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前面的介绍,相信你在学习结构化思维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思维框架在结构化中的作用。
除了前面提到的2W1H,5W2H也是解决一般问题时非常有用的思维框架。如图3-19所示,5W2H分别代表Why、Who、When、Where、What、How和How much,很多问题都可以拆解成这7个要素。如果你知晓这个框架,那么在分析问题的时候会更加全面和体系化, 别人的难题也许只是你的填空题。当别人在感叹你思考得为什么如此全面的时候,你会心一笑,这只不过是一个“套路”。
图3-19 5W2H结构
举个例子,假设最近系统不稳定,连续出现了一些比较严重的P1故障,老板让你组织一个全员大会,提升大家的质量意识。你准备发一个会议通知,内容如下。
为了提升质量意识,召集大家于10月22日下午3点在3号楼205培训室召开全员大会。会议议程是首先复盘一下最近故障出现的原因,然后制定策略防止类似故障再次出现。目标是为了在下半年不再出现P1故障,确保线上系统的稳定性。
然而,这个内容不够清晰,更好的做法是使用5W2H对内容进行结构化的表达,具体如下。
● 目的:提升全员的质量意识。
● 目标:下半年不再出现P1故障。
● 时间:10月22日下午3点。
● 地点:3号楼205培训室。
● 议程:1)故障复盘;2)制定故障防控策略。
对比两个会议通知,不难发现,5W2H的结构能让表达更有条理、更清晰。
幸运的是,针对不同的问题场景,前人已经总结了很多解决特定问题的结构框架,具体如下。我们不用绞尽脑汁地去寻找分析问题的角度,可以拿来即用。
(1)制定市场营销策略的“4P”模型:即产品策略(Product Strategy)、价格策略(Price Strategy)、渠道策略(Place Strategy)、促销策略(Promotion Strategy)。
(2)思考组织战略的“7S”模型:即经营策略(Strategy)、组织结构(Structure)、运营系统(System)、经营风格(Style)、职员(Staff)、组织技能(Skill)和共享价值观(Shared Value)。
(3)分析竞争力的SWOT模型:SWOT分析代表分析企业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
(4)制定目标的SMART模型:即制定目标要满足确定性(Specific)、可度量性(Measurable)、可实现性(Attainable)、相关性(Relevant)和时效性(Time-based)。
善用这些框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高效地解决问题,还可以辅助我们更全面和结构化地思考,做到“无遗漏,不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