪这一层级,其行为预存模式则是依靠想象来激活并采择的。换句话说,动物从仅仅依赖感官知觉来获取信息、选择策略,到不仅可以使用感官知觉,而且能依靠符号化和想象力来获取信息、预测结果、选择策略,其进化程度向前迈了一大步。

正因如此,进化出了情绪的动物已经具备了运用符号运算的能力,这样一来,它们就发展出了对未来的推演能力,以及对过去经验的记忆、加工和统合能力——在心理上产生了对时间的感知,不只是当下,还有了过去和未来,这就使得不断地学习成为可能。

因此,与仅仅有基本情绪的爬行动物相比,有情绪的动物的预存模式已变得更为灵活和复杂——荣格所说的“原型”(archetype),也许就是人主观感受到的这种模式。进化到这个层次的情绪与前面所说的基本情绪相比,自然是更加细致、更加分化的。例如,作为基本情绪的“喜”,到了情绪层次就分化成了多种不同的情绪,如快感、乐、悦、爽快、欣然、怡然……

如前所述,哺乳动物和鸟类基于想象中的预测结果而感受到情绪后,会产生行动的倾向。尽管这种倾向从根本上说也是为了满足内驱力或需要,但是并非直接受内驱力的影响,而是受情绪的影响。换句话说,原来的“内驱力–行动”变成了“内驱力–情绪–行动”。

例如,停留在基本情绪层级的蛇在被其他的蛇侵入地盘时,它在感觉到这个刺激后会马上反射性地启动战斗行动,哪怕最终两败俱伤甚至是自己死掉也别无选择。然而,换作有了情绪的狗就不一样了。当它被另一只狗侵入地盘时,它会先来预测自己和对方交战后会有什么结果:如果对方身强体壮且来势汹汹,它就会预测自己很可能吃亏,从而产生恐惧情绪,进而启动逃跑行动;如果对方矮小瘦弱且看起来有点懦弱,它就会预测自己很可能胜利,从而产生愤怒的情绪,进而启动战斗行动。

作为推动行为的驱力,情绪是对自己内部的认知所产生的次级驱力,因此与认知活动有关。有时情绪会起到一种动员作用,让行动及时产生足够的驱动力。有时情绪还会针对过去和现在,一种舒服的感受可以告诉我们,过去的某个经验是好的,以后可以继续追求。我们不需要马上有行动,但这会影响我们未来的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有了“情绪”这个中介之后,选择就成了可能。换句话说,那条蛇只能“刺激–反应”而没有主动选择的余地,因为那是它回应那个刺激的本能。而对于那只狗来说,它有了选择战斗、逃跑、找主人告状等不同的复杂策略的能力。从进化角度来说,情绪的出现让动物有了主观能动性的选择,这大大提高了动物的生存与适应世界的能力。

最后再说说人类。人也是哺乳动物,也和其他哺乳动物一样有各种情绪。此外,人的想象加工的能力比其他哺乳动物更强,因此人的想象可以创造出对情景的复杂理解,他们也会有意识地发展出一些应对性行为,这些内部和外部的行为也不再仅仅是先天预存的,还可以是几种先天模式的整合,或是对先天模式的调整,甚至还可能是全新的。此时,他们会产生一种相应的内在感受,这就是一种更高级、更复杂的情绪。

在本书中,我们对情绪的命名也会直接使用情绪本身的名称,例如,“好奇”“平静”“忐忑”“沮丧”“失落”等。

第四层:情感

除了与其他哺乳动物的生活有诸多相似之外,人类生活中还出现了一个重要的质变:建构了一个精神性的存在物——自我,进而想象出了社会和文化等虚构的实体,以及神等超自然的存在。因此,人产生了一种动物没有的新需要——维护自我的需要,这个需要又衍生出一系列具体需要。

例如,人需要有自尊,有自尊才能保护自我的心理边界。这样一来,对人的自尊有影响的境遇也会激发人心中与自尊相对应的感受,进而让人可以更加有意识地、自主地选择如何应对。由于这种应对更多的是精神性的,而不是生物性的,所以并没有很清晰的身体先天固有的反应模式。这些应对与人身体层面的生存和繁衍关系不大,却对人的精神生命的存在关系重大。这些应对被马斯洛划为类本能应对。

