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没有感性,将不会有任何对象被赋予我们,没有理性,将不会有任何对象被加以思考。没有感性的理性是空洞的,没有理性的感性则是盲目的。这是康德的话语,余梦寒细想,常会说男性理性,女性感性,实则都为人,都是双性共存的,若人无感性,则如机器人无疑,若人无理性,则冲动不自知。可人也许就是这个模样,余梦寒想到她有自杀想法的时刻,受到他人挑衅,侮辱的时刻,她也会丧失理智,情绪冲动地进行,可当冷静的一刹那,将会反思,后悔,可未来面对相同的事情,人也把控不住自己,掌控人性简直是天方夜谭,不切实际的,再以当今社会来分析人际关系,会发现人若成为无感性的机器人,实际是不错的,怕就怕是人知感性而冷漠对待他人,属于主观意识行为,再者最为关键的是人生反心,将一切事情反向处之,常会算计,不择手段,可不如无感性,纯粹理性地进行。

人有理性,知道万物本质都值得思考,从中得出表象的诞生,从表象反思原已知的本质,将会有新的体会,再从表象思虑,会得出其他本质下产出的相同的表象。再从单一本质,去思考,得到不同的表象属于同理。贾文哲在《启示录》当中论本质与表象,组合物质属于相同的道理,可知其物质得出的产物从无绝对性,如似相同的一本书,在不同的时间阅读会有不同的心得体会。当同一本书籍阅读第二遍时,可能会产生有趣的景象,就是原首次阅读理解得出的产物是错误的,但其本质是存在道理性的,可人会已知错误而放弃思考,殊不知这种物质是最具备思考的意义。

过去余梦寒常会思考,思考南来北往的人,他们的存在,都是相同的,可细分其目的各有不同,在其方向不同时,其本身却有相同之处,也是极为有兴趣的,当将其拆解,同等物质破裂,将会产生分解后不成立的可能性,细思各种以来是碎片的产物,顺应时代的融入,将产生焕然一新的新物质,去本物质的存在,从表象来看,根本看不出其本质是相同的。而是得出新的产物,就在于人的思想与其物质组合,改变原本质。

可本质若是完整的独立个体,人是否会去思考呢?余梦寒在思考一切已知存在物,早有哲学家,文学家,科学家……或说是普通人进行过的,但思考的是正确的吗?人常会混淆一个概念,就是认为已知,并可去进行的,就将之视为正确的方式,殊不知此物质经过人的运作,会产生出无限可能性,万万不能执着于一种,而是包容一切存在,将会源源不断地得到新的产物,这种自然的物质组合,从来就没有明确的,也可能是他人思考过的,总之是在得出结论的时候,给予内心新的变化足矣!人会无意之间接收到新的产物,需要人去思考,只是人缺乏敏感度,对其是不以为然的,不思考,将毫无价值。

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呀!余梦寒回忆过往,将会为过去而追悔莫及,她若能早日觉醒,知道其道理,岂会浑浑噩噩地处事,她相信她会获得更了不起的成就。可无失败,迷茫,不知所措,让余梦寒从此坚定信念,而是一路上顺风顺水,她还能到达这一步吗?余梦寒反思过去,她无法否认过去的她是荒唐,天真,不懂得珍惜时间,可正因如此,她对其会有深刻的感悟,从此生活自律,不再去做不应该做的事情,这是一种束缚,可她却并不渴望自由,而是乐在其中,不能自拔,享受独处带来的喜悦。

当时的余梦寒不知道未来将会如何,但她活在当下,以来是足矣!人需要对未来做出设想,哪怕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可至少要知道要做什么,即使这可能不是她的未来,未来会走向其他道路,可意识必须到位,细想这有必要吗?余梦寒认为这是必需的,所以人会对未来尚未发生的事情,感到烦恼与焦虑。快乐未至,一切尚未开始,人一面为幻想而盲目,一面为幻想而痛苦,压力随之而来,使现实尚未进行而终止。这或许是她烦恼的起源,可人若想追求不就应该去面对吗?明知痛苦,烦恼,人却要对人生争取到快乐。

余梦寒不喜欢黑格尔,但对逻辑有浓厚的兴趣,可现实社会对女性存在偏见的,认为女性不具备理性的头脑,至少与男性对比之上可知的。对此余梦寒还是选择踏上其路,并沉迷其内,对于男性的不解,她选择置之不理,可悲的有多少女性对她都是不认可的。这不是针对人,而是针对事情的本身。常会说男女平等,可世俗始终存在偏见,这不仅是男性造成的,还有女性的自我否定。在这种环境之下,人是顺从环境,还是独善其身?余梦寒每当想起,只能苦笑以对,内心意识是不能逃避,可头脑的理性让她选择避让,当内心与大脑矛盾的时刻,人根据面对的事情,究竟是选择感性,还是理性?

