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开展研发活动是以获取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为目标,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研发费用占比是申报政府各类科技财税政策的关键核心指标,企业要想使该指标符合要求,其首要前提是需要企业夯实研发活动的基础管理工作。只有研发活动的基础管理工作做到位,企业财务人员才能做到准确归集和核算研发费用。
从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角度看,研发规划的制定和年度研发计划的有序开展对企业成长和稳定发展是极为重要的。通常来说,企业研发活动的业务流程包括研发立项管理、研发过程管理、结题验收、研究成果开发与研究成果保护环节,如图2-2所示。
图2-2 企业研发活动的业务流程
研发管理过程伴随各类文档予以支撑。从申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政府科技财税政策角度看,在研发立项管理环节,需提供或备查的文档材料主要包括:研发项目计划书或立项报告,研发立项的决议文件,研发项目组编制情况及人员名单等;在研发过程管理环节,主要涉及的文档资料包括:研发项目进展情况表、研发项目变更(中止)情况表、研发费用归集明细表等;在结题验收环节,涉及的关键文档资料包括:结题验收报告或研究成果报告、研发经费决算表、科技成果鉴定、专利申请或授权情况等;在研究成果开发与保护环节,涉及的关键文档主要包括:科技成果转化情况统计表、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归集明细表、历年知识产权获取情况统计表等。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0号——研究与开发》规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至少应当关注下列风险:
(1)研究项目未经科学论证或论证不充分,可能导致创新不足或资源浪费。
(2)研发人员配备不合理或研发过程管理不善,可能导致研发成本过高、舞弊或研发失败。
(3)研究成果转化应用不足、保护措施不力,可能导致企业利益受损。
为了有效控制研发风险,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促进实现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研发管理应采取以下管控措施:
(1)重视研发。企业应当重视研发工作,促使研发活动的开展及其相关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2)科学制订研发规划与研发计划。企业应根据发展战略,结合市场开拓和技术进步要求,科学制订研发计划。
(3)夯实研发全过程管理。企业应强化研发全过程管理,规范研发行为。
(4)促进成果转化和有效利用。企业应促进研发成果的转化和有效利用,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研究与开发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本源,是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体现,是企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推动力。为此,企业应当重视研发工作,最好设置专门机构或配备相关人员定期开展研发规划的研究和制定,并在研发规划基础上,有序实施各年度的研发计划。
通常来说,研发规划是以公司整体战略为基准,面向行业现有竞争格局和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分析外部的经济环境、技术环境、产业政策、竞争对手等情况,以及公司自身技术和运营资源,明确公司未来三至五年的研发方向和重要研发项目。
年度研发计划是研发规划在各年度的具体实施计划,即在研发规划的指导下,根据公司年度经营计划及当期技术、市场、竞争对手变化以及公司目前研发技术现状等情况,确定本年度所要开展的具体研发项目。
企业研发立项管理环节主要包括立项申请、项目评估和项目审批,如图2-3所示。
图2-3 企业研发立项管理流程
在研发立项环节,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可能包括:①研发计划与国家(或企业)科技发展战略不匹配;②研发承办单位或专题负责人不具有相应资质;③研究项目未经科学论证或论证不充分;④评审和审批环节把关不严。其直接后果可能导致创新不足或资源浪费。
基于前述可能面临的风险,企业采取的主要管控措施如下。
1.建立完善的立项、审批制度
企业可以确定研发计划制订原则和审批人,审查承办单位或专题负责人的资质条件和评估、审批流程等;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市场及技术现状,制订研究项目开发计划;应当根据实际需要,结合研发计划,提出研究项目立项申请,开展可行性研究并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2.组织第三方评估论证
企业可以组织独立于申请及立项审批之外的专业机构和人员进行评估论证,出具评估意见。
3.审批关注重点
研究项目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审批,重大研究项目应当报经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集体审议决策。审批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研究项目促进企业发展的必要性、技术的先进性以及成果转化的可行性。
4.制订立项计划和报告
立项计划应经科研管理部门负责人审批,立项报告应对市场需求与效益、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主要技术路线、研究开发目标与进度、已有条件与基础、经费等进行充分论证、分析,以保证项目符合企业需求。
从申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政府科技财税政策角度看,在研发立项管理环节,需提供或备查的文档材料主要包括:研发项目计划书或立项报告(见表2-1)、研发立项的决议文件(见表2-2)、研发项目组编制情况及人员名单(见表2-3)等。
表2-1 研究开发项目计划书或立项报告(参考模板)
(续)
表2-2 研究开发项目立项决议(参考模板)
表2-3 研发项目组编制情况及研发人员名单(参考模板)
注:全时率是指项目组各人员参与项目实施的时间比率,取100%、75%、50%、20%等。
