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水泉”补肾法
——冬令时节的一剂良方

人体的气机藏在“根”上,这个气机的“根”就是肾。人的气力是由肝、肾负责的,肾主骨、肝主筋,筋骨一衰,还不提前衰老?还整天空谈什么瑜伽塑身、美容、抗衰老?里面都“糠”了,外面还能美?

到了冬至,就开始数九了。我们中国人有冬令进补的习惯,补什么?当然是补肾,没有补肝、补大肠的说法。因为肾是我们储备本钱的地方,这个本钱就是肾精,肾精是我们生命的本钱,又叫精髓。

既然是本钱就得收藏、储存起来慢慢花,不能浪费,花完了,生命之路也就走完了。所以这个藏精髓的地方(肾)就被称作“封藏之本”。一旦封藏不住了,就叫“漏”,一漏麻烦就来了。比如女子月经量太大就叫“崩漏”;男子遗精也是一种“漏”的表现;小孩子到了上学年龄还常常尿床,也是肾的封藏出了问题;年纪大了以后,一咳嗽、打喷嚏、大笑的时候尿就下来了,都属于“漏”。

这一“漏”可就大大地影响生命质量了,不光产生各种身体疾病,而且直接影响精神层面。所谓“精神”,就是“精”和“神”的关系。精可以化生髓,再进入大脑,脑为髓海,再化生为“神”。所以,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如果已经上学的孩子还经常尿床,这孩子的注意力一定难以集中,因为肾不藏精,自然就影响“髓”对大脑的滋养。而年纪大的人记忆力减退、健忘,严重的会出现脑萎缩或老年痴呆等,很多也和“封藏之本”的退化有关。还有产后抑郁症的人,也多与精血流失、精血不能互生有关。

既然是“漏”,对症治疗的办法当然就是“补”了。

怎么补?难道就是吃猪腰子、羊蝎子?或者吃一大堆补药、补品?这真的就是补肾佳品吗?

冬至这一天很多电视台都在大谈冬季补肾的话题,基本方法就是羊肉汤、牛肉汤,加上某些药食两用的食材。这些东西吃进去就能“贴”到你的肾上去啦?尤其现代很多人本身就是脑满肠肥,一冬天这么补,恐怕补肾不成,反而补出了疾病(心脑血管冬天本来就脆弱)。有时候,我真想呼吁这些养生专家们,真的不要一谈到养生就离不开一个“吃”字。现在的人不是吃得少了,而太多人都是吃出来的病,这不是养生,是催病。所以这样的补法是不可取的。

怎么补才算合理呢?

《黄帝内经》上清楚地告诉我们:“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补肾靠啥?靠“气”,所谓肾气、精气,都离不开这个“气”。气在人体中可以起到固摄、温煦、调和的作用。

你看,气血不足的人,轻的手脚冰冷,重的血管栓塞,包括糖尿病坏疽。这些都是从严重的气脉不通开始的,还有你看不到的内脏问题,都不是一下子发生到这一步的,都是在刚开始气脉不通、气血不足的时候,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最后发展成这样的。

现在关节病越来越多,无论是膝关节、髋关节、肩关节,还是椎间盘,动辄就发展到要置换假关节的程度,不要以为假关节放入之后就一劳永逸了,首先它属于“异物”,不是你本有的、自身的“零件”,就连装一口假牙还非常不舒服呢,何况每天要活动的关节呢?它进入人体即便磨合很久后,你的疼痛感也并不能完全消失,顶多是缓解。况且最重要的是,假关节也是有“寿限”的,到了一定时候,还得把它取出来,再换新的。所以,千万不要让自己发展到这一步。

大家千万不要小看关节病的危害,它是导致身体机能退化加速的很大因素。你想想,一个活动受限的人,很多活儿都不能干,这在过去就叫“丧失劳动力”了。可怕的是,现在有很多中青年人已经步入了这个行列,这就叫提前老化、提前衰老。

另外,还有一大批人由于平常也不太爱运动,加上现代人又没有多少体力劳动,关节的活动范围极小,只要没有发展到严重疼痛的程度,往往就忽略了自己的关节进行性退化和关节病正向他走来的危机,总以为自己没多大问题,非得等到突发事件,比如突然一次搬动重物,或者偶然活动量大了一些,或者忽然转身扭头,或者摔倒了一下……突然发生了疼痛。等发展到必须看医生的时候,请别忘了,医生只管“修理”你的关节,至于你的关节康复与其他健康的问题,就很难顾及了。

大家不妨按照我在江苏卫视《万家灯火》栏目“中医瑜伽保健康”系列讲座中“瑜伽巧查病”介绍的方法,给自己做一些小测试,看看你关节的灵活度,这可以反映出你将来或者当前关节病的倾向和某些危险指数。

接下来,到底该如何预防呢?