余梦寒忽然有些烦躁,心神不宁的,可原因是什么?也许是现在达成的结果,也不会得到认可,可又能如何呢?她内心是特别在意的,她想到的是波伏娃,但同样是哲学,其领域却截然不同。自己又能做什么,走多远呢?人若是能清晰地看清终点,会不会因为距离而心生畏惧?

当在回忆叔本华时,就避免不《得与失的智慧》当中论女性的篇章,从女性角度,余梦寒当然是不认可的,却不妨碍她欣赏叔本华,其原因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那么她不喜欢黑格尔,不就是间接的否认《小逻辑》,这是一种理性的做法吗?显然不是,可余梦寒不经意间就会如此,相信会有很多人都是这样,根据一个人的片面,而否定人的全面,不认可其缺点,从而对他人的优点不以为然。

从理性的角度,不应该抛开这些而郑重对待吗?可当人真正经历的一刻,身在其中又有几人能置身事外?可能不管怎么理性,既然身在其中,势必会因此而受到感性的影响,多少事情都是个人意志无法左右的?这真的无法掌控吗?或许是人并没有理性去战胜恶念而已,余梦寒曾闻过,说是人在临死之前,希望能见到子女,为此他能坚持到子女到来,而人在住院中也是如此,人有求生意志,最终能顽强地活下来,以此角度来看理性完全能凌驾其上,掌控全局的,纵使身在局中亦是如此。只是人认为是否有必要而已,她记得第一次参加工作被辞退的时候,她是十分委屈的,竟有不再工作,专心写作的想法,当她对父母说的时候,可没能得到父母的理解,反而得到了父母的怒骂,斥责,当时余梦寒难过急了,这是她第一次放弃写作,没敢去争取,若是她能理性地说明她的想法,再平息父母的怒火,等到父母冷静下来,是否会有截然不同的结局?这是多么有必要去进行的事情,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如果父母与子女之间,夫妻之间能做到这一步,将会少了多少矛盾,真可谓一失足成千古恨,最终后悔,又有什么意义,此与冲动失手打坏人的表象不同,可本质是相同的。时隔多年,余梦寒回想工作再被辞退的时候,她本就气愤不已,可父母却未能理解,使之关系冷到极点,当余梦寒想要去化解的时刻,父母却因病去世,再无可能性,细想父母对她的做法,尽管语气不当,触摸她敏感的神经,可其目的还是为她未来着想,不能一直这么研究哲学,在没有经济来源的一刻,读书未必是良好的投资,也许是不务正业的象征。当她成功的一刻,可父母却已经不在,没能看见余梦寒成名,则亦是她终身的遗憾,追悔莫及,可死不能复生,作为都当明白的道理,却在发火的刹那间,消失无踪。

余梦寒时常会想,如何能让人不为情绪左右,就不能在一切发生的时候,给自己下达指令,冷静地再思考半分钟,再去决定,而不匆忙,盲目地抉择。那当冷静,或者承受代价的时刻是会痛苦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赌徒》,可从表象看是人为金钱,意识扭曲,狂热进行,不能自拔,但从本质原因,则是赌字天生会引起人性的本能欲望,它会冲破意志,原有的底线,使人产生欲望,其是欲望的混合体,金钱欲望,胜负欲望,当输的时刻想赢,赢的时刻想再赢,若能理性地制止,多少错做事都在心始而终?对犯罪也是相同的道理,人生活不易,但都不是犯罪的理由,若在进行的一刻,反思行为,能不能改变呢?

人为何会犯相同的错误?不就在于人做事三心二意,不经过深思熟虑吗?但这一切都是表象,属于人自然习惯性地进行,可个人意志能不能使之留有一个空白的空间,从而扭转结局?

现在余梦寒完全可以做到,先知而思是否要去进行,可做事却显得优柔寡断,没有勇气放手一搏,因为他当人清晰地意识到可能会发生的事情,还有勇气去做吗?也许在畏首畏尾的时刻,将会没能把握机遇,错失良机。人根据事物的不同,能理性地做出正确的抉择吗?深思熟虑,可能会准备充足而成功,但也可能考虑到不可为的地方,不敢全力以赴,无思而行,可能会在进行后思考出方向,但也可能开始没有思虑周全,开始就是错误,人当如何选择?错误是全面的否定吗?这存在不合理性,就以无思而行来思考,又有多少事情是先抉择后思考去进行的呀!那么要么坚持,或有苦尽甘来的一日,但也可能没有,纯粹是耽误时间,要么放弃,及时止损,那过去的付出将会前功尽弃,或者是因为没有进行而心有不甘,万一会成功呢?面对开始意识难度的人,是否会追悔莫及?

