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二
讨好是一个人御寒的外衣

武志红

这本书的内容源自黄玉玲老师和我们平台“看见心理”合作的一个训练营课程,如今见到这本书出版,我很开心,也重新细细地读了一遍。这本书的书名叫作《不再讨好:做安稳强大的自己》,在我心里,黄玉玲老师非常适合探讨这个议题,因为她是一个敢爱敢恨,却也能让关系健康、畅快、融洽的人,同时也是我们平台最资深的咨询师之一。

在人际关系中,你能表达“好”,也能表达“坏”,这是完整的。当你只能在关系中表达“好”的时候,你就成了“好人”。我看到太多的“好人”,他们的情商并不低,在普通关系中,他们会自然捍卫自己的利益,但在亲近的关系中就做不到了,例如在亲密关系或亲子关系中。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在“我在意的亲近关系”中,即“我和自己人的关系”中,只能表达“好”,不能表达“坏”。

我们生活在一个把“忍与让”作为一种为人处世美德的文化环境中,从小受到的教育是“多为他人着想”“吃亏是福”,这并不是说做“好人”有什么问题,而是说我们不能只会做“好人”。

有太多的好人,他们只是维持了一个好人的外壳,而他们的内在,是一个没有成形的自我。“自我”这个词,我给它做了一个新的界定。所谓自我,就是我们的精神生命。自我没有成形,意味着一个人的精神生命尚未诞生。你只要稍一思考,就会发现,这个议题太严峻了。

那么,是谁、是什么力量在破坏自己,让自己的精神生命不能诞生?

追问这个问题时,我们最容易去怪罪身边的关系,而在关系中习惯讨好的人,就是在用“只有好没有坏”的行为模式拼命地说:“不是我,不是我,别怪我。”

翻看黄玉玲老师这本探讨讨好型人格的书,我同样看到了这个逻辑:当孩子不敢拒绝父母、不能做自己的时候,他们就是在害怕成为那个“坏人”。因为一旦成为“坏人”,就要承受愧疚的折磨,遭受被惩罚甚至被家族遗弃的风险,这是最让孩子恐惧的。为此,“我”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抑制生命深处“精神自我”的生长。

严重的讨好行为,源自严重的被抛弃创伤。如果说社会有一个底色,那么我想讨好至少是底色之一,因为有太多的人陷在严重的被抛弃创伤中。

《人间失格》,太宰治直刺人心的准自传,如此描绘这种心理。

我想到一个办法,就是用滑稽的言行讨好别人。那是我对人类最后的求爱⋯⋯我靠滑稽这条细线,维系着与人类的联系。表面上,我总是笑脸迎人,可心里头,却是拼死拼活,在凶多吉少、千钧一发的高难度下,汗流浃背地为人类提供最周详的服务。

而且,无论我被家人怎样责怪,也从不还嘴。哪怕只是戏言,于我也如晴天霹雳,令我为之疯狂,哪里还谈得上还嘴⋯⋯只要被人批评,我就觉得对方说得一点都没错,是我自己想法有误。因此我总是黯然接受外界的攻击,内心却承受着疯狂的恐惧。

太宰治说的“疯狂的恐惧”,就是对被抛弃的恐惧。这种恐惧压倒一切,他为了避免这种恐惧可以付出一切。讨好算什么,滑稽又算什么,只要不被抛弃就可以。

日本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的作家男友,撞火车自杀前留遗言“生而为人,对不起”,这也是太宰治真实的自杀遗言。这本小说的名字——人间失格,也经典地反映了有严重被抛弃创伤的人的感受。若婴幼儿时未被看见,自己感觉都没有在人间存在的资格。

有这种感觉做底子,那么,随便抓住任何一根救命稻草,即那些偶尔能与别人建立哪怕再松散的链接方式,都会极度执着。

恐惧被抛弃的,不止是太宰治和松子的作家男友,更有无数个渴望爱却不曾体验爱也不知道爱为何物的普罗大众。本书正是在深度剖析这个有些悲情的文化现象与情感模式。但我相信,如果你能够沉浸地阅读它,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这本书的书名叫作《不再讨好:做安稳强大的自己》。我非常喜欢这个书名,其中的“不”字有着坚定做自己的力量感,这也是一个人“精神自我”的独立宣言。

不再讨好,意味着一个人曾经尝试讨好。现在,当你被题目吸引并翻开这本书的时候,你的内心其实已经有了思考这个议题的种子。如果你有“讨好”相关的行为反应模式,那么我相信这也是一本帮助有着某种内在“虚弱感”的自我重建秩序、重新扎根的书。