最佳的预防办法肯定不是吃药、打针;强烈的体育运动、健身方式并不能起到预防关节病的作用;体操式的“外形瑜伽”,伤害关节就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了(媒体报道的“瑜伽”伤害事件很多)。

大家不要忘了,凡事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关节发生问题,其实就是筋骨的问题,而筋骨由谁来主宰?肾主骨、肝生筋,《黄帝内经》给了我们两个标准:“肾气平均,筋骨劲强”“肝气衰,筋不能动”。一个是肾气,一个是肝气,也就是说,筋骨、关节的问题可以反映出肝肾之气不足的内在根源。

根源找到了,怎样调养肾气呢?

前面已经说了,就是《黄帝内经》中的那个“秘笈”——只有“气脉常通”,才能达到“肾气有余”的目的。

所以,补肾光靠吃喝没用,经脉不通补啥也难入经,坐着不动照样关节老化,而且僵化、脆化得更快,更加速“筋不能动”的结局。

用什么方法打通气脉呢?

这显然不是医生拿手的强项和医疗手段的长项,我们知道,中国传统的内家功夫强调的是“外练筋骨皮,内炼精气神”。而这内外全都离不开肾之精气(瑜伽称之为“生命之气”)。

冬季恰逢肾(水)当令,是调肾、补肾的大好时节。但它又是收藏、闭藏之季,又不适合大动筋骨,所以我给大家推荐一套简单、易行的瑜伽冬季补肾良方——“水泉”疗法,便可以扬长避短了。

何为“水泉”疗法?

何为“水泉”疗法?怎样练习呢?

在我们人体的肾经上有一个天然的“水泉”,我们可以通过“瑜伽导引法”先将肝经、肾经打通,然后激活这个“水泉”,使肾精、元气用到它该用的地方,减少不必要的消耗。

脚掌、脚跟、内脚踝肾经走行的部位,聚集着很多重要的穴位——涌泉、水泉、照海、复溜……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它们都与“水”有关,是肾这个水脏在肾经上的“水泉”,包括足跟的后侧、外侧,是属于膀胱经循行的部位,膀胱与肾相表里,一阴一阳。

由此可见,有效地利用这片“水泉”,对打通肾经,激活肾精、肾气是很重要的。

这并不是臆想出来的,在传统的少林古易筋经当中,就十分重视这种修炼方式,很多功法都非常强调“提踵”,其中还有专门的“马步易筋经”,全套功法都是以“提踵”加上“蹲马步”的形式完成的,可见中国传统功夫都相当重视固肾,而瑜伽的很多功法在练成“内功”的前提下,并不比其逊色。

下面给大家介绍这套——八式“水泉疗法”。

足少阴肾经

人体的“水泉”

第一式:脚踝转动式

第1组:转动脚踝(向内外分别转动6~8次)。

第2组:绷脚背、勾脚尖(6~8次)。

贴心提示

1.力量集中在脚跟和脚腕子上,尽量使你的足跟较大面积地接触垫子。

2.注意不要全身较劲儿,这样会锁死气血和气机,无法打通经络和导引气血(我们不是在练肌肉,而是要打通气脉)。要让你的上半身尽量放松,不要把身体的力量整个压在手臂上,手臂只承担一半的力量。尤其腹部要柔软、放松,便于和缓的腹式呼吸。

3.要让动作、呼吸、心跳包括音乐的节奏保持同一个频率,这点很重要,这叫“场”。

4.务必把你的内力使在脚腕子上,这样可以使经络通道打开,把气血慢慢引到“水泉”里来,再激活“水泉”灌溉全身。这就形成了内在气血对“水泉”和足下6条经络原穴的按摩。

5.可以闭目练习,感受脚踝的转动,体会它带给你的各种感觉(无论是酸麻胀痛,还是冷热感)。

第二式:双腿背部伸展(变形式)

“双腿背部伸展式”是瑜伽体式当中的一个常用功法,从中医经络和中国传统功法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开阳经”的功法。

