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教学领导研究综述

(一)国外关于教学领导的硏究

在上世纪 70 年代,美国学者柯尔曼最先提出了教学领导的相关概念。他在对有效学校的研究中提出,影响学校效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校长教学领导,校长教学领导对提高教学效率和提升工作绩效都有着重要作用。此后,关于教学领导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从整个教学领导的研究来看,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即萌芽期、形成期、下滑期和回归期。

萌芽期是教学领导研究的初期。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著名的“柯尔曼报告”出现,柯尔曼通过对 4000 多所学校的学生进行资料研究,分析了当时美国教育的现状,其中包括教育均衡情况,最后总结出学生的学业成绩受社会经济发展、学生群体构成和学生态度等因素影响。这一结论也在社会上形成了较大影响。至上世纪七十年代,越来越多的美国学校开始加强学生的学习教育,有学者提出了有效学校研究。有效学校研究认为,教学领导、学校氛围、教师期待、学生监控、校长教学领导行为等因素都会对学校效能产生一定影响。随着对有效学校研究的深入,教学领导研究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学校领导教学也成为热点内容。一些学者在研究中发现,校长在提高教学效率和工作绩效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并主张校长应当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提升领导行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成就。由此,教学领导也逐渐成为教育领导研究的焦点所在。

形成期是教学领导研究的发展阶段。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学校领导研究的主要方式是教学领导,并在美国校长研究中十分受关注。不仅研究教学领导的学者日益增多,而且也取得不少的研究成果。教学领导研究理论也初步形成。在此期间,教育管理类文章超过 100 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人的关注,即通过对校长的关注,充分展现出了校长对提高学校教学效率的重要性,树立了校长的领导者形象。二是对“教”的关注,由于大部分的论述偏重于对“教”的策略分析,忽略了“学”的内容,因此将教学领导者划分成了“教”的领导者,而非“学”的领导者。

下滑期是教学领导研究的低落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西方教育体制发生着不断改变,尤其是美国和英国的教育领域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也激发了教育者的进一步研究,许多新的热点和教育概念由此而生。人们的研究视角也出现了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教学领导的关注。此外,由于理论本身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这也导致了教育理论界减少了对教学领导研究的热情,导致研究处于低落期。

回归期是教学领导研究的转折阶段。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西方国家对基础教育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美国、英国等多个国家提出了更高的追求目标,例如澳大利亚政府提出的基础教育标准化考试,不仅加大了对校长的责任考核,而且许多研究者还对过去的教学领导研究进行重新审视,并进一步研究分析了文献的回归性,既肯定了教学领导研究对教育管理实践的提升,同时也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人们的分析与研究重新进入理性阶段。人们对于教学领导的研究重点出现变化,新的关注点也由此出现,从过去对教师的关注逐渐转向对学生的关注,从过去对校外的关注转向对校内的关注。对于校长的提法也出现了变化,一些学者认为校长应从过去被称为教学领导者逐渐转变为学习领导者。此外,教育领导的概念与内涵也相比过去更加丰富全面。有学者提出,过去的教学领导主要包括了明确教学目标、实现教学资源配置、监管教师课程教案等,如今的教学领导则是包括了教师专业发展、教学精神建设、构建学校共享体系等内容。这种变化既是受到一定的理论影响,同时也源于教育活动的多样化,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性、参与性更强,能够共同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校长不再是独立完成教学领导工作的主体,而是将教师和家长纳入其中,不仅能够更好地解决学校面临的各种问题,而且也充分发挥了校长的领导者和促进者角色。近年来,在政策驱动和实践需求影响下,西方国家的教学领导研究再次进入一个发展回归的阶段,逐渐形成了兴盛发展的局面。

(二)国内关于教学领导的研究

西方国家对于教学领导的关注度较高,研究较早。相比之下,我国对于教学领导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成果也较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学者开始对教学领导的研究,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在新课改不断深化发展的背景下,也给我们的基础教育造成了一定冲击,使中学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使中学校长再一次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教学领域当中。

在新课改的发展背景下,中学校长的教学领导面临着创新和回应。由于我国的基础教育一直沿用着传统模式,也显现出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课程内容陈旧,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社会生活相脱离,没有适当增加现代社会发展的相关内容。其次教学方式单一枯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仍以书本知识为主要教授内容,通过死记硬背学习知识,缺乏灵活的学习技巧和方式。第三是课程评价不均衡,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缺乏有效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渠道。最后是课程管理与学生需求存在偏差。一些学校的课程管理权主要集中在政府部门,并没有真正满足地方、学校和学生的实际需要。这也造成了我国中学存在雷同的现象。对此,一些专家学者也提出了建议和意见,课程改革已经到了势在必行的时候,如果长此下去,我们的学生在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将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也将成为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痛点。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改的推进,必然要真正打破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重建科学有效的教学理念,更新学校的课程规划、课程设置标准、教师观念等,组织开展更适合于学校特点的教学管理活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寻找满足于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条件。