余梦寒发现真理是对立性的,无论如何去做,都有相对的道理,而非无理进行的,只是理不同而已。当思考人的初始行为会发现,每个人都有合理性的理由,但都有相对的可能性,人将能如何呢?一个人为梦想而奋斗,却缺少金钱,作为父母希望子女得到金钱,可衣食无忧,那么也会放心,希望子女放弃不切实际的梦想,那么作为子女当如何,真甘心放弃吗?可能会退而求其次,宁可损失精力,时间,也会双管齐下吧。可人能坚持多久呢?前路却看不清距离的长短,不知何时能抵达心中的重点,或许在有一步之遥的时候,人承受不住孤独,黑夜,没能迎来黎明的到来。

若以信仰来说,人当如何抉择?为国为民,作为国人自当竭尽全力,以此视为荣光,可付出的艰辛呢?在战争年代,这是会有性命之忧的。那么父母阻止,合情合理,为坚守的信仰,人违逆父母,顺从个体的意愿,可视为不孝吗?

初看《理想国》,柏拉图借用苏格拉底,传达自己的思想,其论有多少内容,都是辩不明的,为善为恶,如何定义,实无真理,可称永恒。作为人只能根据面对本身,做出顺应个体的解答,其视为个人真理,各占一方,却分不尽明。这一点是余梦寒常会思考的,她发现从书中悟到的道理,当思考之后会产生无尽的所得,其中不乏书外的收获,这是来自她过去读的书,个人经历,以及根据书中内容,为存在原意向上思索,所达成的结晶。可当开始写作,她发现很多脑海的真理,哲理,从脑中化为字体,就失去原有的味道,无法表达出完整的内容,当读者阅读,所思考的与想表达未必一致,或说是读者单纯地理解一成意思而已,这是作为读者思想去思考的,却不同作为作者表达的。总之她想表达的,在化为字体后,就剩一半的意义,当读者理解的一刻,则剩下五分之一的意义。

这让余梦寒不得不怀疑她表达的方式有误,可当接触《道德经》以后,她发现道字也是同理,可悟不可求,一切尽在不言中,悟者可为有缘人,不悟者另有其悟之地,焉可强求,一切正如道意,顺天道,自然之道。

顺天道之正法,利万民之永恒。余梦寒想起路遥,这个与她一面之缘的女子,她在写《归路》时,就在结尾写上的话语。可却是利永恒,为利所执,世人终究如此,能改变多少呢?余梦寒在思考《人间炼狱》当中,一为江山社稷,二为天下苍生,三为后世安康,四为国之永恒。如何能永恒呢?小则为民,大则为国,可在其上,却另有其道,正是永恒之道。使世人从知而起,生生息息,永无终止。自耶稣基督,佛陀作为开始,可为世人寻得一片净土,但人却不自约于心,当需要时去拜耶和华,释迦牟尼,可这真是需要吗?无非是一个精神寄托而已,当人情绪激动的时候,贪心过大,欲求不得,生犯罪之念,可曾想过释迦牟尼,生放弃之心,而一意孤行去做,当一切始事终回思又有何意义?不过自欺欺人而已。真常得道,真常悟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人思太多,岂有一颗清净心,心有欲望而不净化恶念,烦恼必然不止,若能净化,不会产生一刀切的断绝,而是心有方向,却不会产出异物,恶念,或心生行止,不会影响个人的思想,如此可得正果,反之人若不择手段,纵使得到,其是正果否?或许人的一切行为,仅是为此而已,自欺欺人的人为行为寻得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将梦想,信仰视为行为的起源,当真正达到的一刻,却会抛之脑海,一切都以名利为上,实为可悲。或许这是当代人再无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的主因,至少对比尼采,歌德,莎士比亚而言的,这与其说是环境作为主因,不如说人的个人意志在当前环境之下受到影响,无法坚持底线,可若以人性本不变为主,去思考属于老子,释迦牟尼,孔子,苏格拉底的时代,难道当时的环境,不恶化吗?为何在此时代的时刻,从古希腊,印度,中国,会产生出哲学家呢?难道说他们不受到环境,人的影响,坚持个人向往,像是孔子,释迦牟尼,反为其主,实现真正意义上影响人的思想,并传于后世,其名可称永恒。

在德国亦是如此,从康德,叔本华,黑格尔,爱因斯坦,尼采,这是个体影响环境变化,使之前仆后继?还是说个体不被环境影响,坚持自我?从康德到叔本华再到尼采,则是前者的可能性要大。余梦寒进行沉思,环境的开端是什么?不就是个体的出现,影响时代的变化吗?这显然是后者,这是余梦寒追求的道路,毕生不改,虽不知道开创者是否会成为临死前回忆到的空话,未能如愿的想法,她却毅然而往,永远不悔。

可如何做呢?身在此时代能轻易地看出时代弊端,看似轻而易举的,改变,解决却是难上加难,纵使有解决之法,可能解决的仅是个体而已,人不一定想要去改变,因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在纸醉金迷的世道活着,可无一不是一种享受,但又有多少人目睹环境,人性的悲观,已经消极,焦虑,冷漠的处事?身在环境之上,却无法顺从个人意愿,做一个逆流而上的人。那么如何改变并非世道产生的话题,而是永恒的话题。 XTbnM031uReV54FwQ6pJ288ArFzixroz3SXDS/LfCJMW/HVGXLHzz7hP/dS5kWs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