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条

体育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全民健身为基础,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推动体育事业均衡、充分发展,推进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

◆条文主旨

本条是关于体育工作方针的规定。

◆条文释义

此次体育法修改,明确体育工作坚持党的领导,并在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系统总结70余年体育事业发展经验、结合新时代新阶段我国体育改革发展重大使命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体育工作基本要求,明确体育事业发展的要求和方向,是相关制度构建的重要基础。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体育工作的“根”和“魂”,也是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开创体育强国建设新局面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在体育法中明确“体育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贯彻落实宪法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规定的基本要求,是推进党的领导入法入规的必要举措。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党领导体育发展的体制机制,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和国家对体育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上,进一步实现党对体育工作领导的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真正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体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群众是发展体育事业的参与者和建设者,也应是体育事业发展成果的享有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体育事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体育法修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贯穿始终的重点和主线。本条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列入体育工作方针,鲜明地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我们在体育工作中要把人民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主体,坚持人民在依法治体中的主体地位,真诚倾听百姓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正满足人民体育发展需求;要积极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特别是要持续加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力度,切实解决群众“健身难”的问题;要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要聚焦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需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升体育产品服务供给质量和水平,让人民分享体育发展成果,享受体育带来的健康和快乐,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

三、以全民健身为基础,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全民健身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全民健身关乎全民健康,与广大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全民健身的根本在于开展广泛的群众性体育活动,让人民群众都参与进来,让人民群众都享有体育运动的权益,让人民群众在参与体育活动中实现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全民健身的基础性作用还体现在,为体育各领域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条件,如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提供坚实基础,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激发消费需求,为体育文化的繁荣营造良好氛围,为体育对外交往发挥增进国际交流促进民心相通的作用。

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主要是指处理好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关系的问题,推动两者协调发展。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是现代体育两大支柱,群众体育在于普及体育运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竞技体育在于提高运动竞技水平,增强体育为国争光的能力,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群众体育是沃土,竞技体育是引领。群众体育是以健身和娱乐为目的的大众体育活动,是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的基础性工程。推动群众体育发展,带动更多人参与体育运动,在全国范围内选拔优秀竞技人才,竞技体育就会有巨大的人才宝库。筑牢群众体育发展基础,体育工作的“马步”就扎实,借势发力、后发先至则可达成。竞技体育是以夺取运动竞赛锦标为目的的体育运动,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竞技实力,激励和引领着群众体育的普及与推广。推动竞技体育发展,以体育竞赛为载体,吸引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广泛参与,培养人们的体育健身兴趣,促使形成终身的锻炼习惯和良好的生活方式,将有力带动群众体育的发展。群众体育的普及为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广泛的社会基础,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可以带动群众体育的发展。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是在长期的体育实践探索中得出的宝贵经验,始终引领着我国体育事业健康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一方面广泛开展体育运动,实施“劳卫制”,大力发展学校体育、职工体育、农村体育等群众体育;另一方面,探索形成了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运动训练和体育竞赛体系,推动体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20世纪90年代,国家先后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奥运争光计划纲要》,有力推动了普及与提高的协调发展。新时代我们仍然需要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一方面,要大力实施全民健身计划,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厚植群众基础,培养和发现优秀后备人才,提高全体人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使全体人民通过体育运动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另一方面,要坚持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积极探索与地方、高校以及俱乐部等社会力量联办共建国家队新模式,打造能征善战作风优良的国家队,增强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为国争光能力,同时通过体育健儿在竞技场上的优异表现和展示的中华体育精神,带动更多人参与体育运动,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和感动,让体育和健康走进更多百姓的生活中。

四、推动体育事业均衡、充分发展

从当前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现状来看,不均衡不充分仍然是我国体育发展存在的最大问题。在全民健身领域,服务供给总体水平还不够高、资源保障力度还不够大、区域发展还不够平衡,与老百姓对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在竞技体育领域,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冬季项目与夏季项目差距依然较大,“三大球”等集体球类项目发展水平还不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和科技保障力度还有待提升;在体育产业领域,虽然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整体得到较快发展,但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还比较低,体育产业结构还有待优化,体育品牌竞争力还有待提升,体育产业整体发展质量还有待提高。除此之外,体育文化、对外体育交往、体育科技、体育人才、反兴奋剂、体育法治等各方面都存在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

新时代推动体育事业均衡充分发展,要从我国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穿体育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遵循现代体育发展内在规律,顺应社会发展新趋势,主动变革发展体育事业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工作方式,实现体育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五、推进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

建设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战略要求,将建成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纳入“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予以谋划。体育法将“推进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写入体育工作方针中,体现了国家落实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坚定意志,为如期实现建成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目标提供了法治保障。 zGDnNUzPM8onCt1CigPyAA/F7LbkxVXGVO23goDj/xKHQnQJ4B0HcQDwn2sv+gL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