我国著名学者成尚荣曾说,课程改革说到底是教育思想的改变,目的是通过课程改革改变应试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新课改的核心是突出学校管理,即通过将管理权力下放到学校,使学校具有更多自主权,使校长、教师和学生能够更好地践行教育改革目标,发挥自身的管理者和主导地位,而不是像过去一样被动地接受改革,难以有效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新课程的推进需要一批了解学校实际情况的人更好地组织开展工作,更好地协调学校的教学进程。反之也难以有效地开展工作。由此,校长的责任愈发重要起来,管理学校、提升教学质量、追求新课改目标都成为其工作的内容和目标。校长只有真正抓住教学这一核心问题,才能更好地实施新课改。可以说,课堂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途径。一所学校只有真正展现出高质量的教学水平,才能更好地实现学校的生存和运转,获得社会的支持和信任。

在推进和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学校为其提供了主要场所,而校长则发挥了重要的核心作用。新课改强调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突出其自主合作等特点,校长想要有序推进新课程发展,就要顺应发展形势,通过对课程改革的途径反思,进一步理顺自己的教学观和角色作用。课程改革必然会引起一系列的教学变化,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出现变化。对此,校长只有从自身转变观念,才能带领广大教师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新课程改革中去,从关注到接受再到理解,进而建设推进新课程改革。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对于校长来说只有先改变自己,用更多的精力从传统的管理者角色向教学领导者角色转化,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重要作用。

在新课改的发展背景下,需要校长正实教学领导现实,并进行有效反思。从各个国家的教育发展现状来看,基础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都把基础教育改革当作人才培养的目标,以此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改变人才培养模式,以期将基础教育改革作为积蓄国家实力的重要战略加以推行。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在将人口负担转变为人才资源过程中,基础教育担负着重要责任。我国正式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时,提出了改变陈旧的教育方法、转变方式、更新观念等任务,让中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快乐教与学,实现教育教学目标,进一步推动教育改革的可持续发展。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强调,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的个性化学习,充分展示学生的特点。这次教育课程改革不仅对基础教育发展是一次巨大冲击,也给中学教育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教育教学发展模式。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尽管课堂教学形式变得丰富起来,学生的互动性也增强,但是课堂教学并没有获得根本性改变,也未能获得预期的效果。学生成绩远不如过去的传统教学模式,而且一些学校的课堂教学更成了形式化,教师说得少了,学生说得多了,教学手段多了,看似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教师的教学观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

有一些中学教师曾坦言,新课改的确是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也对学生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对自己的影响还不够深刻,没有真正融入自己的内心,也无法做出有效的改变,这并不是自己不愿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固有模式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许多教师希望在面对新课程改革时可以得到指导和培训,但是在各种课改培训中却并没有获得有效的学习,听到的只是一些专家空洞的理论说教,理论与实践教学存在较大偏差,同时无法与专家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这些问题都导致了教师对新课改缺乏清晰的认知和理解,也就难免陷入尴尬的教学境地。

新课改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也是原因之一。面对中考压力,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应式,但是却能明显地提高学生成绩,似乎更能满足考试的需要,因此许多家长和学生也对新课改缺乏理解。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成绩依然是大家最关注的事情,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的首要目标就是取得优异的成绩,品德、特长等内容都可以放在其后。新课程希望通过综合改革来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实际上效果并不是很明显,而新课改所倡导的实践学习、校本课程也遭遇现实冷遇,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想要突破发展瓶颈,就需要加大课程改革,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这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方向。在这场教育改革中,中学校长承担着重要的领导责任。作为改革推行的关键人物,校长的影响力是多方面的。新课改赋予了学校极大的自主权,全面落实新课改理念,解决传统教学与新课改之间的矛盾和不平衡,缩小改革与教师现状之间的距离,带领广大师生开展创造性教学,完成实践性探索等,都是中学校长面临的挑战与问题。由此,中学校长当下的第一要务就是领导教学,积极提升教学领导能力。领导教学就是要做好学校教育工作,发挥好领导者和管理者的角色作用,明确自身责任。

