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4章
A

哀,是一种因丧失了有价值的事物而产生的情绪,属于基本情绪,感受上是不愉悦的。在现代汉语中,大体上等于“悲哀”一词。

损失或丢失了财物会导致哀;越穷的人,损失财物后越会感到悲哀;失去了地位(如被贬官),哀和受伤感会同时出现并让人感到哀伤;失恋,也是令人哀伤甚至哀痛的事情。不过,最哀伤或哀痛的事情通常是最亲的人的非正常死亡,或者是某个长期幻想的坍塌。

哀这种情绪的典型身体反应是,有一股感觉上像水的哀的心理能量从下向上涌起,其向上涌起的速度比快乐时的能量流要慢,而且完全没有快乐时的能量流的那种轻盈感。哀的能量不是温暖的,有时温度不明显,有时是寒凉的。它向上最高可以涌到眼睛,到了眼睛的位置时,人就会流泪,仿佛这涌上来的心理能量就是泪水。流泪也许能让哀的情绪得到一些宣泄,之后剩下的心理能量就开始向下流了,一直流下去。

哀的时候,人的眼角眉梢是向下垂的,嘴角也是向下垂的,面色也会变得灰暗。肩膀手臂无力地向下垂,身体瘫软向下沉,最后整个身体都软软的,没有力气。如果哀的程度高,人就会没有力气站着,会软下去、瘫下去。哀(或称“悲哀”)的人会蜷在床上,一动都不想动,呼吸也有气无力。

如果泪水能尽情地流,人也可以随心所欲地躺着,那么过一段时间之后,人就能逐渐从哀的情绪中解脱。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有爱他的人在旁边陪伴,并给予他必要的支持和帮助(比如,在他站不住的时候去扶着他,在他躺下的时候给他盖被子),他就能更好地度过这个阶段。

悲哀过后,他的面色将会恢复血色,甚至显得比之前更红润,身体的其他方面也都能恢复正常。这时,他的心理感受将偏于积极——尽情地哀是能够带来释然甚至是舒适的。

如果用意象来体会哀的能量,我们就会发现哀的能量颜色是灰色的。通常情况下,哀就像是浑浊的水向上涌,偶尔也会是清澈的。哀的声音是无力的,就像是水涌动或哽咽的声音。在气味上,哀是不新鲜甚至是腐败的气味。在味道上,它是酸、苦、涩等味道。

在意象中,哀通常会显现为灰色的云雾、浑浊的泥水、灰色的铅块、衰萎的植物、衣衫褴褛的人等。有时,它会显现为死亡的动物和人的尸体,还可以显现为鬼的意象。有时,它还会显现为一个缺失,即环境与过去一样,但缺少了一个应有的人。崔护在《题都城南庄》中所写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只是轻微的哀,只是失去了一个结交美女的机会。相比之下,丧失亲人的人在看到亲人所用的东西依然放在桌子上,却意识到亲人永远都不会再坐在桌子前时,那意象才是哀伤彻骨。这类哀伤意象往往很寒冷,甚至会结冰。

人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会面临丧失,所以都有哀伤。在人两三岁时,母亲出门上班或是出差,人就会体验到强烈的悲哀。随着人的成长,尤其是到了老年时,人会面对越来越多的丧失,因此哀伤也会越来越频繁。

如果哀能得到恰当的宣泄,就不会遗留什么不良的后果。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表达哀和宣泄哀时会受到有意或无意的压制。有的人怕别人的哀勾起自己的哀,便会无意中压抑别人宣泄哀,要求对方“不要哭”,或说“有什么好哭的”“男人哭哭啼啼的不像话”等。有的父母看到孩子哭,自己的心情也会不好,于是也常会压抑孩子哭泣。如果孩子失去某物是因父母的错误所致,父母就更倾向于压抑孩子的啼哭。例如,母亲把孩子的宠物丢掉,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事,但对于孩子来说,这种丧失不亚于丧亲。当母亲意识到了这一点的时候,可能更不愿意看到孩子啼哭,便会严厉压制孩子。

如果受到外界压抑,那么悲哀者自己也会控制自己的哀。在躯体上,他会用一些无意识的动作阻止哀的能量正常流动。

当哀的能量从下向上涌起时,人会用吞咽的动作(力度足够)把哀的能量向下压至腹区,即所谓的“忍气吞声”。此时,由于情绪能量没能到达头部,因此人几乎不会意识到自己有哀的情绪。不过,由于能量被压在腹区,因此会影响腹部的器官。常见的情况是胃部不适(如胃胀、胃酸),这甚至会引发胃病。

