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节要素12拨云观海,如图3-2-1~3-2-2所示。重心渐移至左足,调整身形面向右方(要素1静穆来袭之右方);右足前掌着地,足跟离地虚起收至左足内踝骨前少许,似挨非挨;两手塌腕收至右肩前,似挨非挨,右手心朝向左前方,左手心朝向右前方,左手食指与右手大鱼际约略齐平;两眼视前。
图3-2-1 过渡式6
图3-2-2 临海观潮
接临海观潮,如图3-2-3~3-2-4所示。两眼视前;重心仍在左足,身体略屈,两手略沉;右足朝前方(要素1静穆来袭之右方)迈去,距离远近以不牵动左足处身体重心为限。
图3-2-3 过渡式7
图3-2-4 太公探海
接太公探海,如图3-2-5~3-2-7所示。右足跟一旦落地,身体重心随即逐渐移至右足,左足随后跟至右足左后方适当距离处;同时,两手一同往前推去,两臂略屈,左手在右手左下后方二三寸以外处。两眼朝右手方向看去。
从第3式懒扎衣式开始,直至第87式无极还原式结束。在“意气君来骨肉臣”这一行拳基本原则统领下,意形并驾齐驱,三意三形皆备。
图3-2-5 过渡式8
图3-2-6 过渡式9
图3-2-7 踽踽独行
图3-2-1 过渡式6
图3-2-2 临海观潮
图3-2-3 过渡式7
图3-2-4 太公探海
图3-2-5 过渡式8
图3-2-6 过渡式9
图3-2-7 踽踽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