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决定撤藩。三藩势成割据,严重威胁着清朝的统治和国家的统一。早在清世祖死时,吴三桂拥兵北上入祭,兵马塞途,居民走避,清廷恐吴三桂生变,命其在城外张棚设奠,礼成即去。后来,朝中也有一些官员提出要限制三藩的实力,其中就有一个叫王熙的官员上疏指出:“宇内甫平定,而三藩各拥重兵,吴三桂尤强,擅署置官吏,寝骄蹇,萌异志,子应熊以尚朱,居京师,多聚奸人,散多钱交通四方。”他向朝廷提出建议,裁剪三藩的军队数量以及他们的军饷,这样不但能削弱三藩的实力,也能充实国库。
其实,在康熙登基、四大臣辅政时,朝廷就开始准备一步步收回和削弱三藩的势力和权力了。比如,吴三桂手上有一枚“大将军印”,这是顺治帝授予给他远征云贵的,以此掌握征伐大权,但是吴三桂在平定了云贵后,这枚“大将军印”他却迟迟不肯上交,在四辅臣的反复促使下,吴三桂被迫将“大将军印”上交。
康熙五年,玄烨还未亲政,朝廷又将三藩的用人题补之权裁除去,而过去吴三桂对云贵、广东、福建的官吏任免权也收获。
康熙亲政后,一开始并没有命令宣布撤三藩,他采取软硬兼施、循序渐进的方法,一方面安抚三藩,另一方面派朝廷官员到云贵、广东、福建担任总督、巡抚等要职,对三藩的势力进行约束。而吴三桂等人则嗅到了清廷对自己的政策变动的气息,他最害怕的是朝廷“过河拆桥”“卸磨杀驴”,所以不断试探朝廷,不过他在自己的利益没有受到损害的情况下,他也适度妥协了一些,不过三藩和朝廷之间的矛盾早已不可调和,尤其是军权上,三藩始终不肯交出,这成了后来康熙撤三藩的最大原因。
怪在这紧要关头,一个突然的事件引发了朝廷一场撤藩还是不撤藩的大讨论。
康熙十二年(1673年),谋士金光对尚可喜提出建议,让他主动提出撤藩,进而让朝廷将爵位传给他的儿子尚之信,于是,他上疏称:“臣年七十,精力已衰,愿归老辽东,有旧赐地亩房舍,乞仍赐给,臣量带两佐领军兵,并藩下闲丁孤寡老弱共四千三百九十四家,计男妇二万四千三百七十五名,其归途夫役口粮,请敕部拨给。”尚可喜这一番言辞着实让康熙很高兴,他认为这是解决三藩问题的最好时机。随即,他拿出纸笔进行批复,同意了他的请求,顺便下令尚可喜率诸子、家人以及手下的一些官兵迁至辽东海域,然后派御前侍卫亲自到广东尚可喜家宣读自己的谕旨,并且还赐给尚可喜一家诸多物品,比如貂皮帽、天马裘、四团龙挂腰带等,以此表示对尚可喜父子的宽慰。
很明显,尚可喜上疏的本意并不在此,他是想退位让贤,自己退休养老,让自己的儿子接替自己继续做一方霸主,但他没想到康熙帝会如此处理,但即使内心不平,也已经无可奈何,且尚可喜退休和康熙撤藩的消息马上传遍了朝廷内外。
很快,耿精忠知道后,也主动上疏撤藩。但是吴三桂很犹豫,他所管辖的云贵是朝廷的边防,也是一条防护线,自己也曾对朝廷有功,朝廷未必敢于动他,如果也上疏自请撤藩,或许可以消除朝廷的疑虑。
不过,这不是吴三桂的真实想法,他希望能和明朝的沐氏一样“踞滇中”,平定云贵之初,洪承畴也向清廷建议:“岩疆难靖,援明黔国公沐英世镇例,请(吴三桂)移藩久镇”,并获得清廷准许。也就是说,吴三桂虽然拥兵自重,但却未想过谋反,他只想守着云南,安享晚年。他的谋士刘玄初曾劝他说:“上思调王,特难启口,王疏朝上而夕调矣。彼二王辞者自辞,王永镇云南,胡为效之耶!不可。”而吴三桂听了,却摆摆手说:“予疏即上,上必不敢调予,具疏所以释其疑也。”
于是,这年七月,吴三桂和尚可喜以及耿精忠一样,也向朝廷上了一道奏疏,其中说道:“臣驻镇滇省,臣下官兵家口,于康熙元年迁移,至康熙三年迁完。虽家口到滇九岁,而臣身在岩疆,已十六年,念臣世受天恩,捐糜难保,惟期尽瘁藩篱,安敢遽请息肩。今闻平南王尚可喜有陈情之疏,已蒙恩鉴,准撤全藩,仰恃鸿慈,冒干天听,请撤安插。”
吴三桂一直认为康熙会挽留他,但他错了,康熙认为这就是撤藩的最好时机,在看完吴三桂的折子后,康熙马上将大臣们召集起来商议此事,大臣们认为吴三桂此举不过是在试探朝廷,一旦批复同意,吴三桂势必会造反,有户部尚书米思翰、刑部尚书莫洛主撤,明珠赞同。康熙权衡再三,坚持说:“三桂等蓄谋久,不早除之,将养痈成患。今日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发”。
于是,康熙下令撤藩,让吴三桂在限期内搬到山海关外,随后,清廷命朝廷官员等赴云南、广东、福建,会同该藩及督抚商榷移藩兵事宜。随后,清廷以陕西总督鄂善调任云南总督,宁夏总兵官桑额为云南提督。很快,三藩割据一方的形势将会迅速失去,而康熙的这一决定使三藩的利益受到了极大的损害,这也促使吴三桂加紧密谋。
本来吴三桂、耿精忠上疏请求撤藩,只是形势所逼,心存侥幸,并非其本意,所以朝廷决定撤藩,完全是出乎他们的意料。正在朝廷为迁藩进行着周密的安排和计划时,大失所望的吴三桂也开始暗中紧锣密鼓地部署兵马了,他封锁云贵道路,只许入而不许出,并积极勾结他省的旧部,又与耿精忠相互联络,准备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