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我国现代图书馆现状

一、图书馆建设事业获得迅速发展

图书馆事业是一种文化现象,图书馆事业建设不能不受社会制度、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在各国图书馆事业建设中,有共性,也有各自的特殊性。

图书馆事业建设应与国民经济和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相适应。根据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原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水平是由经济发展的水平所制约的,经济的发展水平是影响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决定性条件。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另外,图书馆事业作为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又由整个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所决定。只有整个科学文化事业发展了,才能促进图书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中国图书馆事业建设的开始。50多年来,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以下六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1949年到1957年,这是新中国图书馆事业健康发展、稳步前进的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从1958年到1962年,这是图书馆事业受“大跃进”影响,盲目冒进,发展大起大落的阶段。

第三个阶段是从1966年到1976年,这是在“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我国图书馆事业遭到严重的破坏的阶段。

第四个阶段是从1976年10月到1984年,这是图书馆事业获得迅速而全面发展的时期。

第五个阶段是从1985年到1991年,这是各类型图书馆全面进行改革,探索办馆模式的时期。

第六个阶段是从1992年至今,这是图书馆进一步深化改革,建设现代化图书馆的时期。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之后,贯彻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图书馆界思想更加解放。

在过去的30多年中,中国图书馆事业以其不平凡的经历创造了我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辉煌。通过国家公布的相关统计资料,我们会对图书馆事业的迅速发展有个一目了然的发现。

(一)公共图书馆

目前,全国现有县以上的公共图书馆2 767所,1949年只有52所,1978年为1 218所,与1978年相比,30多年来县级以上的公共图书馆增长了277.5%。目前,86%的县都建起了公共图书馆。就馆舍建设来看,这30多年全国有26个省级公共图书馆新建或扩建了馆舍。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的面积由1979年的86.6万平方米,增加到1999年的506万平方米,增长了584.3%。国内31个省、市、自治区的公共图书馆有2 /3以上新建或大规模扩建了馆舍,其建筑面积普遍在2万~4万平方米之间。这样高的增长速度,可见公共图书馆建设规模之大、建设速度之快、建设势头之足。

(二)高等院校图书馆

高等院校图书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国际的民族脊梁。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志则国志,少年是一个国家的未来。而高等院校图书馆就是浇灌这些国家未来的甘露。目前,全国现有高等院校(未包括港澳台)已达1 020所,高校图书馆达1 100多所(含分馆),1949年,全国只有高校图书馆132所,1979年为675所。改革开放30多年,高校图书馆的总数比1979年大体增加了一倍。截至1997年的统计数据,高校图书馆馆舍总面积为627万平方米,而1979年馆舍总面积只有132万平方米,20多年,馆舍总面积增加了将近4倍。上述数字还未包括各类成人高校、中专图书馆、技校图书馆、各级党校图书馆和军事院校图书馆。这些院校图书馆也都有着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三)科学和专业图书馆

科学和专业图书馆主要是指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系统的图书馆、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研究院(所)所属的图书馆、国家一级总公司下属研究院(所)所属的专业图书馆或情报所。这类图书馆现有10 000所左右,1979年大约只有4 000所,其总数增长也在一倍以上。

(四)少数民族图书馆

这30多年来,中国少数民族图书馆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民族地区已建有公共图书馆596所,占全国2767所公共图书馆的22%,全国平均40万人才有一所公共图书馆,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则不均15万人就有一所公共图书馆,高于全国平均占有率的2.7倍。广西、宁夏、内蒙古、新疆、西藏5个自治区图书馆面积之和为99 238平方米,尤其是西藏自治区图书馆的成立,填补了我国省级图书馆的空白。

(五)基层图书馆

基层图书馆是指乡镇图书馆、城市街道图书馆、社区图书馆、工会图书馆、少儿图书馆和中小学图书馆,它们直接面向基层为广大民众服务。这几年,基层图书馆已呈蓬勃发展之势。全国现已有4万多个乡镇图书馆。

自文化扶贫委员会在全国实施“万村书库工程”后,在全国已建有6万多个村图书馆。城市工矿企业建有工会图书馆(室)约16.9万所。全国有8.7万所中学,76.6万所小学,有较好基础的中小学图书馆大约有10万多所。全国已有独立建制的少儿图书馆80余所,其中省级少儿馆有5所、副省级少儿馆有8所、地市级少儿馆有43所,富有儿童特色的少儿阅览室已发展到近2 000个。全国已有汽车图书馆160余个,它们为边远地区的乡民阅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随着城市住宅小区的建设,社区图书馆也在兴起和发展之中。

事实正是这样,改革开放使我国图书馆事业确实向前迈进了很大的一步。目前全国已有各类图书馆35万所,藏书40多亿册,已达到相当的规模。在基本建设上,过去欠账太多,这几年,图书馆基本建设的步子很快,新建或扩建馆舍如火如荼、方兴未艾,新建馆舍使图书馆工作条件和对外服务条件有了明显改善。有些馆现已成为国家或某城市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如国家图书馆,1987年建成,总面积达14万平方米,新馆面积等于旧馆面积的3倍,成为亚洲最大的图书馆,世界第五大馆,馆内现代化设施和完备的服务功能已使之成为中国图书馆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上海图书馆,1996年12月20日建成开放,总面积8.3万平方米,是世界第七大图书馆,已是上海信息港的信息枢纽的主要基地。图书馆硬件设施的改善,大大增强了图书馆综合服务能力,提升了图书馆公众形象,使图书馆成为教育、文化和情报的一支活跃力量,而且也为图书馆在新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有理由对中国图书馆的现状持乐观态度。我们所要争取的,只是如何把握好发展机会,力求使中国图书馆能在新世纪获得更为稳步、健康的发展。

