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21
思维定式:天才也会犯常识性的错误

美国科普作家阿西莫夫,自幼聪明过人,年轻时参加过多次智商测试,得分都在160分左右,可谓是“天赋极高”的人。一直以来,他都为此感到很得意。

有一次,阿西莫夫遇见了一个熟识已久的修理工。修理工向他打招呼,对他说:“博士,我想来考考你的智力,这儿有一道思考题,看你能不能正确回答出来。”

阿西莫夫点点头。修理工开始出题:“有一个聋哑人,想买几根钉子,他来到五金店,对售货员做了这样一个手势:左手两个指头立在柜台上,右手攥拳做出敲击状。售货员先给他拿了一把锤子,聋哑人摇摇头,指了指那立着的两个指头,售货员瞬间明白了,他想买钉子。聋哑人买好钉子,刚走出商店,又进来一位盲人。这位盲人想买一把剪刀,你觉得他会怎么样做?”

阿西莫夫不假思索地回答:“盲人肯定会这样。”说着,伸出食指和中指,做出剪刀的形状。修理工一听就笑了,说:“你答错了。盲人想买剪刀,只要开口说‘我买剪刀’就行了,何必做手势呢!”

智商160的阿西莫夫,被修理工嘲笑了一番:“我早知道你会答错,你受的教育太多了,不可能太聪明。”

其实,阿西莫夫聪明与否,跟他受教育多少没有关系,并不是人学的知识多了反而变笨,而是由于知识和经验,会在头脑中形成较多的思维定式。从心理学上解释,这种效应是人们局限于既有信息或认识的现象,它会束缚人的思维,让思维按照固有的路径展开。

思维定式有时能帮我们解决问题,但有时也会阻碍我们解决问题。心理学家曾在1930年研究过定式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对一部分被试利用指导语进行指向性的暗示,对另一些被试不予以任何指向性暗示。结果,前者绝大多数都能解决问题,后者几乎没有一个能解决问题。这足以说明,思维定式对于解决问题的有很大作用。

与此同时,思维定式对问题的解决也有干扰作用。有个著名的实验,你可能也听过:把苍蝇和蜜蜂装进一个玻璃瓶中,把瓶子平放,让瓶底朝着窗户。结果,蜜蜂不停地在瓶底寻找出口,直到精疲力竭倒下或饿死;苍蝇却花了不到2分钟,就穿过另一端的瓶颈逃出去了。

蜜蜂之所以逃跑失败,就因为它一直秉承着出口就在光亮处的思维定式,想当然地设定了出口的方位,不断重复这种看似合乎逻辑的行动。苍蝇完全没有逻辑,就是四下乱飞,反倒逃了出去。

把这些事实运用到生活中,得出的启示就是:能把你限制住的,只有你自己。人的思维空间是无限的,就像曲别针一样,有多种可能的变化。也许,你此刻正处在看似山穷水尽的境遇中,但如果能跳出思维定式,往往就能柳暗花明。 iOs3KEpRA52vUD5BBirbP42uk9yTyY4She6eGR6zfiEdLzF/s6Ls+RIrAMa6YXz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