校长的教学领导力与学校的有效性关系密切,同时对于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力也有一定影响。作为学校的领导核心,校长的言行不仅代表着学校的形象,也同时传递着学校的教学理念和办学思想,传递着学校价值,它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状态,影响着周围每一个人的发展。校长对教学领导的重视度也是影响学校品质的重要因素。在多个国家开展的“教与学”方面的调查显示,校长的管理风格分为教学型和行政型。有一半以上国家的校长都属于教学型,他们的领导风格也更倾向于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不仅对教师的教学产生很多积极作用,而且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较多支持,教师普遍认可这种领导风格。相反,行政型领导风格并不会对教师产生多大影响,也缺乏对教学和评价的关注度,与教师之间的互动相处较少,关系也并不算愉悦。因此,校长领导教学,具备教学领导能力是顺应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当今的校长要以我国教育改革现实为基础,着眼于未来的教育发展,通过分析教育现实,思考教育未来,同时将自己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学校的教育行为,最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教学领导研究的现状

1.国外相关研究

国外关于教学领导研究的内容较多,研究的时间也较长。从美国学者柯尔曼提出教学领导概念后,教学领导的研究就逐渐发展开来,并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甚至有人提出,教学领导等论题已经被研究过头,教学领导也成为教育领域中被提及最多的概念之一。通过梳理文献发现,国外学者主要是对教学领导的内涵、功能、行为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于教学领导的内涵,不少学者也给出了不同的理解。有学者认为,教学领导主要是指校长提供资源和指导,并为师生提供教与学。有学者认为,教学领导并不是局限于教与学之间的行为,而是也会受到组织的背景与特性的影响。有学者认为,教学领导就是校长直接参与到学校教学行为中,以此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也有学者认为,教学领导的关键在于通过建立共同愿景,共同提升教学效果。这些都给教学领导注入了新的内涵。

关于教学领导的功能,国外许多学者也对其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一些学者认为,教学领导就是通过对个人目标和整个制度的领导,最终达到预期的目标。承认了它不只是一些毫无用处的活动,而是能够提高教学效率,通过教师的有效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增进学习效能,实现预期的目标。有学者认为校长在教学领导上的有效作为应当归纳为几个方面:即引导教师参与,支持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足够资源,落实质量控制,适时沟通协调,加快问题解决。有学者认为校长有效作为是能够将目标传达到学校的每个人身上,通过教学观察、与教师沟通课程目标等,给予建议,提出反馈信息等。有学者对美国和日本的中学校长的教学领导责任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两国的中学校长对教学领导责任的认知存在差别,美国的中学校长认为,校长的重要责任是为教师树立清晰的目标,评价教师表现,为教师教学提供支持,并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日本的中学校长认为,校长的主要责任是评价教师表现,向教职员工和社会大众阐述学校目标。还有学者认为,教学领导是校长为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效果提供资源支持。

关于教学领导的行为,国外学者更多地关注校长在实施过程中的具体行为表现。校长作为领导者,通过教学这一中介,列举出许多能够增进教师教学交通和学生学习成果的行为,如果能够注意到这些行为,那么这个校长就是一位有效的教学领导者。较早提出教学领导行为的学者认为,他们的研究之所以会被广泛采用,是缘于认为校长的教学领导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即建构学校的目标和目的,保护教学时间,提供课程教学知识,提升教师发展标准,评价和促进学生进步,提升教师发展期望,协调课程教学。随后,有学者从不同层面对校长教学领导行为进行界定,即学校任务界定,教学管理计划界定,营造学习氛围,每个层面又包含着不同的具体行为,对教学领导行为进行量化。有学者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校长的教学领导可通过几方面对教师成长进行引导,即提供专业的教材,引导教师观点,引导教师将关注点转移到明确的主题上,鼓励教师实验新技能,认可教师成就,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机会。有学者认为,校长的教学领导行为应当包括这样几个层面,即鼓励教师参与管理,营造良好的学校氛围,给予相应的认可和激励,划定责任目标等。还有学者提出了校长教学领导的关键内容,即与师生之间的任务沟通,对自身和教师提出期望,挖掘优秀教师资源,建立合理科学的学术标准,将学生作为教学领导的主要职责目标,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维护与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国外学者对于校长教学领导的研究时间较长,范围较广,成果也较多。他们从不同的视角,对教学领导的内涵、功能和行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由此也发现,早期的教学领导内涵更多地指向课堂或与教学相关的内容,之后通过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相结合,实现了共同学习。对于教学领导的研究更多地表现在行为上,在教学领导的基础上根据多元开放的教育格局,使行为更加细化合理。在教学领导的功能上的研究更加具体,但有着相同的目标,都是从提升教师水平和学生学业方面进行论述。由此可见,专家学者们对于教学领导的研究较广泛,研究方法也是多样化的,但是研究却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的过程,它清晰地体现了时间的发展演变过程,也是对历史脉络的一个清晰梳理。