二、现代化图书馆在我国快速发展

随着现代技术的科技发展,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大爆炸时代。传统的图书馆已完全不能适应现代快节奏生活的需要,因此,应用现代化技术的图书馆应运而生。现代化图书馆就是应用于图书馆各方面工作的现代技术。现代技术主要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出现的各种新技术,它和图书馆工作结合后,使图书馆工作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图书馆事业从而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人类社会的进步营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信息空间,也给图书馆这一重要的社会信息服务系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图书馆资源数字化、馆舍的虚拟化、服务的社会化、发展集约化成了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最佳模式。

(一)资源数字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图书馆也必将是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建设数字图书馆,这是毫无疑问的,业界也讨论很多。资源数字化包括资源的存在形式(或载体形态)数字化、资源的组织数字化和文献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数字化。资源的存在形式数字化包括馆藏资源数字化和社会资源馆藏化。

1.馆藏资源数字化

就是根据各馆的特点以及日后的发展规模,确定数据格式标准(这包括多少字段,采用什么格式)、收录范围、时间段和载体形式等,再根据《图书著录格武规范》《非书资料著录规则》等标准,对馆藏资源进行数据收集与加工。数据加工包括书目编目,文献著录、文字录入、扫描、图片处理等,然后建立专业的、特色的文献数据库。建立文献数据库,还依据《数据库著录规则》《元数据的标引规则》《数据库主题标引规则》《数据库分类标引规则》等多个规则,使每个文献处理人员有章可循,为高质量完成建库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为后期的数据库软件研制工作提供保障。

2.社会资源馆藏化

现有社会的数字信息资源分为四大类:网络数据库、电子图书、专业数据库和学位论文数据库。网络数据库中常见的有:一是中国期刊网:内有9个专辑5 300种从1997年至今的全文电子期刊,以及1994年至今的题录;二是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内有文理各学科期刊8 000多种,其中科技期刊较全,收录时间为1989年至今;三是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以核心期刊为主线,内容涵盖医药卫生、工业技术、农业科学、基础科学、社会科学、经济财政、科教文艺、哲学政法等各个领域,100多个类目的近5 000余种核心期刊,三大数据库——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知识(链接)门户、数字化期刊刊名数据库;四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包含人文社会科学各专业,收录国内外出版的重要的中文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419种。

3.文献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如果资源的组织与管理模式、相应服务理念与服务方式不能适应数字时代的要求,再多的数字资源也不能构成一个理想的数字化的文献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数字图书馆应该全面继承、发展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通过现代的管理方式和服务理念,采用现代数字技术,使图书馆的各种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1997年3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召开的“分散式知识工作环境”会议报告提出:“‘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并不仅仅是一个拥有信息管理工具的数字收藏的同义语,它更是一个将收藏、服务和人融为一体以支持数据、信息和知识创造、传播、利用和保存的全过程。”建立数据建设同盟,加大数据开发的比重,建立中数据库产业基地;统一数据库制作标准,提高数字化水平;改进数据库检索技术,采用超文本检索技术,提高检索效率。实现在网上轻松阅读和下载。在网络环境下,数字信息传输将采取长距离、大容量、数字式通信方式,其范围之大,可以覆盖全球,其容量之大不是以几十兆、几百GB,乃至几十几百TB,可以建设一套快速、大容量的传输系统是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图书管理的网络化以及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电子化,使我们可以获得大量信息,而不必关注其收藏点。数字化图书馆联盟下的子单位,就可根据各馆的收藏和服务特点,为数字化联盟加工、传输、共享本馆的数字资源,这就避免相同资源的重复建设,节省了时间,减少了无用功的损失。这就是先进的数字化信息和数字化传输。

(二)馆舍虚拟化

伴随着全球网络化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已经构成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信息资源网络,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资源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在信息时代的知识社会里,图书馆的发展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而是信息社会系统里的一个知识功能模块。在实体馆藏资源的基础上,建立具有联机检索功能的数字化图书资源,任何图书馆如果离开数字化图书资源而仅靠自己有限的实体馆藏资源来提供广泛的服务,是不可想象的。很有必要在互联网上建立一个统一的、具有全面共享的、高速的、安全的、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随时随地都可使用的智能化的虚拟图书馆。

所谓虚拟图书馆,就是指信息时代馆际之间实施协调合作的一种形式,由若干有着共同目标的图书馆结成网络联盟,为共同开展服务、共同开发信息市场而实施全方位合作的一种虚拟运作模式。从发展的角度看是当世界进入网络时代,具有不同资源与优势的图书馆为了共同开发馆藏资源、共同开拓信息市场、共同解决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社会需求,而组织建立的在信息网络基础之上的共享技术与信息,共同分担费用、共同发展的、互惠互利的图书馆联合体。虚拟图书馆的出现改变了藏书建设的概念、理论和方法,改变了图书馆藏书建设体系结构与内容,拓展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空间和服务模式,使多馆协作、资源共享不再是空想。虚拟图书馆是电子化、数字化图书馆,但电子化、数字化的图书馆却不一定是虚拟图书馆。电子化、数字化的图书馆是某一具体的图书馆实体,它是自动化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所表现出的馆藏文献的电子化与数字化,而虚拟图书馆与全球图书馆及全球信息库应是等同的,它没有具体、固定的图书馆形态,也不是单指某一个图书馆电子化、数字化的结果,而是指通过网络远程获取信息与知识的一种方式。可是各个数字图书资源的支撑平台各种各样,如何把全国各地彼此分散的、异构的、杂乱的数字图书资源整合到统一的平台上是一个难点,而刚刚开通的CERNET2和不断完善的网格技术,可以实现教育网上所有资源(包括硬软件资源、计算资源、存储资源、通信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等)的全面联通。将地理上分布、异构的各种高性能计算机、数据服务器、大型检索存储系统和可视化、虚拟现实系统等通过高速互联网络连接并集成起来,共同完成一些缺乏有效研究办法的重大应用研究问题,实现了对各种计算资源的访问,也实现了对所有数据资源的统一访问。网格技术的根本特征就是资源共享,它把整个网络整合成一台巨大的超级虚拟计算机,实现各种资源的全面共享。

