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言

吴越争霸,是中国春秋末年最为精彩的一段历史,最后一场大戏。

大戏中的主角,不论是阖闾、夫差、勾践,还是伍子胥、孙武、文种、范蠡,都是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他们中间,三个是最具野心的君王,四个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天才,大戏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几位主角,人人表演都精彩绝伦、可歌可泣。剧中几个主角的结局让人叹息,范蠡则是唯一的大赢家。

范蠡,字少伯,楚国南阳人。春秋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商界奇人。

范蠡早年怀才不遇,浪迹于山林乡野,由于行为异于常人,人称疯子、狂士。南阳县令文种慧眼识珠,三顾范公村,请出范蠡,两人弃楚奔越,欲干一番大事业。

吴、越大战,越国兵败会稽山,越王勾践走上穷途末路。范蠡志向高远,劝勾践忍辱负重,入吴为奴,并挺身而出,随勾践赴吴。三年为奴,给吴王夫差铡草喂马、牵马坠镫,受尽了屈辱。

范蠡从吴归越后,拜为相国,策划和组织实施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国策。范蠡劝勾践卧薪尝胆,率越国军民走富国强兵之路,终使越国强大起来,最终灭掉吴国,逼吴王夫差自刎而亡。

“兴一国,灭一国”,范蠡的政治生涯达到顶峰,可他不恋高官、不贪厚禄,急流勇退,毅然决然挂印辞官,携美女西施泛舟五湖。

如果就此打住,范蠡充其量也就是一个悟透人生的智者,可他离开官场,又入商道,再次创造奇迹。

范蠡辗转到了渤海湾,化名鸱夷子皮,在齐国做起了买卖,数年之后,赚取了巨额财富。当真实身份暴露、齐国要请他出山为官的时候,他再次选择放弃,散尽家财,悄然离去。

范蠡迁徙来到陶地(今山东定陶西北),敏锐地觉察到:陶地东邻齐、鲁,南达楚、宋,西通韩、魏,北接赵、卫,诸侯使者来往,商旅走南闯北,陶地是必经之地,便在陶地定居下来。

重新创业,自号“陶朱公”,几年之后,经商积资又成巨富,终成一代巨贾。

“居官则卿相、居家则富翁”“什一之利”“陶朱遗风”“浮家泛宅”“富行其德”等成语典故,都由范蠡而来。看到“忍辱负重”“韬光养晦”“急流勇退”“弃官经商”“多难兴邦”“卧薪尝胆”等成语典故,人们自然就会想到范蠡。

范蠡是中国历史的一个传奇。

在政坛运筹帷幄的时候,他的名字叫范蠡;在商场搏击风云的时候,他的名字叫陶朱公。

官场上,范蠡这个名字,是权力、智慧的象征;商场上,陶朱公这个名字,是行善、财富的代名词。

范蠡与西施的爱情故事,在历代文人笔下,涌现出许多不同的版本,而在本书作者笔下,向世人展现的则是一段感天动地、催人泪下的故事,且还是一个妙幻的结局。

政治家、军事家和商人,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身份,范蠡先后扮演了这两个不同的角色,成就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绝无仅有。

范蠡的经历给后人一个启示:不必担心失去工作,只要你有能力,去哪儿工作都行;不要以为有能力就行,重要的是要掌握机会,变优势为胜势。

范蠡的过人之处在哪里?本书将为你揭开所有的秘密。 qj27baEW99dxyV0JQ9UgwVrq3zbX5YABOnnz8BLFK8BpIIyn6011VSbdoM+bghb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