2.国内相关研究

相比国外关于教学领导的研究,我国学者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教学领导相关理论尽管也有一定成果,但是在实践层面仍然还是一个较新的管理理念。学者们从不同角度,研究探讨了教学领导相关问题,以期通过不断深入的研究,能够实现教学管理工作更好的推进。

关于教学领导的内涵,国内的学者也给出了自己的理解。有学者认为,教学领导是校长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整体教学情境,根据个人的教育理念,确定教育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提升教学品质,提升教师素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进学生学习成效等行为。通过发挥其影响力,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引导和协助师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最终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有学者认为,教学领导实际上就是校长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通过规划教学远景,制定课程标准,优化教学系统,引导和管理教师专业成长,督促学生进步等领导行为,最终实现与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还有学者认为,教学领导是指校长以发展学校为目标任务,保障教育品质,增进师生学习关系,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等行为,通过参与授权他人从事与学校相关的改进措施,最终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

关于教学领导的功能,国内的学者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有学者提出,校长教学领导与学校教学气氛是成正比的,校长教学领导越强,学校教学气氛越好,教师效能越高。校长教学领导只有营造良好的学校教学气氛,才能更有效地提升教师效能。有学者认为,校长教学领导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即发展教学目标,确保教学品质,提升师生关系,支持工作环境。有学者通过对中学校长教学领导的调查发现,校长的教学领导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即树立沟通教育的理念,引领教学发展,提升教师水平,激励学生学习,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以发现,校长的关注能够给予教师更积极的教学影响。因此,校长可以在处理行政事务后,增进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从中了解教师的真实想法和实际困难,也能够更好地掌握教学脉络,提升自我领导能力。此外,校长也应当多多参加教学观摩活动,以此激励自己,从中获得更多的成长,增强教学领导能力,更好地胜任教学工作。有学者通过阐释教学领导内涵,区分出教学领导与其他领导之间的特点,不仅将教学领导分为多个层次,并且提出了校长教学领导的标准,即教师发展标准,学生学习标准,学校发展标准和自身发展标准,同时提出了教学领导的功能,即支持功能、协调功能和促进功能。还有一些学者结合国内外一些优秀成果,系统地梳理了校长教学领导的功能,主要包括几部分,即确立学校目标,通过交流协调实现课程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激发他们的教学积极性,评价教学,促进教学改进,促进学生成长进步,保证教学时间等。

关于教学领导行为的功能,有学者认为,校长教学领导行为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即协助和参与教师的教学准备工作,了解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并为其提供教学资源,引导和协助教师正确督导学生,与师生共同促进教学的杰出表现,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学者认为,校长教学领导行为主要包括几个层面,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供教学支持,提升教学质量,协调教学工作,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问题,合理配置教学资源。还有学者通过对当地教学领导状况的观察,总结出校长教学领导行为主要包括对学校和教室的巡视,提升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教师的再学习提供机会,提升对师生的期望值,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塑造良好的人物形象,实施积极有效的教学支持。

从以上教学领导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出,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关注教学领导至今,国内许多学者更多地关注教学领导的理论研究,无论是研究范围还是研究内容都相对较弱。在研究初期,大部分学者结合西方研究成果较多,对于国内教育研究成果结合较少,由于研究缺少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导致校长教学领导理论研究存在很多问题,实践发挥较少。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专家学者逐渐扩大了本土相关理论的研究范围,研究视角也更加宽泛,研究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有学者还站在理论联系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不同层面的分析研究,也为我国教学领导理论的运用推广打下了良好基础,对教育教学发展提供了依据。