文献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图书馆实体的虚拟化,是图书馆发展的方向,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图书馆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地通过网络图书馆调出其他馆的文献信息,变缺馆藏为“有馆藏”,真正变为“无墙图书馆”。

(三)图书馆服务社会化

图书馆服务社会是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为社会大众服务,走社会化之路势在必行。知识经济的兴起和网络时代的到来,为知识创新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同时也带来了信息传播方面的新问题。面对“数量”和“复杂度”激增的各类信息,图书馆有责任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做深层次的信息加工、鉴别以确定信息的价值,从而保证知识传播渠道的畅通,为广大科研人员实现知识、科技创新创造条件。基于知识、技术创新的大环境,图书馆的服务社会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谋求自身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现有资源得不到充分有效利用。图书馆,特别是高校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的一个汇集中心,拥有浩瀚的文献信息资源。据不完全统计,全国1 000余所高校图书馆拥有藏书6亿多册,并拥有大量连续出版物等及时性的信息资源。高校图书馆拥有较强的专业文献资料加工处理能力,在长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服务中,高校图书馆积累了大量工作经验与专业信息处理知识和能力,这些知识和能力是其他类型信息服务机构无法比拟的。可以说,高校图书馆是一个学科齐全的多功能的信息处理中心。但是,令人遗憾的是,高校图书馆的这些资源优势,如信息资源优势、技术设施优势等并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虽然目前许多高校图书馆已开始向社会开放,但其力度和服务范围及层次还远远不够,高校图书馆的这些资源需要有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领域,让其得到更为有效的利用,高校图书馆需要一个展示自己的社会大“舞台”。

图书馆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可以方便地引进外部资源,如资金、技术、管理,借助外部力量进一步深化好其内部改革,让图书馆更好地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服务,并进一步为社会提供更为广泛的信息服务。如今,图书、信息已走向市场化,清华同方的中华知识网、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维普中文期刊等网上资源与图书馆的强强联手(建立镜像站等形式),给了图书馆强大的外部资源活力,如火如荼,而绝大部分图书馆面对市场经济不能再是冷眼旁观,而应该把目光投向市场、投向长远、投身市场,服务社会化是图书馆走向市场的重要途径。

进入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又是信息经济时代,人们的信息意识不断提高,对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信息的迅猛增加和高速利用,给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管理和读者服务工作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高校图书馆不仅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而且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图书馆应不断拓展自己的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把读者第一、服务至上、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作为最高宗旨,把吸引读者、争取读者作为重要的策略行动,把拥有最多的读者、最广泛的信息传播面和提高有效的知识流通量作为工作方向,把适应社会的发展、顺应读者服务的发展规律,不断提高读者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作为自身发展的目标。

(四)图书馆发展集约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图书馆应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强分工和协作,提高信息资源和经费的利用率,增进图书馆事业的整体效益,是图书馆行业集约化的基本含义。信息社会的来临使图书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社会信息量急剧增加,单个图书馆越来越难以满足本馆读者的信息需求;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图书馆的传统面貌,数字图书馆、虚拟图书馆等新的图书馆概念和形象相继产生。为了共同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图书馆,特别是高校图书馆,必须联合起来,实行资源共享就成了历史的必然,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帮助图书馆克服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从技术上支持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享。

在结构上,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彻底改变了图书馆的工作方式,使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在图书馆内部连成一个整体,实现了图书馆的局域网络化,图书馆作为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上网并将其信息资源昭示给社会公众也是大势所趋。以计算机技术与信息处理技术为主的有形的、组织结构精密的现代图书馆网络将取代传统的图书馆网络。在功能上,在未来的知识为基础的社会里,图书馆不仅是人类文化的保存中心,而且将成为真正的知识教育中心和素质教育中心,不仅收藏着丰富的信息和知识资源,而且可以通过各种现代化手段和途径获取并传播人们所需要的各种馆内和馆外的信息和知识资源,从而成为各种年龄和知识层次的人学习和研究的最佳场所;不仅为馆内读者服务,还可利用现代化手段,在网上开设远程教育课程,提供远程教学服务,从而成为人们终身学习与终身教育的中心。由于馆藏范围的延伸,图书馆将兼有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的功能,但与这些机构不同的是,图书馆除了保存功能外,将更加重视藏品的利用,人们可以将其中的一些艺术复制品像图书一样,借回家去欣赏一段时间,从中受到艺术熏陶。从这个意义上说,图书馆还将成为重要的素质教育中心。在馆际合作上,交通、通信的发达,特别是高速信息传输网络的建设,使得国际的图书馆业务合作和学术交流变得更为方便,特别是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传递手段,以其信息量大、传输方便、不受时空局限、共享性强等优点显示了强劲的生命力,我们可以通过它检索世界上诸多国家和地区各类图书馆的馆藏目录及各种指南、手册及期刊索引数据库,交换书目信息,实现联合编目,开展学术交流。在发展理念上,图书馆作为信息的集散地,其从业人员的群体观念和个体意识应该是最敏锐、最开放的,他们应该时刻获知、鉴别和汲取新的有益的思想,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信息网络以其丰富多变的载体形式、交流形式、服务形式迫使我们重新认识图书馆事业、图书馆信息资源、图书馆读者(用户)、图书馆服务及图书馆人本身,具有时代特色的新观念将层出不穷,而那些过时的、不符合发展趋势、落后于客观现状的旧意识将到更新。

