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条

为了促进体育事业,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培育中华体育文化,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条文主旨

本条是关于立法目的及立法依据的规定。

◆条文释义

体育法是我国体育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第一条开宗明义提出立法目的,集中体现新时代发展体育事业的新要求。

一、促进体育事业

体育事业关乎人民幸福、国家强盛、民族复兴,在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体育事业发展,在各个历史时期都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体育事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竞技体育成绩辉煌,青少年体育生机勃勃,体育产业快速发展,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等重要国际体育赛事活动,体育各领域事业全面推进,当前正处于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征程中。

新时代新阶段,既要看到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也要客观理性地审视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体育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体育创新能力还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还无法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竞技体育体制机制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运动项目发展不均衡、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依然存在;体育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不足,体育消费潜力尚未充分释放;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高,一些基层体育部门职能弱化等。这些问题的解决,迫切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持续发力,全方位促进体育各领域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体育事业发展,作出了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深化体教融合、深化足球改革、大力发展冰雪运动、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进一步强化新时代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法治保障,体育法开宗明义地将“促进体育事业”作为首要立法目的,体现了发展体育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过程中的历史定位和价值导向,彰显了体育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培育中华体育文化

中华体育精神和中华体育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体育领域的具体体现。体育法新增“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培育中华体育文化”的立法目的,对于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中华体育精神和中华体育文化的引领作用,强化建设体育强国、发展体育事业共同的精神文化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华体育精神是广大体育工作者,特别是运动员、教练员胸怀祖国和人民、默默奉献、顽强拼搏所积淀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体现了中国体育的价值导向和文化追求。中华体育精神的主要内容为“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是广大体育工作者在长期体育实践和理论探索中不断总结和提炼出来的,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为国争光”是指在国际大赛中为祖国和人民赢得荣誉,是爱国主义在体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无私奉献”是指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展现了一种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科学求实”是指讲求科学、尊重规律,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遵纪守法”是指遵守法律和纪律,为社会做表率,展示了公平公正的体育价值;“团结协作”是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讲究集体协作配合,是民族团结精神在体育领域的具体体现;“顽强拼搏”是指不屈不挠、力争上游,彰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华体育精神来之不易,弥足珍贵,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需要倍加珍惜和传承弘扬。中国女排在长期拼搏奋斗过程中,创造了女排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女排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喊出了为中华崛起而拼搏的时代最强音。2021年9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批准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女排精神被纳入其中,具体表述为“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这与中华体育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弘扬中华体育精神,首先,要教育引导广大体育健儿继承中华体育精神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延续为国争光、顽强拼搏的优良传统;其次,要推动中华体育精神与时俱进,为中华体育精神注入自信、开放、担当等新的时代内涵;再次,要把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作为推动对外体育交流的重要内容,以重大国际体育赛事为契机,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华体育精神,增强中华体育精神的国际影响力;最后,要建立健全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制度体系,广泛运用多种媒介和多种形式,推动中华体育精神积极融入新时代民族精神,为社会提供正能量。

中华体育文化是长期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在体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是我国综合国力、文化软实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随着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体育文化对体育事业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体育文化的价值愈加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把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作为体育强国建设的五大战略任务之一。近年来,我国体育文化建设取得较大进展,面向未来,要进一步加大中华体育文化培育力度,强化体育文化思想引领,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重视运动项目文化建设,加强体育文化创作及平台建设,丰富体育文化产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体育项目文化“走出去”,提升体育国际传播能力,讲好中国体育故事,传播中国体育声音,提高体育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

三、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毛泽东主席在1952年6月10日的题词。这一重要题词,短短十二字,立意高远、脍炙人口,明确了体育工作的根本方针任务,体现了体育工作的初心和使命,激励着一代代中华民族儿女强健体魄、自强不息,有力推动了我国各项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为纪念和传承毛泽东主席伟大号召,把体育事业建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这次修法将题词内容在立法目的中着重予以体现。

四、立法依据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是所有立法活动的根本依据。任何法律都不能与宪法相抵触,必须符合宪法规定的精神、原则和内容。《宪法》第二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第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第四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宪法》第八十九条、第一百零七条、第一百一十九条还对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关于发展体育事业的职权、职责作了规定。体育法中明确“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一方面是指体育法遵循宪法确定的精神、原则、制度,另一方面通过制定体育法将宪法有关体育的规定具体化,丰富宪法相关规定的制度内涵,有力保证宪法的实施。 VRKIcTPg8zydhA49F6aEl6ptSwiiTH1g0HIsGnxYtojaiknksU4nONLgyxqq19x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