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儿童其实喜欢对话

如上文所述,本书中讲到的儿童哲学其实就是与儿童一起进行的对话型哲学探究。

那么为什么要让儿童研习与实践哲学呢?儿童哲学又为何会风靡全球呢?

儿童哲学教育之所以重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当前的全球环境,二是孩子自身的需要。

以上这两点,分别是外在原因和内在原因。

以笔者自身来说,之所以致力于向全球推广儿童哲学,是因为儿童哲学无论对于孩子还是成年人都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智力活动。

笔者在学校进行儿童哲学授课时发现,尽管学生们对于具体的主题各有好恶,整体效果还都是很理想的。课后的感想大多是“很有趣”“提供了思考的契机”“课还没上够”,其他科目可没有这样的效果,这并不意外,与小孩子有过接触的人,都知道孩子的疑问和提问多么具有哲学性,多么接近问题的本质。换言之,在追求有趣这一点上,成年人和孩子其实都需要儿童哲学。

满足好奇心

儿童哲学为什么如此有趣呢?首先是因为哲学命题都很有趣,其次是因为对话本身也很有趣。以上这两点都是现代社会迫切需要却又稀缺的。哲学命题会引导我们去解开更深的谜团,满足求知欲。直觉告诉我们很多问题不会有明确的答案,却又不知不觉陷入沉思,这就是哲学命题的乐趣所在,它深深植根于人类的好奇心。“好奇心”这个词可能看起来没有那么高大上,然而好奇和惊讶才是产生思考的源泉,因此绝不能轻视好奇心的作用。哲学命题中其实也包括了社会问题和道德问题。我们可以某件事情为契机,对于社会的理想形态、人类的行为模式或社会规则的合理性进行思考与质疑。关于这些主题,我们都会在意,并希望可以了解别人的想法。

总之,能引发深度思考的命题,往往来自于特异、新奇或矛盾的经验或见闻。夸张地说,当我们司空见惯的世界出现了一条大裂缝时,又或者神秘物体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时,我们才会去思考哲学命题。我们会觉得这个谜团与周围所有事物相关,会涉及自己的全部生活。这个谜团可能像一本好的推理小说或象棋高手的对弈一样扣人心弦,也可能是关乎人的生命或世界和平的深刻问题,总之不解开这个谜团就会坐立不安。

促进思考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曾经遇到过上文提到的谜团,却又不求甚解,不去更深入地探究。我们倾向于认为:找不到答案,思考也是白费;涉及面太广,难以理出头绪;与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没有直接关系,无暇去思考;即使去思考关于人生和社会的问题,仅靠一己之力也无济于事……这些都是我们逃避回日常生活舒适区的借口。明明有了新的发现和惊奇,我们却放弃思考,沉迷于早已习惯的例行公事中,试图将新事物遗忘。

如上文所述,所谓思考就是让不同的事物产生关联。然而当接触到存在较大差异的事物时,我们在被新奇与谜团所吸引的同时,也会倾向于放弃思考新事物,而退回原有的舒适区去思考那些原本就比较容易建立关联的问题。我们就这样把自己所生活的世界变成一大堆毫无关联的碎片,让自己的圈子越变越小。 将自己的生活锁定在与这个世界的其他部分毫无关联的一隅中,在某种程度上会更容易生存,但又很难让人找到人生的意义。 所谓意义就是关联性,而碎片化会导致失去关联性。如果说思考的本质在于建立关联,那也就是一种赋予意义的活动。如果放弃思考,即意味着放弃给事物建立关联,不再去思考其意义。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每天都疲于奔命,无暇认真思考自己的人生、社会的理想形态或人的生活方式,而孩子也一样奔走于学校和补习班之间。孩子的人际关系其实与成年人一样复杂,需要耗时费力去进行打理,也就没有时间与小伙伴们一起去探讨深度宏观的问题,即使学校也不能免俗。成年人和孩子都在忙碌地过着碎片化的生活,时而会突然感觉自己的人生似乎没有意义,怅然若失。

思考并讨论各类命题的方法

当下我们有很多不得不去认真思考的命题,关于未来、环境、家庭、自身、死亡、科学、政治、金钱、审美,又或者如何获得幸福,这些问题往往错综复杂,无法归纳进某一个学科类别的框架中。比如环境问题,不仅涉及自然环境学和生态学等科学领域,还关乎自然与人类的关系,这就难免会牵扯到文学、伦理学、艺术等领域,而如何保护环境,又与政治、经济、法律等密不可分。

而且哲学问题不仅关乎特定社会中的特定人群,更关乎全人类。解决环境问题,不能只靠环保学者和环保行政人员,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去思考环境问题,并付诸行动,比如,每个家庭都节约用电,就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笔者在上文中提到“哲学就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去思考”,意义正在于此。自己平时感到有疑问却又苦寻不到答案的重要问题,都可以通过哲学对话去获得与别人交流的机会,博采众长,集思广益。

很多问题仅靠知识和经验无法回答

儿童哲学之所以有趣,还因为对话本身就很有趣。究竟什么是对话,又为何如此有趣呢?

