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0代”是性行为的分歧点

上野 在《数据统计:NHK 日本人的性行为·性意识》(日本放送出版协会,2002年)这本书中,我与社会学家宫台真司根据调查数据做了一场对谈,那些数据明确显示了日本人的性行为(与性相关的欲望与观念)特征及社会性别差异(社会性别是文化社会造成的性别差异),连代际差异都体现得非常清楚。

由此可以看出,“30代”是性意识与性行为的分歧点。而且,“30代”还是非婚少子化潮流的主力军。三十岁出头的女性,有三分之二结了婚,三分之一未婚。男性则几乎一半未婚。

“30代”人群与上一代的分歧十分明显。她们一方面接受了上一代价值观的熏陶,另一方面却在行动上出现了变化。换言之,她们自身的性行为虽然发生了变化,但其超我 仍在对其做出规范性的Yes和No的判断。因此可以说,“30代”女性始终生活在意识与行为的“割裂状态”。这些特征都明显地体现在了数据中。我认为宏观调查的数据绝不可小觑。

意识与行为的“割裂状态”到了“20代”和“10代”的身上便消失无踪了。因为这两代人的意识规范也已经随着变化的行为而发生了变化。从中可以看出什么呢?将“30代”视作分歧点,那么规范与行为一致的就是“40代”以上的人群。“40代”以上的女性现在已经成了初、高中生,也就是“10代”人群的母亲。因此通过数据可以预测出,“30代”女性将会亲身经历性规范与性行为的割裂,而“10代”和“20代”的年轻女性,则会与母亲那一代形成对立。那么就能看出,“10代”和“20代”的年轻女性与“40代”以上的母亲世代在性行为方面存在着断崖式的差异,甚至可以说是互为异文化(参照第005页图表)。

这就是宏观的动向。在思考当今日本人性行为的变容 时,可以预测到“30代”和“女性”将成为关键词。而我最感兴趣的是,信田女士从心理咨询的视角出发,针对这一变化观察到了什么样的现象。

信田 我从1995年开始,已经从事了七年的心理咨询工作。在谈论“30代”之前,我对上野女士的上述发言最感兴趣的部分,其实是拥有“10代”和“20代”出头的女儿的母亲世代。正如你刚才的预测,这个人群目前已经陷入半狂乱状态,源源不绝地向咨询中心涌来。

专栏:“30代”是女性的分歧点?——读《数据统计:NHK日本人的性行为·性意识》

上野千鹤子

出处:

●NHK“日本人的性”制作组编《数据统计:NHK日本人的性行为·性意识》(日本放送出版协会,2002年)

调查概要:

●调查实施时间:1999年11月25日—12月12日

●调查方法:自主填表、当面填写、密封回收

●调查对象:全国16~69岁公民,300个地点合计3600人

●取样方法:根据住民基本台账实施分层两阶段随机抽样法

●有效回答数:2103人

●回收率:58.4%

●结构:

·性别 男:女=50.1∶49.4

·年龄 10代∶20代∶30代∶40代∶50代∶60代

=6.6∶20.4∶17.8∶19.3∶20.0∶15.9

世代性断裂——图①

·“40代”以上存在着巨大的世代性断裂

此前,人们一直把婚姻当成性爱的通行证。正因如此,才会产生“初夜”这个词,意指进入婚姻的同时也是性生活的开始。

图①的问题是展示婚姻与性爱割离的性革命指标之一。“30代”回答“无所谓”的人数激增,约为“40代”的两倍。“30代”以下回答“无所谓”与“倾向无所谓”的人数超过80%,由此可以看出“30代”以下与“40代”以上存在着极大的世代性断裂。

越年轻越保守——图②

对婚前性行为持宽容态度的“30代”以下,显示出了对婚外性行为的保守态度。有趣的是,随着年龄的下降,“想尝试”和“不想尝试”的数据都在上升。“不想尝试”的数字占压倒性优势,可以看出越年轻越保守的倾向。由此可见,越是年轻的世代,就拥有越强烈的浪漫主义爱情观,推崇婚前的自由性爱和婚后的互相守贞。

