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物种的基因,都有无限复制和扩张的欲望。从这一角度理解,可以说生命的每一代,其个体的作用就是为了延续下一代。
我们所说的永生,不是指一个个体要一直存活下去,而是说一个种群的永久存续。归根结底,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物种,都是以种群的方式得以长久地在地球上生存。
种群繁衍通常会有两类选择,一种叫r-选择,一种叫K-选择(r表示rate,意思是速率;K是德语单词Kapazitätsgrenze的缩写,意思是容量限制)。
r-选择的种群密度很不稳定,通常出生率高、寿命短、个体小,缺乏后代保护机制,子代死亡率高,有较强的扩散能力,适应于多变的栖息生境。在大海中的生物,很多都采用这种“多生孩子好打架”的方式。比如鱼类,产卵的数量可以成千上万甚至更多(鲫鱼一次产卵10万~30万粒),最后能活下来的可能只有几十条,虽然产卵死亡率高,但种群整体稳定,可以适应于大海、河流等多变的栖息生境。
另外一种是K-选择,种群密度比较稳定,通常出生率低、寿命较长、个体较大,具有比较完善的后代保护机制,子代死亡率低,多不具有较强的扩散能力,适应于稳定的栖息生境。K-选择下,种群个体会尽可能地少生后代,但是优生优育。
比如鸟类和哺乳动物,绝大部分只繁衍较少的后代,并且在后代出生后精心抚养。北美的信天翁,每次生育只下一个蛋,它们会很好地去呵护这唯一的后代,来保证在后代受精卵比较少的情况下,出生的蛋大概率能够被成功孵育。
人类繁衍的历程,经历过r-选择和K-选择,如今正处于r-K选择的摇摆阶段。
在人类为繁衍问题苦恼的过程中,关于“人造子宫”的研究也层出不穷。2021年4月,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称其利用“人造子宫”,已成功培育出数百只小鼠,且小鼠所有器官发育指标都正常。此外,更令男性“惊悚”的是2022年3月的一项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团队实现了哺乳动物(小鼠)的“孤雌生殖”,大概意思就是卵子不需要正常受精就可以发展成正常的个体。
从这些研究来看,以后人类还需不需要用自己的子宫来繁衍后代?雄性的地位是否也开始岌岌可危?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只有在不远的未来,才能够一窥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