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野 刚才也有所提及,宫台真司在《亚文化神话解体》(PARCO出版,1993年)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后,包含性因素的交流模式中,“关系的偶发性”已经占据了支配性的地位。所谓“关系的偶发性”,就是“无可替代性”的解体。那就意味着“可以不是你”“可以不是我”。如此一来,自我存在的确证就无法全面依赖于单一的他者。这一事实导致了飘浮感和不确定性,但人们也许并没有将其识别为病理表现,所以才不来找信田女士。
针对这一现象的反作用力,应该是纯爱愿望。“世界上一定存在着这么一个人,将我视作他的真命天女。不可能没有。”
信田 这种心理还存在连动反应,就是在自己内心寻求“无可替代的自己”。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出版了不少这类书籍,但那并不是什么好事。《爱得太多的女人》( Women Who Love Too Much ,罗宾·诺伍德,读卖新闻社,1988年)可算是成瘾系列的划时代作品,最后就回归到了“无可替代的”“真正的”自己。其后出现的美国成瘾书籍都大同小异,全部否定了关系的偶发性。
上野 我认为在保养产业兴盛的背景下,也存在着关系的偶发性与交流模式变化的连动。
信田 正如宫台先生所说,有的人无法将关系的偶发性理解为“没有人承认无可替代的我”,她们也许无法忍受关系的偶发性,从而发起各种各样的行动。其行动的结果,应该就是许多怀抱心理问题的人。
上野 为了回避关系的偶发性而步入婚姻……
信田 或者为了回避关系的偶发性而陷入种种成瘾事物。很多人就因为这样,最后走进了我的咨询室。如果将这些问题做个梳理,一口气追问下去,其根基处暴露的关键词,也许就是“关系的偶发性”。只不过,几乎没有人直接将它视作问题来找我咨询。
上野 说“那个人没了我不行”的女人,难道都拥有“我是这个人无可替代的存在”的确证吗?太不可思议了。她们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心理结构?信田女士能够对此产生理解和共鸣吗?你会说“我懂你的心情”吗?
信田 我不能说谎,所以不会这样说。我只会重复:“你认为那个人没了你就不行,是吧?”重复完了再点点头,只能这样了。
不过真实情况如何呢?那种人跟对象分手后,一般会很快找到同样的新对象。换言之,对象并非独一无二的存在。可她们说的却是:“其实分了更好,但我不分都是为了他。因为他没了我不行。”
上野 有没有人反过来说“没了他我活不下去”呢?
信田 那倒没有。其实上野女士有个特征,就是常说“我”。我也经常把“我”挂在嘴边。但是跟她们在一起时,我几乎听不到“我”。“我”这个词在对话中消失了。她们会说老公如何如何、儿子如何如何、别人如何如何、婆婆如何如何。总之,她们过日子完全用不到“我”这个词。
上野 是啊,她们的确完全用不到“我”。“我”在她们那里虽然是个空洞的中心,但事实上,她们的世界全都是以自己为中心构筑起来的。
信田 可她们并不这样想。她们认为自我是为了他人而存在。其实把那个说法反过来,就是彻头彻尾的自我中心,她们却丝毫没有察觉。
上野 我们已经解析了步入婚姻的女性的病理,不如来看看没有步入婚姻的女性如何思考吧!
信田 对于这类人,我只有一句话:“太可怜了。”这只是我的直观感想,请见谅。
上野 你觉得她们怎么“可怜”了?
信田 她们看不见未来的道路,未能切换到婚姻生活,自己的立足之处越来越狭小,所以我常常想,这些人究竟该怎么活下去呢?
上野 山田昌弘等人将啃老单身人群调查的对象年龄设定为二十五岁到三十五岁时,我也想过:“为什么上限是三十五岁?”问题反倒集中在三十五岁以上的人群。
信田 真的,在那个年龄时我也想过:如果我生活在现在的日本,会怎样做选择、怎样活下去?你想啊,这根本是个走投无路的死局。
上野 我非常理解。“后均等法世代”中,真正走上综合岗位的女性屈指可数。那一时期日本企业全都引进了分路线的人事管理制度,几乎所有女性都成了普通岗位的OL。普通岗位的工作,五年就干到头了。工作一成不变,在公司受人嫌弃,可是一旦辞职就没有退路,只能赖着不走。稍微软弱一些的人受不了旁人的冷眼,就会辞职去做派遣工。真的是走投无路。
三十岁出头的年龄,父母都还算健康,可是接近四十岁,就开始担心了。还有一点,适宜生育的年限在渐渐逼近。所以女性一旦到了四十岁,单身率就会骤然下降。
这个人群实际就处在走投无路的状态,工作没有前途,人生缺乏前景,经济又一蹶不振。结婚的可能性越来越小,父母的年龄越来越大。我猜,第二、第三个东电OL必定会登场。
信田 是不是很多人都有“白天的我”和“晚上的我”两副面孔,过着像东电OL那样的生活呢?
上野 玩电话约会的,做美容上瘾的,沉迷学语言的,花样很多吧。
信田 电话约会啊。不过现在人们渐渐明白电话约会这类渠道风险很大,一般人不会随便涉足了吧。
上野 不管怎么说,持续工作的单女并非都是上升组。普通岗位的OL哪怕再过十年依旧没有上升空间,而且工作的环境越来越恶劣。
信田 就是啊。她们还会被“相对剥夺”感渐渐逼上绝路。这该怎么办啊!时间能解决问题吗?只要过了四十岁,至少生孩子的选项可以去除了。
上野 比较有趣的例子是,有的女性三十五岁以后才开始规划人生。那种人会在三十五岁时说:“我的人生规划中少了结婚的选项。”这时已经没有人积极说媒了。唯有到了这一刻,她才会开始规划自己的将来和父母的看护。
考虑到有看护父母的责任时,女儿年轻时一直啃老,直到上了年纪也不失为一种选择。可是一旦换成儿子就不行了,结婚无望,跟父母一同变老的中年男人……
信田 那家族成员中就缺乏了看护者呢。只不过,选项减少了,人肯定会越来越轻松吧?
上野 因为到了那种时候,人就不得不咬牙做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