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是一个专门搜集、整理、保存、传播文献并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机构,它的产生和出现是以文字的产生为前提的。数千年前,人类就创造了文字,从此就逐渐产生了类似图书的东西,因此可以说,收藏图书的事业早在人类文明的萌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关于我国图书馆的起源,《周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可见在周代以前已有藏书之举。司马迁的《史记》更明确地说,老子曾任周朝的“守藏室之史”,即管理藏书的史官。进入封建社会,尤其随着印刷术的发明与应用,我国图书馆事业日益发展。在我国,开始有现代意义的图书馆,大约始于20世纪初,即清末民初。目前的中国国家图书馆是我国现有最大的图书馆,也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图书馆。国家图书馆馆藏丰富,品类齐全,古今中外,集精结粹。如今恰逢我国进入经济实力迅速增长期,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和发展水平也与世界发达国家保持同步,整体的图书馆事业已经大踏步地迈向现代化、数字化。
图书馆的定义是什么?图书馆的英文为library,含义为藏书之所,来源于拉丁文的liber(图书)一词。我国古代图书馆先后有府、宫、阁、观、院、斋、楼等称谓,一般称为“藏书楼”。19世纪末,图书馆一词才传入我国。关于图书馆的科学定义,不同时期、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和表述,近代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美国图书馆学家巴特勒提出的:“图书馆是一个将人类记忆的东西移植于现在人们的意识之中的社会装置。”除此之外,关于图书馆的定义,具有代表性的还有以下一些表述。
《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的定义:图书馆是收藏图书并使人们阅读、研究或参考的设施。
《美国百科全书》中的定义:图书馆出现以来,经历了许多世纪,一直担负着三项主要职能——收集、保存和提供资料。图书馆是使书籍及其前身发挥固有潜力的重要工具。
法国《拉鲁斯百科全书》中的定义:图书馆的任务是保存各种不同文字写成的、用多种方式表达的人类思想资料……图书馆收藏各种类别、按一定方法组织起来的图书资料,这些资料用于学习、研究或传递一般情报。
日本《图书馆用语词典》中的定义:图书馆是收藏、组织、保存各种图书和其他资料、信息,并为使用者提供图书信息服务的公共性服务机构。
我国的黄宗忠在《图书馆学导论》(1988年版)中指出,图书馆是对以信息、知识、科学为内容的文献进行搜集、加工、整理、存储、选择、控制、转化和传递,提供给社会读者使用的信息系统。简言之,图书馆是文献信息存储与传递的中心。
综上所述,可以这样理解图书馆:
图书馆是将记载人类智慧的文化财富、文献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加工、组织、存储、传递和开发,并为社会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和信息服务机构。图书馆的工作对象——文献信息和读者;图书馆的工作程序——对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加工、组织、存储、传递和开发;图书馆活动的目的——提供利用与服务,以用为主。
图书馆作为一种社会机构,它纵向继承和发展了人类创造的智慧结晶,横向架起了知识创造和知识利用的桥梁。它以收藏与贮存的文献为媒介,以传递为手段,把知识信息扩散到不同的读者中,起信息交流的作用。从图书馆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看,其性质也是独特的,概括起来主要包括社会性、学术性、教育性、服务性等。
1.社会性
图书馆是提供人们共同使用图书财富的文化机构,具有明显的社会性。
首先,图书馆的藏书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它将凝聚着古今中外无数人智慧结晶的文献,通过提供阅读的方式,促成知识的传播和信息的交流,并直接介入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领域。其次,图书馆是组织读者充分利用人类文化遗产的机构。
2.学术性
图书馆的学术性体现在它的工作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科学研究提供文献信息的重要基地,是科学研究的前期劳动。
图书馆的学术性还体现在图书馆工作本身就是一项具有科学研究的工作,其对知识信息进行存储、加工、整理并提供利用。要做好这些工作,需要相应的知识与技能,这也体现着图书馆工作特有的理论和方法。
3.教育性
图书馆以传递知识信息为手段,对社会上的一切具有利用图书馆能力的人——读者,起着独特的、必然的教育作用。
列宁认为图书馆是一种提高人们教育和文化水平的重要机构,图书馆可以成为全国仅次于学校的广泛普及的文化教育机关,可以成为社会主义教育的支柱。
“现在的图书馆已经不是藏书的地方,而是教育的机构。”这些历史论述指明了图书馆的教育特性。
就教育形式而言,图书馆通过传播所收藏的知识文献对读者进行宣传教育;就教育内容而言,图书馆的藏书包括各个领域;就教育对象而言,具有广泛性。毫不夸张地说,图书馆是对课堂教育和社会教育进行补充的重要场所。
4.服务性
图书馆是知识生产与知识利用之间的桥梁,这种桥梁作用体现了图书馆作为社会知识交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所具有的服务性和中介性。图书馆本身并不创造文献,也不利用文献,它搜集、整理、加工文献的工作是为服务准备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文献的作用,以满足读者千差万别的阅读需求。