人体有“三大阳”——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命门肾火。

督脉——主人体一身之阳气,它循行于我们的脊梁,在瑜伽中被称为“中脉”。无论是中国的传统导引术,还是印度瑜伽,大多数功法都是围绕着激活或者打通这条主干道而进行的。

膀胱经,又叫太阳经,它占据了人体当中从头到脚最“阳”的位置,是人体抵挡外邪的藩篱、屏障。

命门就更不用说了,如果有人说“伤着命门了”,大家一听就知道严重性了,似乎就代表伤到“根”了。所谓命门就是人体的“生命之门”,是藏元阳的地方,也是人体阳气的能源库。如果命门火衰,就会产生太多的疾病,除了前面所提到过的“漏证”以外,还有带下、月经不调、子宫卵巢问题、尿频急、阳痿、早泄、不孕不育、手脚发凉、腰膝酸软、耳鸣、小孩的发育不良等,还容易产生惊慌、恐惧、抑郁感;很多肿瘤的发生往往也与它有关。

足太阳膀胱经——人体的屏障

督脉主人体一身之阳气

【例】我认识一位朋友,很多年以来,几乎她的生命中就只剩下两件事了——第一,看病;第二,只要张嘴就一个话题:病!非常怕冷、免疫力低下、子宫肌瘤、崩漏、身体多处长息肉或囊肿、增生,听她的意思全身上下没什么好地方。病是越治越多,旧的未去新的又来,医生对她采取的方法只能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在一次聊天中,不知怎么跟她扯到了“命门”这个话题,她突然问我命门在哪里?我还未及回答,她就说:“我曾经在一次车祸中受伤,第二腰椎粉碎性骨折。”哇!正巧伤到了“命门”,她再一回想,就是从那以后身体每况愈下的,我再看她的这些毛病,还真的都能跟“命门火衰”挂得上。

命门穴,在第二腰椎骨下面的凹陷处。这也是传统养生功法经常涉及的一个修炼点,简单说,它是“还精补脑”的动力来源。

练习“双腿背部伸展式”这个功法,虽说只是“筑基”功法,但它可以起到激活、养护这“三大阳”的作用。不仅如此,这个变形后的“双腿背部伸展式”,还可以刺激位于足部的这片“水泉”。

所以,如果练得正确的话,这是一个阴阳合一的功法。

步骤1

步骤2

步骤3

步骤4

步骤5

步骤6

练习要点:

1. 坐稳以后,闭上眼睛,放松身体,尤其是放松腹部,做3次平稳、均匀的腹式呼吸。

2. 睁开眼睛,一边吸气,一边挺拔脊椎,以整个肩臂带动身体向上牵引,仰头向上翻看,要用眼神,这在中国功夫中叫“目瞪口呆”,嘴巴要闭上。“目瞪”是固肝魂、泻肝火;“口呆”代表固肾。

3. 两手臂慢慢向前伸直,如果有可能的话,以中指和食指钩住大脚趾,钩住以后先调整好呼吸,然后慢慢抬头、塌腰。但不可强求。

一定要注意:不是向后弓背含胸,是把腰椎向前(腹部的方向)顶,而尾骨向外挺出去。这样的要求是有特殊意义的,从两个相反方向牵拉、刺激两个重要部位——命门和尾闾,这一段是打通督脉的第一关——尾闾关(中国功夫认为,要想打通督脉必须通“三关”)。

注意力集中在腰椎至尾椎上,两腿的肌肉、关节、神经要慢慢放松;调整3次轻柔、缓慢的腹式呼吸,腹部肌肉不要紧张,这样才能气沉丹田,否则全身收得太紧,打通经络、导引气血没份儿,锁死气血,产生乳酸倒是一定的。

4. 一边调息,一边慢慢地随着呼气向下放松身体。我过去曾经讲过,这叫“得寸进寸”,身体松一寸,我才进一寸,千万不要“得寸进尺”。

再次强调:不要用大脑指挥身体,大脑这时只是观察者、协同者。

注意:这个功法不是压腿,压腿不能起到锻炼、养护“三大阳”的作用,更不能激活“水泉”,顶多拉拉韧带而已。太多的人把这个体式练成压腿了,我的一个学生过去曾在一家瑜伽馆练习这个体式的时候,被教练用双膝跪在其后背上往下压,结果第二天发现膝窝下一片瘀紫,腿肿了两厘米,这样伤害身体的练习,就只有反作用了。