二、胜任力研究综述

(一)国外关于胜任力的研究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劳动分工的日益精细化,关于胜任力的研究也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里。工业化社会的发展和分工的精细,使很多不同专业性职业和从业者出现,随之出现的就是工作业绩的差异化。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泰罗在研究中发现,不同工人的工作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优秀工人和较差工人之间的差异尤为明显。他以时间动作研究法寻找出现差异的原因,即把每一项具体工作拆分成一个个简单的步骤,以此来确定这一工作的胜任能力标准,根据这个标准可以对工作的工作技能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培训,最终完成预期的绩效。这就是胜任力形成的最初思想。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人们对胜任力的研究得到广泛关注。当时美国在选拔政治、社会代言人时发现,以智力作为选拔条件选出的外交官,的确看上去是十分优秀的人才,但是实际工作能力却并不令人满意。为了能够改变这种现状,美国政府邀请心理学教授麦克利兰研究出一种全新的选拔方法,这种方法能够对人员的实际工作业绩做出有效预测。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麦克利兰接受了这关于胜任力的项目研究。他们打破了传统人才选择做法,而是把实际工作优秀的外交官和表现一般的外交官分别分为绩效组、普通组,并对两组人员进行了长达五年的调查研究,通过两组人员的行为分析,分别提取出他们的个性特征,总结出胜任力就是直接影响员工绩效的个人物质和行为特征。之后,麦克利兰发表相关研究文章,他指出,通过对传统人才测量和选择方面问题的分析,以智力测试来选拔人才具有一定的可信度,但是这种方式在某些方面又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企业招聘、学校招生方面,如果用智力测试成绩来测试未来工作优异的合理性是存疑的,智力测试成绩和工作优异之间存在大量不切实际和偏差。而人格、智力等这些因素,往往来自于人们的主观确定,但无法在现实工作中表现出预想的效果,这也说明仅以智力测验来判断个人能力水平是不科学、不合理的。所以,他反对以智力测验成绩作为评定个人表现的标准。他提出,既然测验成绩不能预测工作能力,那么,应当放弃过去那种主观的人才选拔判断,而是应当以胜任力的测量方法替代传统测验方法,通过挖掘能够影响员工绩效的个人行为特征,以胜任力作为标准因素,能够更好地区别出优异者和普通者的显著区别。这种能够区分工作绩效的个人特征和行为表现叫作个人胜任力。他提出基于胜任力的两个有效测试原则,即判断胜任力的标准就是能否显著区分绩效,应当以客观数据来区分工作绩效。麦克利兰的研究文章为胜任力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些学者对胜任力也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分析和研究,有学者提出胜任力按工作熟悉程度可以分为生手、新手、老手、师傅和专家几种概念,应对不同级别的人员实施不同的开发手段。还有学者通过研究认为有效提高和保持管理是具有相关性的胜任力。这种研究得到人们的广泛接受,也因此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有力地促进了胜任力理论的转变,使其从学术研究走向了管理学等相关领域,之后又逐渐进入管理者、咨询者和从业者等领域,成为全球研究的焦点内容。至上世纪九十年代,有学者提出了团队核心胜任力的概念,这也使关于胜任力的研究不再局限于个体层面,面是认为组织核心胜任力由几个重要部分组成,即不断变化的市场潜能,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对终端产品的积极贡献。直到二十一世纪初,有学者研究了胜任力在组织、学校和家族中的开发评估问题,从新的视角对胜任力进行了研究。

通过对胜任力的研究可以发现,从时间发展脉络来看,最初是个体研究,特别是对某一个特定岗位的管理者进行研究。之后,对于胜任力的研究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提出了组织胜任力概念,不再局限于个体层面,而是进入到组织绩效领域,从全新的视角对胜任力进行研究,也有力地促进了胜任力研究的深入发展。

(二)国内关于胜任力的研究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入深入发展时期,无论是科技还人才竞争都十分激烈,尤其是在国际合作和技术交流合作中,国内企业深刻地感受到了来自西方国家的竞争压力,尤其是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的先进性为我们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为了能够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缩小与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的差距,我国不少企业也在不断借鉴和模仿国外先进技术,但同时也十分依赖于他们的经营理念,尤其是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这种管理方式为企业带来了很大益处,在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的同时,也得到了国内很多企业的关注。企业管理模式的改变,尤其是国外关于胜任力研究的实践应用,也引起了我国学者的广泛关注。

我国学者对胜任力的概念及内涵进行研究分析,除了胜任特征和胜任力对应特定的含义外,还根据自己的研究习惯和领域进行了相应的翻译。二十一世纪初,有学者将胜任力翻译成胜任特征,与国内广泛认知的概念进行区分,之后,国内关于胜任力的研究也日渐增多,研究范围扩大,一直渗透到教育领域。从总体研究状况来看,国内的胜任力研究的范围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因为实践性和参与性较低,所以胜任力研究还没有真正转化为人力资源管理,比如在绩效管理、人员选聘和培训发展等方面还没有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在研究内容方面,仍以个体研究为主,比如多集中在管理层和教师等群体。此外,在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等方面也存在理论介绍较多,实际探究较少的问题。