如果压抑的力量稍小,哀的情绪能量就会向上一点,被压在胸区而不是腹区,导致胸闷。经常在这个区域压抑哀的人,会形成石头、铁块、铅球等心理意象。

如果压抑的力量更小一点,哀就会更向上一点,往往会在喉咙形成压抑。这会让人觉得喉咙中好像总有个东西咽不下去,即所谓的“如鲠在喉”。也有人将这种感觉称为“梅核气”,就是指那个咽不下去的东西宛如一颗梅子那么大。

如果哀的能量到达了嘴,人就会通过将嘴角向上提来压抑它,即所谓的“强颜欢笑”。这种假笑能压抑哀,从而减弱哀的感受。经常强颜欢笑的人比一般人笑得更多,但是天长日久,身体会受到很大的损害。

如果哀的能量接近眼睛,人就会通过微微抬头以防止眼泪流出来,从而压抑哀。未能流下来的眼泪会沉下去或被吞咽下去。在意象中,从这里沉下去的泪水会向下流进肺。这对肺的影响如同真的有水进入了肺部一样,人会咳嗽甚至是咳血,这就是“悲伤肺”的原理。林黛玉之所以肺病迁延不愈可能也是这个原因。被咽下的泪水在意象中会流到胃,引发很多胃部的疾病。

当悲哀的能量向下沉的时候,人会产生虚弱无力感。有些人不能接受这种感受,会与之对抗。他们不允许自己“瘫下去”,认为这是软弱的表现。他们会硬撑着,不倒下。这种做法也会阻碍悲哀的自然发展过程,使后续的自然恢复过程无法完成。因此,这种总是硬撑的人会出现慢性疲劳、腰椎疼痛、情绪烦躁等多种问题,甚至还可能因此患重病。为了抵御哀的过程中的能量下沉,他们的潜意识有时还会找碴儿激怒自己,用愤怒的向上力量来抵御哀的能量下沉。这样一来,他们就会变得易激惹,人际冲突多。

如果一个人在童年经历过很严重的哀,但是当时没能获得充分宣泄,甚至完全被压抑而未能宣泄,那么这些被压抑的悲哀就会日积月累逐渐淤积起来,让这个人形成一种更容易悲哀的性格,我们将这种性格称为抑郁型人格。被长久压抑而淤积起来的悲哀,被称为抑郁。抑郁会引发很多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如失眠、暴食、心情低落、人际关系不良,甚至是自伤或试图自杀。

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的一项很常见的工作,就是帮助来访者找到抑郁的起因,发现悲哀情绪是如何被压抑的,并用适当的方式诱导来访者宣泄,从而减轻其抑郁情绪。咨询师还可以帮助来访者找到那些引发丧失感的信念,并想办法帮助他改变这些信念,从而使悲哀更少出现。

哀是很令人难过的,所以有些害怕感受哀的人会不接纳丧失。所谓“不接纳丧失”,指的是在心理上不接受丧失。例如:亲人去世了,有些人在心理上不能接受,就会努力在心理上与死者保持联系;赌徒输了,在心理上不能接受,就会试图“回本”。对丧失的不接纳可能会形成一些情结,继而引发很多心理问题,而且一天不接受丧失,这个情结就一天不能释怀,心理问题也无法获得改善。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帮助来访者接受现实,在心里承认丧失已经发生了。

一旦接纳了丧失,人就会产生哀伤或哀痛的情绪。这虽然会让人感到不舒服,但是它是健康的。哀伤一旦出现,就会开始自然的哀的过程,等到瘫倒并逐渐恢复之后,丧失所带来的内心哀伤就能得到化解。

从总体上看,人生不可能避免丧失。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早晚都必然会失去。春天的花总要凋谢,美丽的少女总有一天会老去,人总会死,富贵的家族会有穷的时候,历史上那些繁荣的朝代也有衰亡的时候,就连地球也可能终将毁灭……对此,人会在心中产生一种不可消除的哀,我们可把这种哀称为“存在性的哀”。

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云:“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见不到古人和来者就是人生的有限性。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与天地同寿”,身处幽州台上的陈子昂则突然意识到,他其实是有限的,这就是丧失。在他接受了这个丧失后,他就产生了存在性的哀,“怆然而涕下”就是哀的表现。陈子昂的这首短诗之所以能成为千古名作,就是因为他所写的内容是人类共有的、千古不变的存在性的哀,故能激发人们的共鸣。

