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常见动植物性食物的微量营养素比较

本书从每100g可食部的6种维生素(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维生素C、维生素E)与7种矿物质(钙、磷、钾、钠、镁、铁、锌)的含量开展动植物性食物比较。维生素A有助于维持暗视力以及皮肤和黏膜的健康。维生素A普遍存在于动植物性食物,鸡肝的维生素A含量最高(2867μg/100g),而韭菜是维生素A含量最高的植物性食物(133μg/100g),见表2-12。鉴于我国普通居民每日维生素A推荐摄入量800μg,植物性饮食建议适度摄入维生素A含量较高的韭菜、甘薯、番茄、黄豆等食物。

表2-12 受调查动植物性食物每100g可食部的总维生素A从高到低排序

续表

续表

数据来源:《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第一、二册)

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前体物质,在适当条件下,胡萝卜素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胡萝卜素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物,胡萝卜的含量最高(17250μg)。韭菜、番茄、甘薯、黄豆都是胡萝卜素含量较高的植物性食物,见表2-13。可见,植物性饮食是富含胡萝卜素的饮食模式。

表2-13 受调查动植物性食物每100g可食部的胡萝卜素从高到低排序

续表

续表

数据来源:《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第一、二册)

视黄醇是维生素A的化学名,是最早被发现的维生素,常见于动物性食物尤其是动物肝脏。由表2-14可见,鸡肝(肉鸡)的含量最高,虽然营养丰富,但一定要“限量食用”。尽管化学形式与生物活性不一,但人体需要的维生素A可从植物性食物或动物性食物获取。

表2-14 受调查动植物性食物每100g可食部的视黄醇从高到低排序

续表

数据来源:《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第一、二册)

硫胺素又称维生素B 1 ,具有调节体内糖代谢与美肤的作用。硫胺素普遍存在于动植物性食物,但从表2-15看出,黄豆(大豆)的硫胺素含量(0.41mg/100g)比鸡肝(肉鸡)和猪肉(代表值,肥30g)高。而且,谷类及谷类制品、杂豆、坚果、种子等植物性食物的硫胺素含量也比较丰富。因此,植物性饮食能确保硫胺素的足量摄入。

表2-15 受调查动植物性食物每100g可食部的硫胺素从高到低排序

续表

数据来源:《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第一、二册)

核黄素又称维生素B 2 ,具有促进发育和细胞再生,帮助消除口腔炎症,减轻眼睛疲劳以及促进脂肪、蛋白质代谢等作用,见表2-16。鸡肝(肉鸡)的核黄素含量最高(0.58mg/100g),其次是蘑菇(鲜菇)、黄豆(大豆)。为保障核黄素的充足摄入,植物性饮食中应考虑摄入菌类、大豆等食物。

表2-16 受调查动植物性食物每100g可食部的核黄素从高到低排序

续表

数据来源:《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第一、二册)

烟酸又称维生素B 3 ,是能量代谢中不可或缺的成分,有利于维持皮肤、黏膜以及神经系统健康。烟酸在动物性食物尤其是肉类和水产品中的含量较多(见表2-17),而植物性食物除了花生之外,蘑菇(鲜菇)、荞麦面中的烟酸含量也较高。需要强调的是,植物性食物所含烟酸大部分(50%~70%)为结合型,不易被人体吸收,纯粹的植物性饮食可能会引起烟酸缺乏症。

表2-17 受调查动植物性食物每100g可食部的烟酸从高到低排序

续表

续表

数据来源:《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第一、二册)

维生素C不仅有助于维持骨骼、牙龈、皮肤、黏膜的健康,而且能促进铁的吸收与抗氧化作用。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物,见表2-18。蔬菜与水果是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其中,大白菜(代表值)的含量最高(37.5mg/100g),其次是橙(33mg/100g)、白萝卜(鲜)(19mg/100g)、藕(莲藕)(19mg/100g)。可见,植物性饮食能确保维生素C的充分摄入。

表2-18 受调查动植物性食物每100g可食部的维生素C从高到低排序

续表

续表

数据来源:《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第一、二册)