那么,什么是本能应对呢?只需比较一下本能应对与类本能应对在同一个人身上的表现,就能理解二者的异同。

比如,当一个人感到自己的身体被攻击(刺激)时,他就会立刻在想象中评估自己和对方战斗的结果(想象):如果预估自己能胜利,就会产生恼怒(情绪);如果预估自己会失败,就会产生担忧(情绪)。随后,愤怒会引发一系列的战斗行动,恐惧则会引发一系列的退缩或讨好等行动。这就属于本能应对。

还是以这个人为例。如果别人说了他的坏话,这虽然并没有对他的身体造成丝毫的威胁,但是他会意识到他的“自我”被攻击了(刺激)——他首先会在想象中“看到”,自己的“好自我”意象正在被一个心存恶意的“他者”意象贬低和污损(想象),此时,他会产生与自我概念有关的被羞辱感(情感),同时还会在想象中生成一个“捍卫好我的保护者”意象。这之后,他会再次通过想象来预估不同方式的应对结果:如果自己的保护者对那个恶意的他者这么辩驳,那么那个他者会有什么感觉?会如何再回应自己?经过几次三番的辩论预演,他最终会基于预估结果选择一种给自己带来更多自尊感的回应方式,并在现实中对那个他者付诸行动(比如,直接回怼、拐弯抹角地讽刺、据理力争地自我辩护、揭对方的短、耻笑对方没有见识、沉默不理睬、先忍辱日后伺机报复等)。这就属于类本能应对。

从上述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二者都有想象力和情绪作为中介,都有能力预演并选择一套策略,但类本能应对策略比本能应对策略更加精密、复杂,而且更能长期行动,即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更关键的一点是,类本能应对总是为了给精神自我概念趋利避害,而本能应对则总是为了肉体生命的存在而趋利避害。

人类不仅有和动物一样的捍卫自己肉体生命的身体本能,还有捍卫精神自我的精神本能。与捍卫自己的精神自我有关的感受虽然在体验方面与情绪相似,但并不像一般情绪那样有明确的生物学基础。我将这种与精神自我的利害相关的感受称为“情感”。我之所以这样命名,是因为我沿用了几十年前中国心理学界的术语用法——将社会性需要带来的感受称为情感。

情感是比情绪更高一个进化层次的感受。而且,从情绪到情感,这当中发生了一个质变:原始感受、基本情绪和情绪都与身体层面的利害相关,有利于身体的生存和繁殖会带来愉悦,反之则会带来不愉悦;情感则是与精神层面的自我利害相关,有利于自我会带来愉悦,反之则会带来不愉悦。

如果我们感受到了精神层面的自我存在,就会有存在感。我们喜欢这个被称为“自我”的精神性的存在,进而会产生自爱。我们要保护这个自我的边界,不允许它被侵犯,这就是我们的自尊感。

当我们将自己的自我与别人的自我相比较时,如果发现自己的自我更出色,就会产生自信、优越感、骄傲感、自豪感;相反,如果发现自己的自我比较差,就会感到自卑、惭愧、不自信、自轻自贱、自惭、自怜等。

当我们的自我和别人的自我互动时,我们还可能会感到内疚、屈辱、羞耻、愧、委屈、内疚,以及对他人的爱、恨、怨、嫉妒、依恋、轻蔑、感恩等,这些也都属于情感。

第五层:公情

比情感更高一个层次的感受被我称为“公情”,这是我提出的一个概念。

公情,指的是超越一个人的个体自我而进入团体大我的心理层面,是为团体大我存在的需要而存在和产生的感受。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大我”,既可以是一个相对较小、较具体的团体(如家族、企业、学术流派),也可以是一个相对更大、更抽象的团体(如民族、国家、人类乃至所有生物等)。

换句话说,情感是和“我(的自我)”有关的感受,而公情是和“我们”有关的感受。

例如,当我国运动健儿在奥运会上夺冠时,我们就会产生强烈的喜悦感,这种喜悦的主要成分就是公情。

前文中写过,情感是否愉悦取决于某个事物对自我的利害。公情与情感的不同之处在于,公情是否愉悦,取决于某个事物或情景对自我所在的团体的利害。也就是说,如果某个人或者某件事对其所在的团体好,就会激发愉悦的公情;如果对团体不好,就会激发不愉悦的公情。

例如,如果我看到我的自我比别人的自我更有优势,我就会产生自我优越感,即“我是比别人更强、更好、更独特、更重要的存在”;如果我看见我所在的团体比别的团体更有优势,我就会产生集体荣誉感。情感和公情都是愉悦的,但它们是内心关注的对象不同——情感关注的对象指向个体的自我,而公情关注的对象则指向集体的大我。