5. 最后松下手指,慢慢收回身体;掌心向上(两手相叠),结印,闭目放松,调息10~15秒。

这个功法可以重复练习3次左右。

有困难的练习者,可以降低难度——双手抓住脚腕子或者腿肚子,关键点同样是塌腰、顶尾闾。

第三式:花环(变形)式

下面给大家介绍的这个功法,是“水泉”补肾法的第三式——花环(变形)式,其实就是瑜伽体式中的“花环式”与易筋经中的“马上献杵势”的合成版。

中医及瑜伽导引法的“滋水涵木法”,并不是单纯的补肾,而是要激活肾这个水脏、水源,用它来灌溉树木。所以,若把“水泉”激活了,滋养肾阴、肝阴、肝血也就有了来源,肝火、肝风自然就得到平息了。

看到这组功法,估计很多人就望而却步了。其实,我在《瑜伽与养生》电视讲座中,一再强调——大多数看起来复杂的体式,其实都是基础体式的变形而已,这个功法也不例外。动形不是最重要的,在动形上做什么才重要。比如,在动形上调息吐纳、放松或者使用内力、意守某个部位等。否则,就不是瑜伽,也不是易筋经和导引术了,那叫花拳绣腿。

如果练习整个套路有困难,可以简单到只练习第一个动作,等练到稳当的时候,再往下进行。饭要一口一口地吃,功要日复一日地练,没学会爬就想学跑,结果只能是受伤。

练习要点:

1. 这一组功法的“根”,就是这个“马上蹲”的功夫,只要能这么蹲着,就等于开始练功了;如果能练到可以蹲住了,全身的肌肉放松,并且轻松地调整腹式呼吸,这气机就渐渐稳固了,每天练就会越来越见功底。下面的举动是在这个基础上的延伸。

2. 这个功法的“魂”,就是易筋经的那句口诀——“心澄貌亦恭”,要练到气定神闲,所以不必着急,要享受过程。

3. 这个“马上”功夫,在传统的功法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当你尽力打开两腿使足跟相对的时候,既可以打开肝经、肾经,又可以激活“水泉”,尤其是刺激肾经上的重要穴位——涌泉穴,涌泉为井穴,属木,木通肝气,是“水经”(肾经)上的“木穴”,正好通“滋水涵木”之意;还有一个关键,这个功法可以引血、引气、引火下行,以此来强肾。

第四式:骆驼式

很多人都有过抽筋的感觉,发生抽筋最常见的部位就是脚掌,我们往往会认为自己缺钙,其实并不尽然,有些人一边补钙一边还是照“抽”不误。还有一个容易发生抽搐的地方,就是眼睛周围,上眼皮、下眼皮或者眼角部位。

抽筋、跳动的原因是什么?

在《黄帝内经》中有个非常形象的表述,叫“在变动为握”,就是说当肝气不疏、肝木不条达的时候,由于“肝生风”,所以它的病态反应可以用一个字来表述,叫“握”。所有蜷曲的、紧缩的、抽搐的、痉挛的现象都是“握”的表现。

它的根源是什么?水不涵木。所以无论是调节肾气还是肝气,光有“水”还不行,肝肾同源,肝还得“用”,肝木还得升发,合理的“用”才能有助于激活肾水,否则这“水”也就成了一潭死水了。因此,激活肾水后,必须还得引到肝木那儿去。

怎么“引”?如何“用”呢?

除了打通肾经、激活“水泉”以外,还必须打通肝经和胆经,因为这两条经络都属木,一表一里。

抽筋虽算不上疑难杂症,但是它已经在提醒你——身体需要舒筋活络、滋水涵木了,为什么往往先从足底或者眼眶周围“抽”起呢?首先“肝主目”,肝气、肝血通目;而足底是肾经的“水泉”,肾经的第一个穴位就是涌泉穴,它又是肾经上的井穴,名副其实的“泉眼”,涌泉本身又属木,这是多有意思的连带关系呀!既体现了“滋水涵木”的相生关系,又体现了互用、制约的平衡关系。人体和大自然一样,就是这么的妙不可言,这“道”里面暗藏了太多的规律。

任脉

无论是脚抽筋,还是足跟疼痛,或者长期腰膝酸软这类肝肾阴不足的问题,瑜伽导引法都有相当不错的调节效果。

骆驼式,就属于这样的调节功法之一。

骆驼式:

这个功法的重点,是在激活“水泉”的同时还刺激了肾经和任冲两脉,任脉主人体一身之阴血,是人体的阴脉之海,所以很重要。

练习要点:

有人或许会说,从动作上看,这和一般的体式、外形瑜伽没啥区别呀?还是那句话——瑜伽不是用眼睛看的,是用心练的,姿势只是外相,要学会透过现象看到、学到内在调节的本质,你就真正掌握瑜伽的练习之道了,这样才能激发身体的调节机能。

步骤1

1. 跪在垫子上以后,两腿分开与肩膀同宽,一定要踮起脚趾,目的是为了开肾经、开“水泉”。

2. 两手叉腰的时候,要注意大拇指在前,其余四指和手掌在后托住整个腰部,倒过来就错了。

3. 吸气的同时,一定要先将头后仰,在确定头、颈、肩可以放松的前提下,再慢慢向前挺胸、顶胯、顶尾骨,使身体呈半个括弧形。

步骤2

在这个体式上调整轻柔的腹式呼吸,注意力集中在丹田部位,这叫意守丹田。眼睛向后翻看,尽量保持身体肌肉的放松。

我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初学的人,常爱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挺胸撅腚、呈S形(尾椎向后,身体下坐的感觉),这就错了。

身体僵硬的人,练习到这儿就可以了,千万不要强求往下练习。

4. 待身体适应,并且可以在步骤2的状态下完成内在的体验之后,再往下进行:一只手先握住足跟,然后再用另一只手握住足跟,将身体反弓,夹紧肩胛骨,头、颈、腹部继续放松,保持轻柔的腹式呼吸(其余同上)。腰胯部也要放松,否则就会锁死肌肉、锁死气血,非但不能打通气脉、导引气血,还会产生乳酸。

步骤3

5. 还有一个重点,就是如何“起身”?

注意: 正确的方法是伸出左臂,深吸气,一边呼气,一边弯曲右臂,以右臂屈肘以后的反弹力,配合腰部的力量向前推起,回复到步骤5的状态,放松。这样即使用力稍大,身体向前趴到垫子上,也不会受伤,更不会伤及气脉。

步骤4

步骤5

6. 收功,放下脚背,跪坐在脚后跟上,全身放松,静心,做3次深长、缓慢的腹式呼吸。

步骤6

这个功法可以重复练习2~3次。

最后,用婴儿功梳理一下身体,帮助气血回流。

步骤7

第五式:顶峰式

尤其在女性当中,怕冷的不在少数,不要小瞧了这个怕冷,它不是多穿几件衣服的问题。如果经常手足发凉,或者上热下寒,就要引起注意了。

有的人在怕冷的基础上,还伴有经常性的腹泻、便溏,或者尿多、腰膝酸痛、脘腹冷痛、水肿、痛经等。

怕冷,证明身体有寒,或者“底火”微弱,不抗寒,中医叫畏寒,而寒为冬季所主,冬季是肾当令的时节,因此它通肾气。这些问题中医称之为肾阳虚或肾阳不足,阳虚则寒,反过来寒气又伤阳,中医有句话叫“遇寒则凝”,气血一旦凝滞,气机就会不通,不通则痛,所以阳虚的人会出现疼痛性的疾病,比如关节痛、脊椎病变、痛经等。长期气血不通,发展下去就会在体内产生瘀血,而形成肿瘤的基础。

怎么办?

中医有一些药方可以调理这些问题,但是我们不能总是依赖药物来保证身体健康吧?即使用药物调整了一段时间,我们又如何来保持长期的健康呢?保养还得靠自己。

在这个“水泉”补肾法中,前面几个功法着重介绍了如何激活“水泉”的方法,而单纯激活“水泉”还不能完全达到补肾的目的,因为肾水(肾精)必须通过肾阳的气化作用才能形成肾气。如果肾阳不足,就必然引起肾气虚。

打个简单的比方就容易理解了,比如要想把馒头蒸熟,光有水不行,还得有火,只有在火的作用下才能使水通过加热变成蒸汽,只有蒸汽才能发挥蒸馒头的作用。这里的水就好比肾水(肾精),火就代表肾阳(又叫“命门之火”),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了蒸汽,就相当于“肾气”,只有肾气才能为我所用,使全身五脏六腑的活动正常。

