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武静安,白燕山是最了解优诗美地的人。中午,我们在溪流边就餐(每人一个馒头和一些别的零食),听他絮絮叨叨地说起约翰·缪尔。说着,说着,他又激动了起来,站到石头上朗诵约翰·缪尔的诗歌:
只要我还活着,我就要倾听
小鸟、瀑布和风的歌唱。
我在森林里散步,
在溪流和岩石边流连。
我经常会遇到一些从未见过的植物
并且惊讶于它们的美艳。
我非常愿意坐在它们身边,
哪怕是一分钟,或者是一整天。
我非常喜欢听它们说话,
那是一种非常神秘的语言。
即使黑夜来临,我也可以就地住宿,
跟满天的星星和满山的树木相拥入眠。
我并不孤独,也并不恐惧,
因为那就是与自由同在的喜悦、
与真理同在的平安!
感谢白燕山,他让我对约翰·缪尔有了更多的了解。约翰·缪尔一生都在“追寻大自然的美”,曾经多次孤身一人进入原始森林和荒野,以自己的亲眼所见调查美国的自然遗产。包括总统在内,整个美国都被他感动,并因此相继建立了约塞米蒂、科罗拉多大峡谷、佛罗里达湿地、阿拉斯加冰原等诸多国家公园和美国的国家公园体系,使得那些地方的原始生态得到很好的保有。
1868年,约翰·缪尔第一次到达约塞米蒂,立即被它深深地吸引。第二年5月,他再次返回约塞米蒂,并且找到了一份牧羊人的工作。在此后的100多天,他在看管羊群的同时,尽情地体验约塞米蒂的每一个细节之美,于是就有了他的第一本著作《夏日走过山间》。
我忽然觉察到了什么,打断了白燕山的讲述,问他:“你确定是约塞米蒂吗?怎么跟优诗美地那么相似?”
所有人都呆住了,尤其是白燕山。
“确实很相似。”李曾说,“约塞米蒂的英文名字是Yosemite,乍一听,我还以为优诗美地是Yosemite的另一个中文译名哩!”
“确实很相似,但它们各自的文化是不一样的。”白燕山想了想,回答说,“Yosemite这个英文名字,来自古代一个印第安部落,规范的中文译名是约塞米蒂。优诗美地呢?听上去很洋气,但它里面的文化意义却来自中国,即:优美如诗的宜居之地、优美如诗的名胜之地。”
“没有什么不好。”武静安说,“也许我们可以说,约塞米蒂是优诗美地的美国版本;或者也可以说,优诗美地是约塞米蒂的中国版本。这是一种很有趣的相似,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事实上,优诗美地比约塞米蒂更美。”白燕山回答说,“优诗美地拥有举世无双的喀斯特地貌,约塞米蒂没有,整个美国都没有 。什么是喀斯特地貌?那是一种伟大的雕塑艺术,最重要的是它的材质:来自几亿年以前的石灰岩和白云岩。谁是雕塑它们的艺术家?是这里的每一条溪流。”
所谓喀斯特地貌,最初是地理学家对欧洲南部喀斯特高原的命名。但是,来自中国南部的故事却更加令人惊心动魄。数亿年以前,这里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大量的海洋动物骨骸和各种碳酸盐类物质不断沉积,形成了厚度超过一万米的碳酸盐岩地层,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石灰岩和白云岩。接着,剧烈的地质运动把海底抬升为山地,从此便开始了一场伟大的艺术创造:丰沛的降雨和性情活泼的溪流,把中国南部的这片山地,创造成了世界上最多姿多彩的喀斯特奇观;而优诗美地,无疑是其中最魔幻、最不可思议的奇观之一。
溪流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魔力,能够在岩石上溶蚀出凹槽。当凹槽越来越深,岩石里面最坚硬的那一部分就会显得非常坚挺和突出,形成石峰和石柱。无数座石峰和石柱排列在一起,好似岩石森林,就形成了石林。与此同时,溪流的溶蚀和冲刷,还切割出了越来越幽深、越来越险峻的峡谷,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态。更加神秘的是,它们甚至还打开了地下世界的大门,创造出巨大的天坑和溶洞,并且在那里形成地下河系统。
人们所说的高阳寨和尖峰岭,其实就是高阳山上的两座石峰。白燕山最喜欢的鹰嘴崖,其实也是一座造型奇特的石峰。在优诗美地河下游的招徕河,造型奇特的石柱群隔着河岸互相呼应,被本地山民形象地叫作“公石柱”和“母石柱”。还有一个神秘的黑龙洞,空间极其巨大,不亚于号称“天下第一”的腾龙洞,里面不仅长满了千姿百态的钟乳石,而且还有深不可测的地下湖泊。我于是向往着有一天能够到黑龙洞去探险,但我需要一个好的向导。即使是武静安和白燕山,也不曾到达黑龙洞的深处。
相比较而言,我最喜欢的还是溪白河的熔岩嶂谷。我喜欢行走在那道极其幽深的石缝里,喜欢那些冰凉的水珠沿着两岸的崖壁滴落在我的身上,喜欢抬头仰望头顶上的一线蓝天。白燕山警告我说:“下雨的季节千万不要到那里冒险,因为山洪随时都可能暴发。你看看它的河道那么狭窄,崖岸那么森严,根本就不会给你一点儿逃生的机会。”
但我后来还是忍不住,便特意挑选了一个山洪暴发的日子去看优诗美地河。我坐在溪白河与优诗美地河交汇的河口,看着汹涌奔流的洪水冲击着石滩上的石头,就好像看到了一个巨大的隐喻:它裹挟着尘封多年的往事,冲击着、溶蚀着我内心的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