三、文献资源获得较大发展

现代化图书馆的快速发展,必然带动着相关文献资料的巨大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方面已取得较大的进展。图书馆积极参与科学建设,并为其提供充足的文献信息,是促进其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体现办馆特色、优化馆藏结构的需要。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丰富,就可以为现代图书馆的建设提供更有效的服务。

(一)文献资源发展历程

我国在1980年3月于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关于图书馆的全国联合目录工作会议,会后图书馆界开始了联合目录的编制工作。比较有名的有北京图书馆编制的《全国西文连续出版物联合目录》,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编制的《中国科学院西文期刊联合目录》,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单位联合编制的《西文图书联合目录》等。

1980年5月16日,中共中央书记处批准《图书馆工作汇报提纲》,此后,全国多数省、市、自治区先后恢复了中心图书馆委员会并开展了资源共享工作。高校系统、中科院系统、国防科工委系统、农林系统的图书情报机构也陆续成立了文献资源共享协调机构。

1984年9月,全国高校图书馆藏书建设研讨会在大连召开,此次会议与会代表首次提出“文献资源建设”的新概念。在此之前,我国图书馆界惯用“藏书建设”这一称谓。1986年,我国首次开展大规模的文献资源调查,并于1987年正式组成“全国文献资源调查与布局研究”课题组,列入“七五”期间国家重点研究项目。该课题从立项到完成历时4年,于1990年完成,1991年4月通过国家鉴定。本次调查建立起“全国文献资源数据库”和“全国文献资源调查用户评议数据库”,数据库包括514个馆文献收藏的基本情况和6 354份用户意见。1986年11月,中国图书馆学会在广西南宁召开了“全国文献资源布局学术研讨会”。1987年3月,文化部、国家科委、国家教委、国防科工委联合发出《改进和加强图书馆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开发和利用文献信息资源,提高服务质量,是图书馆工作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同年10月有11个部、委参加的部际图书情报工作协调委员会成立,这标志着我国文献信息资源保障新体系开始运行。

1988年,上海高校图书馆联合创建了“申联文献信息技术公司”,后来上海图书馆也加入进来,目前该系统已拥有用户140余家,以卡片或机读软盘、磁带形式共享编目数据。1989年9月,部际图书情报工作协调委员会在江苏连云港召开会议,此次会议草拟了《关于加强全国文献资源建设的意见》,指出由国家科委、文化部、国家教委、中国科学院、国防科工委等部门组建的部际图书情报工作协调委员会,今后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组织协调好文献资源的布局与开发。同年,深圳大学等7所广东高校图书馆联合成立“粤深文献处理中心”,实行协作采购与合作编目。

1994年3月,上海图书馆联合上海科技文献情报中心、复旦大学等19个单位共同启动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

1994年6月,国家教委全国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组织48所重点院校正式成立了“全国高校期刊协作网”;1995年国家编制《国家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和《国家信息开发利用规划》,将信息资源建设列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信息化的必要条件、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1997年11月,文化部召开“全国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座谈会”,并拟定了《全国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1999年5月,上海成立了以上海图书馆为主任单位的上海市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上海文献资源共建共享计划(1999—2001)》,全市60多个图书馆组成了上海市文献资源协作网,开展图书采购协调、通用阅览、馆际互借等活动。

1998年7月,国家教委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建设项目正式启动。1998年10月,国家图书馆与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以实现网络互联、馆际互借、数据交换与文献传递。1999年1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会议”,此次会议签署了《全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倡议书》和《全国图书馆馆际互借公约》,124家图书情报单位在倡议书上签字。到了2000年,国家图书馆设立“全国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调委员会办公室”,旨在推进全国各大图书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的进程。

(二)文献资源的地位

文献资源30多年的发展历程,是一个持续进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文献资源的地位在图书馆建设中的重要转变。

①我国文献资源建设已日益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在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方面图书馆基本上已形成共识。

②全国性和地区性的文献资源协作网络正在逐步形成,一些网络组织共商了合作原则,拟定了合作章程,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已有了良好的开端。

③全国开展的文献资源调研工作,为摸清全国文献收藏情况,对文献进行合理的调配与布局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保障。

④在数据库建设和联合目录的编制上开始注重标准化和规范化,并运用计算机技术将建库重点放在数据库群的建设上。

⑤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尤其在行业和地区性的文献资源保障系统建设上已取得重大的进展和突破。

就全国而言,现已有以下三大文献保障系统。

一是由文化部负责实施的“中国图书馆信息网络”(CLI -NET),即“金图工程”,该“工程”明确提出要在10所有一定现代化发展规模和基础的省、直辖市图书馆建立地区性网络中心作为网络的一级节点,以形成全国骨干网络。在全国100个省、市级图书馆建立二级地区网络中心,作为二级节点。在全国500个县级图书馆建成三级网络节点,基本上实现全国图书馆文献资源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做到信息的快速存取、传递和交换,实现全国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和其他信息的有效利用、协调发展和资源共享。