尽管个人的一些感受从表面上看与团体有关,但实际上,这个人内心关注的焦点还是在自己的自我上。例如,当不同的人都在说“自豪”和“骄傲”时,他们内心关注的焦点可能是不同的。例如,张三内心关注的焦点在自己身上,好的团体只不过是一个给他的个人自我贴金的工具而已;而李四内心关注的焦点在团体的大我上,此时他的自我与团体中其他成员的自我是完全平等的,他会发自内心地觉得“我们真好”,而不是觉得“看,我的团体这么好,这说明我真厉害”。因此,究竟是情感还是公情,我们不能只看词汇,还要看词汇背后的心理能量关注的焦点。

当然,公情和情绪也是不同的。例如,当一个人看到某件事情威胁到团体时,为了保护自己的团体,可能会激发战斗的行为模式,此时他的感受是义愤。义愤与愤怒是不同的:愤怒是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而生的,而义愤则是为了所在团体而生的。因此,义愤不是普通情绪,而是公情。尽管义愤和愤怒在感受上比较相似,但是存在一个质的区别:愤怒是因为别的人或事对自身有害而起;而公愤则是因为某个人或事损害了团体的利益而起。例如,别人抢我的钱包,我的愤怒就是个人的愤怒;有人污染了海洋,虽然我可能不会去海边,且这与我个人的利益无关,但我还是会产生义愤,因为被污染的海洋会损害地球上众多生命的利益。

公情是团体生活的基础,它让团体中的大部分人产生驱动力,从而让团体实现共同的目标。

第六层:共情性情感

人类所能达到的另一个高级层次是能超越自我中心。如果一个人能暂时忘我,能超越自己的身体和精神自我,以及自己团体的利害,就有能力站在他者(包括人类与非人类)的立场上,甚至有能力站在自己的对立面的立场上去关心别人的利害,这种超越自我中心的感受可以被称为“共情性情感”。

“怜悯”这个词可以表达两个层次的感受:(1)情感层面的怜悯,这种怜悯是带有居高临下的自我优越感的;(2)超越自我中心的怜悯,当一个人产生这种怜悯时,他没有不幸,他所在的团体也没有不幸,但他因为看到了别人的不幸而为别人感到难过,从而产生怜悯心。我们还可以称这种超越性的怜悯为“悲天悯人”。

孟子所讲的“恻隐之心”也是这种共情性的情感。你很可能听说过这样的事情:双方交战时,一方士兵冒着生命危险救助了敌方的小孩。这就是恻隐之心,是一种公情性的情感。因为敌方的小孩遇到了危险,这对士兵自身的身心构不成危害,因此,对敌方小孩的关切不属于个人的情感;这对士兵所在的团体也构不成危害,而且那个小孩也不属于士兵所在团体中的一员,因此,士兵对敌方小孩的关切也不属于公情。在见到敌方小孩有危险时,士兵完全站在了敌方的立场上,这就是共情性情感。

有时,虽然人们以为自己正在共情,但其实并不是。例如,心理咨询师对自己的丈夫有诸多不满。当来访者向她抱怨丈夫时,心理咨询师对她说:“我能与你共情,男人就是这样不懂感情。”然而,这其实并非共情,只是心理咨询师自己类似的不满被激发了出来。

爱有很多种,有基于自我中心的爱,也有超越自我中心的爱,超越自我中心地爱别人也是共情性的情感。怀有这种爱的人,在必要时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成全别人,认为“我只要他幸福就好”——在成全别人的那个时刻,那种共情性的爱让他暂时“忘我”了。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一位好的咨询师对来访者的共情也是超越了自我中心的。共情发生的时刻,咨询师暂时忘记了自我的利害,全心全意地站在来访者的立场上,看到来访者视角所看到的事物,体会到来访者所感受到的感受——但是这些感受都和咨询师自己的利害无关,只与来访者的利害有关。例如,来访者因为失去了一位至亲而感到悲伤,咨询师此时也感到了悲伤,但是他并没有失去任何人,那么他为什么也会悲伤呢?因为他站在来访者的视角去看来访者的境遇,并为来访者感到悲伤,所以咨询师的悲伤并不是情绪,而是一种共情。

第七层:超越性情感

情感、公情、共情性情感和超越性情感都是人在有了精神自我之后产生的内心感受。这些感受也有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

·情感是与个体自我(“我”)的利害相关联的;

