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快乐的基本原理

既然快乐对人生如此重要,那么快乐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快乐是如何发挥内在机制,从而影响人的行为和选择的?这不是仅凭个人生活经验能得出的结论,需要纳入学术讨论的范畴,用科学的方式去认真对待。卢梭认为:“每个人都想要快乐,但要得到快乐,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快乐是什么。”自从有了人类活动,快乐就被记载,可以说,快乐是人类的本源性需求。罗素在《什么是快乐的人生》中逐一列举了影响快乐的要素,从家庭、婚姻、环境、娱乐到人深层次的精神需求,更多像是一本介绍快乐并给人以启迪的书。而随着学术分工的细化,快乐这种情绪逐渐进入了学术讨论的视野,积极心理学做出了尤为重要的贡献。

(一)哲学的思考

理性主义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大传统,古代以苏格拉底、柏拉图、斯多葛学派为代表,而近代以笛卡尔、康德、黑格尔为代表。在追求快乐的问题上,它强调理性作用,贬低感性与情感的作用,主张抑制欲望,而追求道德完善或精神快乐。他们认为人生的目的和快乐在于按理性命令行事,而感官的享受和快乐只会玷污理性,误导人生。基于理性高于感性的思想,柏拉图区分出两种快乐:一种是真正的快乐,另一种是“劣的快乐”。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快乐包含什么要素,是个有很大争议的问题。他将快乐视为我们生活的最终目标,他认为我们的一切选择,都是为了快乐,快乐从来都不是手段,而是目的。犬儒学派主张通过抛弃一切物质享受和感官快乐来接近至善,而斯多葛学派也反对把感性快乐当作至善的标准。康德认为快乐是理性,不带有任何个性特征,他认为快乐是从“多样性、程度和持久度”三个维度“满足人类的一切欲望”。暂且不论康德如何将快乐理想化,仅就其维度的划分已经有现代意义上快乐领导力的影子。

感性主义快乐观强调快乐的主要源泉是感性而非理性,认为人的快乐是基于感性生活,其代表人物如伊壁鸠鲁、边沁等。赫拉克利特最早提出了感性主义思想,他认为人的一切行动都受快乐和痛苦支配,而精神的快乐要高于肉体的快乐。对于什么是真正的快乐,伊壁鸠鲁的回答是“当我们说快乐是一个主要的善时,我们并不是指放荡者的快乐或肉体享受的快乐”“我们所谓的快乐是指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由此可见,在某种程度上,伊壁鸠鲁的快乐,不是积极的快乐,而是消极的快乐。积极的快乐是应该通过奋斗而实现的,而他所谓的快乐就是把无痛苦当作快乐。边沁把感性主义的快乐观发展为功利主义的快乐观,他认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福祉是道德和立法的基础”。虽然功利主义的目标无私且值得赞美,但对快乐本质的认识非常模糊,把肤浅的享乐和真正的快乐混为一谈。边沁认为可通过计算,了解一个人的快乐程度,为此,他确立了7种度量(强度、持续性、确实程度、远近程度、继生性、纯粹性、范围),根据这7条标准,人们可以计算出最持久、最确实、最切近、最广泛、最纯粹和最合适的快乐,从而去追求这种最高的快乐。

(二)传统文化的诠释

中国传统文化虽没有对快乐进行过专门的论述,但其中某些思想依然闪烁着快乐的智慧光芒,对今天快乐领导力的科学探索具有很强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的人生哲学,强调从学、思、行三个方面加强人生修养。儒家思想推崇积极进取的人生,向内要修身养性,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向外要“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的人生才称为幸福,也具备了快乐领导力的雏形。在本质上,儒家思想所谓的快乐是把道德修养等同于快乐生活,这种快乐观把理智与情欲对立起来,这也就是孔子所谓的“居陋巷不改其乐”所蕴含的精神。道家思想在快乐观上与儒家思想背道而驰,在老庄的理想人生中,无为而治是其思想的主旋律,排除了个人努力,赞善顺其自然的生活,开辟了一条通往人生快乐的最高境界——消极无为、出尘循世之路。