有人或许会说,怕冷多运动、加大运动量不就行了吗?比如跑步、打球、高温瑜伽,出一身大汗不就不冷了吗?听起来好像有道理,但这是标准的歪理。

中医说“动则扰阳”,所谓扰阳,不是温阳、温肾,而是在向外调动阳气,消耗阳气。高温瑜伽就更要命了,我们以前讲过,它伤阴、伤阳、伤心气、伤肾气,这是毫无疑问的。这些都只不过是把里面的阳气调到外部而已。而阳虚怕冷,本来就是身体里的热力匮乏,热能储备不足,好家伙!你再去加速它的消耗,岂不是越来越少?这分明是能源浪费。

所以,肾虚者补肾气离不开肾阳。

练习“顶峰式”可以帮助我们在打开“水泉”的前提下,打通膀胱经,刺激督脉。膀胱经是太阳经,又和肾表里相通,打通膀胱经才可以达到气化补肾的作用;督脉主人体一身之阳气。有了这两样就有了肾阳这个动力,再加上“水泉”的作用,就可以产生“蒸汽”(肾气)了。

练习要点:

1跪坐在垫子上,两个足跟向外打开,两手平放在大腿上,身心放松,调整3次轻柔的腹式呼吸。

步骤1

步骤2

2趴在垫子上的时候,尽量不要使臀部离开脚后跟,两手臂带动整个后背向前伸展,腰部以下放松;闭上眼睛,静静地调整呼吸,体会后背和身体两侧的伸展感。

步骤3

3调整好呼吸以后,手在原来的位置上不动,慢慢地跪立起来,用脚趾头抓住垫子,让身体向后挺立起来,手臂用力后推身体,肩膀向后下方推,两腿伸展,随着一呼一吸,慢慢地向下弹压脚后跟,重复9~12次,节奏要慢。

4这时,从脚下的涌泉穴到足跟部的“水泉”都受到了良性刺激,而且整条膀胱经、督脉都得到了锻炼。最后,一步步地回到步骤4的坐姿,闭目、结印、放松、调整呼吸。

步骤4

第六式:蹲功(变形式)

瑜伽当中有一个极好的功法——蹲功,往往被太多人忽略了,尤其是很多瑜伽教练既不爱教,更不爱练,大概是因为这个体式体现不出什么柔软度和高难度的技巧吧。

其实这个功法是最见功底的,在中国功夫当中,一是“站桩”,二是“马步”,如果不把这两下子练好了,就等于没练功,这是真正练功人的根基,是动功中的定功,既练身又炼神(定心),这在易筋经中叫“易筋、洗髓相结合”,也是修身与养性结合的功法。

我们都知道一个道理,人老先从腿脚老,因为人体的气机是由下往上逐渐衰退的,你看小孩子,没有一个老爱坐着的,总喜欢跑跑颠颠的、一蹦一跳的,就连婴儿都爱踢腿。但是,你见到过几个老人走起路来蹦蹦跳跳的?即便跑起来身子也是往下沉的。

为什么?

人体的气机藏在“根”上,这个气机的“根”就是肾。人的气力是由肝、肾负责的,肾主骨、肝主筋,筋骨一衰,还不提前衰老?还整天空谈什么瑜伽塑身、美容、抗衰老?里面都“糠”了,外面还能美?

蹲功不但固肾、养肝、养心,而且坚持练习还能够调理很多身体上的疾病,比如妇科、男性前列腺及各种生殖、泌尿系统的问题;对高血压的人也是一个很好的功法,可以引火下行、引气归元;配上(下一节的)树功同练,还可以疏肝理气、降心火、降血压;如果每天坚持练习,不仅延缓身体衰老,而且可以预防脑功能退化症。练习这两个功法还不用担心拉伤韧带。

蹲功(变形式)

蹲功分三个步骤练习:

第一步:站功

首先要练好这个“一字步”的站功。

重点:要练到身体的肌肉、关节以及整个身心都能自如地放松,这样才能使身体的气血不被锁死,经络通道自开,身体会自动地将气血导引至整个腰胯部和腰椎的“命门”处,这个区域中医称之为“肾之府”,就是肾精、肾气“居住”的地方。

另外,我们老百姓常说一句话,叫“脚下要有根”。一是因为脚是人体的立足之本;二是因为这个“立足之本”和人体的“生命之本”——肾,它们是同根的。所以,养护好这个“根”对健康尤为重要,而这个“站功”就是在锻炼和养护我们的这个“根”。

这个站功,比你用按摩器刺激腰部强百倍,按摩器不能导引气血,而这么一站,就是直接从内部按摩关节、命门、肾之府。

练习要点:

1. 两个足跟分开一拳大小的距离。站稳以后,慢慢向上挺胸拔背,但腹部要放松,那口气要沉下去,这叫“阳刚阴柔”,就是说脊梁骨要挺拔,这叫“阳刚”;而前胸、腹部、脏器属阴,这些部位要柔软、放松。

2. 要沉肩坠肘,整个手臂直到手指头都要尽量放得很松。

3. 最少做3次轻柔、缓慢的腹式呼吸(也可以较长时间地保持这种站功)。这时你会发现整个腰胯部都受到了一种自然力量的刺激和按摩,你并没有用一点人为的意识去收缩肌肉。

4. 初次练习的人,“一字步”如果有困难,可以稍稍降低一点难度,做一个打开的“八字步”,等到关节灵活、协调性增强了,再慢慢规范。

注意:这个功法随时随地可以练习,但是一定要静心、调息。整个蹲功不能说话,要做到“目瞪口呆”,牙齿要合上,这样才能固肾气。

第一步

第二步:提踵

通过“提踵”(抬脚跟)不仅可以打开、激活“水泉”,还可以促使肾水上行,而气血、心火下行,形成“心肾相交”“水火相济”的态势,这样有助于产生肾气,使全身之气周流,从而调理很多的疾病,比如:调节血压,降肝火、心火、胃火,调节手足发凉、痛经,起到温肾、暖宫(子宫、卵巢)的作用。另外,还是一个极好的预防和调节脏器下垂的好功法。

前提:光摆造型没有用,必须注意下面的练习要求,一定要将调息、收束、放松、内力、意守等融入体式当中,才能有效果。单纯摆造型不能调节脏腑功能。

练习要点:

1. 在保持站功的基础上,吸气的同时,慢而平稳地踮起脚后跟,这叫“顶天立地”,就是脚掌用力拄地,刺激足跟上顶,这种“上顶”的力量一直传导至我们的“肾之府”——整个腰椎和骨盆的部位。

这在中医和传统功夫当中称为“下实”,代表人体的肾精要饱满、实在。

第二步

2. 气沉丹田,同时“撮谷道”(提肛收肾、收缩肛门),整个骨盆、臀部收束。

3. 脊椎向上提拔、延展;眼睛稍稍上视,用一点眼神(聚光)。肝主目,肝又是负责全身气机升降的,这样有助于肝气生发,而肝肾同源。

4. 仍然要保持整个手臂放松。

注意:提踵这一步,都是在吸满气后,屏气不呼的状态下完成的。

第三步:下蹲

在提踵的基础上,一边缓缓地呼气,一边徐徐地下蹲,始终保持踮起脚后跟。

练习要点:

1. 呼气和下蹲是同步进行的,都要慢。

2. 下蹲的时候,注意力集中在尾椎上。让你的尾椎垂直地面下行,膝盖和整个骨盆慢慢松开,两胯、两膝向外打开,有控制地下蹲。

第三步

3. 在下蹲的状态下,均匀地呼吸;手臂、腹部、肩膀依然放松。如果这样下蹲有困难,可以在不提踵的状态下完全下蹲。

注意:脊椎必须垂直地面,身体不可以前倾,达到你的极限就行了,不要强求。

4. 起身时,缓缓地用脚掌的力量把身体向上“推”起,头顶始终对着天空的方向,回到第二步的状态,最后落下脚跟回到第一步的状态。

最后,松下手臂,闭目调息。

第七式:树功

在瑜伽体式当中,有一个常用的平衡功法——树功,也就是咱中国人常说的“金鸡独立”的一种。

它不仅可以锻炼小脑的平衡力,加强人体的协调性、灵活性,从中医角度看,它还是一个调理肝肾和梳理全身气机的功法。

它可以把气血引到肾这棵大树的根儿上,合掌向上伸展的双臂牵拉了两胁的肝胆经,使得肝气得以生发、条达,这棵“树”从形式到实质,都体现出了肝肾同源、滋水涵木的原理。

练习要点:

