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05
SCOR模型的供应链绩效维度

SCOR模型是个很好的供应链管理模型,主要讲了4方面内容,也就是人们常说的“4个P”:People(人)、Process(流程)、Performance(绩效)、Practice(实践)。绩效是其中的一个重点。

SCOR模型规划了5个维度的绩效,包括:①可靠性;②响应能力;③柔性(灵活性);④成本优势;⑤资产利用率。

按照通常的供应链管理要求,SCOR模型设置了13项指标,并按照以上5个维度做了区分(表2-1)。

表2-1 供应链绩效表

img

以上绩效指标都有相应的公式,计算起来也不复杂。其中,生产的柔性主要是指换线速度,也就是把流水线从生产产品A切换到生产产品B的时间,是个时间指标;增值生产率主要是人均产出,也就是人效,是个收入指标或者利润指标。

实际上,SCOR模型中列举了几百个指标,仅仅人力技能这一项就超过200个指标,其枯燥程度不亚于经书,如果不是爱好,一般人怕是很难深入了解。

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这么多指标吗?根本不需要,只要抓住关键指标就行了。

比如某仓库的绩效指标——我们给客户做规划的时候,一共给出了20项指标(表2-2);客户最后自己选择时,其实只选用了5项指标,因为他们认为5项指标就可以管好业务了。

表2-2 某仓库的绩效指标

img

再比如运输指标,林林总总也可以搞几百个,实际工作时可能几个就够了。比如,某客户选用了第三方物流,对第三方物流的考核指标只有5个(表2-3)。

表2-3 某客户管理第三方物流公司的绩效表

img

供应链的每个环节都有其管理的要点,抓住要点就行了——比如,供应链中生产线的柔性的关键是换线速度或者换模具的速度(举例:换一套冲压模具的时间不可大于5分钟)。 mnJ+smezb4tYsBK01zmlOCQaLMR8UEhMx+S+zj7Y6VCVNgjfAgw6p7/S1GhFqAD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