图书馆的职能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图书馆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其职能是随着社会及其自身发展规律的变化而变化的。图书馆职能有许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文献流整序的职能
社会文献的生产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它的连续性,二是它的无序状态。连续性是指社会文献一旦产生,它就不会停止运动,总是源源不断地涌现。社会文献的这种连续运动状态,用形象化的语言来描述,就叫作文献流。无序状态是指社会文献的生产,从个体上看是自觉的、有目的的;从整体上看则是不自觉的、无目的的。文献的流向是分散的、多头的,有时甚至是失控的。社会文献的这种无序、自然排列的流动状态就叫作无序状态。社会文献流的无序状态,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为了使人们能够合理、有效、方便地利用文献,控制文献流的动向,就需要对文献流加以整序。图书馆就是这样一种能够对文献流进行整序的社会机构。因此,对社会文献流的整序,就成为图书馆的基本职能之一。
2.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职能
几千年的科学文化史表明,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全部文献资料,记载了从古到今人类历史的发展和演变,记录了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进程。图书馆成了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宝库,它与社会的产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图书馆的这项职能是其他职能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没有这一职能,图书馆的其他职能就不能充分发挥。正因为图书馆的存在,有史以来的文化典籍才得以流芳千古,为人们所借鉴、利用。
3.传递情报职能
图书馆蕴藏着丰富的文献,汇集着最新的科研成果,拥有大量的情报源。及时加工和整序庞大的文献,迅速而准确地传递情报信息,实现文献的情报价值,是图书馆情报价值的体现。图书馆的工作过程,就是情报的输入、输出过程。它既是情报的吸收源,源源不断地吸收大量的科学情报;又是情报的发生源,不断地向用户提供科学情报。
4.社会教育职能
图书馆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对社会上的成员起着独特的教育作用。尤其在当今瞬息万变的时代,知识更新的周期在缩短,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人们必须不断地学习,以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和更新陈旧的知识,这种学习是靠回归教育、终身教育和自学来完成的。图书馆是自学的重要场所,它对读者起着不同于其他教育机构的独特的施教作用,毫不夸张地说,图书馆是课堂的延伸、扩展和深入。图书馆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大学”,这恰当、贴切地描述了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5.开发智力资源的职能
图书馆所收藏的图书资料及知识、信息是人类同自然斗争的智慧结晶,因而是一种智力资源。这种资源只有经过开发才能为人类服务并造福于人类。这种资源与自然资源不同,能重复使用、长期使用,还能再生出新的智力资源。
未来的信息社会需要有丰富知识的脑力劳动者。开发智力,培养人才,光靠学校不够,还需要靠信息中心和信息网络来承担。因此,图书馆必然将担负起开发智力资源的责任和义务。
除上述5个职能外,图书馆还需满足社会及人类对文化娱乐的需要,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这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
图书馆是一个专门收集、整理、存储、传播文献并为社会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机构,它的产生和出现是以文字的产生为前提的。在我国,图书馆经历了漫长的“封建藏书楼”,发展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1.古代图书馆
古代图书馆源于奴隶社会,成熟于封建社会。我国古代的藏书机构统称为藏书楼。
我国殷代前就产生了文字,从周朝就有了专门的藏书机构。秦始皇时,在阿房宫设有“柱下史”负责管理图书。到汉朝,皇家的藏书机构已经有很大的规模,并有了藏书的整理和书目的编制。汉成帝时,建有“在禄阁”专门藏书,并命刘向、刘歆父子加以整理,编成我国最早的藏书目录《七略》。三国时,“秘书令”“中书令”“秘书监”“秘书郎”“著作郎”等官职,都是负责图书管理的。隋、唐、五代时,我国的私人藏书开始发展起来。宋代时,皇室藏书和私人藏书都有较大的发展。皇室有“秘阁”“龙图阁”等,民间私人藏书有著名的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书院”和“嵩阳书院”。到明代,从《永乐大典》的编纂可以看出当时皇室藏书的丰富程度,而民间也产生了如“汲古阁”“天一阁”“澹生堂”等一大批私人藏书楼。清代时,民间的藏书活动日益普遍,皇室藏书则有著名的七阁:“文渊阁”“文津阁”“文源阁”“文溯阁”“文宗阁”“文汇阁”“文澜阁”。乾隆时,《四库全书》的编纂也反映了皇室藏书的丰富情况。《四库全书》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我国古代图书规模最大的一次汇总。宋到清是我国古代图书馆的繁荣发展时期。