1站立,静心并调整好呼吸以后,慢慢地将重心移向前面的一只脚,由脚跟、脚掌、脚趾头一步步地抓稳垫子。

步骤1

步骤2

2重心前移以后,将后面的一只脚慢慢地用手抓住,将其顶住另一条腿的内侧。顶住以后,眼睛向前平视,不要再向下看。

步骤3

3掌吸于气,胸前抬。手臂;呼气,合掌于胸前。

4将两个大拇指交叉勾住,一边吸气,一边将整个手臂缓缓上举,眼睛在前方找准一个点,定住,调整平稳的呼吸。手臂虽然向上提拉,但是气一定要沉下去,颈部和肩膀的肌肉不要人为地夹紧,不要使你的肌肉太紧张,以免锁住气机,就白练了。

步骤4

停留30秒左右,然后换腿,按同样的方法练习。

第八式:风吹树式

最后,用“风吹树式”来梳理一下全身,既可以激活“水泉”,又可以深度调节肝胆经、脊椎和两胯,也是一个肝肾同源的修炼方法。

这个功法的好处非常多,简单地讲,比如肝郁或肝阳上亢引起的乳腺疾病,长期练习具有很好的预防和调节作用(刚做完乳腺手术的人暂时不要练习这个功法);对更年期、高血压等也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总之,这个功法可以每天练习,因为无论你是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都需要每天梳理自己的气机,气机不通,各种疾病都有可能产生。

练习要点:

1步骤1其实就是一个摩天功。十指相扣、反掌,吸气的时候绷手臂向上推掌。

步骤1

2一倾身边。呼气,一边向左倾身。

步骤2

贴心提示

看上去这是一个侧弯腰的姿势,因此大多数人认为只要弯腰幅度大就好了,大错!注意这个功法的名字取得太好了,是“风吹树式”,不是“侧弯腰式”。

有什么区别?这里的“风”我理解有两个很好的含义:

第一,风代表一种劲道,不单纯是“树”这个躯干、肢体上的屈身幅度;

第二,肝胆之气本来属木,与春季所主的“风”气化通应。

因此,在练习的时候要注意:比如,向左侧身的时候,重点是以左手的力量向外反掌推拉右手臂,这是借助于内力,这时不要考虑侧弯的问题,只考虑把你的右胯顶出去,放松腰胯,至于弯到什么程度,是身体自己的事情,这样才能使气机顺畅。

我们是在梳理肝胆经,不是在练形体表演。这又是真假瑜伽的一个区别,如果你只顾侧弯腰,不仅身体容易受伤,而且肌肉收缩以后,人为的力量过大,气息不会舒展,绝对无法做到气沉丹田,当然也就注定了锁死气机,还消耗体能,更谈不上打通经络、导引气血了。

步骤3

3从步骤2吸气回到步骤1,呼气的同时再反方向做,如步骤3。

步骤4

步骤5

4吸气,再回到步骤4的状态。

5整个过程都在踮脚掌的前提下完成,最后随着手臂的下落,同时落下脚跟,收功,闭目放松,调整3次深呼吸,再重复练习2~3次。

到此为止,“水泉”补肾法的八式练习就全部介绍完了。大家可以按照这个顺序把它组合起来练习:

1. 脚踝转动式

2. 双腿背部伸展式(变形式)

3. 花环(变形)式

4. 骆驼式

5. 顶峰式

6. 蹲功(变形式)

7. 树功

8. 风吹树式

这八式功法,要整体练习效果才好,尤其骆驼式不要用来单式练习,也不要把它作为首个功法来练习。

最后,有两个好的建议:

第一,“水泉”疗法,如果放在下午的3~7点这个时间段练习,可以事半功倍,因为这是“水时”,是膀胱经和肾经当令的时间,它们属于“水脏”,而且现代医学也发现,这个时间段是一天当中人体关节液分泌最为旺盛的时候。这个时候气血容易导引至“水泉”,正好借助天时、天力,这也叫“天人合一”。这个时辰练习该功法,尤其对于“三高”、心血管调节很有好处,对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强直性脊柱炎等的调节也很有效。因为这些病都与风、节、筋、骨有关系,也就是与肝风、肾水有关,在这个时段坚持练习大有裨益。

第二,如果方便,最好能在练习这套功法之前,先用热水泡泡脚,15~20分钟(患糖尿病的人要注意水温,不要太烫)。泡脚以后再练习“水泉”功法,对激活“水泉”并灌溉、输布全身及气化补肾、打通气机很有好处。

江苏卫视《万家灯火》栏目文道老师讲座视频——瑜伽补肾功 X6TmCi8ShrOcu6zIniaPjwLhv9lDbpsTUsFssQiOaz1QxMEkR76GvCog+g/46+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