爱,是对一个他者的好评,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对这个他者的趋向性,还有相应的好的心理感受。

爱可以存在于各个不同的进化层次,具体表现各不相同。

·在更原始的动物性的层次,爱就是对某个他者的愉悦的感受。

·在情绪层次,爱是一种情绪。当一个人爱上了另一个人或爱上了一件事物,就会激发一种行为模式——亲近他所爱的、爱护他所爱的。在去亲近和爱护的时候,人会体验到自己身体中有一些很愉悦的感受,于是他知道自己在爱了,这就是爱的情绪。

·当一个人所爱的不是肉体而是一种精神存在时,爱就不再只是一种情绪,而成了一种情感。

·如果一个人爱的是超越性的对象,爱就成了一种境界。

对人来说,针对不同的对象会产生不同的爱,包括对具体的一件事物的爱;对作为一个整体的风景、自然、土地等自然物的爱;对技艺的爱……

这些不同的爱,可以用不同的名字来命名。例如,对亲人的爱被称为“亲情”;对孩子的爱被称为“父母之爱”;对异性的肉体之爱被称为“性爱”;对异性的心灵之爱被称为“爱情”;对朋友的爱被称为“友爱”;对知识的爱被称为“哲学”(“哲学”这个词的本义就是“爱智慧”);对某些技艺的爱被称为“嗜好”;佛教中所说的“慈悲”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超越自我的爱。

自我发展处于不同水平的人,他的爱也处于相应的层级。如果一个人像动物一样地活着,只求满足自己的生理欲望,没有精神追求,那么他的爱就只是动物性的爱,是一种基于需求的爱。动物性的爱和人性的爱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动物性的爱是自我中心的,最多只有哺乳期的母亲才能对他者有自我牺牲。绝大多数时候,动物之爱都不会令其“舍己为它”。然而,在人性之爱中,自我中心的程度则会大大降低,而且越是爱,就越是不会以自我为中心。当一个人在人性层面爱别人时,甚至常常会把所爱之人看得比自己重要,且爱得越深,越能为了所爱之人牺牲自我。因此,我们可以说,“爱”这个词所指的意义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层次的爱之间的共性,就是对所爱的对象有积极的感受和趋近的倾向。而在其他特点上则可以存在差异。

因此,在人际交流中,人们往往会对彼此之间属于哪种爱产生误解。有时,有的人还会故意诱导别人误解以达到自己的目标。比如,一个人对别人的爱本来只是动物性的,但为了满足自我中心的需要,却骗对方说是精神性的爱情,这在人际交往中很常见。

对象所具备的某种好的品质是激发爱的主要因素。例如,食物味道好,人就会爱吃;风景美丽,人就会爱看;一个人有智慧、品德好,就会可爱。儿童往往都很可爱,因为他们身上尚存在着人天性中的很多美德。遗憾的是,这些品德到了成年后往往会丧失。

不过,爱与不爱并不完全取决于对象,还与主体内在的因素有很大的关系。例如,不管食物多好吃,如果一个人肠胃不好,那么他也不会爱吃。因此,爱美食的前提之一就是人的肠胃健康、胃口好。当人心情好的时候,就很容易对周围的环境和人产生喜爱,而心情不好的时候则爱不起来。还有一点就是,不同的人,爱的能力也是不同的。有爱的能力的人,很容易爱上事物和人;相反,缺乏爱的能力的人,尤其是心理不健康的人,则很少能够真正去爱——他可能只能产生低层次的动物性需求之爱,而没有能力像一个人那样去爱。

人们经常会错误地认为,爱是一个人可以自主决定的行动。日常生活中,常会有人要求别人说“你应该爱我”。当这样要求别人的时候,要求者的潜台词是“只要你愿意去做,你就可以让你自己爱我”。然而,这个要求太荒谬了,因为一个人是否爱你,并不是他自己能控制的。更何况有的人的心理发展程度不够,根本就没有能力(在人的爱这个层面)去爱任何人。

爱的基本躯体感受是非常舒服的。温度上,倾向于温暖或是发热,这种加温让人感觉很好。然而,有时温度上并没有明显的变暖,但通常也都不会变冷。爱是流动的,其方向是总体向上、向四周扩散的。它流动的速度通常并不是很快,只有在爱较为强烈时,才会迅速地向上、向四周扩散。如果爱足够多,那么它在扩散后就会让人全身暖起来,就连四肢和双手也会变得更温暖。