维生素E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在食物中有多种存在形式,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与抗氧化力。从表2-19可知,豆类及制品、坚果、花生、谷物制品等植物性食物的维生素E含量明显高于动物性食物,故选择植物性饮食的人群可适度增加黄豆、花生仁、绿豆、腰果、豆腐的摄入量。

表2-19 受调查动植物性食物每100g可食部的维生素E从高到低排序

续表

数据来源:《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第一、二册)

钙有助于骨骼和牙齿发育以及维持规则的心律,缓解失眠症状,帮助体内铁的代谢,强化神经系统。从表2-20可见,钙不仅存在于动物性食物(如鲍鱼、蟹肉、牛奶、虾仁),而且素鸡、花生仁、黄豆、绿豆、豆腐等植物性食物的含量也很丰富。为保证人体摄入充分的膳食钙,植物性饮食者应适度摄入豆类及制品、坚果、花生。

表2-20 受调查动植物性食物每100g可食部的钙含量从高到低排序

续表

数据来源:《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第一、二册)

磷是维持骨骼和牙齿的必要物质,也是使心脏规律跳动、维持肾脏正常机能和传达神经刺激的重要物质。如果磷摄入不够,将会影响人体对烟酸的吸收,见表2-21。磷含量最高的5种食物是坚果、豆类、花生、谷物制品等植物性食物。可见,植物性饮食模式能保障人体摄入充足的膳食磷。

表2-21 受调查动植物性食物每100g可食部的磷含量从高到低排序

续表

数据来源:《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第一、二册)

钾是人体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的重要成分之一,广泛存在于动植物性食物。由表2-22可见,钾含量最高的5种食物均是植物性食物,分别是黄豆、绿豆、腰果、花生、马铃薯。所以,植物性饮食可保证人体摄入充足的膳食钾。

表2-22 受调查动植物性食物每100g可食部的钾含量从高到低排序

续表

续表

数据来源:《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第一、二册)

钠能调节机体水分,维持酸碱平衡,但摄入过多钠不仅增加高血压风险,而且会导致钙流失,诱发骨质疏松以及改变细胞的渗透压,不利于皮肤保持水分和减少皱纹。从表2-23可见,动物性食物的钠含量整体比植物性食物高,但炒花生仁、素鸡、番茄罐头、挂面等加工食品的钠含量也偏高,因此,植物性饮食要尽量减少钠含量高的坚果、米面加工食品、蔬果加工食品的摄入。

表2-23 受调查动植物性食物每100g可食部的钠含量从高到低排序

续表

续表

数据来源:《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第一、二册)

镁是能量代谢、组织形成和骨骼发育的重要成分。见表2-24,富含镁的食物大多是植物性食物,如腰果(熟)、黄豆(大豆)、花生仁(炒)、荞麦面、绿豆(干),而果蔬的含量较低,因此,植物性饮食可适度增加坚果、豆类、花生与杂粮的摄入量。

表2-24 受调查动植物性食物每100g可食部的镁含量从高到低排序

续表

数据来源:《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第一、二册)

铁是血红细胞形成的必需元素。从表2-25可知,铁含量比较丰富的食物主要是动物性食物,如鲍鱼、猪大肠、鸡肝等。在植物性食物中,黄豆(大豆)的铁含量最为丰富,其次是腰果(熟)、荞麦面、花生仁(炒)。为避免缺铁性贫血,植物性饮食者可适度摄入坚果、菌藻类等食物。

表2-25 受调查动植物性食物每100g可食部的铁含量从高到低排序

续表

数据来源:《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第一、二册)

锌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有助于改善食欲和皮肤健康。从表2-26可见,锌普遍存在于动植物性食物,但含量比较丰富的食物以植物性食物居多,排名前三的食物分别是腰果(熟)、黄豆、花生仁(炒)。所以,植物性饮食能确保人体摄入充足的膳食锌。

表2-26 受调查动植物性食物每100g可食部的锌含量从高到低排序

续表

数据来源:《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第一、二册) h0RckAz9lvsm2bBDbAb38ldhNPW9OGaCjKz87o6wWZNW/YcJZ4ct80Sx8LxijEM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