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序
神奇的中医时间医学与节气养生

可能你从未注意到,一年四季的更替和昼夜阴阳的转换,对身体有着重大影响。例如,流行性感冒常多发生于冬春季节,消化性溃疡往往发病于秋冬季节;又如哮喘多在清晨发病,夜晚是冠心病、脑梗死患者发病的高峰期。这些看似平常的现象当中,都孕育着“时间医学”的理念与智慧。养生也必须顺应自然季节的节律变化“顺时养生”。

中医时间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变化、病理特点与时间节律关系的一门学科,是现代医学与时间生物学结合的产物。“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和“春天养生,夏天养长,秋天养收,冬天养藏”说的就是一年四季对应的不同养生原则。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利用土圭实测日晷,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用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4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那一天为夏至,又称为“日短至”或“短至”;最长的那一天为冬至,又称为“日长至”或“长至”;在春秋两季各有一天的昼夜时间长短相等、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

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因为农事基本“靠天吃饭”,所以古人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的情况,因此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每一个节气对应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15度所到达的位置,在公历中它们的日期基本是固定的,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相差不过一两天。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中国古人用简单的28个字,将春夏秋冬的气候变化进行了总结,即“二十四节气”。节气是指二十四个时节和气候,既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更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跟着二十四节气计划农事,从播种到收获都能事半功倍。如惊蛰万物开始活动,树木生根发芽,因此有“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的农谚。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周年运动对地球的影响。每一小格代表15度,春分开始为0度。

在商朝时节气只有4个,到了周朝时发展到了8个,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立”表示一年四季中每一个季节的开始,春夏秋冬4个“立”,就表示了4个季节的开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称为“四立”,公历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四立”表示的是“天文季节”的开始,如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但从气候上看,一般还处于上一季节的状态,如立春时黄河流域仍处于隆冬。“至”是“极”“最”的意思,夏至、冬至合称为“二至”,表示夏天和冬天的到来。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前后。夏至时,太阳直射北纬23.5度,黄经90度,北半球白昼最长。冬至时,太阳直射南纬23.5度,黄经270度,北半球白昼最短。“分”是表示平分的意思,春分、秋分合称为“二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春分、秋分时,黄道和赤道平面相交,此时黄经分别为0度、180度,太阳直射赤道上,昼夜时长相等。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映了季节、物候现象和气候变化。反应季节的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反应物候现象的是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反应气候变化的有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

中医养生倡导顺应四季变换,遵循自然界生、长、化、收、藏的客观规律调整日常活动,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人的身体是一个神奇的系统,拥有自己的生物节律。因此,按照自身生物节律的特点,顺应节气,积极养生,对于维护体内生物节律的正常运行、保障身体健康,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总之一句话,顺应自然,跟着节气过生活就对了。

生命的根本是“阴阳二气”,人体新陈代谢可以看作是阴阳长消的过程,依照节气规律来保养生命之气,是最便捷高效的长寿方法。

饮食调养

“民以食为天”,不同的节气吃什么一定是你想知道的。春季要多吃一些甘味、辛味的食物,少吃酸味的食物,防止肝气过旺的同时,也可以补养脾脏。夏天的六个节气应少吃苦味,多吃酸味的和咸味的食物。酸味可以防出汗过多,以固肌表;咸味的食物可以补充出汗多丢失的盐分,以防汗多损伤心气。到了秋天,应该多吃苦味和酸味的食物,少吃一些辣的,以滋养肺气。冬天就要多吃苦味和辛味的食物,有利于补肾。

此外,饮茶养生也是不错的选择。不同茶饮性味、功效不同,不能“千篇一律”地喝,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春夏适合喝绿茶、白茶、花茶,可促进人身体里的阳气生发、疏肝理气、清热泻火。秋冬可以喝一些乌龙茶、红茶、黑茶,可以清除体内余热,恢复津液阳气。喝茶时间一般选择在早晨或者午后,以提神醒脑。晚上最好不要喝茶,浓茶中含有较多的咖啡因,可能会让你在深夜难以入睡。喝茶也不要“贪杯”,每天10克左右比较适合,分2~3次冲泡最好。有些人茶喝多了容易出现心慌、消化不良、腹胀、腹痛、便秘等,喝茶时要根据自身的状况和适应能力合理选择。冷茶、烫茶、浓茶以及空腹饮茶都是不适合的,容易对脏器造成损害,得不偿失。

情志养生

心情是身体健康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春天万物复苏,是阳气开始生发的时节,在春天的节气中要顺应自然,让体内的阳气自然地生长,生气会伤肝,因此不要动怒,保持乐观;夏天万物蕃秀,阳盛暑热,人容易烦躁,要让体内的“气”排出去,才能“心静自然凉”;秋天虽然秋高气爽,但满地落叶的景象不免让人悲伤,要防止过度悲秋,保持愉悦的心情;到了冬天,一派冰天雪地的景象,阳气悄悄“藏”了起来,这个时候要养好神,不要躁动喧哗,保持心境平和,做好拥抱新一年的准备。无论是小酌半杯,还是练字作画,都是让心情愉快的好方法。

运动健体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养生的重要内容,运动时要遵循“量力而行”和“身无妄动”的原则。

季节运动养生就是根据节气变化,进行规律的运动锻炼,除了外在要锻炼筋骨四肢之外,于内则要锻炼精神,静心养神,使形体内外和谐,动静得宜,从而起到疏通经络、调和脏腑气血的功效,让身体得到全面的锻炼。

传统运动养生是以“养”为主,养练结合;而现代体育锻炼以提高人体的心肺功能、力量、速度、灵敏性以及耐力为目标。无论是散步、跑步、游泳,还是打八段锦、打太极拳,都要因人而异,持之以恒并动静有度。

脉诊是中医的智慧,能反映全身脏腑功能、气血的状态,能发现身体已有的病灶和存在的“隐患”。

中医特色养生法

最后要说的是中医特色养生方法,包括按摩、节气灸、导引养生、足浴、三伏贴、膏方养生等。按摩一般是以按摩局部不适处为主,如按摩腹部、头部等,还可根据季节以及个人体质情况的不同,选择穴位进行适当的按摩,简单易行、好操作。节气灸是艾灸养生的重要内容,是指在特定的节气采用艾灸养生的一种方式,操作方法以穴位艾灸、药物贴敷等方式为主,比如三伏贴、肚脐贴等。导引养生是指通过运动肢体,调整自身呼吸,达到行气解郁、疏通气血的作用的一种古代养生方式,是中国古代养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形式之一,也是中华养生文化独有的现象。其中被大众熟知的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等就属于导引养生。

本书并非一本冰冷的工具书,而是一位时刻陪伴在你身边的朋友,通过与它对话,感受节气的变化、昼夜的更替给身体带来的影响。在某一个节气到来的时候想到它并翻开它,跟着它把生活过得更健康、更有趣。


2023年 1月 djxXmB/nFX9cYA0BmD8oy9Xuxwdb9tkg8nDi3+OhK6PLNxK3pic9/yGysKmK9dR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