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一
讨好而讨不了好:我们生活于其中的困境

吴和鸣

拜读了黄玉玲女士的新作,很高兴,书名很好——《不再讨好:做安稳强大的自己》。

先说“讨好”,查“百度汉语”,讨好有两个义项:一是想法取得别人的欢心和称赞;二是得到好的效果(多用于否定),如“吃力不讨好”。近义词有“谄媚”“取悦”等。两个意思合起来就是本书说的“讨好”。讨好,是主动让人从自己这里“讨”得一个好过去,从而让自己讨得一个“好”回来。本书用丰富的例证说明了讨好的心理过程,包括讨好的动机、认知与行为模式,以及相关的情感体验。

再说“安稳”,讨好的主要表现或结果是不安稳、忐忑不安、左右摇晃、上蹿下跳等,显现出五心不定、重心不稳,即所谓的“没有自我”,所以书中开出的对症处方之一是“扎根”。

最后说一下“不再”,实际的情况是一而再,再而三。书中所说的讨好是一种强迫性重复,显然是难以改变的,甚至可以说,改变讨好本身就是在讨好,而且不知道是在讨好谁,能够讨什么好……出路在哪里?可能必须像作者所努力的,面对并描述讨好的真相。

书中许多地方谈到“困境”。讨好是一种困境。讨好有其历史起源,我们被困在早期经历中,无法挣脱。讨好有美好的出发点,带着建立、维护关系的期待,但讨好的姿态注定讨不了好,很有可能是讨“打”,即被人和被自己嫌弃。而讨不了好的结局,让我们的匮乏感、被抛弃感被再一次强化、放大,于是讨好迭代升级,让人最终陷入恶性循环的困境。

困境带来反思。一个公认的说法是讨好的人会失去自我,但“没有自我”并不是简单的“没有”,要摊开来、拆解了仔细看,深入研究,不能似是而非地糊弄过去。讨好者不是没有自我,而是有许多个自我,其中一个是冷眼旁观的自我,他就看着自己的身心成了讨好的舞台,机械地对外界做出反应,完成讨好的各项规定动作。他会说自己无能为力,同样,并不是真的“无能为力”,而是他已经洞察,一切都在重复,他等待着、捕捉着一个可能不同的结局;他犹豫着、徘徊着,不知是否推开真相的大门。

本书带我们进入讨好的情绪“矩阵”,这是本书非常精彩的部分。“恐惧与焦虑”“羞耻与委屈”“愤怒与内疚”“悲伤与无力”“孤独与空虚”,情绪或情感不是单一的存在,它们实际的存在状态像是具有谱系的网络,笼罩着我们;又像是无边无际的沼泽,我们深陷其中。焦虑是“信号”,在我们的身心中标记了伤痛,呼唤我们去指认恐惧的对象。在讨好时不得不委屈自己,主动牺牲、奉献、付出,或是默默承受加诸自身的不公平,于是在委屈中压抑着不满,酝酿着怨毒。当冲天的怒火按捺不住,终于喷发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强烈的反噬,人便被内疚感吞没。讨好中也用虚情假意的热闹粉饰孤独的身影,填补内心的空虚。

这些情绪情感既是讨好带来的结果,也可能是讨好的驱动力,如没有达成理想自我的羞愧感、分离的焦虑等,都会启动讨好的应对行为。另外,情绪也成为讨好的武器,如书中对内疚的分析中提到,实施被动攻击,让对方内疚以获得掌控感等。又如,讨好中常见的低三下四,低声下气,低到尘埃里,把自己的尊严踩在脚下,在地上摩擦,用羞耻作为讨好的筹码。

痛,真的很痛。所以讨好者似在炙热的土地上,不断地跳跃,无法安住,不得安稳。书中分析了讨好的认知行为模式,描述了讨好者内在心智运作的过程,简略来讲,可以说是在“跳”,在两极中跳来跳去。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想要走近,又要逃离;不是你欺负我,就是我欺负你;要么你受伤,要么我受伤;失去时渴望重新获得,获得后担心失去;如果满足了我,你会嫉恨我;如果满足了你,我会贬低你……讨好者就生活在两堵墙之间的狭窄地带,被压成一张薄纸,无血无肉。

书中的练习能帮助我们安顿下来。如果只是说,说出的话像被风吹走了;如果只是看书,好像自己也是一阵风,从文字间吹过;如果写下所思所感,就留下了一点痕迹,因为内在世界已经被塞满了,新的内容很难进出,很难立足;或者是没有可以接受新体验的容器,所以,一点一点地写,一点一点地留下、渗入,一点一点地创造不同。经常听到人们说,心理咨询没有用,说了没用。其实,“说了没用”有两个部分:一是“说了”;二是“没用”。说了,完成了一个动作,讲述了经历、经验,往外倒了一点点,是有一点点的松快感,马上就跟上了另一个动作,即否认,迅速地把刚发生的删除、抹去,就像种树,种下了,马上就拔出来,根本不让扎根,自然也就不稳,风雨飘摇,必须通过讨好紧紧抓住点什么,然而所作所为心知肚明,难免心虚。结果是,越心虚,越要抓救命稻草,如是而已。

本书作者是从“优秀”切入的,换成其他切入口,如“表里如一”“一身正气”等,一样也可以通达讨好的困境——它们从具体的现实生活中抽离,成了戏剧表演的主题。这并不是要否定我们所倡导的美好,而是如作者所剖析的,对优秀的追求伴随的不是愉悦的体验,反而成为让人窒息的压迫、钳制、勒索,催生了许许多多的空虚、虚假,与我们的初心南辕北辙。这是怎么发生的?到底出了什么问题?需要我们面对和深思。本书是一个很好的样板,反映了这一代中国心理学人勇敢且睿智的探索。 7dceldq0ghF9blbqlUTmcwFmc4330onwSbeUWx0vje3+QBw3e/Xtcv4B6ZbSI4N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