我国古代的图书馆名称很多,如府(西周的故府、盟府)、宫、阁、观(东汉的东观)、殿(隋代的观文殿)、院、斋(清代的知不足斋)、堂、楼(清代的铁琴铜剑楼)等。
我国古代的图书馆大体可以分为4个体系:官府藏书、书院藏书、私人藏书、寺观藏书。
古代图书馆的主要特点:以藏为主,图书馆文献仅为少数人利用,所以人们普遍称这个时期的图书馆为藏书楼;工作以收藏为主,兼有一些整理工作,如分类编目、版本考订等,讲究版本的精良和目录的详细;图书的载体主要是石头、甲骨、铁器、竹简、树皮、泥版、缣帛、纸;图书的记录形式主要是直接书写、雕版印刷,没有复本或复本量较小,图书的馆外流通较少。随着社会文献量的增加,文献储存结构由集中转为分散,出现了为数较多的藏书点,除了宫廷和寺院藏书以外,还有私人藏书、书院藏书等,从而使图书馆成为一种社会事业。
2.近代图书馆
近代图书馆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由古代图书馆演变而来的。17世纪中叶,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使资本主义开始在西方萌芽,为图书馆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资本主义大工业的产生使图书馆不再是特权阶层独享的东西,图书馆真正进入了劳动者的生活,工业生产要求工人有较多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因此图书馆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工人的劳动培训任务。
我国近代图书馆是在西方文化传入后不断发展起来的。封建时代的藏书楼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渐走向解体,而为公众服务的公共图书馆不断出现。1902年,古越藏书楼建立;1903年,武昌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公共图书馆——文华公书林;1904年,湖北省和湖南省图书馆也相继建立。我国国家图书馆的前身——京师图书馆也于1912年对外开放,随后各省纷纷设立了公共图书馆。1925年,中华图书馆协会成立。1938年,我国各类图书馆达到5 196所,但到1949年,全国图书馆仅剩391所。
近代图书馆的特点:图书馆从由少数人占有转向社会化,由封闭的藏书楼逐渐成为对社会开放的图书馆;图书馆的职能由单纯的保管文献向藏、用兼顾发展,图书馆成为社会教育、普及文化的场所;图书馆藏书以纸质印刷型出版物为主,易于在读者中流通;图书馆活动从单纯的“理藏书”扩展到包括图书文献采访、处理、存储、传递和利用等环节的完整的、科学的工作体系。
3.现代图书馆
1945年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图书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现代图书馆时期。
现代图书馆以电子计算机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为标志。1954年计算机首次应用于图书馆,1966年MARC(机读目录)研制成功,图书馆的技术方法得到很大改进。计算机技术、光学技术、声像技术、缩微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图书馆的藏书结构、服务方式、服务手段发生了改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图书馆事业虽然经历了一些波折,但还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形成了由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学和专业图书馆、其他图书馆等构成的图书馆体系。在跨越21世纪的信息时代,图书馆又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数字图书馆、虚拟图书馆、电子图书馆等新名词的出现和讨论,成为现代图书馆的一大景观。
现代图书馆的特点:计算机代替了传统的手工操作,广泛应用于图书馆的各个工作环节,大大提高了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图书馆除继续收藏印刷型的图书文献外,还收藏缩微品、录像带、磁盘、光盘等非印刷型资料,大大改变和丰富了图书馆藏书的载体成分,也改变了传统图书馆的形态;图书馆工作和图书馆服务逐步深化,图书馆不仅为读者提供以卷册为单位的原始文献资料,而且对其所收藏的知识材料进行加工,满足用户对篇、章、摘要、数据、图表等知识单元的信息需要;现代图书馆时期,图书馆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图书馆组织向网络化、国际化方向发展。现代信息网络的发展,使全球范围的文献资源共享成为可能;图书馆除继续具有保存文化典籍、普及科学文化知识、进行社会教育等职能外,还增加了信息的选择、传递、交流以及智力资源的开发等职能。
纵观图书馆的发展过程,其一直是变与不变的统一体,从古代藏书楼到近代图书馆再到现代图书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范围、信息载体的类型、信息用户的数量、信息技术的先进程度、图书馆的组织与结构、信息人员的观念与专业技能、馆际协作范围、图书馆的管理水平等,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但作为图书馆内核的信息资源体系是不变的,以有限的信息资源满足用户无限的信息需求的图书馆的宗旨是不变的,通过对信息资源体系的维护、发展、开发和利用来促进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神圣使命是不变的。
