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不过是医学,毕竟是医学

我经常看星期天上午的电视节目《新报道2001》(富士电视系列),这个节目常常简明扼要地谈论热门话题。

凑巧上周日谈论的是“手术和体检有没有用?要不要与癌症搏斗?”这一最热门的医学话题,出镜的赞成者与反对者各执一词。

非常有趣的是,编导让意见相左的两个人参加。

这两个人一个是庆应大学医学部的讲师近藤诚先生,他的著作《患者啊,不要与癌症搏斗!》正在引发热议。另一个是爱知县癌症治疗中心的内科主任福岛雅典先生。

不用说,近藤先生对癌症治疗持消极态度,基本属于否定派。福岛先生的态度与其相反,是现代癌症治疗的支持派。

两个人各抒己见,经常在言语上发生冲突。

比如说,对于癌症的全民普查,近藤先生认为基本没用,而福岛先生则主张部分有效。

近藤先生所说的无用,是指当下的普查往往容易看漏。

而福岛先生认为的有效,是指哪怕不是经验丰富的医生,只要慎重地对患者进行检查,就能发现其早期的癌症迹象,不是完全无意义的。

而对于癌症的治疗,近藤先生认为已经确诊的癌症靠手术治好的情况极少,何况有时连体内的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都无法区分,只能靠手术取出,然后通过活检来辨别,有点过分了。

福岛先生则认为手术是癌症的根治疗法,癌症发展极快,短期内还会恶化,不应该无为地放纵。

至于抗癌药,近藤先生认为其只是对小儿白血病等极少部分的癌症有效,对其余癌症基本无效,副作用反倒很强烈。

而福岛先生则认为抗癌药有一定的疗效,只要医师好好指导,副作用就会得到一定控制。

两人虽同为医学行家,意见却如此相左,外行听后会越发感到迷茫。

主持人也露出困惑的表情,不知到底该相信谁说的。

电视观众感到迷茫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碰见诸如此类的情况,企盼有个明确的回答。

观众在家看电视剧时,会自觉不自觉地用“这是好人还是坏人”来分辨善恶,以沉住气继续看下去。医学讨论也一样,应该说清楚做手术到底好不好。

对此,嘉宾竹村健一先生通俗易懂地说道:“有的癌症做手术好,有的则不用做手术,要根据情况而定。”

的确,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这不仅限于癌症的治疗方法,医生的选择也一样,既有像福岛先生这般优秀的医生,也有不那么优秀的医生。

比如使用同一种抗癌药,优秀的医生使用起来可能效果斐然,而不那么优秀的医生使用时可能就达不到趋利避害的目的。

人们往往认为医生都一样,其实不然。若大家都了解实情,问题就会变得更加复杂。

节目最后,福岛先生指出,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是觉得医生不合适,就应该换好医生或换更好的医院,还应主动地询问治疗方案,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当然,这一点也不太容易做到。

在日本,医生和患者的地位并不对等,这可能是由患者产生的卑微心理造成的。

要想改变现状,与其要求患者有话直说,还不如要求医生放下身价,诚心地对待患者。

通过这个电视节目,人们了解到,在医学的世界里,还有不计其数的未解之谜。

这样的例证比比皆是。我自己在医学界待了十多年,深切地感到医学是一门能力受限、前景未知的深奥学问。

正因为如此,世界上的众多学者才日夜攻关、勤奋钻研,力争在某个方面取得突破。像这次医学行家们对癌症治疗各抒己见则实属必然。

无论现代医学多么发达,当下行家们也只是看到了人体这一复杂机制的最表层。

越是了解医学,就越是对其深奥和神秘感到惊叹与钦佩。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面对患者,医生不能说自己知之甚少或不懂,他们不得不装作通晓而说些模棱两可的话。

不知是福是祸,这就是活生生的现实。一般人常被医生那一袭白衣和现代医学诊疗技术的外表所迷惑,误以为医疗科学已相当发达。

这就是医生和患者之间常因治疗效果而产生各种龃龉的原因。

重新说明一下,医学上仍有许多未解之谜,两人即使得了同一种病,所呈现的症状也不尽相同。又因为存在个体差异,即使采用同一种疗法,也有可能对甲来说非常有效,对乙来说却收效甚微。

换言之,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性非常大,所以通常不能把一种治疗方法确定为最佳治疗方法。因此,有的人在依靠现代医学治疗的同时,也会另辟蹊径,寻求和尝试双管齐下的治疗方法。

同时使用两种治疗方法,也许是现阶段最说得过去、最令人信服的做法,也能取得一定成效。

我不太喜欢某些人对医学的吹捧,认为现代医学“不过是医学,毕竟是医学”这种说法似乎比较好。 HgOOvPu/Bs2HyKzMwBn2pm1U78DpghavZyneuT9o5kmfDlfl7vo/dIIP0x144bG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