(三)经济学的洞见

传统经济学对快乐的解读浅显易懂,更像是把快乐悬置起来,除了财富的影响外,没有其他要素的约束,这也符合传统经济学的一贯研究思路。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到凡勃鲁的《有闲阶级论》,经济学领域的快乐都与金钱和财富积累密切关联。随着经济学的发展,引入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认为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消费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消费不断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个单位所得到的效用是逐步递减的。通俗地讲,当我们初次得到某种物品时是极度快乐的,但当获得越来越多某种物品时,人的快乐是逐渐消减的。而快乐经济学又向前进了一步,快乐经济学并不是要完全放弃或取代传统经济学以收入和财富为基础的福利衡量方法,而是强调了给人们带来快乐的其他因素,比如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失业、环境、政策的公平性等。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纳曼则发现,同样数量的损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要远远大于同样数量的获得给人们带来的快乐。

(四)心理学的观察

快乐作为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情绪,正好是心理学研究的范畴。传统心理学似乎总是和一些心理疾病或者至少是一些负面的心理状态密不可分,仅仅停留在治疗阶段,难道心理学仅仅是疗伤吗?20世纪80年代之前,鲜有研究者关注性格中的积极要素。1998年,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马丁·塞利格曼召集了一群心理学家,创立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开始研究与积极性格有关的领域,从而拓展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和范式。积极心理学认为,我们不仅能从病态恢复到所谓的“正常”状态,更应该从正常状态出发,渐次步入最佳的快乐状态。这也就意味着,心理学不仅仅是疗伤,还能不断开发个人的潜能。

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体的积极情绪,认为个体的积极经验、潜能激发和环境情景都应该被鼓励和支持,突破了传统心理学的研究范式。负面情绪会导致事物本质和表象的巨大差异,影响判断力,使我们将表象当成本质,进而影响思想和行为。而积极正面的情绪和心理因素往往基于对现实的准确认识,能不断提高我们思维的清晰度和推理的准确性。因此,积极心理学更加注重凸显人的积极潜能和价值,而不是人的弱点。积极心理学主要关注以下三类议题:一是积极体验,即怎样的体验能给人带来正向的情感?二是积极性格,即哪些性格特质的人可以赢得更多的正向情感?三是积极组织氛围和社会,即怎样才能培育和增强积极性格,从而使人感到快乐和愉悦。

积极情感不但能让我们感受到快乐,而且还能具有其他正向激励的作用。一些心理学家通过基本的研究和测量,区分了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而有些学者则开始探讨积极情绪是如何开发人的潜能的。康奈尔大学的心理学家艾丽斯·伊森是积极情绪研究的开拓者,他发现当体验到适度的情绪时,我们更可能帮助其他人、思维更具灵活性、更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弗雷德里克森在总结了许多相关研究后得出以下结论:正向情感可以增加人们的生理资源、智力资源和社交资源,让人们变得更加健康、更加聪明、更加有人缘,这无疑会增加人们获得更大工作绩效的可能性,也就意味着工作回报得到相应的提高。

除此之外,幸福心理学研究表明,快乐能营造出让人身心愉悦的“流体验”。流体验是指人们在进行某些活动时的忘我状态,此时人们完全被活动吸引,全部注意力完全投注于活动中,并且觉得没有比活动本身更加重要的东西。在生活中,当人们的意识和行动合二为一的时候,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也更有创作灵感,会完全投入而无法自拔,甚至会忽视掉身边的环境,这就是流体验在现实的映射。这种情况在我们生活当中比比皆是。关于快乐的心理学研究仅仅是一个开始,还要深入下去发掘快乐的原理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s1p4R/g442jJdICO4LlsepfzaVmSVXXv8XENF7XtDoniddsO4NSTvOqvtrpqpbL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