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核心内容主要来自第三卷《近代画家》 中部分章节的笔记稿。我曾准备将这本书的体例写得更为丰富一些,但考虑如果那样的话,书中所涉及理论的实践性将会因为出版的推迟被降低,实用性并不会因为内容的更加丰富而更强。书中所提到的每个案例都经过了我的切身观察,其中对建筑细节的一些描述,甚至对经验丰富的建筑师都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对于书中一些建立在他们的建筑实践基础之上的观点,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我只是在以教条的口吻谈论自己未曾实践过的艺术,而必须直面他们的质疑。同时,其中也有很多建筑案例,由于我对它们太过于熟悉,自身的感受也非常深刻,又难以保持沉默,所以激愤而言。虽然发表的言论不至于出现错误,但我也必须要正视这种由主观带来的偏见。我常常对那些不可能会产生欣赏,被建造出来,而我又比较欣赏,反而被破坏和忽视的建筑感到痛苦不堪。我也很难审慎思考哪些建筑原则被一部分人嘲笑,而在另外一部分人那里,却指导了他们的设计原则。我一直都不注重修正我所陈述过的建筑原则,因为在那些被我们反对和不确定的建筑体系中,尽管可能有很多错误的观点,但对我来说仍有很多积极的意义,就像那些生长在沙滩上的杂草依然有它自身的作用一样。
然而,由于书中的插图制作得太过于仓促,甚至个别还有一些瑕疵,我必须向读者道歉。主要因为手中有太多更为重要的正文内容需要思考,并且我对于这些插图的希望仅仅是可以通过它们来佐证我在书中阐述的观点,但有的插图甚至连这么微小的目标都无法完全实现。文本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先于插图完成的,有时我在稚拙地阐述崇高或者优美时,所附插图展现出的内涵却低劣如墨团。如果读者在观看这些粗糙的插图时,将赞扬赋予插图中的建筑本身,而不是我的拙劣绘制,我将不胜感激。
但是,目前为止,尽管这些插图很粗糙、粗陋,却依然具有一定的价值。它们都是在我的监督之下,要么是临摹于插图本,要么是将银版照相拍摄的照片放大、调整后的图片(插图九和插图十一)。不幸的是,由于插图九中的玻璃窗太高,且离地面太远,使得通过银版照相拍摄的部分显得有些模糊不清。我无法精确地描述出插图中玻璃窗的镶嵌图案的细部,尤其是玻璃周围的部分,不过我可以确信,它们被放置在这幢建筑中时被雕琢得非常舒展。但窗框的大致比例还是被我精心保留了下来,边框柱身的螺纹也非常清晰,整体效果和嵌在建筑上时没太大区别,这点也正是插图在本书中的主要作用。不过,我也将窗户的其余部分精准地展示了出来,甚至是石头上的裂缝和它的数量。尽管插图本身有一定瑕疵,但在展现古典建筑的面貌,以及表现它的“如画”特征时却是必要的,这或许会降低它们作为建筑的真实性,但我们必须面对这种可信度的挑战。
读者或许会发现,在正文部分的章节中,有几个图案示例的字母标注得似乎不是很清楚,但如若从整体效果观看却更便于理解。其中标明的任何截面线条都很清晰,如果截面是对称的,便用字母a表示,截面本身则用字母 表示。但如果截面是非对称的,它的方向则由两个字母表示,a和a 2 表示截面的两个端部,而实际截面则用 和 表示,两端同样用a和a 2 表示。
读者或许会惊讶于书中参考使用的建筑图是如此稀少。但必须要记住,本书的目的仅仅是通过一两个图例阐述一些建筑原则,并不是一部系统的欧洲建筑专著。书中使用的所有建筑插图都来自那些我最钟爱,或者我认为最应该受到建筑学院的重视、却没有得到应有关注的建筑杰作。虽然,可能由于个人的观察原因,插图中建筑物的精确度不是那么高,或者有些不是很恰当,我本来也完全可以用埃及、意大利或西班牙的其他建筑对这些原则进行阐释,正如我在本书中将读者的注意力主要引向意大利的罗马式和哥特式建筑,但由于我的个人爱好和经验,我重点关注的却是这类丰富多彩、充满古韵的建筑风格。它们就像宗教建筑的分水岭,从亚得里亚海延伸到诺森布里亚地区,这条脉络一面是杂乱的西班牙建筑学院风格,另一面则是与之相仿的德国风格。在这条链条的顶点、轴心处,我首先考虑的是,以瓦尔达诺城的建筑作为意大利罗马式和纯粹哥特式的代表;威尼斯和维也纳作为受拜占庭风格影响较大的哥特式代表;鲁昂,以及其相关的诺曼底城市,如卡昂、巴约和库唐斯,作为北部建筑群中从罗马式到火焰式风格演变中的代表。
其实,我更希望可以从我们早期英国哥特式 建筑中给出更多案例。但现在我们国家的大教堂,冰冷得使我无法进行这项工作。反观欧洲大陆的那些教堂,他们日常的宗教服务、灯光和熏烟消毒,使得那些教堂无比安全。去年夏天,我曾从索尔兹伯里出发对英国的教堂进行过一次朝圣之旅,但那次短暂的几天工作却造成了我现在虚弱的身体状态,这或许也是本书篇幅短小、不完善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