(三)胜任力的研究现状

1、国外相关研究

胜任力一词最早的含义是适当的,最早运用于教育领域,后来延伸到管理学和其他领域。有学者对胜任力内涵进行了研究,认为胜任力是一个人具有的并在生活中成功表现的特质,这是个体的潜在特征,可能是物质、动机、自我形象或是某项能够运用的知识。这个概念虽然几乎包含了胜任力各个方面的内容,但是过于笼统,也显得有些宽泛,并未得到其他学者的认可。有学者认为,胜任力描述了个性行为和精确技能,每个员工只有以此为据,才能更胜任工作,同时提升绩效表现。有学者认为,胜任力是能够影响个人工作的技能、知识和态度的集合,能够用确定的标准来衡量,也能够通过训练和发展实现改善。还有学者认为,胜任力是指个人预期工作行为能够确定的方面,以强调素质的行为导向和可观测量性。

通过以上学者对胜任力的界定中可以看出,不同学者对胜任力的研究角度有所不同,因此对胜任力的内涵描述也有差异。但是总体上来看,大多是从特征、行为等方面描述了胜任力。

胜任力模型的研究与胜任力的研究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研究胜任力离不开模型方法。相比胜任力内涵,胜任力模型的内涵研究则可以视为胜任特征的系统组合。关于胜任力模型的内涵,国外许多学者也从不角度进行了研究分析。有胜任力模型之父之称的学者麦格利兰提出行为事件访谈法,同时建立了第一个胜任力模型。有学者第一次把胜任力和提升组织绩效联系起来,他认为,胜任力模型发挥着决策工具的作用,描述了某项工作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特征,是选拔、培训和领导发展等计划的重点工作。还有学者曾经对不同行业不同管理岗位的多名管理人员进行调查发现,通过对他们工作环境、个人胜任力等方面进行研究,深入分析了不同岗位、不同部门和不同行业管理人员的胜任力差异,提出了胜任力的通用模式,主要包括领导、目标、行动管理、知道、指导下属、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同时进一步深化胜任力特征,提出胜任工作要求的基础能力。这一研究不仅丰富了胜任力模式研究,而且有力地证明了胜任力模型研究的方法问世。有学者认为胜任力模型是工作场所使用的工具,对工作中的个体知识、技能和行为都有一定影响。有学者通过对多年来胜任力研究成果的研究总结,通过对不同领域的工作行为和结果的对比研究,明确了胜任力的类型特质,提出了通用胜任力模型。他将胜任力特征比喻为水中的冰山,露出的部分是可见的表层特征,如知识、技能等,能够通过培训获得。隐藏的部分是潜在的深层特征,如自我概念等,即使通过培养也难以得到发展。有学者认为胜任力模型是指能够完成某项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特征等,主要包括完成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行为以及能够直接影响工作绩效的行为。

通过以上关于国外学者的理论研究分析可以发现,关于胜任力模型的概念表述差别不大。在研究过程中,学者们通过都以研究文献为基础,通过调查等方式建立胜任力模型研究,对胜任力模型进行进一步检验。

许多专家学者对胜任力的分类也进行了广泛研究,他们根据胜任力的不同特征,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将胜任力分为几种类型。首先,按照胜任力的技术要求分为一般和专业两种。一般性胜任力是全体员都具有的,例如管理、营销,能够在各个领域应用。专业胜任力通过是指从事某一专业工作的胜任力,例如信息检索、图书编目,它不仅具有典型的学科特点,而且能够应用于不同领域中。其次,按照胜任力的属性特点分为个体和组织两种。个体胜任力是能够明显区分一般绩效和高绩效的个体特征。组织胜任力是指成员在组织工作中对组织表现出的观点、价值观和适应特征,同时表现出积极的竞争优势和工作行为。相比之下,组织胜任力对与企业文化相适应的知识员工更关注。第三,按照胜任力在工作中的表现分为技术、人际和管理胜任力。技术胜任力是指与包括平衡运用预算、了解收益平衡表、成本效益分析、寻找数据、个人时间管理等在内的专业活动相关的胜任力。人际胜任力是指与他人能够有效沟通交流,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的能力,例如领导对员工的激励行为,有效的行为干扰,对员工的价值需要的分析以及自我学习等。管理胜任力是指组织领导能力,例如为组织寻找有效发展机会和有效决策、分析经济发展环境、了解组织法律事务等。第四,按照胜任力构成要素分为发展性、鉴别性和基准性胜任力。发展性胜任力是区分特定职位绩效者和更高层次绩效者的能力,这些能力在短时间内难以得到有效培养和改变,例如自我概念、价值观、动机等。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潜在能力,这些能力也是提升绩效者向更高方向发展应具备的内容。鉴别性胜任力是在指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和发展的东西,也被我们说成“软件”,是绩效者获得成功的必备条件。发展性胜任力也是鉴别性胜任力深化发展的体现。基准性胜任力是指最基本的知识技能,也是通过培养学习能够获得和发展起来的,也被我们说成“硬件”,也是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工作要求。第五,通过对众多学者关于胜任力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工作胜任力整体模型,具有内在联系的胜任力系列分为个人、职能、认知、价值观和胜任力。个人胜任力是指在不同工作情景下个体所运用的知识能力、例如领导、决策、领导部署、自我客观性等。认知胜任力对工作有正确认识,并能够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包括理论知识、技术知识、情景知识等。职能胜任力是指在特定领域中顺利完成任务的能力。价值观胜任力是指在不同工作情景下个体所表现出的对事物的价值看法和观点,例如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元胜任力是其他胜任力的基础,主要包括创造、沟通、自我发展、解决问题等能力。最后,按照背景要素分为任务具体性、公司具体性和行业具体性胜任力。任务具体性胜任力是指与完成一项具体工作或任务相关的胜任力,它受任务的具体性程度影响,具体性越高,与之相关的胜任力越强。公司具体性胜任力是指仅应用于一家的胜任力,与其他公司没有潜在价值。行为具体性胜任力是指包括运作能力、战略分析、行业知识和关键人物等在内的行业发展情况和知识技能方面的能力。

