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稍纵即逝的战机

面对河北各郡县快速陷落的无奈现实,已到迟暮的玄宗皇帝不禁发出了满是悲凉的感慨:“(河北)二十四郡,曾无一人义士邪!”

其实平原太守颜真卿早就察觉到了安禄山的异动。他虽不是第一个说安禄山要谋反的人,却是第一个为随时可能发生的叛乱而进行准备的人。未雨绸缪的他下令疏浚壕沟,加固城池,招募壮丁,储备粮草。

安禄山对颜真卿在自己眼皮底下所做的这一切竟然没有丝毫的察觉,因为身经百战的安禄山并没有把一介书生颜真卿放在眼里,而他注定要为自己的疏忽大意而付出代价。

安禄山发动叛乱后令颜真卿率领七千人防守黄河渡口。接到这个颇为反常的命令后,颜真卿知道安禄山果真要反了,急忙派遣手下官员从小道前往长安,而他则马不停蹄地招募勇士,十天就招募了一万余人。

安禄山起兵之际,颜真卿泪流满面,痛不欲生。深受感染的将士们下定决心要追随自己的主帅同生共死!

颜真卿派遣自己的外甥卢逖携带一封亲笔书信前往常山郡,邀请远房堂兄颜杲卿共举大事。

颜杲卿以安禄山的名义征召叛军将领李钦凑前来议事,然后趁机将其斩杀,并迅速传檄河北大地,声称二十万唐军已经从土门关进入河北。为了将戏演得更为逼真,他还派出一百名骑兵,每匹马的尾巴上都挂着树枝,然后向南方疾驰而去,卷起漫天灰尘,故意制造朝廷大军已经抵达的假象。

河北各地军民纷纷揭竿而起,斩杀安禄山任命的伪刺史,把首级送到了常山郡。在河北二十四郡中,叛军真正能够控制的不过是河北北部的范阳、卢龙、密云、渔阳、汲郡、邺郡等六郡而已。

大喜过望的李隆基任命颜杲卿为卫尉卿兼御史大夫,颜杲卿却即将迎来人生中最后一次,也是最为华丽的一次战斗!

颜杲卿希望太原尹王承业能够在自己危难之际伸出援手,可是望眼欲穿的颜杲卿却始终见不到一兵一卒,心中残存的那丝希望最终还是破灭了。

公元756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在洛阳登基称帝,自称雄武皇帝,国号大燕,以洛阳为都城,以范阳为东都。当洛阳呈现一片欢乐祥和之际,孤立无援的常山郡却充满了血腥和杀戮。

其实只要再坚持半个月。颜杲卿翘首以盼的唐军便会赶来,到了那时河北地区的形势也将会发生重大而又可喜的变化。可面对凶悍的叛军,哪怕多坚持一天都是一种奢望。

经过六天血战,饮水没了,粮食没了,弓箭也没了。

至德元载(公元756年)正月上旬,这个本应是阖家团圆、共度佳节的美好时间,惨烈的战争却将一切的美好都践踏得粉碎。

城破了!颜杲卿被俘了!

叛军将领无所不用其极地逼迫颜杲卿投降,但颜杲卿在死亡威胁面前却毫无惧色,最终慷慨赴死。

渐成燎原之势的星星之火被叛军的铁蹄无情地扑灭了,但每每到了帝国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总会出现挽狂澜于既倒的大英雄!

在此风云际会之际,陇右镇、河西镇、朔方镇、河东镇都有机会出现大唐的拯救者,但经过一番血与火的考验,只有朔方镇的将领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在战火中迅速成长起来的“中兴三将”李光弼、郭子仪、仆固怀恩均出自朔方。

安史之乱的烽火刚刚燃起,朝廷派来的使臣便急匆匆来到朔方节度使的驻地灵武郡,宣布一个重大决定,由朔方右兵马使郭子仪接任节度使。此时的郭子仪已经五十九岁了,如果按照原来的人生轨迹,他将在平静中度过自己的余生,可是突然爆发的战争却彻底打破了他宁静的生活。

玄宗皇帝之所以没有提拔曾经担任过节度副使的李光弼,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是契丹人,而安禄山的叛乱使玄宗皇帝已经对胡人将领起了戒备之心。论政治智慧和为官之道,李光弼不如郭子仪;若论军事才华和作战能力,李光弼却比郭子仪略胜一筹,被誉为“中兴武功第一”。