在爱的时候,身体是更软的,有时甚至会让人感觉“身体酥了”,有时则会在胸口或心口附近软得最明显,感觉仿佛“心都融化了”。处于爱中的人,看周围的一切都是美的,都是发光的。在别人看来,处于爱中的人的眼睛是亮的,身上仿佛在发光。虽然无法客观地说出爱的眼神有什么特征,但是人天然就可以辨识有爱的眼神。

因此,爱的核心感觉是心区的暖和软,难怪当我们被别人激发了爱的时候,会说对方“温暖了我的心”或是“看到了他,我就心软了”;相反,当爱消失时,我们会说“我心寒了”或是“我硬下心来”。一个时常心软的人,是有爱的人;一个铁石心肠的人,则是一个危险的无爱的人。

在心理意象中,爱通常是红色或粉红色等暖色,是温柔甜蜜的声音或悠扬缠绵的音乐,闻起来是香的,尝起来是甜的。不过,即使有时爱的味道是苦涩的,那也可以是爱。在艰难处境中依然坚持去爱的人,就是在体会着苦涩之爱。

花的意象可以象征爱,因此,人们用献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别人的爱。各种不同的花被文化定义为具有不同性质的爱的象征物,但这种人为定义的象征意义未必与人心中的自然感受一致。有时,送花的人也未必心中真的有爱,他也许只是按照习俗来送花而已。不过,从总体上看,花可以象征爱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蝴蝶的样子很像花,所以它也可以作为爱的象征。羽毛非常艳丽的鸟和天上的星星也可以作为爱的象征。此外,阳光或月光的意象也可以作为爱的象征:阳光照在人的身上,可以象征着爱覆盖在身上;月光则象征着更加温柔和抚慰性的爱。阳光的各种折射、散射现象也都可以用来象征爱,比如彩虹、日晕、霞光等。

各种不同的爱,也有其特有的意象。例如,亲情之爱(或称依恋之爱)可以显现为相互依偎的两个人或两个动物的意象——动物幼崽依靠着母兽,或者两个动物幼崽相互依偎着,是最常用的象征。如果动物有柔软的、干净的、长长的毛,那么亲情之爱的感觉就尤为明显。

爱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甚至可以说,爱就是生命。生命的源泉就是爱,而爱的削弱则会带来死亡气息。因此,在人生的各个心理发展阶段,爱都会以某种形态存在。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这个“恻隐之心”就是爱。

在胎儿的生活中,爱以一种混沌的状态存在。如果胎儿的孕育环境整体上比较好,胎儿就会有一种混沌的爱,爱生命、爱整个世界。

新生儿会对整个生活和世界有爱,而在他开始认人后,他最初的爱就是对母亲(或父亲)的“恋慕”之爱。这种爱是最早的一种对他人的爱。孔子的教化目标就是让人成为有爱心的人,因此他非常注重这最初的对他人的爱。孔子认为,从这种最初的爱开始培养,人的爱心的根苗就可以被保留好,继而发扬光大。因此,孔子大力提倡这种最初的爱,并把它命名为“孝”。

早期(通常指三岁之前,尤其是一岁之前)的亲子关系越好,人的孝心就会发展得越好。如果早期的亲子关系不好,父母对孩子缺乏爱或是过于严厉,孩子就会没有什么孝心。如果父母对孩子早期的爱是溺爱,那么孩子也学不会对别人表达爱以及如何爱别人。这些孩子在将来发展其他形态的爱的时候,也会遭遇更大的困难。

在稍大一点之后,儿童开始建立同伴关系,之后产生的爱就是友谊之爱。童年时是否发展了友爱的能力,对这个人成年后的社会生活影响极大。从小懂得友爱的人,成年后也更容易和其他人建立友爱关系,性格也能更友善。

青春期之后,随着少年的性意识发展,就会具有性爱和爱情的能力。二者存在着以下区别。

·性爱是一种动物性的感受,是对性活动的身体层面的贪恋;爱情则是一种人性的情感,是对异性的心理特性的爱慕和受到特定异性的精神品质的吸引。

·性爱是无特异性的,是“人尽可夫”或“人尽可妻”的;爱情则是具有强烈的特异性的,是“非他不嫁”或“非她不娶”的。

·性爱是必有的,也是非常容易获得的;爱情则并不是每个人一生中都会拥有的。

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形成了完整的自我并有了清晰的性别认同,建构了对于自己的性别意识(超越了动物性,且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一个什么性别的人,以及有什么心理和精神品质),是产生爱情的基本条件。