如何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在信息巨浪中当好领航员,适应图书馆的转型和发展,是每一个从事图书馆事业的人都亟待思考的问题。
为了便于从全国或一个地区的范围内统筹规划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掌握各种图书馆的特点和它们的工作规律,就需要把我国图书馆按主管部门或领导系统划分成不同的类型。
在我国,通常使用的划分图书馆类型的标准主要有如下几种。
①按图书馆的管理体制(隶属关系)划分,如文化系统图书馆、教育系统图书馆、科学研究系统图书馆、工会系统图书馆、共青团系统图书馆、军事系统图书馆等。
②按馆藏文献范围划分,如综合性图书馆、专业性图书馆等。
③按用户群划分,如儿童图书馆、盲人图书馆、少数民族图书馆等。
④按图书载体划分,如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真人图书馆等。
我国图书馆的类型主要有国家图书馆、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学图书馆、专业图书馆、技术图书馆、工会图书馆、军事图书馆、儿童图书馆、盲人图书馆、少数民族图书馆等。
对图书馆类型的划分不能只采用单一的标准,必须把各种标准结合起来使用,才具有完整的意义。
以下只简述国家图书馆、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相关内容。
国家图书馆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水平,它对本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家图书馆在国家信息系统中,提供必要的中心图书馆服务,领导国家信息系统中的图书馆成员,积极参加国家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制定国家图书馆事业全面发展规划。
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实际情况看,国家图书馆的任务是:完整、系统地搜集和保管本国的文献,从而成为国家总书库;为研究和教学有重点地选择外国出版物,拥有一个丰富的外交馆藏;编印国家书目,发行统一编目卡片,编制回溯性书目和联合目录,利用网络进行远程合作编目,发挥国家书目中心的作用;组织图书馆进行现代技术设备的研究、试验、应用和推广工作,开展图书馆信息网络的设计、组织和协调工作,在推动图书馆实现现代化过程中起枢纽作用;为图书馆学研究搜集、编译和提供国内外信息资料,组织学术讨论,推动全国图书馆学研究的发展;代表本国图书馆界和广大图书馆用户的利益,参加国际图书馆组织;执行国家对外文化协定中有关开展国际书刊交换和国际互借工作的规定;开展与国际图书馆界的合作与交流;开展科学信息工作,为科学研究服务。
公共图书馆是为市民服务的图书馆,一般由政府税收支持。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可以针对儿童到成人,即所有的普通市民。公共图书馆提供非专业的图书(包括通俗读物、报纸杂志和参考书籍)、公共信息、互联网的链接及图书馆教育。这类图书馆也会搜集与当地地方特色有关的书籍和资讯,并提供社区活动的场所。
1.公共图书馆的特点
公共图书馆收藏学科广泛,读者成分多样。
公共图书馆是由中央或地方政府管理、资助和支持的、免费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图书馆。它可以为一般群众服务,也可以为某一特定读者如儿童、工人、农民等服务。它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产物。另外,其主要特点是:向所有居民开放;经费来源于地方行政机构的税收;其设立和经营必须有法律依据。
2.公共图书馆在中国的情况
19世纪末维新派倡导的公共藏书楼和他们建立的学会藏书楼已具有公共图书馆的性质,20世纪初出现了公共图书馆。1902年,古越藏书楼对外开放。1903年,武昌文华公书林建立并对外开放。1904年,湖南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建立。随后,江苏、山东、陕西、浙江、河北等省都建立了公共图书馆。1909年,清政府颁布《京师图书馆及各省图书馆通行章程》,促进了公共图书馆的建立和发展。1912年,京师图书馆对外开放。1914年,全国共有省级公共图书馆18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了全国规模的公共图书馆系统,1987年年底,全国县以上公共图书馆共有2 440所,藏书2.7亿册,全年服务读者1.16亿人次。
公共图书馆的馆藏大多是综合性的,通常建有地方文献的专藏馆。一些大中型公共图书馆常设有分馆,其服务对象广泛,包括各种职业、各种年龄和各种文化程度的读者。许多国家有专门的公共图书馆法,保证读者可免费获得图书馆提供的多种多样的服务,包括文献外借、阅览服务、参考咨询、文化活动(文献展览、报告会、讲座、电影、音乐会等)以及为老年人、儿童和残疾人提供的专门服务等。有些公共图书馆还对边远地区的读者开展流动服务。公共图书馆取决于具体城镇的大小及当地政府的投入,图书馆的状况及藏书量相对会有很大的差别。