郭子仪默默注视着连接关内道与河东道的战略枢纽静边军城。为了防御突厥与回纥的袭扰,王忠嗣担任河东节度使时曾经主持修建了静边军城,从此静边军城便成为拱卫河东地区的西部桥头堡。静边军城的残垣断壁至今仍旧矗立在山西省西北部右玉县右卫镇,家喻户晓的西口(即杀虎口)便位于右玉县。

叛乱爆发时,大夏县县丞苏日荣突然在静边军城现身,广泛结交当地的豪侠义士,准备干一番大事。挥师东进的朔方军兵临城下。苏日荣苦苦等待的机会终于来到了!

在夜色的掩映下,苏日荣领着这帮哥们儿弟兄秘密潜入静边军营,刺杀了主将周万顷和安守一。

群龙无首的叛军顿时乱作一团。郭子仪、李光弼率领朔方军在几乎没有遇到抵抗的情况下迅速占领了静边军城,长驱直入到河东地区。

郭子仪自然知道心高气傲的李光弼肯定不甘心久居自己之下,在他的竭力推荐下,李光弼很快便升任河东节度使,不过此时李光弼还只是一个光杆司令。郭子仪慷慨地将朔方精兵调拨给李光弼指挥。李光弼也即将率领这支部队开始缔造光耀后世的军事神话。

要想东征河北,当务之急便是要尽快打通通往太原府的路,因为由河东前往河北的交通枢纽土门关在原府下辖的石艾县境内。郭子仪率领朔方军主力打通了这条路,也为李光弼搭建了一座华丽的舞台。

李光弼东出河北,几乎兵不血刃便攻占了常山城。眼前是一片激战过后的狼藉,即便是一向刚强坚毅的李光弼都忍不住泪流满面,悔恨自己来晚了!

李光弼从监狱里将颜杲卿等人的数百名亲属全都解救出来,而且还给了他们一笔丰厚的抚恤金,以告慰逝者的在天之灵。

当然史思明也绝非等闲之辈。屡屡受挫的史思明派出奇兵断了唐军的粮道。失去粮草供应的唐军顿时陷入严重的饥荒之中。正当李光弼陷入绝境的时候,郭子仪率领大部队赶来增援了!

朔方军在九门县西侧与叛军展开了激战。谁也不会想到一个少年英雄竟会改变战争进程!他就是朔方右武锋使浑释之的儿子浑瑊,十一岁时便骑术出众,射术惊人,驰骋在茫茫戈壁,横行于辽阔草原,穿梭在崇山峻岭,征战于绿洲险滩。战争的硝烟将那个稚嫩的身影塑造为伟岸的身躯,将那个稚嫩的脸庞塑造为坚毅的面容。

正当两军激战正酣的时候,浑瑊从背后取出一支箭,搭在弓上,用尽全身的力气将这支箭射了出去。这支满带仇恨和怒火的箭带着风声洞穿叛军大将李立节的左胸。骁勇善战的李立节就这样殒命沙场了。

李立节的死引发了叛军的极大恐慌,当恐惧占据一个人心灵的时候,求生的渴望就会变得急切。叛军将士如洪水般散去,可谓是兵败如山倒!

史思明仓皇逃到赵郡,蔡希德狼狈逃到巨鹿郡。蔡希德后来辗转前往洛阳觐见安禄山,史思明不得不独自一人苦苦支撑着惨淡的河北战局。

唐军向赵郡发起了猛烈的攻势,一天便攻陷了赵郡。惶惶如丧家之犬的史思明仓皇逃入博陵郡,可让人始料未及的是史思明率领的那些困兽犹斗的残兵败将竟然迸发出令人难以想象的战斗力,以至于围困十天之久唐军仍旧攻不下博陵。

河北地区严峻的形势使得身在洛阳的安禄山忧心忡忡,他急忙派遣蔡希德率领两万精兵即刻前去救援史思明,范阳守将牛庭玠征发的范阳等地郡兵一万余人也开始动身南下。与唐军对峙的叛军数量陡然间增加到五万余人。面对敌强我弱的局势,郭子仪说:“敌人刚刚增兵,必然会轻视我们,我们若是抓住这个有利时机与其决战,必然会取胜!”

