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3
《受胎告知》
The Annunciation
丁托列托
Tinto retto

欧洲绘画、雕塑作品有三大题材,首先是耶稣受难,其次是圣母子,第三则是受胎告知。

所谓的“受胎告知”就是大天使加百列向处女马利亚报佳音的场面。根据圣经《路加福音》记载,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

加利利的拿撒勒城中有一位少女名叫马利亚,她是当地木匠约瑟的未婚妻。某一天,天使加百列出现在她面前,对她说:“你是一位幸运之人,恭喜!”还没等马利亚做出反应,加百列又说道:“马利亚,你别害怕,你已经蒙受主的恩宠怀上了一个男孩,出生后就为他取名叫耶稣吧!”马利亚表示自己从未与男性亲近,这是绝不可能的。然而天使预言道:“圣灵已经降临到你身上,你要生的那个孩子是位圣者,他将被称为上帝之子。”马利亚听了天使的话后便接受了上帝的安排:“我是主的婢女,愿主的旨意成就在我身上。”

在毫无预感也毫不期待的年轻女性面前,突然出现了一个人类以外的神秘生命体,这名女性的震惊程度可想而知。眼前这个天外飞仙开口头一句话就是“别害怕”,这反而让人对他接下来要说的内容更加惴惴不安。果然,天使带来的“佳音”竟然是想都没想过的怀孕消息,这对临近婚期的幸福准新娘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天使似乎早就料到这样的消息会让对方感到害怕,因此在进入正题之前先对着马利亚一番夸奖,向她灌输被选中超级幸运的概念,可是马利亚的恐惧并未就此消退,加百列只能先安慰她一句“别害怕”再传达怀孕的消息。没想到马利亚在听了这番话后不但没有顺从地接受,反而奋力抵抗、反驳,加百列只得严正声明这是上帝的意志,也就是命令。如此一来马利亚终于放弃抵抗,表示自己身为上帝的“婢女”,一定会遵从上帝的旨意。光从表面来看,马利亚似乎对身怀神子一事并没有开心、光荣的感觉。(可能因为我们是领悟不深的异教徒,不能理解圣母的心情吧!)

把视点移回绘画作品。自古以来描绘受胎告知图时有几条不成文的规定。最基本的元素有三项:大天使加百列、圣母马利亚及代表圣灵的白鸽。加百列拥有一对巨大的羽翼,马利亚常穿着红色长裙搭配蓝色斗篷,而白鸽一般乘着圣光从天而降,冲着马利亚的头部或胸部飞来,代表受胎的瞬间。除此之外,象征圣母纯洁无瑕的白百合花也常出现在画中,还有一些画家会根据她曾为耶路撒冷神殿的神官编织衣服的事迹画上针织棒或摆着线团的小筐。由于天使现身时马利亚正在看书,因而摊开的《圣经》也是受胎告知图中的常客,据说马利亚当时正读到《以赛亚书》中“必有童女怀孕生子”这一节。

如前文所述,受胎告知分为三个阶段:对天使的来访感到惊讶的马利亚、被告知已经怀有圣子时感到困惑甚至心生恐惧的马利亚、完全接受上帝安排的马利亚。各个阶段的圣母形象都屡次出现在诸多的名家大作中(达·芬奇、波提切利、拉斐尔、提香、克里韦利、菲利波·利比、埃尔·格列柯、奥拉齐奥·真蒂莱斯基等等),在此我们选取以静谧之美获得超高人气的弗拉·安杰利科(Fra Angelico)的《受胎告知》( The Annunciation ,普拉多博物馆藏)来一同欣赏。

这是第三阶段,也就是圣母接受上帝意志的那个瞬间。画面左端,被逐出乐园的亚当与夏娃出现在昏暗的背景中,驱赶他们的天使头顶上方有一个耀眼的金色光团,一道光线从此处延伸到画面右侧的马利亚身边,随之送来了代表圣灵的白鸽。中央的细长立柱上雕刻着上帝的形象,象征着上帝注视着这次发生在拱门回廊内、气氛庄重的受胎告知。一本书在圣母的膝头摊开,她以沉静端庄的态度接受天使的报喜。优雅交叠的双手与天使的手部姿势相呼应,我们可以断定她对天使的来访毫无意外之感。在这个如奇迹般明亮、和谐的世界中,天地万物都围绕着同一种秩序生生不息。

在这幅充满了文艺复兴范儿的作品问世大约150年后,16世纪威尼斯派的代表画家丁托列托也大笔一挥,创作了同一主题的作品,然而这次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东西却完全不同。丁托列托的作品描绘了天使加百列出现在马利亚面前的第一阶段,因此我们可以理解这样的画面会比安杰利科那种“愿主的旨意成就在我身上”的沉稳场景更具动感,不过这幅画中的动态也太过激烈、动荡了。画面尺寸有4.2米×5.5米,大得有些夸张。如果安杰利科的作品是“静”,那么丁托列托的作品就是“动”;如果前者是“圣”,那么后者就是“俗”。要是拿电影来打比方的话,就相当于优雅清新的文艺片与一部场面火爆的好莱坞动作大片的区别吧。

