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知己难寻,珍惜来之不易的友谊

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位赫赫有名的音乐家,叫俞伯牙。俞伯牙琴艺精湛,人人称赞。不过,没有几个人能真正听懂他所弹奏的曲子。

一日,俞伯牙乘船沿江旅游。船行到一座高山旁时,突然下起了大雨,因此,他将船停在山边避雨。伯牙耳听着淅沥的雨声,看着雨打江面的景象,不禁琴兴大发。正当伯牙弹得兴致高涨时,突然感觉到琴弦上有异样的颤抖。伯牙知道,这是琴师的心灵感应,说明此刻有人在附近听琴。伯牙走出船外,果然看到岸上树林边坐着一个打柴人正在侧耳倾听。这个人就是钟子期。

伯牙赶紧把子期请到船上,说:“我为你弹一首曲子,好吗?”伯牙即兴弹了一曲《高山》,子期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多么巍峨的高山啊!”接着,伯牙又弹了一曲《流水》,子期再次称赞说:“多么浩荡的江水啊!”伯牙又钦佩又激动,对子期说:“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听得懂我的心声,你真是我的知音啊!”就这样,两个人结为了生死之交。

伯牙与子期约定,一旦周游完毕,就会亲自去子期家登门拜访。一日,伯牙如约前来子期家登门拜访,但是却听闻子期因病不幸去世了。得知这个消息后,伯牙伤心欲绝,奔到子期墓前为他弹奏了一首充满悲伤和怀念的曲子,然后站起身来毫不迟疑地把自己珍贵的琴砸碎于子期的墓前。从此,伯牙与琴绝缘,再也没有弹过琴。

因为钟子期能够听懂俞伯牙的琴声,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就把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惺惺相惜当作知己的典范。顾名思义,所谓“知己”,就是知道、了解自己内心的朋友。每个人都有很多朋友,但是真正的知己却很少。真正的知己,不会受到外物的限制,能够相互理解,那是心有灵犀的奇妙,是无须言说的理解,是心灵长久的感动,也是两人情操智慧的共鸣。

那么,什么样的朋友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知己呢?首先,知己要能够互相欣赏、互相体谅、互相关心,真诚相待,没有任何欺诈、瞒骗。仅就这简单的一句话,大多数人却不容易做到。此外,知己还要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例如,俞伯牙喜欢弹琴,钟子期喜欢听琴,所以他们才能成为知己。反之,假如他们没有共同的兴趣爱好,相处时就会无话可谈、尴尬冷场,从而感到沉闷枯燥。其实,所谓的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就是指志同道合,有共同的志向和志趣、理想和信念。宋代陈亮的《与吕伯恭正字书》之二中说:“天下事常出于人意料之外,志同道合,便能引其类。”总而言之,知音难觅,知己难求,遇到志同道合者一定要珍惜。

交往线索

朋友有很多种,有莫逆之交,有点头之交,而知己则是朋友关系中最亲密的。很多人觉得莫逆之交就是知己,其实,莫逆之交也比不上知己。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是这样一句浅显而情意感人的诗句,表达了王勃对朋友深切的关心,而且也表现出了他与这个朋友的心灵是相通的。 oYyIPiz+J4MDqcPpxg31+E7TnGETe0qnhEzajDmm4h3MQwOOtbdAIag9EhUjxHF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