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2019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在接见时任商丘市委书记王战营时说,“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兴盛于安阳”,指出商丘是“殷商之源”。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商丘市委决定将商丘市的城市品牌调整为“殷商之源·通达商丘”,并成立商丘殷商文化研究会,将殷商文化研究推向深入。
2019 年 10 月,CCTV1《午间新闻》后的“殷商之源通达商丘”广告
2019 年 11 月 29 日,《商丘日报》发表记者李艾凌采访李可亭的文章《殷商文化研究要有“四个注重”》,对商丘的殷商文化研究提出了建议:
商丘师范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教授李可亭多年来致力于从事中国古代思想史和商丘地方历史文化的研究工作,学术成果丰硕,谈到殷商文化研究,李可亭教授重点讲到要有“四个注重”。
一是,注重概念的解释和运用。在殷商文化研究中,首先应搞清一些概念,其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商”“殷”“殷商”……《史记·殷本纪》之“殷”,《诗经》“宅殷土芒芒”之殷,都是泛指殷商,这样,“殷商”的范围就泛化了,不仅包括商朝,还向前延伸到先商。“殷”与“商丘”地名没有关系,但与商朝历史有关系。
二是,重视学术界研究成果。殷商文化研究,文献资料丰富,前人着力很多,加上甲骨文的发现和“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实施,很多问题已有定论。在没有新的考古发现和新的甲骨文识读的情况下,不要轻下结论,不能轻言“创获”。我们要了解殷商文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做到心中有数。
三是,注重考古发掘工作。在殷商文化研究上,商丘要取得创新性的成果,目前最急需的是考古的新发现,这是症结和瓶颈。
张光直中美联合考古队发现了宋国故城遗址,这是一个好现象,说明南亳距此不远。另外,即便因为淤埋过深找不到南亳遗址,但如能找到相关、相近的考古文化也是很好的收获。在考古发掘工作上,我们要有大动作。
四是,注重开放与合作。开展殷商文化研究,要有开放与合作的心态。这里的开放与合作,主要体现在学术研究、考古发掘、多学科交叉、成果运用和心理心态上。要切实加强与省内外、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考古机构的合作。
研究殷商文化,既是商丘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术界学术研究的需要,更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讲话的需要。
我们要树立信心,下大气力,团结合作,交流借鉴,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实现新突破!
2019 年 11 月 16 日,商丘殷商文化研究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