在中国,公共图书馆担负着为科学研究服务和为大众服务的双重任务。其中省、市、自治区图书馆是所在省、市、自治区的藏书、目录、馆际互借和业务研究、交流的中心,它们还对中小型图书馆提供业务辅导。县图书馆多为本县工人、农民、乡镇居民和少年儿童服务。大、中城市区图书馆的主要任务是为城市居民群众服务,其主要服务对象是城市中的各阶层居民。有些大城市的区图书馆藏书数十万册,他们在开展馆内流通阅览的同时,还到街道、里弄开办借书站和流通点,把书送到基层,并协助和指导街道图书馆(室)建立城市基层图书馆网。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它既不是一个独立的教学机构或学术机构,也不是一个行政机构或单纯事业性的服务机构;既不是一个以收藏为主的藏书楼,也不是一个以文化普及为主的文化馆,而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这种提法,比较全面、准确地概括了高校图书馆的性质。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是一种专业性、学术性很强的服务,从服务内容、服务手段到服务方法,无不反映它的学术性质。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性和学术性是互相渗透、互相统一、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根据馆藏文献范围划分,高校图书馆大体上可分为两类,即综合性和专业性。综合性高校图书馆和师范院校图书馆属于综合性图书馆;多科性理工科院校图书馆和单科性院校图书馆基本上属于专业性图书馆,只是在专业的范围上有所区别。
在我国的高校图书馆中,历史悠久、馆藏丰富的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的图书馆,它们都是全国或地区中心图书馆的成员馆,并在其中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和任务。
高校图书馆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它的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基本特征,也是高校图书馆存在的价值,是其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并贯穿其全部工作的各环节。
西方国家早期的大学没有图书馆。教授一般都有自己的藏书,学生不是向老师借书,就是向书商买书。随着大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同一院系的学生组织起来共同使用一批书,有时还得到毕业生或赞助人的赠书。例如,巴黎的索邦大学图书馆就是在索邦神父捐献自己藏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后,德国、意大利、英国、西班牙的许多学者也陆续捐款、赠书,还有许多作家把自己著作的原稿交给这个图书馆保存(这种做法后来成为惯例),于是索邦大学图书馆成为巴黎最重要的图书馆。牛津大学图书馆早期也是由捐书而成的,英国著名私人藏书家理查德·德伯里将自己丰富的私人藏书委托给牛津大学图书馆保存和使用,为此,人们把他视为“大学图书馆的先驱”。
我国古代的书院图书馆,实际上就是中国封建社会独具特色的学校图书馆。书院之名起于唐代,为宫廷藏书、修书的地方。从宋至清,书院发展为一种读书、讲学的教育组织。宋元时期,书院图书馆主要是为进行书院教学研究而建立的,这与西方古代的高校图书馆很相似。
在我国,最早使用“图书馆”这一名称的是北京通艺学堂,它于1897年初设立图书馆并制定了章程。高校图书馆的产生是随着高等学府的产生而产生的。鸦片战争后,我国近代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最早的高等学府有四所:第一所是1895年创建的天津中西头等学堂(天津大学的前身);第二所是1896年兴办的南洋公学(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第三所是建于1897年的求是书院(浙江大学的前身);第四所是国家于1898年在北京开办的第一所正规型的高等学府——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这些学校成立时,十分重视图书馆的建设,建有藏书楼或图书室。如1898年创办京师大学堂,1902年设立了藏书楼,1912年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藏书楼也改名为图书部,1930年改名为图书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高校图书馆事业虽然经历了曲折坎坷的道路,但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下,也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截至1983年底,高校图书馆的数量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32所发展到745所,藏书量由794万册增加到2.5亿余册。1987年,原国家教委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明确规定了高校图书馆的性质、任务、业务工作、领导体制和组织机构、人员组成,以及经费、馆舍和设备等事项,对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和规范作用。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包括缩微、声像、数字、网络、光盘、多媒体等技术在内的用以搜集、加工、存储和传递知识信息的先进技术手段在高校图书馆得到广泛应用,使高校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水平有了很大发展。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CERNET)的建成,为高校图书馆的全面自动化提供了机遇和条件。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建成了局域网,成立了电子阅览室,进入了Cernet、Internet,并建立了自己的网页。高校图书馆正在成为一个开放的知识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