弗拉·安杰利科
《受胎告知》
1430年左右

不过在画面分割上两幅作品倒是极其相似。以立柱或墙壁分割内外,事件在从右边数来三分之二的位置,也就是“内侧”发生,而左侧则属于后景,颜色暗沉、毫不显眼。安杰利科在这个部分画上了被逐出乐园、付出惨痛代价的人类始祖,而丁托列托则在此处安排了一个专心做木匠活儿的胡须男。事实上这个不起眼的男人才不是什么打酱油的角色,他其实是马利亚的未婚夫,未来成为耶稣养父的木匠约瑟。不远处的屋子里正在发生与自己有关的重大事件,然而他却浑然不觉,甚至连那成群结队蜂拥而来的小天使们都没看到。

周边环境仿佛台风过境一般。约瑟貌似正在修理破损的房屋,马利亚所在的屋子也已经是彻头彻尾的危房。画中这位马利亚外表看来只是一名出身贫寒的普通乡下姑娘,然而从脑袋后面散发出来的光芒暗示着她已经被神选中,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不一样了。她的膝头摊着一本书,桌上摆着纺车,椅子上有装有线团的小筐——圣母的象征物一应俱全。

然而即便如此,这幅画还是让人感觉不对头,问题究竟在哪里呢?没错,就是马利亚那慌张到失了体统的动作!

此刻马利亚的状态完全可以用“大惊失色”四个字来形容,面对眼前这些不速之客她正打算扭转身体向后逃跑。她的手又大又厚实,十指宛如孩子般毫无防备地张开着,与安杰利科版马利亚那纤细优雅的手指形成鲜明对比。她到底要如何在这般惊天动地的场面中冷静下来?到底要花多长时间才能接受天使带来的爆炸性消息?连身为鉴赏者的我们都不禁为这位惊惶无措的年轻女子担心起来了。

当然,这全是因为我们对马利亚的恐惧产生了共鸣。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这一状况已经极具冲击性,更何况降临在她身上的“奇迹”实在太过急速,让人难以承受。大天使加百列的现身方式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静静出现在房间一角”,而是以超快速度朝着马利亚疾驰而来,突然在她面前来了个急刹车。想必当时加百列巨大的翅膀发出“呼啦呼啦”的声响,扇动翅膀时造成的气流让室内一片混乱吧。虽然左手拿着百合花的加百列进屋后暂时在空中停顿,并伸出右手指向圣灵白鸽,但这样一个浑身腱子肉的壮汉及他非常男性化的动作本身就足以让马利亚感到恐惧了。

让从左往右的动态表现变得更加激烈的是随加百列一起飞驰而来的有翼小天使们。宛如云霞般涌来的天使们由于数量过多未能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他们像激流撞击岩石后产生反向的水花一样在窗外引发阵阵骚动。他们有的已经上下颠倒,有的则朝反方向飞去,混乱不堪。不知道还有多少天使正朝着这里飞来,此刻这个源源不断、似乎望不到头的队伍大有将屋子挤爆之势。仔细看每一个小天使都是胖嘟嘟的婴儿模样,非常可爱,然而再可爱的东西一旦数量激增也是直接逼死密集恐惧症患者的节奏,更何况天使们背上的小翅膀居然与蟑螂的翅膀一样黑黝黝亮闪闪,这也太可怕了吧!

人对庞然大物抱有天生的恐惧感,但面对小而密集且不断蠢动的东西时也无法保持平常心。我们一般会认为“小”等于可爱,然而在潜意识中却对依靠数量取胜的恶意行为抱有厌恶感。看到这乌压压一大群天使的瞬间,我想起了希区柯克的《鸟》( The Birds ),这部恐怖电影讲述了某一天,看似无害的小鸟们突然袭击人类的故事(结果到最后也没有搞清楚原因)。由于鸟的数量过多,人们无力抵御,所以只能躲进屋里。没想到群鸟通过暖炉的烟囱侵入屋内,不由分说见人就袭击……

当超自然现象突然出现在平静的日常生活中,震惊、绝望以及毫无还手之力的失落感汹涌袭来。这正是马利亚在受胎告知时所承受的心理打击。看到这幅画的人恐怕也会对强行要求一个平凡女孩成为“圣母”的不合理性感到愕然吧。这虽说是神圣的奇迹,但在骨子里与古希腊悲剧中“无法改变的宿命”没什么区别,这种世界观也与追求宁静、幸福的文艺复兴式理想主义天差地别。

高产画家丁托列托 (Tintoretto,1518~1594)

丁托列托以不同角度诠释了经典的《受胎告知》,先巴洛克主义一步,展现出戏剧化、激烈且富有独创精神的崭新画面。这幅作品是他为威尼斯的圣罗克同信会(致力于慈善事业的宗教团体)创作的《马利亚传》八连作的其中一幅。曾经圣洁高远的圣母在此时已经被允许赋予人性,在这一转变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大航海时代带给欧洲的全新气象。顺带一提,丁托列托着手绘制本作的1582年,正是信长 殒命本能寺的那一年。

1739年,铅笔画
法国国家图书馆
© akgimages/Gaopinima ges 1/lVe9Dy7xPYgBGnULM43umy6vd6D2Xv+ARCUqnVP6i01AXlT6o04DrwAt2anSL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