我们每天都会进行谈话,而对话就是一种特殊的谈话。蕴含思考或探究真理的谈话,都可以称之为对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与别人讨论达成某种目的的方法。比如:如何宣传才能让某款产品大卖?如何学习才能考上某所大学?要找到更好的方法,就要仰仗知识和经验。有何宣传方法,其效果如何,这些都需要应用关于宣传和广告的知识,相关的工作经验也会有所帮助。

然而,对话仅靠知识和经验还远远不够。想必大多数读者从未有机会去讨论我们日常活动的终极目的和价值。比如:销售某款产品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我们为了什么而工作?要回答这些问题,宣传和广告的相关知识就很难派上用场。说起经营企业的目的,似乎已经有了标准答案——追求利润最大化,但是我们不妨再仔细看看很多公司的章程,想必会写有“通过某种社会贡献为企业创造利润”之类的字眼。什么是“社会贡献”呢?我们要致力贡献的“社会”又是什么?“贡献”有何含义?这些关于价值和目的的问题,仅靠知识和经验就很难回答。所谓探究,并非一定要前往特定的“目的地”,而是 在有理有据的讨论的指引下,前往全新的未知领域中冒险。 如果学校教育能提供这样的智力冒险机会,就能培养出富有创造力的人。

与众不同的“独到见解”

对话之所以有趣,是因为其 不以讨论的优劣或知识的多少去定胜负。 谁都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去参与对话。这并不需要专业知识,只要站在自己的观点立场上有理有据地去进行讨论即可。大家一起去思考问题,并为各种事物寻找关联。根据笔者在日本学校实践哲学对话的经验,发现很多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也会有极富洞察力的发言,这样,孩子也会接触到小伙伴们不同凡响的一面。

平时的课堂会要求孩子去寻找唯一的正确答案,而哲学对话则是要求孩子诚实直率地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在畅所欲言、各自表达观点的过程中,新的思路自然就会迸发出来。哲学对话需要能引发和促进思考的见解,因此欢迎表达与众不同的、前所未有的全新见解。听取不同的观点,本身就是一种引发自身思考的体验,因为我们会在不经意间尝试将所听到的新观点与自己原有的观点建立关联。

哲学对话呼唤的是 别出心裁的新思路,而非千篇一律的“正确答案”。 然而也不必强求不同,人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思考事物,只要坦率地发言,就必然会产生不同的见解。如果着眼于角度和含义的差异,就会发现没有哪两种思路是完全一样的,这不同于追求唯一答案的传统学校教育。以下是笔者参与授课的哲学对话课堂的课后感想——“思想碰撞出火花,感觉很有趣”“很高兴能听到不一样的见解”“没想到朋友原来是那样想的”“感觉看到了朋友不一样的一面”。人倾向于追求多样性和差异化,如果每个人都一模一样,作为个人的存在就失去了价值。比起大批量生产的流水线产品,我们更愿意去珍惜独一无二的美术品,这恰恰是因为美术品具有个性。观赏美术品,就是发现其创作者的生命中所散发的个性,与人脸一样独一无二。

放弃单打独斗,培养与别人共同生存的能力

然而对话也不仅仅是交换意见而已。对话的精髓在于,为相同命题的不同见解建立关联。 当别人提出见解时,如果不提问,也不表述己方见解,而只是敷衍地答复一句“哦,原来你是这样想的”,也不能称其为对话,这样等于是在各说各话,没有建立起任何的关联性,说者和听者也并没有为了解决谜团而共同思考和探究。被对方的意见所触动,并一起去探寻某个问题,才能称其为对话, 换言之就是共赴以“讨论”为名的冒险之旅 。对方的见解为何与自己不同,其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经验作为支撑,双方的见解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又有何关联性,不去理解这些,对话就无从成立。

如上所述,既能彰显自己的个性,进行自我表达,同时又能与别人合作,共同探究某一个主题,共赴寻求真理之旅。兼顾自我表达与协同合作,这才是对话的乐趣所在。 Y6QOlKlQjHmYs3UMdREtqOOM+X7VP2HU3cplDwdb8MAFtgmGoZVA3TcKKeZ4N7X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