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田 我总是觉得“60代”的女性很不可思议。因为她们自己并不工作,却要时刻提点女儿“工作,工作”。
上野 因为她们对自己缺乏经济实力感到……
信田 感到后悔?
上野 应该是耿耿于怀。樋口惠子就属于那个世代。她是战后男女共学的第一代人,应该也是第一批产生困惑、认为“我们上学时明明跟男人是平等的”的人。她们还在想:“我的成绩并不比丈夫差呀。”
信田 所以她们认为,既然女儿成绩还不错,就应该出去工作,希望女儿能在事业上有所建树。
上野 嗯。所以20世纪90年代以后,女性高学历化的进程堪称迅猛。你看,当时的升学率突然蹿得很高。十八岁以上的升学率,如果加上短期大学的数据,女生就超过男生了。还有一点,名牌大学的女生复读率特别高,其背后就隐藏着母亲对女儿的教育热情。
信田 让女儿成为自己人生的接力者?那些母亲为女儿设想了什么样的未来呢?
上野 应该没有设想。她们只想让女儿拥有自己未能拥有的东西。但与此同时,她们也不容许自己的人生遭到否定。所以她们将这种矛盾心理直接推给了女儿,说的话往往自相矛盾,使女儿陷入割裂状态:“妈妈,你到底想要我结婚,还是发展事业?还是想要我生小孩,跟妈妈一样成为家庭主妇?”其实她们的母亲两者都希望。
女性学在美国登场时,研究者进行过很多成功女性身份认同形成的调查研究。后来发现,成功女性有一个相通之处——她们都是实现了父亲期待的大女儿或独生女。但她们也面对着两难的境地:“父亲教会我如何行走于社会,却没有教会我如何与人温存。”所以,她们跟男人发生性关系时,只能模仿母亲。这种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会经历人格割裂的状态。
现在的母亲对女儿发出的信息,也是割裂状态(双重束缚)的信息。一边是“要有女人味”,一边是“只当女人还不够”。我想,那些母亲还是不能容许女人的身份遭到否定。
信田 要有女人味……是什么意思呢?
上野 用刚才的话来解释,就是被男人选中的人生。然而,被男人选择时,做选择的男人决定了女人的价值,所以母亲不能容忍女儿被没用的男人选中。譬如年龄比女儿小、靠打零工为生的这类男人就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