通过对胜任力模型的大量研究发现,成功的胜任力模式能够影响个体在特定工作岗位中包括知识、技能和行为的优异绩效,因此,它可以用来作绩效评估管理、人才资源选拔等项目。因为胜任力能够很好地测绩效效果,因此胜任力理论和胜任力模型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在行政部门、教育领域也发挥了重要的应用效果,构建了许多与职业相关的胜任力模型,为人才选拔和培养提供了途径,受到广泛重视。胜任力模型主要应用在几个领域。

第一,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有学者通过对多年来胜任力研究成果的研究,在对多个领域工作行为及结果的研究对比基础上,提出了包括普通工作人员、管理人员等在内的通用胜任力模型。每一个模型都由若干胜任要素组成。有学者以通用胜任力模型方式区分了一般销售员和优秀销售员、一般技术员和优秀专业技术员、一般管理人员和优秀管理人员、一般企业家和优秀企业家的胜任力要素。有学者提出将高层次专业人员的胜任力模型包括目标、行动、影响、技术等特征。有学者通过研究,构建了不同维度的行政级别胜任务模型,即基础领导、愿景领导、重要领导,包括诚信、道德、智力、人才培养、判断力、商业交易、战略、视角、创新、联盟等多个因素。有学者以胜任力模型对企业高层管理者研究,建立了包括组织目标和人具目标整合、企业战略制定执行、信息沟通、员工配置、业务分析、外部维护、市场开发等维度目标。有学者通过来自不同国家、有国外工作经历的国际性领导人进行探访,构建了包括学习动机、沟通技巧、思想开放度、适应力、尊重性和灵敏度等维度在内的全球领导层胜任力模型。还有学者通过观察、访谈等方法,对法国的跨国公司进行包括领导质量、愿景、管理变革、客户单身、企业价值观等维度在内的领导胜任力模型进行修订。

第二,教育领域中的应用。随着西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不断扩大,学校管理也由被动变主动,真成实现了自主化实体化办学,提升管理意识也变得尤为重要。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胜任力概念被引入到学校管理中,通过对学校管理者胜任力特征的研究,以期能够将学校绩效优秀管理者的行为能力特征提炼出来。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美国建立了包括组织能力、领导能力、表达能力、判断能力、成熟教育思想等在内的校长胜任特征体系。随着胜任力模型研究的不断深入,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校长能力建设逐渐成为广泛关注的问题,美国进一步完善了校长胜任力指标,开发出以出色表现为基准的卓越模式。这种模式还包括一般和不合格里两种状态。胜任力模型认为每一种状态都受管理者的不同特质影响,管理者的特殊行为和能力决定了其出色状态。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英国开始逐渐重视对管理者胜任力的研究,开发了校长的基准胜任力模式。这种胜任模式以基准为一般表现,认为管理者只要胜任工作就算是表现称职,而不是都要求表现卓越。到二十一世纪初,英国对学校领导提出了更多标准和要求,包括思考能力、发展潜能、主动创新、诚实守信、战略思考、自我信念、团队工作、了解环境和他人等。同时对校长也提出了几项标准,即核心目标、专业知识、技能特质、领导范围等。尤其是在技能特质方面,一位优秀的校长更应当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决策沟通能力和自我评估能力。除此之外,其他国家也提出了学校管理标准体系,包括政策管理、人员管理、资源管理和学习管理等不同层面的多个内容。澳大利亚也对中学校长的领导胜任力提出了包括教育领导能力、战略思想和规划、项目资源管理、组织文化建设、公共关系能力等多方面内容。