研发过程是研发管理的核心环节。一方面,企业应当加强对研发过程的管理,合理配备专业人员,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确保研究过程高效、可控;同时,企业也应当跟踪检查研究项目进展情况,评估各阶段研究成果,提供足够的经费支持,确保项目按期、保质完成,有效规避研究失败风险。
实务中,研发通常分为自主研发、委托与合作研发。针对不同的研发形式,其面临的风险和管控措施也有所差异,具体如下。
自主研发是指企业依靠自身的科研力量独立完成项目,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在引进消化基础上的再创新三种类型。
1.主要风险
自主研发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①研究人员配备不合理,导致研发成本过高、出现舞弊行为或研发失败;②研发过程管理不善,费用失控或科技收入形成账外资产,影响研发效率,提高研发成本甚至造成资产流失;③多个项目同时进行时,相互争夺资源,出现资源的短期局部缺乏现象,可能造成研发效率下降;④研究过程中未能及时发现错误,导致修正成本提高;⑤科研合同管理不善,导致权属不清,知识产权存在争议。
2.管控措施
基于自主研发面临的可能风险,企业应采取的主要管控措施包括:①建立研发项目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和研发项目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②合理设计项目实施进度计划和组织结构,跟踪项目进展,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保证项目顺利实施;③精确预计工作量和所需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④建立科技开发费用报销制度,明确费用支付标准及审批权限,遵循不相容岗位牵制原则,完善科技经费入账管理程序,按项目正确划分资本性支出和费用性支出,准确开展会计核算,建立科技收入管理制度;⑤开展项目中期评审,及时纠偏调整,优化研发项目管理的任务分配方式。
委托研发是指企业委托具有资质的外部承办单位进行研究和开发。若企业研究项目委托外单位承担的,应当采用招标、协议等适当方式确定受托单位,签订外包合同,约定研究成果的产权归属、研究进度和质量标准等相关内容。
合作研发是指合作双方基于研发协议,就共同的科研项目以某种合作形式进行研究或开发。企业与其他单位合作进行研究的,应当对合作单位进行尽职调查,签订书面合作研究合同,明确双方投资、分工、权利义务、研究成果产权归属等。
1.主要风险
委托与合作研发可能面临的主要风险:委托与合作单位选择不当,知识产权界定不清。此外,合作研发还包括与合作单位沟通障碍、合作方案设计不合理、权责利不能合理分配、资源整合不当等风险。
2.管控措施
基于委托与合作研发面临的可能风险,其主要的管控措施包括:①加强委托与合作研发单位资信、专业能力等方面的管理;②委托研发应采用招标、议标等方式确定受托单位,制定规范、详尽的委托研发合同,明确产权归属、研究进度和质量标准等相关内容;③合作研发应对合作单位进行尽职调查,签订书面合作研究合同,明确双方投资、分工、权利义务、研究成果产权归属等;④加强项目的管理监督,严格控制项目费用,防止挪用、侵占等;⑤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国内外技术最新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变化,对项目的目标、内容、进度、资金进行适当调整。
结题验收是对研究过程形成的交付物进行质量验收,分为检测鉴定、专家评审、专题会议三种方式。
1.主要风险
结题验收环节可能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由于验收人员的技术、能力、独立性等造成验收成果与事实不符;测试与鉴定投入不足导致测试与鉴定的不充分,不能有效降低技术失败的风险。
2.管控措施
基于结题验收面临的可能风险,其主要的管控措施包括:①建立健全技术验收制度,严格执行测试程序;②对验收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应重新进行验收申请或补充进行研发,直到研发项目达到研发标准为止;③落实技术主管部门验收责任,由独立且具备专业胜任能力的测试人员进行鉴定试验,并按计划进行正式的、系统的、严格的评审;④加大企业在测试和鉴定阶段的投入,对重要的研究项目可以组织外部专家参与鉴定。
1.主要风险
研究成果开发是指企业将研究成果经过开发过程转换为企业的产品。其主要风险包括:研究成果转化应用不足导致资源闲置;新产品未经充分测试导致大批量生产不成熟或成本过高;营销策略与市场需求不符导致营销失败。
2.管控措施
基于研发成果开发面临的可能风险,其主要的管控措施包括:①建立健全研究成果开发制度,促进成果及时有效转化;②科学鉴定大批量生产的技术成熟度,力求降低产品成本;③坚持开展以市场为导向的新产品开发消费者调研;④建立研发项目档案,推进有关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应用。
研究成果保护是企业研发管理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有效的研究成果保护,可维护研发企业的合法权益。
1.主要风险
研究成果保护环节面临的主要风险可能包括:未能有效识别和保护知识产权,权属未能得到明确规范,开发出的新技术或产品被限制使用;核心研究人员缺乏管理激励制度,导致形成新的竞争对手或技术秘密外泄。
2.管控措施
基于研究成果保护面临的可能风险,其主要的管控措施包括:①进行知识产权评审,及时取得权属;②研发完成后确定采取专利或技术秘密等不同保护方式;③利用专利文献选择较好的工艺路线;④建立研究成果保护制度,加强对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业秘密及研发过程中形成的各类涉密图纸、程序、资料的管理,并严格按照制度规定借阅和使用,禁止无关人员接触研究成果;⑤建立严格的核心研究人员管理制度,明确界定核心研究人员范围和名册清单并与之签署保密协议;⑥企业与核心研究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当特别约定研究成果归属、离职条件、离职移交程序、离职后保密义务、离职后竞业限制年限及违约责任等内容;⑦实施合理有效的研发绩效管理,制定科学的核心研发人员激励体系,注重长效激励。
综上,研究与开发是企业持久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应始终坚持把研发作为发展的重要战略,紧密跟踪科技发展趋势,切实提升核心竞争力,进而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