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神”的陨落

公元前1045年春,周及其盟军对商王朝的国都朝歌发起最后进攻。所谓“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由于商周的决战之地位于商都外围的平原地区,故亦被后世称为“牧野之战”。最终,联军击败商军,攻入朝歌,商王帝辛(商纣王)自焚而亡。历经近600年的殷商时代,就此结束。

周人的军队以位于今天陕西中部的渭河平原为起点,一路东进,在很短时间便席卷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进而占据江淮流域部分区域。伴随朝歌的熊熊大火,社会的运行逻辑也发生根本改变:在商代,君王只是“人类”的最高统治者,而在人之上,还有一个至高无上的存在——“神”。

通过巫教的祭司,“神”将自己的意志“传达”到人间。君王的一切行为,只有通过神谕才能获得合法性,因此君权实则一直是被关在“神”的“笼子”里。出于权力扩张的本能,上位者只要有机会,就必然试图打破对自身的桎梏。商的末代君王帝辛也不例外,正是他试图打破神权对王权制衡的一系列操作,才导致商的权力系统从内部崩溃,最终摧毁了王朝统治的根基。

周人则在纣王的废墟上,创造了一套全新的运行逻辑:具象化的“神”被更抽象的“天”所取代,而周王身份不只是“人”的统治者,更是上天在人间的“代理人”,故所谓“受命于天而王天下”,人间之王也因此有了一个全新的称号——天子。

此外,权力的组织结构也发生根本性改变——在商代,各方国仅是在名义上臣服于商,并没有更多实质关系,因此商朝更像是一个方国的集合体,且诸方国国君的地位,都是自家一代代传下来的。而商王所扮演的角色,与后世春秋时代的霸(伯)主颇有几分相似,只不过前者的地位更巩固而已。

在新的模式下,周天子将自己族内血亲、盟友及归附的前朝势力,“分封”到各地去建立统治。换言之,诸侯国国君的地位、领土,至少在理论上是由天子敕封的。接受分封的诸侯中,又以与天子存在血脉联系的姬姓成员占据绝对主体。

各诸侯国依旧是自治管理,但他们与周天子间存在明确的从属关系,新的继任者需要由天子来确认其合法身份,而且所有的诸侯都要遵守同一准则——《周礼》。在邦国之内,由外来“征服者”中所分化出的平民阶层,被称为“国人”,而被征服的“原住民”则被称为“野人”。国人比野人拥有更多的权利,但也要承担更多的义务,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参战。 yK0RY0DFzTljBQ/67Uqqqi1xwr65FK4wlMMN135ZMYXRz4b2Pqm6hQuoGvdl8Ge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