二是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为依托,实施“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即“CALIS”计划。该计划打算在北京建立文理、工程、农学、医学4个全国性的文献信息中心,以构成文献保障体系三层结构中最高层,主要起到文献信息保障基地的作用。另在华东南、华东北、华中、华南、西南、西北、东北等7个地区建立地区级文献信息中心,构成文献资源保障的第二层,各高校图书馆所不能解决的大部分文献需求应在这个层面通过协调得到基本解决。第三层即为各个高等院校图书馆自身。这个计划实现将为全国高校科研提供高水平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

三是中国科学院文献信息网络系统,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从1992年开始进行文献信息网络建设,建立“中科院中关村地区书目文献信息系统”。1995年,为进一步加强全院文献信息网络的整体化建设,院里成立了“中科院计算机文献信息网络领导小组”,并于1996年开始实施“中科院网上文献信息共享系统”工程(第一期),该工程于1998年初完成,实现了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上的文献资源共享,同时向全院100多个研究所提供联机书目信息查询服务工作。全院12个分院都建有文献情报协作网,各学科也建立了文献情报网,从而形成了类型多样、纵横交错的有机的网络整体系统,使其在中科院系统较好地发挥了文献保障的群体优势。

(三)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

高校图书馆承载着国家未来的希望,因此,高校的文献资源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校图书馆积极参与学科建设,并为其提供充足的文献信息,是促进其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体现办馆特色、优化馆藏结构的需要。高校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决定了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发展方向,学科建设要求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丰富,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充分结合本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课程设置,积极调整,完善图书馆馆藏和服务体系,形成一个有突出特色的文献结构框架,为学校的学科建设提供有效服务。

1.加强面向学科建设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加强学科建设是增强大学核心竞争力,凸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的一项战略性、全局性和基础性工作。面向学科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的建立是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

(1)要加强重点学科的文献信息需求分析

明确学校的办学定位,了解和掌握重点学科的构成,并分析重点学科的级别是国家级还是省部级,分析重点学科的发展方向,分析其特色和优势。了解重点学科用户对文献类型、信息服务形式及信息服务质量等方面的需求状况,在进行文献资源建设的具体工作中制定科学的藏书计划,不断调整馆藏结构。要充分研究学校的学科设置、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情况,对我们应该收藏哪些学科文献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具体到某个大类的文献资源建设上,要做到充分了解这个大类学科的建设情况,哪些类目需要什么收藏级别要仔细认真研究,做到重点学科全面系统收藏,相关学科选择收藏,形成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总体达到研究级收藏水平,支持学科发展。

(2)使重点学科有足够的经费保障

在加强文献信息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还要加大对重点学科文献购置经费的支撑力度。重点学科是学校的支柱性学科,代表着学校发展的方向和学术水平。根据本校学科发展的需要,把握好经费对学科发展的倾斜度,制定有计划、有步骤、长远的信息资源建设目标和方案,确保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建设的投资力度。文献资源建设要向重点学科、重点科研项目、重点课程倾斜,确保重点学科信息资源的年增长比例。在经费保障上,形成保重点、带一般、全面兼顾、均衡发展的局面。

(3)努力提高采购人员的素质

学校学科建设的不断发展对采购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素质、复合型是新的形势对采购人员的要求,因此采购人员必须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要不断增加知识储备,拓宽知识面,坚持增长自己的综合知识水平。同时也可以通过学科馆员的工作更好地完善学科建设的文献信息需求。通过各方人员的分工合作,紧跟学科发展的步伐,了解学科发展的趋势,提高文献资源建设水平,构建合理的馆藏结构,更好地保障重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4)适时调整采购策略,适应重点学科建设的需要

在采购策略方面,高校图书馆要改变以往一成不变的策略模式,在宏观策略上要与学校的学科发展相一致,但是在微观策略上要根据需求形成一个动态的平衡。要进一步细化每个学科的采购策略,构建合理的馆藏模式,提高馆藏质量,尤其是重点学科更要认真对待。

(5)完善馆藏评价体系

制定合理的馆藏评价体系指标,对馆藏评价的目的、原则、标准和方法都要有切实可行的依据。随着学校学科建设的发展,评价体系的细化指标也要有相应的调整,通过读者满意度、图书借阅情况、相关专业文献的覆盖率等的有效评价,为面向学科建设的文献资源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2.依托学科建设,完善课程设置研究

学科建设在宏观上对文献资源建设具有指导作用。面向学科建设的文献资源建设更多的是对硕士学位方向以及博士学位方向文献的把握。对于本科生的文献资源如何建设,让我们想到了课程设置。依托学科建设,在面向学科方向的相应策略研究的基础上,加强课程设置的研究,必将为文献资源建设提供更为翔实的采购依据。由于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追求知识结构的多元化,课程设置的空间得到了扩展。一门学科往往涉及多个专业、多门课程,同时又可分为选修、必修课,所以进行文献资源建设时必须对每一门课程进行调查分析,对购书经费进行合理分配,搭建适合本学院教学需要和科研需要的文献信息资源的合理构架,合理地配置文献信息资源。

