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17
本能:说实话,你管得住自己吗

明知道自己超重该减肥了,却还是忍不住吃高热量的食物;明知道该早点完成任务,却还是忍不住刷微博、发微信!为什么我们总是管不住自己呢?你有没有为此烦恼过?

弗洛伊德在人格理论中将人格分为三个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即我们个性中最原始的部分。本我的原则是追求快乐,完全按照自己的本能去做事。在婴儿时期,我们就是这样生活的,吃奶、排便、哭泣,随心所欲,只要活得舒服就好,没有人强迫我们按照社会的基本准则来行事。

超我,即可进行道德判断和自我控制,能按照社会准则做事。这是因为,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从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学到了各种规范。超我的职责就是在道德和良心的控制下,压抑本我的冲动,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不能毫无理性地追求快乐。

自我,即基于本我产生的,在自我支配下,会运用已经学到的规则约束本我,但同时又用现实的客观条件来调节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让自己既能理性地获得快乐,又能避免痛苦。所以,自我通常都是按照现实的原则来支配行动。

当一个人有较高的道德准则时,超我会发挥作用,抑制本我的享乐冲动;当一个人降低对自我的要求时,本我就会开始享受快乐。两者之间起到重要调节作用的,就是自我。依照弗洛伊德的说法,想管住自己,得先提高内心的道德准则,每次控制不住享乐后,内心的自我就开始对本我进行抨击,让自己产生负罪感,下次控制不住的时候,想想这种难受的罪恶感,控制不住的情况就会减少。

知识链接

延迟满足的益处

1970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沃尔特·米歇尔做了一个棉花糖实验,被试都是四五岁的孩子。工作人员在每个孩子的桌子上放了一块棉花糖,告诉他们15分钟后再回教室,且让他们知道,随时都可以吃掉那个糖果。但如果谁没有吃掉,将会得到另外一块棉花糖。

这是一项通过延迟满足来了解行为自我控制力的实验。对孩子来说,棉花糖的诱惑太大了,15分钟的时间太久了。自控力差一点的孩子,没到15分钟就把棉花糖吃了;自控力强的孩子,其间尽量转移注意力,忍住了没吃,结果得到了两块棉花糖。

实验表明,每个人的自控力是有差异的。这些参与测试的孩子,在几年后的跟踪调查中,在学习、人际、成长等方面都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自控力强的更善于管住自己,实现目标;自控力差的,只满足于瞬间的快乐。

怎么样,你是不是决定开始管管自己了? KKVbS+VBg8LGrAUnCzg0wT6nbDYkDXkkxd3vFtJHBOsbytxZS3RXosxJahWDXrj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