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16
记忆:偷偷告诉你,它是一个大骗子

人生的大事小事,都与记忆撇不开关系。没有了记忆,就跟没有大脑差不多,生活也就失去了意义。那你知道记忆到底是什么吗?你对它有多少了解?它是不是你想的那样呢?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由于记忆,人才能保持过去的反映,才能积累经验、扩大经验,把先后的经验联系起来,使心理活动成为统一的过程,形成个体的心理特征。

记忆有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种。

短时记忆是信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的一个过渡阶段,对信息的保持时间约为1分钟,比如看到一个新的电话号码,当时能记下来,但过后想要用的话,还得翻开记录。

长时记忆是指存取时间在1分钟以上,直到许多年甚至终生保持的记忆。大部分的长时记忆都是对短时记忆内容的加工。虽然长时记忆存储在头脑里,但在提取时会受到时间和各种原因的影响,比如你看到多年未见的同学,看着对方很面熟,却叫不出名字。

有人会问:记忆这个东西,是不是完全可靠呢?这个还真不一定。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对无意义音节的记忆实验的记录,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遗忘规律,即“艾宾浩斯曲线”:在学习的20分钟后,遗忘达到了41.8%,而在31天后遗忘达到了78.9%。所以说,记忆随着时光流走,遗忘一直都在发生。

除了这种传统性的遗忘,记忆还会发生下面这些现象:

虚构。谈论一些事情时,就像是真的发生过一样,其实这些东西都是想象出来的,以此填补记忆缺陷。严重的虚构是器质性脑病的特征之一,与病理性谎言不同,后者只是喜欢幻想,想靠制造虚假的经历博得他人的同情和关注。

错构。事件是真实发生的,但在追忆的过程中加入了一些错误的细节。

屏蔽。个体对童年时发生的,与某种重大的或伤害性的事件有一定联系的平凡小事的记忆。通过对这件小事的回忆,不自觉地抑制或阻碍对那个重大的或伤害性事件的回忆,掩盖其他记忆及相关的情感和驱力,借此防御痛苦体验的再现。

选择性记忆。只能记忆对自己有利的信息,或只记自己愿意记的信息,而其余信息往往会被遗忘。这种记忆上的取舍,就叫选择性记忆。

情绪性记忆闪回。那些激起我们强烈情绪的事件,会让我们记得更清楚,你越是想忘记,越是记得深刻,比如恐怖袭击、刻骨铭心的虐恋,等等。

现在,你还敢相信自己的记忆吗?

知识链接

人为什么会遗忘呢?

把信息存在计算机的硬盘里,只要不出现故障,它会一直待在那里。人脑为什么不能像计算机一样,永不遗忘呢?有人说,这是因为脑中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减弱了,也有人认为是因为学习过程中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干扰。

不少研究证实,长时记忆的遗忘,有自然消退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由信息间的相互干扰造成的。一般来说,先后学习的两种材料越相近,干扰作用越大。几乎所有长时记忆的遗忘,都是某种形式的信息提取失败所致。 LUQY1PMp+k9N4jsOVrx4VtY/w4OwW9nWbJAM72jN6mkRuzS1y9MvCaCdxOJue2F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