高等学校各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学校学科建设的具体体现,如果从课程设置的角度进行细致一些的研究,能对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起到更好的具体指导作用,面向课程设置的文献资源建设与面向学科建设的文献资源建设结合研究可以为图书馆整体文献资源建设提供相对完备的支撑,可以形成更为合理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配合教学科研需要,根据课程设置建立相对合理的文献资源配置原则,积极主动引导读者围绕各个学科的课程设置博览群书,做好大学的第二课堂。

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主要针对的是图书杂志等书籍类产品,是信息资源的一种更优化、系统化、成熟化的信息。文献资源是相对于天然资源的一种社会智力资源,是物化了的知识财富,是人们迄今为止收集积累贮藏下来的文献的总和。

文献资源是人们去图书馆所要获取的根本资源,是人们进入图书馆的最纯正的目的。文献资源的发展决定着图书馆的发展空间。近些年,文献资源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为我们的图书馆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基本的保障。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文献资源在我国这样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泱泱大国,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四、图书馆法制建设和业务规范初见成效

中国是一个依法治国的国家,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外,各行各业都有各自的法律、规范、条例等,严袼约束各行各业的发展,也为其发展提供保障。图书馆也同样如此。在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一直在规范图书馆的法制建设,且已初见成效。在法制建设方面,图书馆界一直为拥有一部图书馆自己的法而努力,在国家尚未制定图书馆法之前,图书馆各级主管部门已为法制建设做了很多工作。例如,1982年,文化部曾颁布《省(自治区、直辖市)图书馆条例》。1997年,上海市颁布了《上海市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同年深圳市颁布了《深圳经济特区公共图书馆条例》。2000年,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审议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公共图书馆管理条例》。

我们国家的图书馆法制建设初见成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部制定的“评估顶级标准”

这几年,为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公共图书馆、高等院校图书馆广泛开展了评估定级工作。文化部于1992年12月发出通知,决定自1993年1月起在全国县以上的图书馆开展评估定级工作,文化部图书馆司并为此制定了“评估定级标准”。1998年,全国公共图书馆系统又开展了第二次评估定级工作。高等院校图书馆的评估定级工作1986年由山东省高等院校图书馆率先开始。1991年10月国家教委下发了《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工作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体系大纲》和《关于指标体系大纲的说明》,而后在全国高校图书馆系统有步骤地开展了这项工作。评估标准对图书馆各项工作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评估时各个项目均要按统一制定的指标数值给予不同的分数。通过评估定级工作可以测定各个图书馆的达标程度,从而按评估标准规范自己的各项工作。

(二)标准局制定的相关规范、标准

图书馆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是现代图书馆工作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图书馆界对图书馆工作的标准化给予了高度的重视。1979年,我国加入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O/ TC46),当年12月,经国家标准局批准,成立“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后改称“中国情报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该会下设10个分委员会,在我国着手文献标准化的研制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相继在书目著录、文献分类、主题表引、书目情报交换、磁带格式等方面制定出几十项的国家标准,并由国家标准局批准公布实施。如《中国标准书号(ISBN)》《中国标准刊号(ISSN)》《文献著录总则》《普通图书著录规则》《连续出版物著录规则》《非书资料著录格式》《地图著录规则》《古籍著录规则》等。同时还制定了《中国机读目录通讯格式(CNMARC)》,后经修订,1995年4月《中国机读目录格式》通过鉴定,被确定为文化部行业标准(WH / T0503-1996),为实现我国文献著录法统一创造了条件。

在业务规范化建设上,图书馆界一直致力于组织修订完善《中图法》及其系列版本工作。1999年已经出版第4版,现已被全国95%以上的图书馆采用。与此同时,图书馆界还组织编制了《汉语主题词表》和《中国分类主题词表》,这些工作都为中国图书馆业务规范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这几年有关部门还组织编制了《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中国图书馆学会建筑与设备专业委员会也邀请有关专家起草了《图书馆建筑评估指标体系》。自此,中国图书馆建筑有了自己的行业标准,对国内新建图书馆建筑也有了评估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草案)》将对政府在公共图书馆建设运行方面的职责,图书馆依法保护读者权利、接受读者的监督等方面做出规范,必将大大推进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较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公共读书阅览权利。

与文化文物工作密切相关的另一部重要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修改也列入了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预备实施类项目,相关工作正在积极准备中。

2008年,文化部牵头启动了《公共图书馆法》立法工作。2010年提交了《公共图书馆法(草案)》初稿。相关部门按照立法程序进行审查时,提出了不少修改意见。《公共图书馆法(草案)》初稿需要进一步完善。比如,如何将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融入《公共图书馆法(草案)》之中;如何使《公共图书馆法(草案)》突破文化系统的局限性,面向全社会,包括民营图书馆;如何使《公共图书馆法(草案)》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如何使《公共图书馆法(草案)》更好地体现为读者服务的宗旨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完善《公共图书馆法(草案)》初稿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社会和文化教研部和文化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需要完成的任务。

近年来,社会和文化教研部、文化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承担了《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文化部、财政部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文化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等多项法律政策文件草案的起草和制定,受到文化部及相关部门的肯定。此次受文化部委托,承担完善《公共图书馆法(草案)》的工作,主要有两项任务:一是完善《公共图书馆法(草案)》文本,二是提交一份研究报告。

在现代图书馆快速发展的近几十年间,我们可以看到各级各部门都非常重视规范图书馆的发展,无论是文化部、标准局还是相关的单位,都在不断努力,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相关条例、标准、规范的出台,显示了我们在图书馆建设过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我们还没有统一的图书馆法律规范,不过,这种局面会很快被打破,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草案)》已经得以提交,相信随着各界人士的持续努力,国家在不久的将来一定可以出台相对完善的图书馆法律,来规范图书馆更好地发展。