另外,在提问是否“有经验”时,得到了有趣的结果。婚外性行为的经验率自然具备以下两种特征:①结婚率越高则经验率越高;②年龄越大经验累计率越高。而“30代”的婚外性行为经验率有5%,结合“想尝试”和“倾向想尝试”这两种潜在愿望,可以预测:这个世代在成为“40代”和“50代”后,其婚外性行为实际经验率将会超过现在的“40代”和“50代”。由此可以看出,“30代”一面在意识上渴望浪漫主义爱情观,一面却以实际行动反其道而行之。

两头不靠的“30代”——图③

年轻时代给了较多肯定的回答,反映出性行为的低龄化。“想尝试”和“倾向想尝试”的回答在“20代”和“10代”人群中激增,可见“30代”在其中属于两头不靠的世代。再看“有经验”这一项,“10代”回答“想尝试”的人数占20%,回答“有经验”的人数占20%,可以说是言行一致。但是“30代”回答“想尝试”的人数为2%,回答“倾向想尝试”的人数为9%,合计11%。相对的,“有经验”的人数却占20%,证明这个人群里存在着一些人,她们并非“想尝试”,却有过不情愿的性经验。

意识与行动的割裂现象在这个世代变得显著起来,她们的数据与上几代人相比,存在着极大的断裂。

“割裂状态”的“30代”——总结

从整体观察性意识与性行为的代际变化可知,“30代”是一个分歧点。其上和其下的世代虽然在意识和行动两方面都背道而驰,但各自保持着内部一致。唯有这个世代的意识和行动存在割裂,显示出了过渡期世代的特征。换言之,她们的头脑受到了旧世代性规范的影响,实际行动却发生了变化;或是性意识发生了变化,行动却未能跟上脚步,正在经历着“割裂状态”。

按世代划分,以“30代”为分歧点,“40代”以上与“20代”以下人群的性意识和性行动存在着很大的代际断裂。假设现在的“10代”和“20代”人群的父母时代是“40代”和“50代”人群,那么可以推测,亲子之间针对“性”的问题存在着很大的代沟。

上野 这种趋势并不奇怪。在她们看来,家里十几岁的女儿可谓无法理解的异人种。不过现在的年轻女孩已经不处在规范与行动的割裂状态,她们并不会感到矛盾。这些孩子面对代沟,不会将其归结为自身的问题。反倒是她们的母亲无法接受自己与孩子的代沟,认为那是有问题的行为。

信田 正是如此。此前还发生过与之相关的事件:东京都练马区某家庭内有一名不愿上学的初三女生,其母亲无法忍受她的家庭暴力而将其杀害,并将遗体放置在了大型冻柜中(2002年7月)。得知这件事时,我意识到,来向我们求助的半狂乱的家长其实与那位母亲只有一层窗纸之隔。我认为,那位母亲杀害女儿的真实动机并非家庭暴力,而是女儿不去上学,还每天在外夜游。

在深夜的街道上徘徊,寻找新的立足之处,这是一种求生行为。然而在母亲眼中,那却成了不可原谅的行为。接下来只是我的想象:那位母亲可能为了阻止女儿的问题行为,最后才演变成行凶。女儿每天晚上化妆出门,母亲一阻止,她就对其施展暴力。于是,母亲为了让女儿再也无法出门,趁她午睡时捆住了她的手脚。女儿睡到傍晚醒来,发现四肢被束缚,恐怕会大声质问母亲,然后拼命挣扎。母亲趁女儿无法自由行动,忍不住将其掐死了。

上野 那位母亲几岁了?

信田 案发时是四十九岁。我平时会接到很多与之类似的咨询,而且咨询者都是母亲。我会觉得:“这有什么问题?”但那些母亲大多已经陷入半狂乱状态,对我说:“她原本不爱上学,后来好不容易去学校了,却变得很爱玩,经常夜不归宿。”

上野 是什么原因让她们陷入半狂乱状态呢?

信田 就是刚才提到的“规范”。她们内心有一种自认为“理所当然”的规范,就算极力放松了,她们还是无法原谅女儿的行为。 LBufTt42kXArNnk9PaOUwEF4ywuOOOkPHoPqfIKydAxRkrA86E8vxBYQFXCI6Ne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