第三,行政管理中的应用。美国在政府人事管理办公中通过广泛收集管理者工作信息,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公务员,建立了行政人员胜任力模型,其中涉及沟通、灵活性等要素。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美国对政府领导的胜任力模型进行研究,对多名管理者、监管者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多种领导胜任力,这一研究也对美国相关领导的培训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国内相关研究

国内专家学者对于胜任力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也不够深入,但是很多学者仍然从自己的研究范围对胜任力内涵进行了研究。有学者认为,胜任力是能够把在工作中表现一般和表现优异的个体区分出来的行为特征。这种特征可以是态度的、意识的,也可以是情感的、认知的,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还有学者通过对胜任力内涵的界定,对一般绩效者和高绩效者的个体特征和行为能力提出自己的观点。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国内专家也受到国外研究者的影响很大,在胜任力内涵的界定上与国外研究观点差别不大。

国内学者也从多方面对胜任力模型的内涵进行了研究。有学者认为,胜任力模型是综合了多种胜任力要素,也是在完成某一特定岗位时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技能等要素的组合。有学者认为胜任力模型是为了能够实现高绩效目标,个体在工作岗位中必须具备的能力素质,这些素质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并能够运用测量工具进行测评。还有学者认为,胜任力模型是为达到某一绩效目标而需要的不同的胜任力要素组合,是一种结构模式。

在胜任力模型应用研究中,我国学者也提出了较多的看法。有学者通过用胜任力技术对校长能力建设进行研究,从思想、知识、管理、心理素质等多个胜任力模型研究了校长的胜任力。有学者在国外冰山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洋葱模型,从另一个角度对此进行了阐释。洋葱模型是通过从外到内、由表及里描述胜任特征的模型。在分析胜任力时,先从最外层入手,层层深入,直到最内层,对于胜任力的研究仿佛剥洋葱一样。最表层的包括知识和技能,这是最容易发展、培养和评价的部分。最内层的包括动机和特质,这是潜在特征,也是最核心的部分,难以发展起来,是稳定却难以培养的胜任力。还有一些学者采用了广泛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有的通过行为事件研究,对商业银行行长绩效行为特征进行分析,有的通过对中学校长绩效对比分析,组成校长胜任力模型体系。有的提出了管理发展的不同维度的胜任力模型。通过以上阐述可以看出,国内学者对于胜任力和胜任力模型的研究,是在国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分析研究,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初步建立了胜任力特征模型。这些研究体现了我国学者对胜任力研究的发展方向,对于未来的研究展开仍需要不断深入。

三、既有研究的启示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研究分析,有几点启示。首先,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中学校长教学领导研究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无论是研究领域还是研究内容都十分广泛,而且在教学领导的内涵、功能等问题上达成共识。但是不可否认,在相关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从整体来看,研究的理论内容较多,实验研究相对较少。相比之下,国外的研究较多,无论是研究内容还是方法都相对成熟。而国内研究存在一定差距,对于西方成果研究较多,自我发现较少,一些实践性探索就更少。这也是为教学领导的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其次,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胜任力和胜任力模型等方面进宪了大量深入研究。研究证实胜任力是一个人能力、动机和价值观等特征在特定工作情景中的行为表现,是能够创造高绩效的工作表现。国外学者将胜任力研究运用到了教育、管理和人力资源等领域,应用范围很广。尤其是英美等国家以此修订了中学校长任职标准,在胜任力研究方面取得了丰富成果。我国学者在中学校长能力建设方面也进行了多角度研究,对胜任力研究进行了一些积极的尝试,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相比之下,由于对于胜任力的研究时间尚短,所以更多的研究侧重于理论研究和技术策略方面的分析,实证研究较少。最后,通过丰富的文献研究,可以看到,我国学者在研究中涉及校长领导力和胜任力等内容,但研究内容更多侧重于校长行政管理能力方面,而关于教学领导和校长胜任力研究几乎没有。教学领导作为近年来教育研究关注的重点内容,教学领导能力也成为中学校长应当具备的一个重要能力。这种能力应当在学校教学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转变。但是由于研究者对于教育领导的认知与理解有所不同,也会造成一定的结论差异。本书试图从胜任力的角度,分析中学校长教学领导的能力建设。 4dkgGXPujZ0ooU/FSzm6fvik7sBFKdNoafz8O0SAmUZLzNRiU8Dxtx4GR7Nvz/x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