五、文献信息服务出现新面貌

图书馆是人们学习、查阅资料的重要场所,而一个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图书馆的发展空间。图书馆收藏着大量的文献信息资源,积极地开发、广泛地利用这些文献资源是图书馆的重要职能之一,它也是图书馆承担各种职能的基础。由于当今社会文献的生产数量大、增长快;社会文献的类型复杂、形式多样;文献的时效性强;文献的传播速度加快;文献的内容交叉重复;文献所用语种在扩大、质量下降等特点,使人们普通感到利用起来十分不容易。图书馆通过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加工整理、科学分析综合、指引,形成有秩序、有规律、源源不断的信息流,进行更加广泛的交流与传递,使读者更好地利用它们。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开发包括下面几项内容:第一,对到馆的文献进行验收、登记、分类、编目、加工,最后调配到各借阅室,以便科学排架,合理流通;第二,对馆外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搜索、过滤,成为虚拟馆藏,形成更加宽广、快捷的信息通道;第三,通过最现代化的手段——计算机网络操作技术使馆藏文献走向数字化。

文献传递服务主要是解决如何通过图书馆获取自己无法找到的文献资料的问题,文献资料包括国内外的图书、论文和专利等,主要来源于CALIS和CASHL两个文献传递服务网内成员馆馆藏及国家科技文献中心(NSTL)和中国地质图书馆等。

(一)电子图书馆的出现让文献信息服务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电子图书馆,是随着电版物的出现、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出现的。电子图书馆,具有存储能力大、速度快、保存时间长、成本低、便于交流等特点。光盘这一海量存储器,能够存储比传统图书多几千倍的信息,比微缩胶卷要多得多,而且包括图像、视频、声音等。

利用Microsoft Visual Fox Pro技术管理图书馆里的图书,对馆外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搜索、过滤,成为虚拟馆藏,形成更加宽广、快捷的信息通道;通过最现代化的手段——计算机网络操作技术使馆藏文献走向数字化,我们能很快地从浩如烟海的图书中,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料。这样,保存信息量的时间要长得多,不存在霉烂、生虫等问题。利用网络,在远在几千里、几万里的单位、家中,都可以使用这种图书,效率极高。

1.电子图书馆的特点

(1)文献信息电子化

电子图书馆主要收藏电子出版物,这种出版物是利用大容量电子存储技术生成的,和印刷型出版物不同,它不以纸张为载体,体积很小,价格低廉,信息存取方便。

(2)以计算机为载体

电子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读者只能通过计算机或终端来使用这些电子出版物,如通过显示屏幕来阅读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和视频数据等。

(3)存储量较大,灵活、方便

读者需要的文献(包括一次文献)和数据可以打印出来或存储在个人存储载体上,传统的手工借还方式已不复存在。

(4)文献信息共享

由于电子图书馆借助于网络的快速发展,每个图书馆除了自己入藏的电子出版物外,还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使用其他图书馆和信息检索服务系统的电子出版物,图书馆已由个体的概念转化为群体的概念。

(5)服务功能强大

图书馆在读者和计算机检索部门之间起中间人的作用,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更加多种多样,情报检索、参考咨询等服务将处于更加重要的地位。

(6)图书馆馆员的责任和作用将有很大改变

在电子图书馆的馆员,他们将把更多的精力用于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如担当顾问、开展读者教育进行情报分析、帮助读者建立提问档、组织个人电子文档、提供最新的情报源等,图书馆馆员将成为信息专业人员或某些学科的信息专家。目前电子图书馆的一些特点在某些发达国家中已初步显现出来。可以预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未来的图书馆必将以崭新的、高度现代化的面貌出现。

2.电子图书馆的应用

电子图书馆因其存储量大、传播速度快、资源共享等巨大优势,在各行各业都有广泛的应用。

(1)在政府单位的应用

政府单位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建设已经成为政府单位图书馆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许多政府单位都意识到电子阅览室的重要性。电子阅览室使用范围及功能主要有:不受复本数限制,亦不占用复本数,可随时查询借阅所有电子资源;方便急需使用电子资源的员工无限制地查询使用所有电子资源;其他需要经常使用资源的办公室,可以方便相关人员了解所有馆藏电子资源,无限制地查询使用所有电子资源。

(2)在普通用户中的应用

在单位内办公室,可以通过电子图书馆方便员工工作时参阅相关电子资源;单位员工在家中,可以通过电子图书馆方便员工查阅电子资源或阅读单位文化建设的相关资源,丰富员工文化生活,增强单位的凝聚力。

(二)“读者至上”的文献信息服务

我们图书馆不断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读者创造最大的利益,确定“读者至上”的图书馆文化,以读者对图书馆的满意程度作为衡量图书馆自身工作的主要标准。正因为图书馆坚持处处将读者利益放在重点来考虑,从而使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出现如下新的面貌。

1.长时间、全方位地为读者服务

现在我们很多的图书馆已做到了365天开放,每周开放72小时,大大方便了读者,使图书馆真正成了“读者之家”。

2.服务对象更广泛、服务更便捷

扩大服务对象,敞开发证,有些馆已经做到了无证件就室阅览,办借书证也不受任何条件限制,使公共图书馆的大门无条件地向社会公众敞开。

3.开放性文献信息服务

现在很多的图书馆馆藏文献实行全方位开架,让读者最大限度地接近馆藏,从而大大提高了读者对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4.提升图书馆的服务空间