当一个人有了子女或是有了类似子女的后辈后,如果他本身是一个懂爱的人,就会产生对待后辈的慈爱。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有各种层次的多种类型的爱——从小孩爱冰激凌到道家真人的天人合一,再到大慈大悲的菩萨之心。

对于食物、性、高质量物品的爱(即大部分的动物的本能之爱),人们是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尽管依恋之爱也是动物本能,但是其发展得如何会受到后天经历的影响。而各种人性层面的爱,更是与一个人的人生经历关系密切。

总的来说,人若有过被爱的经历,就比较容易懂得爱,也能比较容易去爱别人。获得的爱越多,爱别人的能力往往也越强。被爱的时候,爱他的人心理越健康,他将来付出的爱也就越健康。

需要指出的是,获得的爱少并不必然导致爱的能力缺失,获得的爱多也并不必然会导致爱的能力发展。以溺爱为例,尽管爱的不少,但是被爱者并没有获得爱别人的能力,因为溺爱是一种很不健康的爱;而被溺爱的人,也只是被强化了动物层面的自我中心的需求。

除了被爱外,一个人若能在生活中爱过别人,也能提高其爱的能力,从而变得更加友善、宽厚、善良。如果在爱别人的过程中因受到挫折而感到心寒,那么其爱的能力就会受到压抑。如果是误会倒还好,如果是对方完全不爱或是根本不懂得爱、没有爱,那么这个人的爱的能力就会受到更大的挫伤。在一个人的爱受挫后,首先往往会引发怨恨,且怨恨之中还有潜藏的爱,但若是屡屡受伤,人就可能不再爱了——轻则不爱某个人,重则会泛化到更多的人,甚至是不再爱任何人,只爱吃喝玩乐。最严重的是,连吃喝玩乐都不爱了,那这个人就会走向死亡——自杀或是杀害别人。

还需要指出的是,即使同样经历了很多不被爱,以及被所爱的人欺骗的创伤和挫折,不同的人也会因为天性差异而存在差异——有的人天性就比较凉薄,有的人天性就更有爱心。天性凉薄的人,哪怕经历了比较少、比较轻的情感创伤,他心中爱的能力也会因此而损坏;而天性更有爱的人,哪怕经历了更多、更严重的情感创伤,他也可能会因此成为一个更懂得珍惜爱、更不忍心伤害他人的人。

爱不是生活中的附加品,爱就是生命本身。

因此,我们应像呵护生命一样呵护我们爱的能力。

安全感

安全感不止一种,分述如下。

受到保护的安全感

产生这种安全感的条件,首先要存在一个或大或小的威胁,其次要存在一个保护者,且受保护者要相信这个保护者确实可以保障自己的安全。

如果不存在任何威胁,那么尽管现实很安全,人也不会产生安全感——当然,此时也不会感到不安全。这样一来,人的注意力就不会在安全与否这个维度上,而是在其他维度上。

当存在威胁时,人会关注自己有没有受到保护。如果受到了保护,就会关注这个保护是不是足够可靠。如果判断这个保护是可靠的,就会产生受到保护的安全感。

受到保护的安全感(简称“受保护感”)在身体上会体现为,先产生身体上的紧张,然后紧张消退,继而感到放松。这个转变发生时会让人感到释然,之后又产生了持续的放松感,伴随着喜悦的情绪,以及对保护者的感激。尽管身体还会稍微存留一点紧张,但这种紧张反而会转化为力量感。

在意象中,受保护感体现为有强有力的保护者为自己抵御威胁。这个保护者可以是人的形象,也可以是动物或者神的形象,偶尔还可以是对自己有善意的鬼的形象。比如:一位高大的父兄挡住了要欺负自己的恶棍;一位健硕的猎人告诉自己不用害怕山里的野兽;有一头熊是自己养大的,它陪着自己走过森林和草地;自己所信仰的神在天上看着自己,并把光芒照射到自己的身上……

保护者还可以是无生命的形象。例如高山作为自己住房后面的屏障,挡住了肆虐的北风;自己坐在坦克车里,或是住在坚实的城堡中;在温暖的房间中,看着窗外的风雪或大雨……如果一个人的保护者意象中大多是这种无生命的保护者,那么这个人可能就会有自恋型的人格。