这场惨烈的战斗打响了。

面对骁勇的叛军,一个贪生怕死的唐军小校想要逃跑,可是等待他的却是郭子仪手中冰冷的刀刃。当那个小校的头颅滚落在地的时候,将士们知道唯一的生路就是一直向前!

虽然初战告捷使唐军上下士气高涨,可是敌我军事力量对比却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首战失利的叛军急于一雪前耻,但唐军却依托深沟高垒坚守不出。

夜幕降临,当劳累了一天的叛军士兵们睡去的时候,偷营的唐军却使他们从美梦之中惊醒。这种白天作战、晚上准备作战的生活使叛军士兵们疲惫不堪,叫苦不迭。

静观时变的郭子仪和李光弼知道决战的时机已经悄然来临了!

五月二十九日,决定河北战局的嘉山之战打响了,大获全胜的唐军一举斩首四万人。在这场惨烈的战争中,叛军大将史思明跌下马来,披头散发,光着脚,拖着断枪狼狈地逃回军营。元气大伤的史思明不仅再也组织不起有效的攻势,即使继续活下去都很艰难!

走投无路的史思明再度逃到博陵郡,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不知能否躲过此劫!

河北各郡县的军民纷纷拿起刀枪,杀死守将,归顺朝廷。从范阳至洛阳的通道再次被唐军切断。往来两地的叛军使者只能轻装简从,偷偷过境,尽管如此,叛军的联络员仍旧经常被唐军俘获。

为了抵挡叛军南下的步伐,朝廷于公元756年正月设置南阳节度使,南阳郡太守鲁炅出任首任南阳节度使,同时左赞善大夫来瑱临危受命出任颍川郡太守。来瑱是将门之后,其父来曜曾任安西节度使、右领军大将军。面对叛军的疯狂进攻,来瑱率部顽强抵抗。来瑱是当时有名的神箭手,每当弓弦响动,敌军便会应声倒下。神勇的来瑱被叛军称为“来嚼铁”。

来瑱和鲁炅的到来使南线战场的形势趋于缓和,但东线却烽烟再起。其实安禄山对于东南方向的战事始终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是派出张通晤、杨朝宗这样的二流将领一路向东攻城略地。此前顺风顺水的叛军即将迎来真正的对手!

睢阳郡下辖的单父县县尉贾贲率军夺取了被叛军侵占的睢阳郡。仓皇逃走的张通晤途中被顿丘县县令卢韺杀死。这时一个人来到一座极其普通却又极其特殊的小县城,这个人就是已经卸任的真源县令张巡!

张巡来到曾经长期任职的真源县。这里是老子李耳的家乡,自称是老子后裔的唐朝皇帝封老子为玄元皇帝。玄元皇帝庙前,张巡召开讨贼誓师大会。他的慷慨陈词感染了台下的官吏百姓们,众人纷纷表示决意跟随张巡共创大业。张巡从中挑选了一千名身强体壮者踏上了西去雍丘的路。

在六十多天的时间里,张巡率军打了大小三百余战,士兵经常是穿着盔甲吃饭,带着伤病出战。叛军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得撤退,而小小的雍丘县竟然成为一座坚城。

张巡后来审时度势地移驻睢阳郡,那里是江淮地区的门户,而江淮是整个大唐的经济命脉。

张巡麾下这支不足万人的军队与十三万叛军展开了拉锯战。当叛军登上睢阳城头时,城中所剩无几的唐军将士已经虚弱得拿不起刀枪。

张巡被俘后神色自若,毫无惧色,最终慷慨赴死,却是死得其所!

险峻的潼关阻挡了叛军西进的步伐,南阳郡阻滞了叛军南下的征程,而更让安禄山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名不见经传的张巡居然使得他东进占领江淮地区的计划搁浅。

最让安禄山感到惊恐不安的是他的老家范阳随时都有可能被唐军攻陷,时间一长,他手下那支思家心切的军队肯定会生出事端!

此前还雄心勃勃的安禄山此时犹如一只被拦腰斩断的猛龙,愈加强烈地感到末日正在一步一步地向他走来。可就在此时形势却发生了惊天大逆转! SHax6oe/BLvVLu8rhmY7NjDd7XYdoKcMdS/1yrzI1KPnz8GYXxFjcvOF/ib8fC2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