设立馆外图书流通点,通过送书下乡、文化扶贫、送书到军营、厂房、工地等,全方位、多角度地拓宽了图书馆的服务空间。

5.加大对文献资源的开发力度,增强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功能

文献服务已由以整本图书或期刊为单元转变为以知识、信息为单元,向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图书馆还开展信息咨询、代查代译、专题剪报、定题服务等业务,图书馆服务工作正在逐步向信息服务的方向深化与发展。通过在服务过程中对文献资源的开发、挖掘、引导,使读者从中受益。

6.另辟蹊径的特色服务

在特色服务上另辟蹊径,如深圳图书馆设有“馆中之馆”的法律图书馆、时装图书馆,北京东城区图书馆设有包装资料馆,上海市曲阳图书馆设有影视文献中心,湖北省宜昌图书馆设有柑橘文献中心,郑州科技图书馆设有饮食图书馆,南京金陵图书馆设有广告人文库。这些馆除了做好常规服务工作外,还开展专题文献信息服务,并成为它们深化服务内容的一大特色。

7.与活动相结合,形式多样

现在很多的图书馆倡导阅读,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读书活动和社会文化活动,如举办各种讲座、读书报告会,开展优秀图书推介,新书展览,组织多种多样的读书活动,以激发广大群众的读书热情。

8.借助互联网的发展

现代图书馆是离不开互联网的发展的。开拓网上服务,网络资源更新的速度很快,且具有迅速、交互、图文并茂的特点,图书馆还以积极的姿态培训用户,以求将更多的用户带入一个全新的知识天地。

9.延伸性服务

业务部门开展延伸性信息服务,如通过科技查新、文献检索、翻译服务、培训服务等,为科研和企事业单位提供服务。

目前,我国图书馆在文献信息服务方面已拉开了主动服务、知识服务、创新服务、服务多样化的新的一幕。图书馆服务范围的不断拓宽、服务时间的不断延长、服务模式的不断创新、服务内容的不断深化,正是反映图书馆在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图书馆也在这一变化中获得空前的受益和发展。

我们有理由说,中国图书馆的现状总体来说是好的,中国图书馆历经艰苦探索与实践,已为21世纪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创下一份厚实的基业。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图书馆在发展中仍然存在着许多困难和工作的失范。诸如资金不足,文献入藏量明显不够,文献资源共享程度不高,书刊利用率低下,图书馆现代化进程缓慢,图书馆法制建设滞后,管理体制不顺,图书馆人力资源开发不够,高、中、初级人员结构严重失调,未能做到人尽其才。图书馆分布极不合理,东西部地区、经济发达与贫困地区存在着较大的不平衡现象。图书馆基本建设和图书馆现代化缺乏强有力的宏观指导,规模效应与办馆效率还未达到理想程度,甚至还有许多我们未能感知的问题。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我们有必要抱着积极的建设性的心态面对图书馆未来的发展。再造21世纪图书馆的辉煌,这是每一个图书馆从业人员都应当为之关注的问题。

(三)文献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

1.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的完善

图书馆主要以纸质的文献信息为主,在现代化的今天,我们应该使图书馆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紧密结合,利用计算机技术创建适合图书馆规模的数据库,来记录和分析馆内的图书资源,对馆内资源的准确掌握,对管理和发展图书馆至关重要。

在进行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时,利用网络资源建立网页和索引来对图书馆中的所有图书进行合理分类对读者快速合理地查找所需信息十分必要。有了索引的帮助,读者不必为了寻找一本书而穿梭在整个图书馆中,这种既费时又费力的寻找方式将有效改善。为了方便客户与读者的获取,在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中还可以采用电话、短信、传真和电子邮箱来为客户进行服务。客户可以将所需的文献信息通过以上方式发送到图书馆有关服务部门,服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将用最快的速度将准确信息回复给客户。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改变,图书馆文献服务方式也在随之变化。数字化和网络化资源的利用使现代的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更加人性化,创立了文献信息服务的新局面。

2.网络化信息服务

近些年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已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图书馆也在应用着网络来完善文献信息服务系统,图书馆功能在网络的应用后得到加强,读者数量也随之快速增长。网络的一大特点就是资源共享性,读者将不再受限于不同单位、地区。在权限的允许下,读者可以获得任何单位与地区的知识资源,这样使得读者获取的信息更加广泛准确。利用网络可以使资源的寻找更加快捷,只要读者掌握必备的一些基本计算机、信息检索、外语等知识,就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图书馆可以利用网络将用户所需的各项服务功能进行整合,使之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各项信息服务要求。在这样网络化的文献信息服务模式下,图书馆得以向读者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信息服务,最大限度地方便用户的查找信息过程。网络环境下搜索引擎提供了多主题自由检索,这种检索方式使信息检索已不再是图书馆专业人员的专利,而是成了一种大众化工具。

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在现代化高速发展的社会中逐渐完善并继续发展,图书馆已不再是传统的内部开放,而是面向全社会各阶层开放。任何一个公民都有权利在图书馆中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图书馆资源也日益区域共享化。同时,网络化文献信息服务的应用不仅满足了读者的需求,还使图书馆管理系统更加完善,在今后的发展中,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将更加完美。

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是未来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科技的持续进步,文献信息服务不断展示了新的面貌。传统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已经满足不了现代人的要求,结合互联网的电子化、网络化、数字化的文献信息服务已成为当前图书馆的主流。 T7f4m+lZWsowRAoNP7zp4P2MhXe8/Dj01UVu67/FJ0s0uLDgWmqIyL1C1CLZ34a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