·公情是与个体自我所认同的团体(“我们”)的利害相关联的;

·共情性情感是与“他者”(非我)的利害相关联的;

·超越性情感是更进一步的超越,完全超越了“利害”——不仅超越了身体的利害、自我的利害,还超越了自己团体的利害和他者的利害,从而使得自己的自我融入更大的存在。

我们也可以换一种说法:

·情感的产生是基于“自我中心”的利害;

·公情的产生是基于“扩大了的自我中心”的利害;

·共情性情感的产生是基于“超越了自我中心”的他者利害;

·超越性情感是超越了利害的存在本身。

所有超越性情感都是有大愉悦的。人的所有烦恼都源于不能超越肉体或精神的我(我的我、我们的我、他者的我)的利害,而一旦超越了,就不再会产生烦恼。也就是说,有一点点超越,就少一点点烦恼,一旦完全超越就彻底不再会产生烦恼。

当我们仰望星空时,看到宇宙如此之大,对比之下想到自己是多么地微不足道,此时,我们可能会暂时忘却自己的肉体或自我,从而产生一种超然的感受——这是一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感受到的超越性情感。

美感,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超越性情感。普通的审美并不是超越性的,因为审美者的自我实际上念念系挂着对“我”的利害。例如,在“这个美女真好看”的感受中,其实是掺杂着利害的。“看美女”对于男性来说,相当于看到了潜在的能为自己所用的、满足自己欲望的资源,因而是“有利的事情”,从而产生愉悦。然而,对于他的女性伴侣来说,这会令其产生不愉悦的感受,因为她看到的是自己的潜在竞争者,这对她构成了威胁。因此,上述这种审美只是一种情绪水平的感受。

真正意义上的审美是非功利性的,超越了利害。例如,一个人在欣赏一件艺术作品时,关注的是它所蕴含的美的本身,他的感受在一定程度上属于超越性情感;而另一个人在看同一件艺术作品时,关注的是画作中的裸体给自己带来的生理感官唤醒和意淫想象的刺激,他的感受就属于基本情绪、情绪和情感这三个层面的,而不属于超越性情感。

没有功利性,单纯地为爱智慧而去追求智慧,这时的爱也是一种超越性情感。哲学的本意是单纯的对智慧的爱,因此真正的哲学所带来的感受就是一种超越性情感。

让我们再比较一下人的情绪、情感、公情、共情性情感和超越性情感的不同。

· 情绪。 在动物性层面,我们可以喜欢某些对自己的生存有益的东西,或是对与自己有关的其他动物产生一种依恋之情。

· 情感。 在人的层面,我们对自己的“自我”怀有的自尊、自卑、惭愧、内疚、羞耻等感受。

· 公情。 我们对自己所认同的团体怀有的荣誉感或公愤。

· 共情性情感。 我们因为对他者(包括人类与非人类)的爱与关心而暂时忘我,从而感受到他者的感受。

· 超越性情感。 当我们在某些时刻暂时超越了“我”“我们”“他(们)”和“利害”,就会出现一种“众生平等”“万物一体”的大存在感,这种无分别的大存在感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圆满的愉悦感,佛教中将这种感受称为“慈悲”“平等舍”或“慈悲喜舍”。对普通人来说,超越性情感很罕见,但并非千载难逢——还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超越性情感。除了文中所举的例子外,我们偶然从心中涌出的对整个世界的无条件的善意,以及天人合一的感受,禅定时所感受到的禅悦,能够与天地大道融合之后的大乐等,都属于超越性情感。为什么超越性感受与利害无关?因为超越性感受的对象是天地、道、真理或自性等,这些事物都是永恒性的、不增不减的存在,没有什么能让它获益或受损。

总结

本书将动物和人的身心感受分为七层,从低级到高级依次为:原始感受、基本情绪、情绪、情感、公情、共情性情感、超越性情感。其中,情感、公情、共情性情感和超越性情感是人类独有的。

当然,还有一些感受并不是非常适用于借助这个层次来分类。例如,急躁感、满足感、成功感等。这些感受在动物层面和人的层面都有——满足了动物性需要,会产生满足感;满足了人性需要,也会产生满足感。

本书虽然不可能囊括所有的感受词汇,但是会尽量在各个不同层次都选择一些感受的词汇来分析,这也是对不同层次的一些感受进行了分析。 Zqa9+KuC8lWoz4bYkef4YwGxOwn8bZWCPzEQ1AO1M7PglRGKpMIraYhdrCD5rBB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