大概在一岁多时,幼儿会产生受保护感。在这个阶段,幼儿开始积极地探索世界,同时也会遇到一些威胁。当遇到威胁时(比如遇到陌生人、狂吠的狗、汽车从面前开过),如果他能及时获得保护,就会产生受保护感。当幼儿在游玩时能在视线范围内看到保护者,也同样可以产生受保护感。如果保护者格外强壮,或是有气势和威严,或是幼儿看到保护者战胜了威胁的场景,那么其受保护感就会更加强烈。

幼儿之所以非常喜欢“举高高”游戏,就是因为这个游戏中有一点危险感,但他们又能获得保护,他们可由此强化被保护的安全感。成年人之间,类似的游戏也可以起到同样的作用。例如,有的男性喜欢带着女伴飙摩托车。尽管这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危险,但如果结果是安全的,女伴就会产生被保护的安全感。也就是说,在能够承受的前提下,前面的危险感越大,后面的安全感反而会越强烈。

因此,受保护者有时甚至会有意无意地故意制造危险,以求获得更强烈的安全感。例如,在香港老电影《林冲》中,受到陆谦和士兵保护的高衙内故意挑衅地问林冲:“我就是把你老婆杀了,你能把我怎么样?”这就是一种寻求更强烈的安全感的行为。

如果在这样的危险中,保护者没能保护好受保护者,那么受保护者的这种的安全感就会被彻底击垮。

安全的环境带来的安全感

这种安全感靠的是安全的环境。所谓“安全的环境”,就是有利于防御各种危险的环境。

风雨等自然灾害,以及火灾、建筑倒塌等事故,这些危险往往不是谁有意要伤害我们,但要防御这些危险,就要事先发现并消除隐患,让环境更加安全。

例如,有房屋、雨伞等用品来遮风避雨,就让人有了基本的安全感;使用的器具没有破损,有应有的保护性的器件,就减少了环境中的不安全性;房屋越坚实、密闭性越好,就越能遮蔽风雨;房子远离山边或山谷中那些危险的区域,就减少了泥石流的威胁;减少易燃物的堆放,就减少了火灾的危险……

安全环境带来的安全感与受保护的安全感有所不同——它不是先有一个威胁,然后看到了有保护存在,而是先有一个担心或疑虑,然后这个担心或疑虑减弱甚至是消除了。这种安全感不是来自保护,而是来自对环境的评估。例如,临出门或是临睡时检查一下门是不是锁好了,在确定锁好了之后就会产生一种安全感。

起初,身体也会有一些紧张,或者至少是不够放松。而在改善环境或是检查之后,我们的担心就会减弱甚至是消除,身体也就放松下来了。安全感越强烈,放松的程度就越高。在感到很安全的时候,我们会非常松弛并且感到很愉悦。如果缺少这种安全感,人就可能会想象出危险或是在梦中梦到可能出现的危险。例如,门没有关好,便想象有小偷进来偷东西;汽车刹车不是很好用,便想象出撞车的场景。然而,在关好门或是排除了故障后,这些可怕的心理意象就不会再出现,或者至少出现的概率会大大减少。安全环境所带来的积极的意象往往与躺着有关,例如,躺在海滩上晒太阳,躺在草地上看云朵,躺在家里柔软的大床上吃零食等。

如果缺少这种安全感,人就很容易出现失眠问题——这是人本能的选择,因为一旦不安全,人就不会睡得太沉,以免危险到来时自己难以及时做出反应;相反,有了这种安全感,人就会更放松地休息,睡得更好,身体也更舒服。

安全感在其他很多方面有着很多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无论是在哪个方面,它对人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安全感不足,就会引发很多心理问题。因此,在心理咨询中,让来访者获得更多的安全感也是咨询师的一个核心工作。很多心理咨询的技术以及心理咨询的设置都是为了增强来访者的安全感。

值得一提的是,当安全感被满足的时候,安全感在主观体验上也会随之消失。就好像当一个人被封闭在一个狭小的密闭空间时,他会因为担心氧气不足导致窒息而亡感到焦虑,此时安全感会伴随着心理需要而被觉知到。然而,一旦他走到了外界,意识到了“氧气不再缺乏”,那么他对于“氧气足够让我安全”的意识和感受就会随之消失。从本质上说,安全感是一个悖论——只有存在一定的威胁时,才有可能产生安全感;一旦威胁不复存在,即个体处于没有威胁的状态中,他心中的安全感就会随之消失。 4WlxbV/uMXkFfJTQEe525F9Jzabwb1yWmxHMWNQklrjRFQNWxgHZtlhBJ2281qw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