如果你已经决定要告别过去的模式,那么我相信这本书的结构及练习可以为你提供助力。

我研究原生家庭和人的心理发展多年,相关的著作,从学术论文到畅销书都看过不少。要把原生家庭问题说得深入浅出,非常考验咨询师的学术功力和日常观察,以及系统写作的能力。这本书,我愿意称它为原生家庭的主体性写作。

一个人的人际关系模式起源于原生家庭,黄玉玲老师是我们团队中一位专业非常扎实的咨询师。关于原生家庭对讨好的形成和影响,她有着非常精彩到位的观察与思考,且对应每一个情感反应的描述,也令我赞叹。情感是关系流动的基础,理解是疗愈的基础。我相信,当她把这一切梳理成文字,呈现给大家的时候,其独特与深刻的理解能让大家获得共鸣。

最重要的是,书中提到的构建个人主体性这一成长方向,相当于铺设了一条非常清晰、踏实的希望之路,虽然这条路非常漫长,也甚为艰难,但一想到我们被压抑的“精神生命”,这种共生带来的绝望感,也许会让我们行动起来,不再那么畏惧。

我们做很多过分的努力,例如用权力压制别人、讨好等,其背后都藏着一种渴望——希望事情能按照我们的意愿发展。有时这份意愿非常直接粗暴,如权力狂;有时这份意愿很委婉,甚至都难以看到,例如严重的讨好型人格。当深究背后的动力时,我们可以看到藏在这些模式背后的强烈自恋性动力——我都这样了,你们怎么还不按照我的意愿行事。

放下这种自恋性的强烈渴望,尊重一个基本事实(“我是我,你是你”),尊重人性,尊重最能控制的就是自己,然后好好地修自己的身和心,我们就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在强烈的自恋动力这一维度,我也看到黄玉玲老师有非常深入且多维的解读。这也是在本书第二部分中呈现最多的内容,其中大部分挑战的是人的自恋思维。书中把思维想法、内心活动写得非常生动,且简单易懂,这类似于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言说”出了来访者的无意识困境,使这个无意识意识化,于是难以言说的痛苦变成了“有人懂,有人理解”。这也可以看出一个成熟咨询师的功力。同样,被困在无法言说的孤岛里的人们,将会因为被理解而获得温暖。

书中有许多接地气的例子。比如,孩子以为自己做得完美就可以获得他想要的爱,妻子以为自己成为丈夫的贤内助就会获得幸福美满的生活。这一切都建立在让他人满意的基础上,在这种关系里,自我不见了。以父母为中心的,还没有完成与家庭的分离;总是以别人为中心的,更可悲,一直没有活出自己。

很多人读了本书可能会觉得案例中的人物身上也有自己的影子。如果你有这样的感觉,就是发生了一些认同。借这个认同的通道,反倒能够为自己打开一扇理解和改变的大门。

回避冲突,讨好别人,永远都只是在强迫性重复,唯有真正直面才会带来新的可能。我惊喜地看到在本书最后一部分,黄玉玲老师以更加耐心细腻的语言给我们呈现了疗愈的蓝图。通过不同的力量练习,我们得以建立自己的主体感,滋养自己的“精神生命”。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扎根,活在自己的土壤里,成为自己的主人,无须再讨好他人。

本书每章末尾都配有练习,用心去书写,对我们非常有帮助。尤其是最后部分那些带着光的练习,非常温暖又有力量,适合反复尝试。

我曾经也是一个资深“老好人”,好几年前的一个早上,我走在路上,突然间有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平静感。体会这份感觉,顿悟自己总算脱掉了讨好型人格的那层外衣。原来,拥有讨好型人格的人,脑海里总喧嚣着别人的声音。现在,不要邀请这些声音进来了,不要再妄想着对别人的责任与义务了,今后基本尊重自己的感觉。终于,我收获了平静。相信有一天,你也会收获这份平静。

爱所爱的人,但不是讨好他们,这也是在表达你对这个人的信任,相信每个人都有取悦自己、摆脱困境的能力。爱需要你拿出你的主体感,用你的真实自我,与所爱的人真实、深度碰撞。

最后,我想引用一段从来访者那里听来的话,与大家共勉:

人生由几百、几千乃至几万个大大小小的选择构成,等你老了,回顾一生的时候,你发现最亏待的,恰恰是你自己,那你这一生,就白活了。

愿你不负此生! XPxFVYOk78OTw0S1SmcjqzmS2kbXvg6ffrkjj3cRxMnd7oDJhk9a210//XRA62e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